『壹』 經常頭暈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經常頭暈應該怎麼辦
經常頭暈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頭暈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個症狀表現,並不是疾病本身。頭暈可單獨出現,但常與頭痛並發。偶爾頭暈或體位改變而頭暈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如果長時間頭暈,可能是重病的先兆,應引起重視。造成頭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與血壓有關系。
但如果是非高、低血壓患者也經常出現頭暈的話,那麼可能就是與以下原因有關系了。
一、冠心病前期,有的人能夠感受頭痛、頭暈、四肢無力、精力不易集中等。是因心臟冠狀動脈發作粥樣硬化,構成供血短少而致使頭暈。
二、心源性頭暈,多見於急性心原性腦供血不足綜合征,這是心臟停搏、陣發性心動過速、陣發性心房纖顫、心室纖顫導致的急性腦缺血,可表現頭暈、眼花、胃部不適、暈厥等。
三、血管抑制性頭暈,多因情緒緊張、疼痛、恐懼、出血、天氣悶熱、疲勞、空腔、失眠等而促發。
四、腦原性頭暈,多見於腦動脈硬化或頸椎骨關節病引起的腦部血液循環障礙,或由此導致的一過性腦供血不足。
五、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高,血流緩慢,構成腦部供血足,發作簡略疲倦、頭暈、乏力等表現。其間構成高血脂的緣由許多,最首要的是平常飲食結構的欠好理。
六、貧血,如果是經常頭暈頭痛,甚至出現了暈厥症狀的,這就屬於比較嚴重的貧血,需要去醫院就診。
七、壓力過大,壓力過大帶來頭痛呈環形狀,基本上整個腦部都感受到疼痛。如果感覺頭痛後,甩頭後頭痛加劇的往往是偏頭痛。
八、耳源性的疾病,如果耳內疾病影響到前庭的功能,就可以引起患者長期的頭暈。
九、感冒,有時感冒可能會有頭暈的症狀。
十、頸椎骨退化,由於長期姿勢或睡姿不良,造成頸椎增生、變形、退化,頸部肌肉扯緊,動脈供血受阻使腦供血不足,是頭暈的主要原因。
首先需要明確診斷,尋求病因,然後對因處理。
常見的病因及處理方式如下:
1、年齡較小的人,如果老是頭暈可能是由於: 低血糖、低血壓、貧血等造成的,需要測量下血壓情況,再者就是去醫院檢查下血常規及血糖確定是否存在貧血及低血糖的情況。
2、頸椎病也可以導致頭暈: 例如椎間盤突出或者是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等均可導致頭暈,這個時候需要去醫院拍個頸椎片確定一下,平時應避免長時間低頭工作或玩手機。
3、有時候供血不足也會造成頭暈: 這種情況需要去醫院做個腦多普勒或者是核磁共振確定一下供血不足的程度,然後再對症治療。
4、休息不好、情緒激動也可以導致頭暈: 這種情況就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勞累,甚至可以吃些幫助睡眠的葯物。如果還是不減輕就需要去醫院進一步檢查了。
出現頭暈時,應該立即找地方坐下,以免造成摔傷。平時還應該多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可以多吃些富含蛋白質以及維生素的食物。平時可以加強鍛煉,增強抵抗力。
出現頭暈時,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不要延誤病情。
『貳』 哪些原因會引起頭暈頭痛,怎麼緩解
引起頭疼、頭暈的原因有很多,生理性以及病理性原因都可以導致,比如睡眠不足、中暑、低血糖、心血管疾病、貧血等疾病,常見的原因包括有以下幾種:
一、生理性原因
患者因為近期工作壓力大,身體以及精神疲勞,但是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導致大腦一直處於工作狀態,腦部細胞組織的供養無法跟上,引起頭疼、頭暈。
二、病理性原因
1、中暑:患者身處於高溫、高熱且不通風的環境中,身體溫度一直處於上升趨勢,使身體的體溫調節中樞受到影響,無法正常散熱,影響了中樞神經系統,出現頭疼、頭暈;
2、低血糖:空腹狀態下,患者血中葡萄糖濃度<2.8mmol/L,腦細胞無法正常供氧,引起交感神經興奮;
3、血壓異常:無論血壓是低於正常值還是高於正常值,患者都會出現頭暈、頭疼,還會伴有黑蒙,需要動態監測血壓,以免引發暈厥、休克。還可能是體位改變,血壓下降引起的一過性頭暈;
4、心血管疾病:機體循環血量不足,患者心肌以及腦部無法正常供氧;
5、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中樞神經系統性疾病,比如病毒性腦炎,或者發熱性疾病,炎性介質擴張血管,使得腦部充血,也會出現頭暈、頭疼;
6、中毒:葯物、食物或一些化學物質都有可能引起頭暈,比如酒精、一氧化碳等,大多數慢性中毒患者無自覺症狀。患者除了頭暈之外,還可能伴有耳鳴症狀;
7、腦血管疾病:因為腦部動脈血管異常病變引起,比較常見的有椎基底動脈系統缺血或栓塞、短暫性腦缺血、腦梗死等引起;
8、貧血:機體自身血容量不足,血液中攜氧量不足,使得組織器官、細胞無法正常代謝,尤其是腦細胞影響較重,所以有頭暈、頭疼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