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腳掌邊緣肌肉疼痛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腳掌邊緣肌肉疼痛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3-06-15 04:20:37

A. 腳掌疼痛的原因

問題一:前腳掌疼痛是什麼病? 跖骨疼痛(前腳掌疼)跖骨痛是一種常見的腳病,在足部的前腳掌區域常常會發生疼痛(這些區域在腳的前部,通常認為是跖球部,也就是跖趾關節的底部)。跖骨痛對跖球部的骨頭和關節有直接的影響。跖骨痛(也叫趾球痛)一般多發生在第二、第三和第四跖骨端,也有特殊的在第一跖骨端(在第一個腳趾附近)。原因:通常是由於過度受壓或勞損肆陵引起的,有一個或多個跖骨端會變得疼痛或發炎。這種常見的足病狀況是長期的、慢性的、嚴重的疼痛。跖骨痛往往是由於穿鞋太緊,特別是女性的高跟鞋,以及其他一些有束縛性的鞋引起的。腳趾部位太窄的鞋,使得跖骨頭部位被迫處於一個十分狹窄的空間內,影響正常走路,也會引起足前部的極度不適。其它方面的因素可以導致跖骨部位過度受壓,從而引起跖骨疼痛。這些鞋包括高跟鞋和不能有效分散壓力的鞋。長時間站立或者負重,損傷了跖骨頭下面的脂肪墊,也會使跖骨頭部位對疼痛嘩雹昌更加敏感。處理及預防:處理跖骨痛的第一部就是先查找疼痛的原因。如果是由於鞋太緊的原因,立即採取換鞋的措施。足趾部位高而寬並且鞋底是搖滾面式的鞋,是跖骨痛病人的首雪 跖骨部位高而寬的鞋,可以在搖滾面式鞋底減小跖骨部位壓力的同時,使得足趾有一定的伸展空間。使用適當的護理用品可以擺脫跖骨痛痛部位的壓力。通常用跖骨墊可以減緩跖骨部位的疼痛。跖骨墊可以置於跖骨下面,可以有效分散壓力來減輕疼痛。其它護理用品有:凝膠跖骨墊和跖骨綳帶。當這些護理用品與合腳的鞋使用時,可以極大減輕足部疼痛,讓足部更舒適。

問題二:前腳掌疼是什麼原因?如何治療? 患者年齡:55 患者性別:男 病情描述: 患者男,55歲。此前身體狀況良好,此次病情: 最近感覺左前腳掌隱痛,走路感覺明顯,但不太影響走路。吃喝拉撒、體溫等都覺正常。 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無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 請問:什麼原因,如何治療。 醫師: 55歲的男性,前腳掌疼,而且是隱痛,原因很多。最好找找原因,再進行治療。 有沒有運動損傷過,是不是活動過度? 可以 足浴 *** 一下,效果會很好的。最簡單的方法,用花椒水每日燙洗一下就不錯。 提問人的追問 2010-11-9 9:34:16 患者女,53歲感冒一周有餘,造成嗓子疼並連帶鼻子疼,全身不舒服,近幾天每天早晨醒來都要卡一陣黃粘痰,一直低燒37度左右、不咳嗽。驗常規血,白血球略高。請問可能是什麼病?從飲食和自我 *** 方面怎麼做有助於康復亂扒? 回復人的回復 2010-11-9 9:43:20 不是男性,而是女性。 白血球高 是輕微的炎症,還是因為一周前的感冒所致的咳痰,飲食來講,以清淡為主,蔬菜、水果多吃點,最好找中醫辨證施治,適當的吃些葯物。 你上面的腳疼,可以 *** 一下足部的穴位即可。 提問人的追問 2010-11-9 10:11:20 再請問, *** 足部的什麼穴位好? 回復人的回復 2010-11-9 11:19:53 我看到你最上面是男性,這一次又改成了女性。 你是想治療腳疼還是相對於感冒咳嗽? 腳部的穴位很多,你可以從網上搜搜穴點陣圖譜看看,根據你的需要 *** 。 如果是腳部的疼痛,只要用熱水燙洗燙洗即可。不同的疾病,身體狀況不同, *** 的穴位的強度也不一樣。 53歲的女性,可以告訴你一個強壯穴――足三里穴,這個穴位強身健體很不錯。

問題三:前腳掌疼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前腳掌痛一般屬於跖痛症概述跖痛症是指前足橫弓勞損或跖神經受壓或 *** 而引起的前足跖骨幹及跖骨頭跖面(即前足底部)的疼痛,臨床上分鬆弛性和壓迫性。鬆弛性跖痛症主要由於第一跖骨先天發育異常導致橫弓慢性損傷之故,為原發性跖骨內翻症和跖骨過度活動症。臨床表現主要有前足跖面持續性灼痛,前足底有胼胝,跖面壓痛和側方擠壓跖骨頭可減輕疼痛。壓迫性跖痛症則由於跖骨頭部長期被外力擠壓導致趾神經長期受壓或 *** 引起間質性神經炎或神經纖維瘤之故。為穿高跟鞋或窄頭鞋。其臨床表現為行走時前足陣發性放射痛,放射到鄰近足趾,伴有感覺異常、跖面壓痛,側方擠壓跖骨頭可加重或引起疼痛。本病多發於30―50歲中老年婦女,和足部狹瘦鬆弛者,大多為單側。鬆弛性跖痛症經非手術療法,常可奏效,極少數才需手術治療。壓迫性跖痛症則需行手術治療,療效滿意。對本病治療的關鍵是分清是屬於何種病因所致。
臨床表現
1.鬆弛性跖痛症:(1)行走時前足跖面疼痛,為持續性灼痛;(2)前足變寬,第二、三跖骨頭跖面有胼胝;(3)跖面壓痛,而側方擠壓跖骨頭可減輕疼痛;(4)第一跖跗關節可有異常活動,並出現疼痛。
2.壓迫性跖痛症:(1)行走時前足疼痛,為陣發性放射痛,呈刺痛或刀割樣痛,疼痛放射到第三、四趾,有時因劇痛而迫使停止行走或站立;(2)患足細長,前足有被擠壓現象;(3)跖面有壓痛,而側方擠壓跖骨頭可加重或引起疼痛;(4)第三、四趾可有感覺異常。
診斷依據
1.鬆弛性跖痛症:(1)行走時前足跖面持續性灼痛,前足底有胼胝,壓痛,側方擠壓跖骨頭可減輕疼痛;(2)X線片可見第一、二跖骨頭間隙增寬,第一跖骨內翻。
2.壓迫性跖痛症:(1)行走時前足跖面陣發性放射痛,向足趾放射患足細長,跖面壓痛,側方擠壓跖骨頭可加重或引起疼痛;(2)可於第三、四趾的跖面摸到腫塊。
治療原則
1.穿矯形鞋和應用橫弓墊恢復和維持足弓。
2.加強足內在肌鍛煉:原地彈跳等。
3.理療熱敷或 *** 。
4.對症治療:如服消炎止痛類葯物或局部封閉。
5.長期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6.以上為鬆弛跖痛症的治療原則。
7.壓迫性跖痛症:(1)去除病因: *** 窄頭鞋、高跟鞋等;(2)對症治療;(3)多數需手術切除趾神經瘤,術後 *** 高跟鞋或窄頭鞋。
用葯原則
1.鬆弛性跖痛症者,以保守治療為主,可選消炎鎮痛類葯物,如消炎痛、芬必得等。
2.壓迫性跖痛症或需手術治療者,術後需應用抗生素和支持對症治療。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抗生素。

問題四:腳掌痛怎麼辦、 以下的知識僅供參考 同時建議大家有疼痛還是要及時求醫。畢竟醫生還是比較專業,希望各位健康!
腳後跟疼痛由哪些原因引起?
引起腳跟疼痛的原因較多,臨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圍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墊損傷;(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竇軟組織勞損;(8)跟骨結核、腫瘤等。
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1、休息;2、選擇厚底、鞋底不能軟、鞋墊軟一些的鞋子,最好後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應用軟墊,如硅膠製成的跟痛墊,保護足跟減輕摩擦;5、功能鍛煉。
治療方面:1、理療;2、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葯物治療;3、局部封閉治療;4、矯正鞋墊緩解跖腱膜張力,減輕 *** ,緩解疼痛
注意保護腳後跟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受到腳部疼痛的困擾。據美國足病醫學會的羅納德博士說,該協會接到的患者咨詢熱線電話70%以上都和腳後跟有關。
絕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人的腳後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復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也和後跟疼痛有一定關系,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後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但是,有的製造商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力量集中於腳掌的某一部分,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使韌帶更容易發炎。
因此,要保護好腳後跟,首先要挑選質量合格的鞋,特別是運動鞋;同時注意不要讓腳過度疲勞。有的人由於工作需要,例如售貨員,每天站立的時間較長,則可以採用改變站姿的方法,前傾和後傾站立相交替或者時而扶著櫃台放鬆一下腳關節,以防止韌帶的某一部位長時間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腳跟已經有了疼痛發炎的現象,就應該停止運動,讓韌帶充分休息。還可以採用一種「跟骨墊」將後跟墊高,使腳掌受力點前移,減少後跟韌帶的拉力,幫助韌帶盡快恢復。
典型案例供參考
腳後跟疼為何病,如何治療 ?
我兩腳後跟疼已有幾個月了,每天早晨起來下床或休息一段時間後再走路,腳後跟都很痛,活動一段時間後緩解,小腿比較沉,腳腕比較緊,左腳後跟左右兩側有壓痛,右腳後跟後面有壓痛,隨著時間推移,疼痛有發展,請問為何病,如何治療。多謝!
作者: 俞醫生
你是典型的足跟痛,建議你先行足部放射線檢查,隨後根據你的症狀可以選用封閉治療,一般一周一次,原則不超過三次.同時還可以選配不同的矯形器.另外在有症狀時可以減少負重的時間也對改善症狀有效.
請問專家,走路時間長後,腳後跟痛是什麼原因?謝謝.
李海松:腳後跟疼的原因也是比較多的,現在認為一般是與跟部的骨內壓增高有關系,現在有腳跟疼痛患者,骨科常常採用一種鑽孔減壓的辦法,但是有些並不是骨內壓增高,現在中醫說的腎虛的人,也會出現這個腳跟疼痛的現象,特別是有些女性,或者產後,或者有些比較長的體質比較差的人,容易出現腳後跟疼痛,這種疼痛中醫說與腎虛有關。
腳後跟疼,快兩年了,一直治不好,怎麼辦?謝謝!
足底筋膜炎大多以保守治療即可奏效。例如最簡單方法就是休息不走動,對於早期的筋膜炎這樣就有效了。還有像口服鎮痛消炎葯,或者在症狀教輕微時可以 *** 及牽拉足底肌肉,並加強訓練肌力,以減少復發機會。另外可利用各種足跟墊分散足跟壓力,在各個醫療器材店都可買到。而專業......>>

問題五:左腳底板前邊腳掌點痛是什麼原因 病情分析:引起腳跟疼痛的原因較多,臨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圍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墊損傷;(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竇軟組織勞損;(8)跟骨結核、腫瘤等。 意見建議: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1、休息;2、選擇厚底、鞋底不能軟、鞋墊軟一些的鞋子,最好後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應用軟墊,如硅膠製成的跟痛墊,保護足跟減輕摩擦;5、功能鍛煉。 治療方面:1、理療;2、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葯物治療;3、局部封閉治療;4、矯正鞋墊緩解跖腱膜張力,減輕 *** ,緩解疼痛

B. 腳掌痛是什麼原因

腳掌痛一般都是由於長時間走路、跑步、爬山時,損傷了小腿後面或者足底的肌肉引起的。下面我們來做一個詳細分析。

趾長屈肌位於脛骨後面,下行經過踝關節內側到足底附著於四個小的腳趾下面。走路或者跑步過多,還有就是光腳在山路上行走,就會導致它的損傷。損傷後會引起腳掌疼痛。

趾長屈肌可以用對側的膝蓋按摩,把小腿放在對側的膝蓋上,對准痛點移動小腿進行按摩,每次幾分鍾每天三次。

趾短屈肌起於跟骨,止於四個趾骨,它是協助趾長屈肌屈曲四個小腳趾。趾短屈肌損傷後會引起腳掌前面的跖骨頭的酸痛。

把筋膜球踩在腳底,在足跟前方滾動尋找壓痛點,找到後滾動按摩,每次幾分鍾每天三次。

拇收肌和拇短屈肌位於腳掌部位,它們是走路時腳前部疼痛的主要原因。

同樣把筋膜球踩在腳下,在腳的前部滾動尋找壓痛點,找到後滾動按摩,每次幾分鍾每天三次。

腳底痛一般有幾種可能;

一、趾腱筋膜炎疼痛的部位靠腳掌前面一點

二、跟骨骨刺是骨質增生的結果疼痛的部位主要是靠近跟骨的地方也就是腳掌靠後面一點但這病是有慢性病性病史老年易患而您只是最近一段時間起病且您還年輕一般不考慮

三、跟腱炎這病疼痛主要在腳後跟肌腱處疼痛厲害的話可以牽連腳後跟.

根據這些病狀考慮趾腱筋膜炎可能性較大注意休息走路不要走多了.睡前熱水洗腳腳底也可熱敷.如果症狀重的話影響步行那麼針灸或推拿治療。

腳底疼痛也可能是足底筋膜炎筋膜炎,多表現為發病部位疼痛,多為酸痛不適,肌肉僵硬板滯,或有重壓感。晨起或天氣變化及受涼後症狀加重,活動後則疼痛減輕,常反復發作。急性發作時,局部肌肉緊張、痙攣,活動受限。

由於在急性期沒有得到徹底的治療而轉入慢性,或者由於患者受到反復的勞損、風寒等不良刺激,可以反復出現持續或者間斷的慢性肌肉疼痛疼痛、酸軟無力等症狀。體檢時可在患處觸摸到固定壓痛點,位置常固定在肌肉的起止點附近或兩組不同方向的肌肉交接處,壓痛點深部可摸到痛性硬結或痛性肌索。

肌肉的鍛煉可能還是最重要的,但應掌握鍛煉時機及方法,疼痛急性發作時避免鍛煉,游泳是較好的鍛煉方式。少數症狀頑固,久治不愈的患者需手術治療。

腳掌痛是不是走路過多,或者勞累過度引起的,建議多休息,如果不起效,建議及時去醫院做個檢查[祈禱]

C. 前腳掌疼痛是什麼病

走路時前腳掌疼痛,身體出現什麼病症會導致前腳掌疼痛?

在日常生活中病人出現走路時腳掌有疼痛的感覺,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比如病人患有扁平足,同時合並拇趾外翻,在走路時就會導致腳掌部位疼痛,在拇趾關節部位也會產生疼痛。

臨床中對於走路前腳掌疼痛引起的原因很多,比如存在有骨性關節炎、走路過多、過度局部刺激的情況下,就可以引起前腳掌出現疼痛症狀。所以平常多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

D. 前腳掌疼是什麼原因如何治療

前腳掌非常的疼,什麼辦法可以有效治療?

前腳掌疼痛一般可以診斷為跖痛症,是因為前足橫弓勞損或者神經受壓以及刺激所引起的足痛,患者可以穿矯正鞋以及橫弓墊恢復和維持足弓,然後加強鍛煉,可以做原地跳或者理療以及按摩等,症狀就會緩解。

(3)多數需手術切除趾神經瘤,術後不穿高跟鞋或窄頭鞋。

E. 腳底板疼痛是怎麼回事

引起腳跟疼痛的原因較多,臨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圍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墊損傷;(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竇軟組織勞損;(8)跟骨結核、腫瘤等。

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1、休息;2、選擇厚底、鞋底不能軟、鞋墊軟一些的鞋子,最好後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應用軟墊,如硅膠製成的跟痛墊,保護足跟減輕摩擦;5、功能鍛煉。

治療方面:1、理療;2、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葯物治療;3、局部封閉治療;4、矯正鞋墊緩解跖腱膜張力,減輕刺激,緩解疼痛

絕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人的腳後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復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也和後跟疼痛有一定關系,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後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但是,有的製造商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力量集中於腳掌的某一部分,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使韌帶更容易發炎。

因此,要保護好腳後跟,首先要挑選質量合格的鞋,特別是運動鞋;同時注意不要讓腳過度疲勞。有的人由於工作需要,例如售貨員,每天站立的時間較長,則可以採用改變站姿的方法,前傾和後傾站立相交替或者時而扶著櫃台放鬆一下腳關節,以防止韌帶的某一部位長時間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腳跟已經有了疼痛發炎的現象,就應該停止運動,讓韌帶充分休息。還可以採用一種「跟骨墊」將後跟墊高,使腳掌受力點前移,減少後跟韌帶的拉力,幫助韌帶盡快恢復。

另外,現在認為一般是與跟部的骨內壓增高有關系,現在有腳跟疼痛患者,骨科常常採用一種鑽孔減壓的辦法,但是有些並不是骨內壓增高,現在中醫說的腎虛的人,也會出現這個腳跟疼痛的現象,特別是有些女性,或者產後,或者有些比較長的體質比較差的人,容易出現腳後跟疼痛,這種疼痛中醫說與腎虛有關。

F. 腳底板疼痛是怎麼回事

腳底板疼痛是因為足底肌肉組織或關節組織由於長期勞損,摩擦,引發足底周圍組織無菌性炎症,刺激足底局部神經,使足底感產生疼痛感。
腳底板疼通常是一些疾病發病症狀:比如足底筋膜炎:因為足底的肌肉受到外力暴力的沖擊或者長時間的走路,引起局部肌肉勞損導致局部筋膜發炎,疼痛點位於前腳掌附近。
腳底板疼怎麼辦?
生活中首先應避免劇烈運動,例如跳高或跳遠,防止足底筋膜拉傷,導致病情加重。每天早晨醒來,用手按摩一下足底15分鍾,使足底經脈通暢,舒散肌肉。晚上的時候用淡鹽水洗腳。不宜選擇鞋底單薄且硬的鞋,但也不宜太軟,防止硌著腳或扎傷腳。同時多進行身體鍛煉,增強抵抗力。

當疼痛難忍反復發作時建議通過醫學的手段進行治療。現代治療足底疼痛的辦法有很多種。例如口服一些消炎葯或者局部注射消炎葯,再或者採用中醫治療。

中醫外敷膏葯療法主要是根據各種草葯的葯性針對性治療足底疼痛,精選,舒筋草,藏紅花,伸筋草,白芷,川芎,草烏等十幾種中草葯組成大復方,消炎止疼的同時還可改善已損傷的的組織,使足底血液運輸流觴,為治療足底疼痛的良葯。值得推薦的是純中醫中葯膏葯外敷{足跟痛}寧消貼}消炎止疼,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