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眩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眩暈即頭暈目眩的總稱。目眩是指眼花或眼前發黑,視物模糊;頭暈是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轉,站立不穩。兩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為「眩暈」。
眩暈多屬肝的病變,可由風、火、痰、虛等多種原因引起。在歷代文獻中,本病還有「眩運」、「目眩」、「暈眩」、「眩冒」、「眩仆」等不同稱謂。
本病與西醫學中的眩暈含義基本相同。臨床上凡以眩暈為主要症狀的疾病,如梅尼埃病、迷路炎、前庭神經元炎、腦動脈硬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高血壓、低血壓,以及其他腦部疾患眩暈症狀突出者,均可參考本篇辨證施治。
【病因病機】
1.主要症狀為目眩、頭暈。患者眼花或眼前發黑,視外界景物旋轉動搖不定,或者自覺頭身動搖;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甚則仆倒。
2.伴有惡心、嘔吐、眼震、耳鳴耳聾、汗出、面色蒼白、懈怠無力、肢體震顫等症狀。
3.慢性起病,逐漸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復發作。可因勞累、緊張、感受風寒等因素而引發。
【預後及轉歸】
眩暈的預後與病情輕重有關。若病情較輕,治療護理得當,則預後多良好;反之,若病久不愈,發作頻繁,發作時間長,病情重篤,則難以獲得根治。尤其是肝陽上亢者,陽愈亢而陰愈虧,陰虧則更不能涵木潛陽;陽化風動,血隨氣逆,夾痰夾火,橫竄經隧,蒙蔽清竅,即成中風危證,預後不良。少數內傷眩暈患者,也可因肝血、腎精耗竭,耳目失其榮養,而發為耳鳴或失明之病證。
【預防與調護】
平時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保持心情舒暢、樂觀,防止七情內傷;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飲食有節,戒煙限酒;節制房事,切忌縱欲過度。
眩暈發病後,要及時診治,注意休息;症狀嚴重者卧床休息,注意生活調理,飲食清淡;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突然、劇烈的體力活動,避免高空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