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血糖總是低怎麼回事
問題一:經常低血糖怎麼辦? 低血糖的表現、預防、處理:
表現有:1.心慌、手抖、飢餓、頭暈。這一症狀可被一些治療高血壓、心臟病的葯物所掩蓋,如β-受體阻滯劑:心得安、安醯心胺等,以胰島素磺脲類降糖葯治療的患者,服用這些葯物時應慎重。
2.意識障礙:胡言亂語、昏迷。有的還抽搐。多發於老年患者或嚴重的低血糖。
3.低血糖後反應性高血糖:發生低血糖後,機體經過一段時間調整後,會有一個高血糖的過程。比如夜間發生了低血糖,早晨的空腹血糖反而會升高。應引起大家的注意。
危害有:可直接對機體組織細胞產生嚴重的損害,特別是腦組織的損害,還可誘發其他嚴重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等。所以一旦發生低血糖,應及時處理。
處理有:應吃一些甜食,或喝一些糖水;因為有時低血糖來得迅猛,患者很快就昏迷了,根本無法自救,需要他人的的救助。所以糖尿病患者本人應告訴自己的家屬、朋友,熟悉低血糖的表現和急救知識。另外,要隨身攜帶一個卡片,一旦發生低血糖昏迷,以便得到他人的盡快救助。
預防有:請醫生制定合適的葯量,不可隨便加量;定時隔不久 定量進餐;定時定量運動;經常監測血糖;禁忌飲酒;合用其他葯時,應了解有無降血糖或掩蓋低血糖的作用。服用磺脲類降糖葯的患者和注射胰島素的患者,平時隨身攜帶一些甜食。
問題二:中老年人血糖偏低怎麼辦? 低血糖是糖尿病的反面:身體分泌的胰島素超過所需,造成胰島素過度地把葡萄糖載離血液,無法留下足夠的葡萄糖提供活力所需。低血糖不會致命,但會讓你很難受。沒有糖尿病的人可能受低血糖所苦,糖尿病患者如果注射胰島素的時間和身體需求不一致,同樣也會出現低血糖症狀。
●少吃多餐
低血糖患者最好少量多餐,――天大約吃6~8餐。睡前吃少量的零食及點心也會有幫助。除此,要交替食物種類,不要經常吃某種食物,因為過敏症常與低血糖症有關。食物過敏將惡化病情,使症狀更復雜。
●均衡飲食
飲食應該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患者同樣的飲食原則),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種子、核果、谷類、瘦肉、魚、酸乳、生乳酪。
●應加以限制的食物
嚴格限制單糖類攝取量,要盡量少 *** 制及加工產品(例如,速食米及馬鈴薯)、白麵粉、汽水、酒、鹽。避免糖分高的水果及果汁(例如,葡萄汁混合50%的水飲用)。也少吃通心粉、面條、肉汁、白米、玉米片、蕃薯。豆類及馬鈴薯可以一周吃2次。
●增加高纖維飲食
工高纖飲食有助於穩定血糖濃度。當血糖下降時,可將纖維與蛋白質食品合用(例如,麥麩餅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醬)。吃新鮮蘋果取代蘋果醬,蘋果中的纖維能抑制血糖的波動,也町加一杯果汁,以迅速提升血糖濃度。
纖維本身也可延緩血糖下降,餐前半小時,先服用纖維素,以穩定血糖。兩餐之間服用螺旋藻片,可進一步地穩定血糖濃度。
●戒煙禁酒
酒精、咖啡因、抽煙都將嚴重影響血糖的穩定,最好能戒除或少用。
問題三:提問:經常低血糖是怎麼回事 a*** 問 2009-08-31 10:06:56病情描述(主要症狀、發病時間):經常吃飯稍微晚一點就會心慌特別餓四肢發軟,感覺腦袋有點暈,一吃東西就會很快過來,吃的也不算少就是頂不住時間,特別是乾的活有點重的情況下,經常半晌就會低血糖,也有幾次在半夜就心慌餓的睡不著,吃點東西就好了,有一次快下班了,本來就有點心慌了又被東西把手指頭砸流血了,竟然暈了過去,我還有低血鉀的毛病不知道跟低血糖有沒有關系,我想問一下這是怎麼回事,是什麼病啊,需要治療嗎。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想得到怎樣的幫助:化驗、檢查結果(請使用右側的工具上傳):好大夫在線友情提示請您詳述檢查結果,或者將檢查報告拍成數碼照片後上傳。紀艷醫生 答 2009-08-31 21:16:49你好! 看你敘述的情況,首先要考慮兩個病(1)甲亢 (2)低血糖症 如果確為低血糖症,則首先排除胰島細胞瘤. 所以,你首先去醫院化驗甲功.其次,低血糖發作時查個血糖.之後再說,好么?醫生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醫生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問題四:總是低血糖,怎麼回事 飲食不健康,飲食不協調。
『貳』 血糖低什麼原因
問題一:血糖低是怎麼造成的/ 一般認為成人血漿葡萄糖濃度低於2.8mmol/L(50mg/dl),全血葡萄糖濃度低於2.2mmol/L(40mg/dl),或空腹血漿葡萄糖濃度低於3.3mmol/L(60mg/dl)稱為低血糖。也有人提出,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血漿葡萄糖濃度,低於2.2mmol/L(40mg/dl)作為低血糖的指標。因為在進餐前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也很少下降到2.2mmol/L以下。
低血糖症是由於血糖的來源小於去路,即食入糖減少,肝糖原分解少,肝將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少,也可以是組織消耗利用葡萄增多和加速所致。
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很多,較常見的原因有:①胰島β細胞增生和腫瘤等病變使胰島素分泌過多,致血糖來源減少,去路增加,造成血糖降低;②使用胰島素或降血糖葯物過多;③垂體前葉或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使對抗胰島素或腎上皮判陵知質激素分泌減少,結果同胰島素分泌過多;④肝嚴重損害時不能有效地調節血糖,當糖攝入不足時很易發生低血糖;⑤長期飢餓、劇烈運動或高燒病人因代謝率增加,血糖消耗過多。
低血糖時可出現飢餓感,四肢無力以及交感神經興奮而發生的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等症狀。腦組織主要以葡萄糖作為能源,對低血糖比較敏感,即使輕度低血糖就可以發生頭昏、倦怠。低血糖影響腦的正常功能還可發現為肢體與口周麻木,記憶減退和運動不協調,嚴重時出現意識喪失,昏迷(血糖降至40mg/dl以下可出現低血糖昏迷),如沒有及時糾正可導致死亡。對於低血糖病人,若能及時靜脈輸注葡萄糖或口服補糖,以上症狀可迅速糾正和緩解。
問題二:低血糖形成的原因,怎樣治療呢? 出現低血糖的原因:
吃甜食本汪岩來就會使體內血糖升高。但若是空腹吃甜食,有的時候則會使胰島素過度釋放,使血糖快速下降,甚至形成低血糖,從而迫使肌體釋放第二種激素―――腎上腺素,以便使血糖恢復正常。這兩種激素的作用會使人頭暈、頭痛、出汗、渾身無力,這就是反應性低血糖症,對症狀較輕者可服葡萄糖水或白糖水,以補充生命必需的葡萄糖。荔枝病的實質也是一種「低血糖症」。
還有一種禁食性低血糖症,通常在禁食8小時後發生,症狀比反應性低血糖症更嚴重,包括頭暈、記憶力喪失、中風和慌亂。愛美的女士常常因禁食減肥導致低血糖症。在極少的病例中,禁食性低血糖症還可能是嚴重的身體失常的結果,如胰臟B細胞腫瘤以及全身的腫瘤。
治療方法:
低血糖的治療
1.低血糖症發作時的處理
(1)清醒的低血糖患者可以給予2~3塊糖果,4~5塊餅干或半杯含糖飲料,大多數患者在數分鍾內緩解。如果15min仍未緩解,重復上法治療一次。
(2)昏迷者疑似低血糖昏迷的患者,應立即抽血作有關檢查,並馬上供糖而不必等待檢查結果,可採取下列措施。
①立即靜脈注射50%葡萄糖溶液60~100ml,多數患者能立即清醒,繼而進食,未恢復者可反復注射直至清醒。經處理意識完全恢復後仍需繼續觀察,因為由於口服降糖葯引起的低血糖症血液中較高的葯物濃度仍繼續起作用,患者再度陷入昏迷的可能性很大,宜繼續滴注5%~10%葡萄糖,根據病情需要觀察數小時至數天,至病情完全穩定為止。
②血糖不能恢復,或仍神志不清者必要日寸可選用:a.氫化可的松100mg靜脈推注後視病情需要再以100mg加入500ml葡萄糖溶液中緩慢滴注,一日總量在200~400mg;b.胰頂糖素0.5~1.0mg皮下、肌肉或靜脈掘消注射,一般20分鍾內生效,但維持時間僅1~1.5小時。
2.預防措施
(1)合理應用胰島素需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或調整胰島素,同時進行血糖監測。
(2)選擇適當的口服降糖葯因格列本脲(優降糖)降糖作用較強,作用日寸間較長,故應慎用,尤其合並腎功能不全或70歲以上患者禁用格列本脲。其他如格列齊特(達美康)、格列吡嗪(美吡達)也可能引起低血糖,應用時需注意。
(3)按日寸進食服葯或注射胰島素後一定要進食。做到空腹不飲酒。
(4)適時加餐經常發生低血糖者,宜少食多餐,即將一天的攝入總量分成5~6餐,這樣可避免餐前低血糖(中、晚餐前),而晚上加餐可有效預防清晨低血糖的發生。
(5)運動量不宜過大尤其是消瘦患者空腹時不宜進行劇烈的運動。
問題三:低血糖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你好朋友,血糖過低與胰島素分泌增多,抗胰島素激素缺乏,食物吸收障礙,熱量丟失過多,肝臟疾病性低血糖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葯物因素干擾等等原因引起的,您應該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根據醫生的指導進一步治療,祝你康復是低血糖還是其他原因回答者:王勇林你好:這種情況是低血糖引起,平時注意飲食調理。低血糖事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回答者:劉興志低血糖的原因:一、葯物所致低血糖1、胰島素。胰島素注射過量,或注射胰島素後攝食量過少、活動量相對過度,均可產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應。在診斷時要注意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相區別。2、磺脲類葯物。這些葯物引起低血糖的程度與葯物半衰期、代謝速度等有關。特別是氯磺丙脲,如迅速加量,則較易誘發低血糖,大多數病人在服用一周內出現。服優降糖的患者可在劑量不變、幾周甚至幾個月後出現低血糖。當患者有飲食減量、肝腎病變、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時,均應警惕出現低血糖的可能。
問題四:低血糖是怎麼回事 40分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過2.8mmol/l的現象。此現象只能發生在服用某種葯丸或注射胰島素期間。還有一類是先天性高胰島素性低血糖(HI),引起這個病的原因是氨基酸代謝的一個關鍵酶,谷氨酸脫氫酶(GDH)發生了基因突變。
病因
本病常見的原因有:
1、應用胰島素及磺脲類降糖葯物過量。
2、因神經調節失常,迷走神經興奮過度,體內胰島素分泌過多所致的功能性低血糖症。
3、胃腸手術後,由於食物迅速進入空腸,葡萄糖吸收太快、血糖增高、 *** 胰島素分泌過量而引起。
4、胰島B細胞瘤,嚴重肝病、垂體前葉和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可致器質性低血糖症。
5、持續劇烈運動(如長跑),部分人也會出現低血糖症。
症狀
1、飢餓感、軟弱無力、面色蒼白、頭暈、心慌、脈快、出冷汗、肢體顫抖等。
2、精神激動、恐懼、幻覺、狂躁、驚厥、抽搐、嗜睡甚至昏迷死亡。
檢查
1、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
2、肝功能、腎功能、血糖。
3、心血管檢查。
4、X線檢查。
5、B型超聲檢查。
6、CT檢查。
7、核磁共振(MRI)檢查。
治療
1、糾正低血糖:在發作期病情較輕者,可給予糖類飲食(如糖水、糖果或糖粥等);處情重者,可採取靜脈注射或滴注葡萄糖溶液,昏迷病人可同時給予氫化可的松靜脈滴注。
2、病因治療:
(1)對功能性低血糖症,要避免各種誘發因素,防止精神 *** ,且要合理調節飲食,必要時輔以少量安慰劑、鎮靜劑。
(2)對因胃大部切除術後引起的低血糖症,可用高蛋白、低糖和少量多次較乾的飲食。
(3)對器質性低血糖症應針對不同病因治療,如胰島素所致應予手術切除,對不能切除的胰島B細胞瘤,可試用鏈脲酶素;因嚴重肝病引起的,應積極治療肝病;因內分泌功能減退而引起的,可給予激素補充治療。
問題五:血糖低的原因 低血糖病因很多,據統計可多達100種疾病,近年來仍在發現其他病因。本症大致可分為器質性低血糖。礎指胰島和胰外原發病變,造成胰島素、C肽或胰島素樣物質分泌過多所致);功能性低血糖(指患者無原發性病變,而是由於營養和葯物因素等所致);反應性低血糖(指患者多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迷走神經興奮,使得胰島素分泌相應增多,造成臨床有低血糖表現)。
『叄』 低血糖是怎麼回事,哪些人群容易低血糖呢
低血糖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名詞,但對於低血糖的危害,卻是很多朋友都不清楚的的,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什麼樣的人容易低血糖,低血糖的危害,低血糖的原因,希望通過此篇文章,大家都能偶遠離低血糖。
什麼樣的人容易低血糖
低血糖對於人體的危害是巨大的,那麼在生活中那些朋友容易患上低血糖呢?
1、注射胰島素的人群
4、多次反復低血糖,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腦細胞受損;長期持續的低血糖將導致胞組織不可逆性損害,例如反應遲鈍,甚至留有痴獃等後遺症。
5、長期反復發生低血糖就會引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從而影響智商,甚者發生低血糖偏癱、精神病樣發作、昏迷,直至死亡。
6、低血糖治療不當,很可能誘發腦水腫,或腦血管意外及低鉀血症。
總結:低血糖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我們在生活中對於低血糖一定要重視起來,只有積極的治療,這樣才可以保護好身體的健康,讓自己遠離低血糖。
『肆』 糖尿病人經常低糖什麼原因
糖尿病患者經常出現低血糖的原因有兆答很多,比如攝入胰島素劑量過大、運動過量、食物攝取不當等。其中飲食攝取不當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總在為「怎麼吃、吃多少」而煩惱,其實想要科學有效控糖,可以輔助補充一些專為糖尿病人研製的醫學營養品,例如雅培益力佳SR。
益力佳SR特有的緩釋碳水化合物族槐慧系統,能緩慢釋放、吸收營養,對糖尿病人控制血糖很有好處。配合膳食纖維,還能提供較強的飽腹感,從意識上杜絕多食。當然,作為適合糖尿病人的代餐營養品,它含有人體必備的所有營養物質,能全面、均衡的補充營養,維持健康。總而言之,能科學控制體重、平穩血糖、全面均明物衡補充營養,簡直「一舉三得」。
糖尿病人低血糖十分危險,可能造成致命打擊。所以光調節好飲食是不夠的,還要注意運動和葯物三者的關系。
『伍』 低血糖是什麼引起的
低血糖可能是由於糖攝入不足、糖生成不足、糖消耗過多、糖轉化過多等知弊情況所致。
1.糖攝入不足:若患者平時飲食習慣較差或生活較為貧困的情況下,會導致腸道吸收入血的糖分減少,從而易引發低血糖。而過度減肥以及腸道切除的患者,也可能會誘發低血糖。如果糖尿病患者在進行葯物治療期間經常延遲進食、不食或少食等,也易誘發低血糖。
2.糖生塵猛春成不足:當患者存在肝病、糖原積累症等疾病時,會導致糖原分解障礙或肝糖原合成減少,也常會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3.糖消耗過多:如果患者存在有重度腹瀉、惡性腫瘤、腎性糖原等情況,會導致糖分消耗過多,且來不及補充,從而可誘發低血糖。而患者在劇烈運動、發熱等情況下也會出現上述現象。
4.糖轉化過多:如果糖尿病患者派耐過量使用降糖葯物,會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多,從而使體內糖被轉化消耗,隨之會出現低血糖的情況,而胰島素瘤患者也易誘發低血糖。
建議低血糖患者及時明確病因,並遵醫囑採取針對性治療。
『陸』 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
血糖低的原因
葯源性低血糖
這種原因主要見於糖尿病治療時,常因胰島素、口服降糖葯如磺醯脲類等應用適量、使用後運動增添或飲食配合分歧理引起。
胰島素通過增長血糖的利用、減少血糖起源而下降血糖。其作用環節有增進肌肉、脂肪組織細胞轉運葡萄糖進入細胞內;促進糖原的合成和貯存;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和酵解;抑製糖原分解和異生;促進糖轉變為脂肪。
特發性低血糖
多見於神經質的中年婦女。重要因自主神經功效失調,迷走神經高興過度。胰島素分泌過多所致,為非器質性疾病,餐後2-3小時發生,系血糖應用適度性餐後低血糖。
胰島素過多
胰島素瘤、胰島細胞癌、胰島細胞增生、異位胰島素分泌瘤、降糖葯物。臨床上內生或外用胰島素引起的低血糖症是最常見的。
反跳性低血糖
這是一種忽然停輸高滲葡萄糖所引起的低血糖。其機制可能是輸注高滲葡萄糖液,刺激胰島素的大量分泌,其濃度可高出正常的4-6倍。若突然停輸高滲葡萄糖液,由於胰島素的持續作用而使血糖濃度迅速降落,從而出現低血。
運動性低血糖
持續的激烈運動或活動以後,因為能量耗費大,葡萄糖氧化分解敏捷而量大,此時若未能及時彌補糖類食品,則可引起低血糖。
飢餓性低血糖
長時間飢餓或不能進食時,外源性血糖來源斷絕,內源性的肝糖原儲備有限,約為70-100克,10多小時即被耗盡,此時主要靠糖異生來維持血糖濃度。
隨著飢餓時間的延長,當出現「供不應求」時即會導致低血糖。經常不吃早餐的人很容易發生低血糖,影響學習、工作和勞動的效力。
『柒』 低血糖是什麼引起的呢
概述
低血糖症是指血葡萄糖(簡稱血糖)濃度低於正常的一種臨床現象,病因多種,發病機制復雜。成年人血糖低於2.8mmol/L(50mg/dl)時,可認為是血糖過低,但是否出現臨床症狀,個體差異較大。
病因
本病常見的原因有:
1、應用胰島素及磺脲類降糖葯物過量。
2、因神經調節失常,迷走神經興奮過度,體內胰島素分泌過多所致的功能性低血糖症。
3、胃腸手術後,由於食物迅速進入空腸,葡萄糖吸收太快、血糖增高、刺激胰島素分泌過量而引起。
4、胰島B細胞瘤,嚴重肝病、垂體前葉和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可致器質性低血糖症。
5、持續劇烈運動(如長跑),部分人也會出現低血糖症。
症狀
1、飢餓感、軟弱無力、面色蒼白、頭暈、心慌、脈快、出冷汗、肢體顫抖等。
2、精神激動、恐懼、幻覺、狂躁、驚厥、抽搐、嗜睡甚至昏迷死亡。
檢查
1、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
2、肝功能、腎功能、血糖。
3、心血管檢查。
4、X線檢查。
5、B型超聲檢搜漏查。
6、CT檢查。
7、核磁共振(MRI)檢查。
治療
1、糾正低血糖:在發作期病情較輕者,可給予糖類飲食(如糖水、糖果或糖粥等);病情重者,可採取靜脈注射或滴注葡萄糖溶液,昏迷病人可同時給予氫化可的松靜脈滴注。
2、病因治療:
(1)對功能性低血糖症,要避免各種誘發因素,防止精神刺激,且要合理調節飲食,必要時世昌爛輔以少量安慰劑、鎮靜劑。
(2)對因胃大部切除術後引起的低血糖症,可用高蛋白、低糖和少量多次較乾的飲食。
(3)對器質性低迅纖血糖症應針對不同病因治療,如胰島素所致應予手術切除,對不能切除的胰島B細胞瘤,可試用鏈脲酶素;因嚴重肝病引起的,應積極治療肝病;因內分泌功能減退而引起的,可給予激素補充治療。
『捌』 血糖過低,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造成血糖低的原因比較多,具體如下:1、比較常見的原因就是患者空腹時間比較長,未進食可以引發低血糖,患者在空腹狀態下進行劇烈活動或者洗澡、洗桑拿,也會導致低血糖的發生。2、內分泌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就是胰島β細胞瘤,由於胰島β細胞增生出現的疾病,主要是分泌了大量的內源性胰島素導致患者在夜間或者凌晨空腹狀態下反復出現低糖。3、糖尿病患者,服用磺脲類降糖葯物或者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時候,使用不恰當或者在未進食的狀態下進行降糖治療,也會導致低血糖的發生。
『玖』 低血糖是怎麼回事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低血糖的症狀通常表現為出汗、飢餓、心慌、顫抖、面色蒼白等,嚴重者還可出現精神不集中、躁動、易怒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往往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1、脂肪增生。
糖友如果發生了脂肪增生,多與胰島素注射方式不當有關。正確的打針方式應是每次輪換注射位置,而有的糖友為圖省事,總是在同一部位反復注射胰島素,這樣很容易引起注射部位的脂肪增生。
由於脂肪增生處打針通常會痛感較小,所以不少糖友喜歡在這種部位注射。這是極不可取的,因為脂肪增生會延緩機體對胰島素的吸收,造成餐後血糖先高後低。
脂肪增生是可以從外觀上分辨出來的,看上去和正常皮膚一樣或稍有隆起,但摸起來卻比周圍組織要硬。建議糖友打胰島素要學會合理輪換注射位置,並且經常檢查注射部位的皮膚,避免在脂肪增生處注射。
2、腎臟疾病
有些病程較長的糖友腎臟會出問題。腎臟有降解體內胰島素和其他葯物的功能,約30%的胰島素是由腎臟降解的,腎功能若是出現異常,其對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葯物及其代謝產物的清除率就會下降,導致胰島素或降糖葯在血液中蓄積。
此外,腎臟也有生成葡萄糖的能力,若其功能受損,生成葡萄糖也會減少。因此,有腎病的糖友也可能會出現低血糖。建議糖友警惕腎臟病變的發生,並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調整胰島素及降糖葯物的用法用量。
3、甲狀腺和腎上腺問題
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與糖尿病同屬內分泌代謝類疾病,糖友中甲減患病率比常人要高。據國外文獻報道,糖尿病患者中甲減發生率可達4%~17%。
甲減會導致機體代謝減慢,葯物在體內存留時間便會延長,這增加了低血糖風險。有些糖友還可能伴隨腎上腺損害,導致腎上腺素等升糖激素缺乏而容易發生低血糖。糖友若伴隨其他內分泌代謝類疾病,應及時就醫,恰當治療。
4、胃輕癱
胃輕癱屬於糖尿病較常見的消化系統並發症,多由糖尿病神經病變引起。患有胃輕癱的糖友進餐後,食物從胃排出較慢,而降糖葯物吸收卻較快,導致血液中葯物濃度相對較高,造成血糖下降,甚至引起低血糖。
這種食物消化吸收不規律引起的血糖變化與葯物作用不匹配會讓血糖忽高忽低。因此,胃不好的糖友也容易出現低血糖,糖友要留意自身胃腸功能變化,調整飲食習慣,出現不適後及時就醫。
(9)經常低血糖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糖尿病患者尤其合並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應注意預防低血糖的發生。
1、制定適宜的個體化血糖控制目標。
2、進行糖尿病教育:包括對患者家屬的教育,識別低血糖,了解患者所用葯物的葯代動力學,自救方法等。
3、充分認識引起低血糖的危險因素:①定時定量進餐,如果進餐量減少應相應減少葯物劑量;②運動前應增加額外的碳水化合物攝入;③酒精能直接導致低血糖,避免酗酒和空腹飲酒。
4、調整降糖方案:合理使用胰島素或胰島素促分泌劑。
5、定期監測血糖,尤其在血糖波動大、環境、運動等因素改變時要密切監測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