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仔豬腹瀉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仔豬腹瀉的原因非常多,歸納起來,包括以下幾方面:_1.管理與環境因素:環境溫度偏低,濕度過大,消毒和環境清潔衛生差,空氣質量不好;_2.母豬:產前沒有嚴格消毒體表,營養與飼養不良導致母豬奶水不好; 低胎次母豬由於缺少病原的刺激,母源抗體水平較低,因此其仔豬易發生腹瀉;_3._引起仔豬腹瀉的病原包括:_A.寄生蟲:等孢球蟲、隱孢子蟲等_ B.細菌性病原: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梭菌、豬痢疾、密螺旋體、鏈球 菌等;_C. 病毒性病原:偽狂犬病毒、豬瘟病毒、輪狀病毒、藍耳病病毒的某些 毒株、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病毒等。
❷ 小豬為何總是拉稀
http://www.jgny.net/info/200507/21604.htm 發病原因: 1.哺乳母豬換料或患病:哺乳期間的仔豬主要通過母乳獲得營養,哺乳母豬換料和患病會直接影響乳汁的成分和品質,從而影響仔豬健康。 2.仔豬早期斷奶:為提高母豬繁殖率,在仔豬三周齡左右時往往就給仔豬斷奶,以達到提高飼料利用率和母豬繁殖率的目的,但仔豬的營養性應激也隨之加重。 3.病原微生物:仔豬消化道尚未發育完善,胃腺分泌胃酸機能低,難以有效抑制病原體的繁殖,從而引起腸道炎症導致腹瀉。 4.微量元素:仔豬體內微量元素應保持平衡,缺乏鐵、硒、鋅、銅等元素,會造成仔豬營養不良和免疫力下降,從而出現腹泄。 綜合防治: 1.按照防重於治的原則採取一系列措施:重防母豬早防仔豬,盡量減少應激,增加日糧中的復合維生素含量。 2.對養殖場進行徹底消毒,盡量減少養殖場內的病原微生物。 3.給臨產母豬注射大腸桿菌疫苗,使母豬快速的產生母源抗體從而使仔豬獲得較高的免疫力(母豬產前40天和15天各注射大腸桿菌疫苗1次)。 4.在仔豬出生3日齡時注射「補血先鋒」,5-6日齡補水時加入少量人工鹽,7日齡補料促進仔豬消化道發育。 5.仔豬出生後採取3、7、21日齡保健計劃:仔豬在3、7、21日齡時肌肉注射「得必安」1ml進行保健預防。 6.治療方針:抗菌、消炎止瀉、母子兼治。 使用「溴樂新」噴服,仔豬體重7公斤以下每次按壓泵一次(1ml),體重7-10公斤每次按壓泵兩次(2ml),每日三次,連用3-5天;如懷疑有病毒感染,可同時配合「菌毒痢康」治療,效果非常理想 治仔豬腹瀉簡法4則 1.雞蛋清療法。新鮮雞蛋用酒精擦洗消毒後,用注射器抽出蛋清,每頭仔豬頸部注射2~4毫升。輕者1次即愈,重者隔日再注射1次。 2.薑茶水療法。茶葉250克,乾薑100克,紅糖750克,煮沸煎湯,用紗布過濾去渣。把湯拌入飼料中飼喂,每日3次,2日可愈。 3.稀碘酊療法。2%碘酒1份,加涼開水5份,混勻,按體重大小灌服3~8毫升,每日3次,連服3日可愈。 4.葯物療法。磺胺脒10克,小蘇打4克,鞣酸蛋白5克,混勻內服,土黴素鈣每千克體重50毫克加水灌服,同時喂高錳酸鉀水100~200毫升效果更好。 以上4法經筆者對27窩254頭仔豬驗證,除36頭因嚴重脫水死亡外其餘經3~5天全部治癒。 仔豬腹瀉的原因很多,但是久治不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環境衛生差:食槽消毒不好,周圍環境臟; (2)治療方法不當:一些客戶在仔豬發病後只打針,不喂葯,而事實上內服葯物才是治療腸炎最有效的療法; (3)治療時不注意進行止瀉,長時間拉稀,不進行止瀉很容易造成仔豬脫水,使抵抗力下降,更加重了病情; (4)對一些因消化不良引起的拉稀不是用助消化葯,而是採用抗生素療法,結果使消化道的正常微生物菌群受到破壞,從而加重了病情,造成久治不愈。 治療措施: (1)在仔豬發生腹瀉後,最好分清是因大腸桿菌引起的?還是因為消化不良引起的,如果是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應採取抗菌、消炎、止瀉的方法治療,如果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應採取健胃、助消化、止瀉的方法治療。 (2)在治療時應主要採取內服葯物的方法,如果體溫升高,可以同時注射抗生素。並保證有充足的、清潔的飲用水供豬自由飲用。 (3)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在適當時期止瀉,(飼料中毒引起的除外),防止酸中毒,有脫水症狀的應注射補液強心。 (4)平時搞好環境衛生,注意飲食清潔。 仔豬下痢是養豬生產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據統計約有20%的仔豬在分娩和斷奶之間由於下痢而死亡。仔豬下痢可由於飼養管理不當、環境不適宜或疾病等原因而引起。引起仔豬下痢的原因大致有以下15種,任何一種或多種合並時,都能引起仔豬下痢。 1. 母豬分娩時過肥。 2. 母豬產前或產後立即過量飼喂。 3. 在母豬懷孕的最後幾天和分娩時突然更換飼料或改變飼養方法。 4. 母豬便秘。 5. 仔豬補料不新鮮或不衛生。 6. 仔豬食槽或水器不清潔。 7. 產房和仔豬欄不幹凈,環境條件差(通風不良,氨氣重)。 8. 母豬調進產房前,未經洗刷消毒,就直接趕入分娩房。 9. 產房寒冷、潮濕、有賊風,仔豬受涼。 10. 仔豬未吃到初乳。 1 1. 突然改變環境或操作方法,引起仔豬應激,如不宜在同一時間內給仔豬斷奶、轉換環境和更換飼料。 1 2. 環境溫度或氣候突然變化。 1 3. 母豬發燒。如子宮或乳房炎等,不僅使母豬體溫升高,而且會放出毒素,致使仔豬下痢。 1 4. 仔豬貧血。 1 5. 在分娩欄內傳染疾病,這是造成連續出現下痢得一個主要因素,試驗證明,細菌通過對豬的感染會使它的毒力不斷增強。在連續分娩的情況下,讓毒力不斷增強的致病微生物留在欄內,則能使仔豬一旦出生即受感染。所以分娩欄在哺乳結束,母、仔都調出以後,必須認真、嚴格、徹底的進行沖洗消毒,並空圈數天方可調入另一批臨產母豬待產
❸ 豬拉稀怎麼回事
引起豬拉稀的外部原因是寒冷、潮濕、不衛生:寒冷刺激會誘發腸蠕動增加,導致豬非感染性腹瀉。潮濕是一種變向的寒冷,因為豬接觸水,水在蒸發時會吸收豬身體的熱量,使豬局部變冷,從面引起拉稀。不衛生是因為豬容易吃進有害細菌,損害胃腸粘膜,從而引起拉稀。其實更為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母豬奶水有毒,比如說脂肪性下痢,是因為奶水中有大量不能消化吸收的脂肪;母豬發生乳房炎時,奶水也是有毒的。
引起豬拉稀的內部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缺乏消化酶或激活的成分,這主要是指哺乳仔豬斷奶時的表現,這時的仔豬體內只有消化奶水的酶而沒有消化固體飼料的酶,由奶水變成固體飼料,無法消化就會拉稀。第二種情況是胃腸道受損,當豬胃腸道受損時,造成消化能力下降,飼料消化不徹底,也會引起拉稀;第三種情況是炎症刺激,會加快排糞速度,吸收時間不足,也會拉稀。當豬發生胃潰瘍,一定會傷到神經,肚子會疼,大腦認為是胃裡的東西刺激的,就會下達命令,趕快把這些東西趕走,胃腸肌肉運動,營養來不及吸收就排出去了。
豬拉稀後,要對症給葯,若是中毒性拉稀可使用硫酸鎂、硝酸鉍等瀉葯將有害物質排出,然後使用硝酸鉍等葯來保護腸粘膜。若是細菌性拉稀可使用氟哌酸、恩諾沙星等抗菌止瀉葯。若是病毒性拉稀可用病毒靈、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葯物。
❹ 小豬拉稀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吃蒙脫石散能解決嗎
豬飼料的腐敗和變質、豬飼料污染等農村出售糧食的剩餘土壤穀物、豬食物溫度過低,會引起壓力反應、飲用水污染導致豬腹瀉。
豬腹瀉,一些病毒細菌,寄生蟲等誘發豬腹瀉。根據實際情況,根據葯物,單純的蒙脫石酸作用不大,最好同時使用更好的消炎葯瀉葯,如痢疾等。
治療:我們要在小豬哺乳期初期引誘,買豬要告訴賣家小豬斷奶前的生活習性、喂養方法、飼料品牌等。豬的生活習慣保持穩定,減少壓力反應。
豬腹瀉是單獨使用蒙脫石分散的,當時可以防止豬腹瀉,但豬仍然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即食慾不振,不利於豬恢復體力,使豬的腸道功能無法調節。
因此,在治療仔豬腹瀉的同時,腸內益生菌的添加很重要。益生菌進入豬的腸道後,可以抑制有害菌群的繁殖,使豬腹瀉後腸道功能恢復得快,自然恢復得快。健康恢復得快。
豬腹瀉有多種情況。例如飼料真菌變化、生長環境惡劣等,養豬的朋友有細菌性腹瀉、病毒性腹瀉,如果有這兩種情況,就必須對豬使用腸道抗生素進行干預治療。例如,環丙沙星。
❺ 為什麼剛買來的小豬仔總是拉稀
如果我們剛買回來的小豬仔就存在拉稀的現象,這可能是生理性腹瀉、病理性腹瀉、應激性腹瀉三個原因引起的。因此,應我們當在小豬仔腹瀉的時候找到腹瀉的原因並且對症下葯,這樣才能夠使得小豬仔能夠健康的成長。
最後小豬仔在剛買回來的時候出現腹瀉,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應激性腹瀉,而這種應激性腹瀉主要是因為環境或者是斷奶引起的,要知道小豬仔剛買回來的時候處於一個新的環境,她就會感到十分的不適應,而它們對這種陌生環境的不適應感,很有可能就會使得它們出現應激性腹瀉。因此對於我們來講,如果想要更好的預防小豬仔應激性腹瀉,那麼就需要提前讓小豬仔適應新的環境,同時還可以採取讓小豬仔和母豬暫時在一個豬圈住一段時間的措施。這對於預防小豬仔應激性腹瀉有著很大的幫助。
❻ 小豬腹瀉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這里有個案例和你的基本一樣,前天山東德州寧津一客戶打電話過來,說家裡的豬又出現拉稀的情況,仔豬拉稀的較多,應用抗生素效果不太明顯,死亡率很高,且伴有發熱,食慾不振,被毛粗亂,有的還帶有咳喘的症狀
仔豬水腫是由大腸桿菌引起,仔豬斷奶至1到3天內出現,腹瀉不太明顯,有神經症狀,
仔豬在斷奶前後在保育料里添加適當的阿莫西林,吃料時要適當控料,德這個客戶家的豬是母豬用的《仔痢無憂》口服,小豬口服搭配《腸泰克》,在配合環境改善的前題下,目前已經康復,養殖重在管理
❼ 仔豬拉稀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營養和飼養管理引起的腹瀉:這種腹瀉常見的原因有10多種,如:母豬的乳量不足,代乳料消化不良,維生素、礦物質缺乏,仔豬日糧中過量添加銅,飲水中金屬離子超標,仔豬斷奶、分群、轉舍等應激性因素都能導致腹瀉。
2、細菌性腹瀉:常見有黃痢、紅痢、白痢、副傷寒和痢疾等。黃痢主要在生後數小時至5日齡以內仔豬發病,以1~3日齡最為多見。紅痢主要發生於1~3日齡,一般病程較短,死亡率極高。白痢10~30日齡最為多發,死亡率低,但影響生長發育。仔豬副傷寒多發生在2~4月齡。
3、病毒性腹瀉:常見有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感染等。豬傳染性腹瀉是由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以嘔吐、嚴重腹瀉、脫水和10日齡內仔豬死亡率高為特徵,5周齡以上的病豬很少死亡。希望我的回復對你有所幫助。
❽ 出生20天左右的仔豬拉稀,誘因是啥
生豬養殖尤其是能繁母豬飼養,無論是行情好時亦或者是行情低糜時,廣大養殖人又有誰不渴望自身場能繁母豬多產仔、產好仔呢?然而仔豬出生後,尤其是仔豬脫離母豬後的幾天時間里或最易出現拉稀現象。
遇到這樣的問題人們往往比較頭痛。有同感嗎?
一來生怕護理不好仔豬損傷造成經濟受損,二來行情好時還好說,行情低時不治吧又心有不甘,出手後或多少能收益些。
防重於治,做好日常精細管理。日常生豬飼養中,當我們自身場內哺乳母豬添加哺乳母豬料過早時,小豬往往容易拉稀。正常情況下哺乳母豬料營養高,如果加料過早時會造成母豬乳汁分泌過多,而小豬又吸收不完。所以應逐步添加,飼人發財馬建議:有條件的,可在母豬哺乳期15天左右逐漸加到最高點。
❾ 剛剛生下來的小豬崽子拉稀,這是怎麼回事
種種原因,主要可以歸結為以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及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引發。但因病毒性感染而引起的仔豬腹瀉只是諸多原因中的其中一項,而這些引發疾病的原因均可歸納為飼養管理因素飼養管理沒跟上。仔豬小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時間來照顧。要保證飼料顆粒大小合適、少喂多餐、豬圈乾燥通風、晝夜溫差小等條件。如果這些條件跟不上極易引起拉稀。
大部分仔豬能夠很快適應環境,喚起器官自我調節功能,度過出生應激關。部分仔豬因器官脆嫩,自我調節功能差,出生的剎那溫不要喂販賣、腐敗變質的飼料,注意喂料和飲水的清潔衛生,合理飼養,防止過食、過飢。不要喂粗硬不容易消化的飼料。圈舍要保持干凈、乾燥、通風透氣,要定期消毒。將仔豬的飲用水裡加入電解質或者鹽水,再用胺類葯物次硝酸鉍中葯溫脾止瀉散進行治療,對嚴重拉稀的病豬可以採取靜脈注射復方氯化鈉溶液,加強飼養管理給病豬提供防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