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成人盜汗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擴展閱讀
怎樣取消瀏覽器自動推送 2025-02-08 09:37:24
怎樣快速去痛風石 2025-02-08 09:25:34
電壓高是什麼原因 2025-02-08 09:25:29

成人盜汗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發布時間: 2023-06-18 16:37:20

① 成年人晚上睡覺出汗的原因

睡覺時出汗」稱——盜汗 醫學上將在醒覺狀態下出汗,稱為「自汗」;將睡眠中出汗稱之為「盜汗」。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泄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具有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泄出來。 中醫對盜汗很早就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在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中稱為「寢汗」。「寢」是指睡覺,有個成語叫「廢寢忘食」,是說顧不得睡覺並忘了吃飯。很顯然「寢汗」就是在睡覺的時候出汗。到了漢代,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一書中,形象地用「盜汗」來命名人們在睡夢中出汗這種病證。自此以後,歷代醫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現今不論是醫生還是干其他行業的人都知道盜汗是一種什麼樣的病證。 盜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盜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後盜汗出,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懸殊很大。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後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醒後則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入睡後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後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後,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後有時出現口乾咽燥的感覺。 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泄出。入睡後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湧出,汗出後即可驚醒,醒後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鹹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的煩燥,汗後口乾舌燥,喜歡涼水。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乾燥。 輕型與中型盜汗,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但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向「 脫症」發展,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盜汗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症狀,尤其是久患各種慢性病、體質虛弱之人更為多見。中醫認為,盜汗多由於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攝汗液而引起,若盜汗日久不愈,則更加耗傷氣陰而危害身體健康。而採用食療方法,不僅能防治且可益氣滋陰而健身,下面就介紹幾則家庭容易製作的葯膳六則,供盜汗患者選用。 1、龍眼人參飲 取龍眼肉30克、人參6克、冰糖30克。先將龍眼肉洗凈,人參切薄片,然後與冰糖共放碗內,加水適量,置蒸鍋內蒸一小時左右,取出後待涼即可食用,一天內分2次吃完,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2、銀耳紅棗湯 取銀耳30克、紅棗20克、冰糖適量。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除去蒂頭,洗凈後撕成小塊。紅棗洗凈撕開。二味葯共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慢煨至銀耳、紅棗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調勻,即可出鍋食用,每劑分2次食完,適宜於陰虛盜汗者。 3、參苓粥 取人參10克,白茯苓20克,生薑10克,粳米100克,食鹽、味精適量。先將人參、茯苓、生薑加適量水煎熬後,去汁取渣待用,然後將粳米淘洗干凈,下入葯汁內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時加入食鹽、味精調勻,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4、黑豆浮麥湯 取黑豆50克、浮小麥30克、蓮米15克、紅棗10枚、冰糖30克。先將黑豆、浮小麥分別淘洗干凈,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後用上述葯汁煮洗凈的蓮米和紅棗,煮至蓮米爛熟時放入冰糖溶化,起鍋後即可食用。每天一劑,分2次吃完,適宜於陰虛盜汗者。 5、黃芪二蜜飲 黃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黃根15克,蜂蜜30克。將上述三味葯同放鍋內,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時,撈去葯渣,加入蜂蜜溶化後分2次飲用,每日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6、百合蓮子飲 百合20克,蓮子30克,冰糖30克。先將百合、蓮子洗凈,放鍋內加適量水,用小火慢慢燉至百合、蓮子爛熟,加入冰糖溶化後即可食用,每天一次,連服數天,適宜於陰虛盜汗者。

② 導致盜汗的原因是什麼

這個分小孩和大人的,小孩的話一般是睡覺前你吃的多了,胃不好受。大人的話多半是因為氣虛虧虛。

氣虛型的盜汗,大多是因為血管的擴張不好引起的,我們可以多服用一些補中益氣的葯物來調理。如果是心血不足引發的盜汗,還伴有輕微的失眠症狀,我們就應該服食一些補心養血的葯物進行調理了。如果你是陰虛的體質,產生的燥熱症,我們就應該多吃一些養陰的葯物或者食物進行調理。陰虛火旺的體質一般都會伴有五心煩熱,我們應該試試滋養降火的葯物。

③ 盜汗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自汗、盜汗的食療方法!自汗、盜汗是因陽虛、陰虛所致。多見於小兒、肺結核病人、產後婦女、大病初癒體虛的成人等。自汗是人在清醒的情況下,未受熱又未勞動、未運動而汗出不止,出汗後怕冷、精神疲乏等症狀。是因陽虛衛氣不固引起的。盜汗是人在睡熟後不自覺的出汗,醒後即止,汗收後感覺煩熱的一種症狀。多因陰虛內熱,迫汗外泄所致。盜汗常用的食療方法:1、泥鰍湯:用泥鰍120克,熱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腸臟,用油煎至金黃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鹽少許調味,飲湯吃肉,每天1次,小兒則分次飲湯,不吃魚。連服3-5天。有補氣益陰之效。適用於盜汗者食用,民間常用治療小兒盜汗,功效顯著。2、豆豉酒: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把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後飲用,每次2湯匙,每天2次。有和血益氣,解煩熱等功效。適用於盜汗者飲用。3、糯米煲豬肚:每次用糯米500克、豬肚1個,把米放入豬肚內,用線結扎,加水適量,共煲1小時,調味後吃見風使舵喝湯,再將糯米曬干搗碎,分10次煮粥食用,每天1次。有補中益氣、劍陰止汗等功效。適用治療盜汗、自汗。4、紅棗烏梅湯:取紅棗15枚、烏梅10枚,水煎服,每天1次。有益氣斂陰、止汗之效。連服10天,對盜汗有療效。5、烏豆煲塘虱:每次用烏豆100克、塘虱魚2條,去內臟及鰓,加水適量煲之,豆熟時加鹽、油食用。有養血益陰、滋腎調中等功效。民間用於治療盜汗、自汗,病後體虛、血虛頭痛、耳鳴、疲倦乏辦等症。6、韭菜炒鮮蝦:每次用韭菜150克、鮮蝦250克去殼,加油急火共炒,熟後,加鹽調味食用,每天1次。有補虛助陽,固泄等功效。可適用於治療盜汗、陽萎、遺尿、遺精等疾患。
自汗常用的食療方法:1、濃豆漿飲:每次用豆漿2碗,將其中1碗放入鍋內,煎成豆腐皮狀食;另1碗煮沸加少量白糖飲用,每天1次。有補虛益氣之功效。2、枇杷葉糯米粽:每次用糯米250克,用水浸泡10小時,新鮮枇杷葉若干,洗凈去毛後包粽,蒸熟服食,每天1次,連服4-5天。有補中益氣、暖脾和胃、止汗的功效。適用於自汗、盜汗、產後多汗等出汗異常疾患者服食。3、黨芪五味燉豬心:每次用黨參12克、黃芪12克、五味子9克、豬心1個,水適量隔水燉1小時,吃肉飲湯,每1-2天食1次。有補氣益血、固表止汗等功效。4、棗豆黃芪煎:每次用紅棗20枚、黑豆50克、黃芪30克,水煎分2次飲用,每天或隔天1次。有益氣劍汗等功效。用於自汗者服食。5、杞子燉乳鴿:每次用枸杞子20-30克、乳鴿1隻(去毛及內臟),加水適量,放燉盅內。隔水燉熟,調味吃肉喝湯。有補氣益血之功效。6、沙參合劑煲瘦肉:每次用沙參15克、玉竹15克、百合15克、淮山15克、豬瘦肉100克,水適量共煲1小時以上,調味吃肉喝湯,每天1次。有養陰益氣之功效。適用於氣陰兩虛所致的出汗、氣短乏力、口乾思飲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