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寶寶發低燒怎麼回事
您好! 問題分析:長期低燒對身體影響不大,但是發燒是一種症狀,風濕、結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會引起持續低燒;長期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導致持續低燒。長期低燒說明病情沒有好轉,應該積極治療。 康復指導:反復發熱一個是炎症未得到控制,再就是所用抗生素不合適。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不喝酒,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加強身體鍛煉,勤洗手,加強營養。 感謝您關注問病網,祝您健康!
㈡ 寶寶持續低燒是怎麼回事
寶寶持續低燒是怎麼回事
寶寶持續低燒是怎麼回事,孩子的發展問題,是親人們所關心的,培養寶寶的這種意識是要從小抓起的,寶寶生下來就像一張白紙,現在為大家分享寶寶持續低燒是怎麼回事。
寶寶持續低燒是怎麼回事1
寶寶一發燒,家長就擔心會燒壞腦子,其實,發燒只是一種症狀,家長需要通過發燒弄清楚孩子本身疾病所在,發燒時家長只要知道如何處理,至於診斷病因,應該交給專業的醫師,不必過分擔憂。
侯偉教授稱,孩子發熱最常見的原因是呼吸道感染,常伴有呼吸道的症狀,如咳嗽、流涕、打噴嚏,甚至呼吸急促等,其次是消化道感染如秋季腹瀉、急性胃腸炎,常伴有腹瀉、嘔吐、腹痛等症狀。這種發熱往往會持續3~5天,經過抗感染和抗病毒治療,體溫會很快恢復正常。如果孩子發燒時間超過5~7天,且經過以上治療不見好轉,則需要按發燒原因認真系統地檢查,以便排除一些其他發燒性疾病,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結締組織病等發熱性疾病。
實際上,只有腦炎、腦膜炎等疾病腦質本身受病毒破壞可能會影響智力發育,而並非是高燒引起的,幼兒體溫控制中樞穩定性差,輕度病毒感染可能高燒40℃,年齡段不同的孩子發燒的主要原因也會有所不同。
持續低燒是指小兒體溫在37℃~37.4℃之間持續兩周以上。導致持續低燒的疾病很多,概括起來,有因為器質性疾病而導致,也有因功能失調所致。
在小兒持續低燒中,以慢性感染最為常見。如小兒結核病、慢性鼻竇炎、某些寄生蟲病等。這些都是由於感染因素而導致的低熱,治療應針對引起感染的病原體。還有一些非感染因素也可導致小兒持續低燒。如小兒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濕熱及類風濕病等。對這些非感染原因而發生的低熱,首先應詳細檢查,明確診斷,治療引起低熱的原發病。
小兒持續低燒的原因,可能與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這類低熱的特點是早晨及上午體溫高於午後及晚上,常常伴有多汗、乏力、食慾不振、煩躁等,但檢查無異常體征,理化檢查無異常。對小兒長持續低燒的`治療可採取中醫治療,主要著眼於整體的調整,使體溫恢復正常。
寶寶持續低燒是怎麼回事2
小兒間歇性低燒需警惕怎麼回事
較難適應外部環境,免疫功能還沒有完全發育,或者退熱後溫度又急劇回升,稍有不慎便可能導致反復發燒。一般來說,主要是因為病毒、細菌侵入身體,誘發呼吸系統或腸胃部感染,從而產生發燒。除此之外,逗斗還有以下幾個原因:
1、不明原因發熱
全部的不明原因的發燒患者。
一般拍螞來說,臨床醫學上還採用發燒的狹義意義。發燒時間連續超過3個星期,患兒體溫超過38.5攝氏度,通過細致的查問病史、身體檢查以及尋常的實驗室檢查仍然不能確定發病原因。
2、非感染性發熱
不是由各類傳染疾病誘發的,而是由各式炎症等導致的身體體溫調節中樞系統的混亂,或者是各式原因誘發的身體產熱較多、釋熱較少,從而產生身體體溫上升,異於正常體溫的情況。
3、中樞性發熱
這也是兒童反復發燒的原因之一。該原因就是由於中樞神經功能發生病態改變而導致體溫調節中樞混亂,從而產生發燒現象。寶寶的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較易出現高熱或者退熱後溫度又急劇回升的襲指埋情況。腦部疾病伴隨著高熱時很可能屬於嚴重病例,大多數患兒是由於腦部炎症、泌尿系統或肺部受染所引起的。此外,對於無法解釋的中度身體體溫上升,短時間內無法查出感染源或感染緣由的患兒,不可隨便認定為中樞性發熱。
孩子反復發燒怎麼辦
1、低於38℃-物理降溫
患兒體溫不超過38攝氏度時無須使用葯物治療,而使用物理治療便可。常見的物理治療有多喝白開水、泡溫水澡、貼退熱貼等,可有效降低身體溫度。
2、38℃~39℃-葯物治療
此時,家長需時刻關注寶寶的身體體征,以便及時治療。對於患兒來說,如果體溫高於38℃,那麼便需要進行葯物處理。建議咨詢醫生意見後餵食。
3、超過39℃-醫生指導用葯
當患兒身體溫度高於39攝氏度時,就處於高燒階段,需採用西葯治療。須得家長注意的是,寶寶用葯必須要在醫師的專業建議下才可進行,要特別注意用葯的份量,另外還需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㈢ 寶寶半夜發低燒,有哪些原因導致的呢
簡單的說,就是寶寶其實白天就已經開始發燒了,只是因為發熱的溫度不高,而且寶寶沒有其他特殊的反應照常玩耍、吃飯,所以並沒有引起寶爸寶媽的注意;也有可能是家長白天因為工作忙,無暇照看孩子,等到發現寶寶發熱不舒服時,往往都已經深夜了。
寶寶
孩子感冒,最心慌的是爸爸媽媽,恨不得分分鍾把疾病轉嫁到自己身上。其實,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孩子感冒,家長千萬不能自亂陣腳,要從戰術上重視它、戰略上藐視它。仔細觀察、對症處理,過不了多久,那個活蹦亂跳的孩紙又會重出江湖了。
㈣ 十歲的孩子整天都會低燒,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引言:慧茄洞如果10歲的孩子整天低燒,父母就要帶孩子去做檢查。孩子總是低燒,父母就要看一看孩子的溫度變化,不要讓孩子耽誤治療。
㈤ 寶寶一直低燒不退什麼原因
寶寶低燒不退有很多原因,家長遇到孩子這種情況往往很擔憂,我們應及時找出原因,對症下葯才能讓孩子快好起來。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寶寶一直低燒不退的原因,希望對您有用。
寶寶一直低燒不退的原因
第一:對於這種低燒不退怎麼辦,其實在社會上的做法也是比較多種多樣的,所以大家的選擇也是比較多的,而下面就是一些有關這種低燒不退的怎麼辦的資料的。。
第二:如果孩子只是發燒,不超過38度5,沒有別的不適,就不用太遲孝擔心。可以先給孩子採取物理降溫措施,再給孩子吃退燒葯和消炎葯(最好是兒童專用葯),多喝水,少量多飲。一般發燒3至5天不退是正常的,沒有哪個孩子發燒一天就好,都會有個過程的。
第三:如果孩子發燒超過38度5,喝了退燒葯(美琳、尼美舒顆粒等之類的)幾次之後(一般隔4小時吃一次)仍不退燒。就要去醫院最檢查了,如果孩子沒有其它不適,化驗血會顯示血象高,一般為細菌性感染。
寶寶一直低燒不退怎麼辦
一、分析一下發熱的塬因:
大多數發熱是由於感染引起的,而且以病毒為是最常見,象感冒、流感、麻疹、幼兒急疹、流行性肋腺炎等,其次是細菌感染,象扁桃腺炎、腥紅熱,流行性腦膜炎等,寄生蟲感染有些也有發熱,如瘧疾、黑熱病等,但比較少見;
非感染性發熱有中署、脫水、白血病、腫瘤、外傷或手術後等;還有些散熱障礙的疾病,像魚鱗廣泛性皮炎、汗腺缺乏症等。當然有時不易區別,但把情況弄清後,可提供醫生參考。
二、觀察一下發熱類型:
可用家庭常備的體溫表,准確測量腋下體溫、並作好記錄。 37攝氏度以下算正常,38度以下算低燒、38—39度叫中度發燒,39度以上叫高燒,還要看看發熱持續的時間,伴隨發熱還有哪些症狀等。
三、不要濫用抗生素:
多數家庭都常備抗生素,孩子一發熱,馬碼殲稿上就給用上各種抗生素。這是不合適的,
其一是抗生素多數對病毒無作用,反而能抑制人體的免疫功能;
其二是發熱本身是人體抗病能力消滅致病因素的正常反應,你用葯物殺滅了細菌病毒,就會影響吞噬細胞的增殖和抗體的產生,影響機體抗病能力的增強,所以不要過早應用抗生素。
四、慎用解熱退燒葯:
低燒或中度發燒一般不用煺燒葯,因為過早退熱也會影響免疫功能的建立,而且葯物煺熱常會引起大汗、虛脫等不良反應。
高燒時也要慎重用葯,控制在能達到降溫的最小劑量就可以了,不要連續服用,半歲以內的幼兒更要謹慎。
五、提倡物理降溫:
物理降溫要比葯物化學降溫安全得多。可用涼毛巾敷前額,或在頭頸部加冰袋,也可用酒精擦浴患兒頭、胸、四肢、手掌。沒有酒精,可用於54度的白酒代替,同樣能達到散熱降溫的作用。
六、預防高熱驚厥:
高熱39度以上,有些嬰幼兒就可能出現驚厥,表現為意識喪失、口眼歪斜、頸項強直、面部、四肢肌肉抽動、屏氣、面色發青等,這是由於3歲以前的嬰幼兒的神經中樞調節功能尚不健全、不穩定、應激性偏高造成的,近年發現,當小兒發熱至38度時,可按每公斤體重0.2毫克給服安定,8小時後熱不煺再給第二劑,有較好地預防高熱驚厥的作用,一般不用第3劑。對於有過高熱驚厥史,可低鈣、癲癇的病兒,更應及時給安定預防驚厥發生。
七、其他:
發熱小兒應多喂水、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飲食,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室內溫度、濕度和空氣流通。
如果採取上述措施後,患兒體溫高不煺或者煺而復升,應去醫院就醫,明確診斷後,按醫生的醫囑治療。
寶寶的體溫控制
1.發燒定義:肛溫超過38℃﹔耳溫超過37.8℃﹔腋溫超過37.2℃
2.家中室溫應維持24~28℃(尤其以24~26℃為佳),房改遲間通風要良好,但不可將寶寶置於窗口處,以避免寶寶受寒寶寶衣服質料以棉質透氣吸汗者為佳,衣物要常換洗保持清潔視天氣溫度變化調節,所穿衣服之件數隨時檢視寶寶是否,因衣服或被子覆蓋太厚太悶熱而導致寶寶大量流汗,及衣服潮濕時,應考慮將寶寶小被子移除或考慮重新更換衣服以避免寶寶感冒。
若室溫過低時或寒流來襲時,導致寶寶手腳冰冷,可給予穿衣服戴帽子、手套、襪子、加蓋被子予以改善,且避免睡在冰冷表面的地方!
寶寶一直低燒不退的處理方法
1.當發燒在溫度38.5°C以下時,可改善室內空氣的流通,使室內溫度降低,也可將嬰幼兒衣服減少或打開,使熱容易散失掉;但在發燒前如有冷顫的情形,則可蓋一層薄毯,減少不舒服的感覺。另外使用冰枕或冰袋,放在腋下或腹股溝大動脈經過處,可降低體溫。
2.當發燒超過38.5°C 且有不舒服感覺,或者體溫超過39°C 就可使用煺燒葯物。若病童有熱痙攣的病史,則可在發燒初期,體溫尚未超過38.5 °C前使用煺燒葯。一般煺燒葯物使用後約30分鍾即可產生效果,但不會使體溫完全降到正常范圍,只要感染存在,體溫可能又會上升。
3.使用退燒葯物30分鍾後,體溫仍很高,可使用約40°C 左右的溫水擦拭身體或洗澡。但切記不可在使用葯物前做溫水拭浴,或使用酒精及冰水拭浴,這樣會讓嬰幼兒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甚至過一會兒,溫度會升得更高。
㈥ 寶寶持續低燒不退的原因
你好!首先祝你孩子身體早日恢復健康!下面我來給你談談「小兒長期低熱」的問題。 長期低熱是指小兒體溫在37--37.4℃之間持續2周以上。導致小兒長期低熱的疾病很多,概括起來,有因為器質性疾病而導致,也有因功能失調所致。 在小兒長期器質性低熱中,以慢性感染最為常見。如小兒結核病、慢性腎盂腎炎、慢性鼻竇...炎、某些寄生蟲病等。這些都是由於感染因素而導致的低熱,治療應該針對引起感染的病原體採取相應的措施。還有一些非感染因素也可以導致小兒長期低熱。如小兒貧血、惡性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濕熱及類風濕病等。對這些非感染原因而發生的低熱,應該首先進行詳細的檢查,明確診斷,治療引起低熱的原發病。 小兒長期功能性低熱的原因,可能與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這類低熱的特點是早晨及上午體溫高於午後及晚上,常常伴有多汗、乏力、食慾不振、煩躁等症狀,但檢查無異常體征,理化檢查亦無異常所見。對小兒長期功能性低熱的治療目前西醫尚缺乏有效的方法。中醫治療主要著眼於整體的調整,即調節人體陰陽之平衡,使體溫恢復正常。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低熱症狀,一定要認真進行觀察。每天給孩子測試多次體溫,並做好記錄,以便找出發熱的規律,為診斷提供依據。同時,家長還應注意觀察除低熱以外的伴隨症狀,如飲食如何、大、小便情況、精神狀態、是否出現過皮疹或紫斑等情況,並盡量及早請醫生診治。 醫生對長期低熱的孩子要認真進行體檢,尤其應該注意扁桃體有無腫大,心臟聽診有無異常,肺部聽診是否有羅音,肝脾是否腫大,淺表淋巴結是否腫大等。並且根據家長主訴的症狀及體檢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理化檢查,如血常規、血沉、結核菌素試驗、胸部X線攝片、心電圖等,以便及早進行正確診治。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採納為答案」。
㈦ 寶寶發低燒是什麼原因
病情分析: 您好,低燒是常見的症狀,一般是由炎症容易引起,跟著涼上火有關 指導意見: 建議到醫院化驗血常規檢查,有炎症可以用頭孢克肟顆粒,護彤治療,要注意多喝水,避免著涼,祝您健康
㈧ 孩子一直持續低燒,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孩子一直持續低燒,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3.孩子長期低燒也可能是生理性的。這種低燒多在37.2-37.5度左右(腋溫)。孩子食慾很好,沒有症狀,通過各種檢查也沒有發現異常表現。在炎熱的夏天,或者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下,比如室內通風不良或者兒童穿的衣服不利於散熱等。也有可能是身體散熱功能受限導致體溫升高,出現低燒。觀察孩子的一般狀態,如果他狀態良好,能正常飲食,沒有明顯的畏寒或嗜睡,可以先在家觀察。低燒是孩子身體正常的免疫反應。可以先採取物理降溫的方法,讓孩子多喝溫水,貼退熱貼,或者用溫水擦身體,給孩子洗溫水澡。大部分物理降溫後,他們的體溫會逐漸下降,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