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吐奶是什麼原因
吐奶的原因有很多種: 1、寶寶的胃容量很小,呈水平狀,吃的太多、太急都會吐奶; 2、奶頭過大或過小,寶寶吸進空氣; 3、剛吃飽的寶寶應平躺,不易頻繁翻動。 正常的吐奶是寶寶吃完奶後、或是打嗝時從寶寶的嘴角溢出,如果寶寶的吐奶方式是噴射狀的,還夾雜著其它的物質就應該帶寶寶看醫生了 新生兒容易吐奶的原因...在於他們的胃部和喉部還沒有發育成熟。新生兒的胃部,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定狀態,同時賁門部位(胃部入口)還比較松。也就是說,大人吃飯時,當食物進入胃部後,賁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於嬰兒的胃賁門部位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與大人相比,新生兒的喉頭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們含乳頭的方式比較笨拙,從而導致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當孩子打嗝或身體晃動時,吃進去的奶也就比較容易被吐出來了。 防止寶寶吐奶。 一、採用合適的餵奶姿勢:盡量抱起寶寶餵奶,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裡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會比躺著餵奶減少發生吐奶的機會。 二、餵奶完畢一定要讓寶寶打個嗝: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後背,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裡的空氣,再把寶寶放到床上,這樣就不容易吐奶了。 三、吃奶後不宜馬上讓寶寶仰卧,而是應當側卧一會兒,然後再改為仰卧。 四、餵奶量不宜過多,間隔不宜過密。 寶寶吐奶之後,如果沒有其他異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後慢慢會好,不會影響寶寶和生長發育。寶寶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狀,那是奶與胃酸起作用的結果,也是正常的,不必擔心。但如果寶寶嘔吐頻繁,且吐出呈黃綠色、咖啡色液體,或伴有發燒、腹瀉等症狀,就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了。 孩子吐奶後,什麼情況下需要看醫生? 孩子吐奶,其實沒什麼好擔心的。但孩子吐奶後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卻是需要我們多加留意的。在嘔吐得到緩解後,如果寶寶還有精神不振、只想睡覺、情緒不安、無法入睡、發燒、肚子脹等現象,則可能是生病了,應該看醫生。 可以等到第二天去看醫生的情況:在夜間或公休日寶寶吐奶,如果只是出現以下情況,我們是可以等到第二天再去看醫生的。 *打噴嚏、流鼻涕、咳嗽等感冒症狀,發燒但溫度不高、精神狀態良好 *嘔吐、腹瀉次數不多、能夠吃奶 *小便量減少但還是會小便的 需要馬上送醫院的情況: *發高燒、精神恍惚 *樣子發呆、呼喚沒有反應 *發生痙攣 *肚子疼痛、總是哼哼唧唧的 *每間隔10-30分鍾就大哭一次、大便是深紅色的血便 *糞便呈白色或者是大量的血便 *每次吃奶後都會噴水似的吐奶 *因頭部受到撞擊而引起的嘔吐 *嘔吐不是由進食引起的 *持續嘔吐、沒有小便 要注意的是:當寶寶經常流口水及吐奶時,應准備柔軟濕潤的毛巾,替寶寶抹凈面頰,秋冬時更應及時塗抹潤膚膏防止肌膚皸裂。
『貳』 新生兒吐奶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嬰兒吐奶是經常發生的現象,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屬於正常情況,對嬰兒危害不大,但是父母也不能掉以輕心。本文小編就介紹一下小孩吐奶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小孩吐奶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嬰兒吐奶,是因為嬰兒的胃多呈水平狀態,胃的底部也尚未發育健全,胃容量相對比較小,而且賁門肌比較鬆弛,幽門肌則發育良好,進奶後如果體位改變或哭鬧,由於胃的逆蠕動而發生吐奶。 除了嬰兒本身生理特點外,經常吐奶的原因多由於喂養不當,如嬰兒在餵奶前因飢餓而劇烈啼哭,吞入過多空氣,吃奶時又過於著急,哭聲未止連氣帶奶咽入,有的奶瓶中的奶汁未能充滿奶頭或奶孔太大,使孩子吸入空氣,奶的溫度不合適或奶變質,嬰兒消化能力差,神經系統的調節不完善,胃腸道外的疾病也經常引起消化道症狀而造成吐奶。 嬰兒吐奶怎麼辦?首先,觀察吐奶的情況,注意改善喂養方法,定時定量,在餵奶時將嬰兒頭部稍抬高,呈半躺半坐的姿勢(最好抱著喂)。人工喂養兒,奶的溫度要合適,奶瓶上的奶頭要充滿奶汁,奶孔要合適。 4 如果經以上方法處置後吐奶減少,嬰兒吐奶就不是病理現象。如果用上述方法處置後仍無效,或者吐奶呈噴射狀,伴有發熱,精神異常等,那就是病理現象,應到醫院檢查治療。
『叄』 嬰兒吐奶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吐奶? 吐奶和溢奶是兩種常見現象,對孩子的發育有一定的影響。吐奶一般是因為新生兒胃幽門狹窄,同時胃與食管結合部比較鬆弛,當胃強烈蠕動時,胃中的奶從食道返流,由口中吐出,形成吐奶。吐奶時,奶水強有力地從嘴巴吐出,甚至呈噴射狀。溢奶是由於食管末端的括約肌發育不夠完善,致使胃和食管之間不完全閉合,因...而進入胃裡的奶水再次返流到食管,從嘴邊溢出。新生兒處於發育時期,對營養的需求很大,因此做好預防工作,為孩子的發育提供充足的營養是是媽媽必須做的工作。 吐奶量較多,多發生在餵奶後。寶寶的吐奶前會出現伸脖子或者張口等痛苦難受的表情。溢奶量少,一般發生在寶寶吃完奶時,隨意的吐出一兩口奶。 吐奶在新生兒是正常現象,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頭幾個月基本上每天都要吐幾次奶。 寶寶吐奶的原因Go Top 新生兒發生吐奶,不僅僅是因為吃奶後改變抱姿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嬰兒生理上的特點。首先,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嬰兒的胃部構造以及他們吃奶方式上的特點。 吐奶的原因:寶寶的胃部和喉部還沒有發育成熟 新生兒的胃部,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定狀態,同時賁門部位(胃部入口)還比較松。也就是說,大人吃飯時,當食物進入胃部後,賁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於嬰兒的胃賁門部位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與大人相比,新生兒的喉頭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們含乳頭的方式比較笨拙,從而導致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當孩子打嗝或身體晃動時,吃進去的奶也就比較容易被吐出來了。 孩子吐奶後,什麼情況下需要看醫生? 關於避免吐奶,吃母奶的孩子在這方面要優於吃奶瓶的孩子,吃奶瓶會吞咽大量空氣,吃母乳則不會,因為寶寶的嘴和媽媽的乳頭形成一個真空吸附,空氣不容易侵入。至於吐奶量,只是看上去很多,其實大部分是胃液,孩子不會因此而餓肚子。只要寶寶沒有表現出不適,也沒有減少體重,或者出現大量頻繁嘔吐、顏色發綠、哭鬧咳嗽等等異常現象,就不必看醫生。 但孩子吐奶後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卻是需要我們多加留意的。在嘔吐得到緩解後,如果寶寶還有精神不振、只想睡覺、情緒不安、無法入睡、發燒、肚子脹等現象,則可能是生病了,應該看醫生。 寶寶吐奶如何護理?Go Top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勢 一旦嘔吐物進入氣管會導致窒息。因此在讓孩子躺下時,最好將浴巾墊在孩子身體下面並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著時發生吐奶,我們可以把孩子臉側向一邊。 2、吐奶後,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況 在孩子躺著時要把孩子頭部墊高,或者索性把孩子豎著抱起來。吐奶後,孩子的臉色可能會不好,但只要稍後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另外,根據情況可以適當地給孩子補充些水分。 3、補充水分要在嘔吐後30分鍾進行 孩子吐奶後,如果馬上給孩子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最好在吐後30分鍾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孩子喂些白水。 4、吐奶後,每次餵奶數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 在寶寶精神恢復過來,又想吃奶的時候,我們可以再給寶寶喂些奶。但每次餵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不過餵奶次數可以增加。在寶寶持續嘔吐期間,我們只能給寶寶餵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輔食。 如何預防寶寶吐奶?Go Top 一、選擇適合大小的奶嘴 奶嘴孔如果過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從而導致空氣與奶汁被一起吸了進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過大,孩子吸吮時就容易被嗆著而引起劇烈的咳嗽。所以,在選擇奶嘴時,我們要考慮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 二、注意不要讓寶寶吃的太急,如果奶脹、噴射出來,會讓孩子感到不舒服。 三、餵奶中以及吃飽後注意拍嗝 孩子在3-4個月大之後,不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賁門的收縮功能也已發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數也就會明顯減少了。而在此之前,每次餵奶後我們最好還是要幫助孩子拍嗝。 四、餵奶後最好讓寶寶豎立20到30分鍾,也別急著忽悠寶寶玩兒。 給寶寶拍嗝的正確方法Go Top 防止吐奶的最好辦法就是給孩子拍嗝。孩子在3~4個月大之後,不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賁門的收縮功能也已發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數也就會明顯減少了。但是在此之前,每次餵奶後我們最好還是要幫助孩子拍嗝。 幫助孩子拍嗝的方法: 1、豎著抱起孩子,輕輕拍打後背 豎著抱起孩子後輕輕拍打後背5分鍾以上,是幫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打嗝的話,也可以試試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後背。 2、支起孩子的下巴,讓孩子坐起來 讓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然後再輕拍後背的方法也可以。因為孩子坐著的時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較容易了。 3、打不出嗝的時候 吸入胃中的空氣,有時會
『肆』 引起寶寶吐奶的原因都有哪些
1:餵食問題 在寶寶出生後的前幾個月里,寶寶出現嘔吐症狀,很可能由於不是很嚴重的餵食問題造成,例如餵食過量、不消化,或對母乳或配方奶里的蛋白質過敏。要判斷寶寶是嘔吐還是吐奶(寶寶吐奶也是常發生的情況),你只要記住寶寶吐奶時,只會有幾勺量的奶順著寶寶的下巴流出來,而嘔吐時吐出來的液體要多得多。同時,寶...寶也可能會被自己的嘔吐嚇住,很可能會哭起來。  引起寶寶嘔吐的原因 2:胃食管反流 如果你的寶寶在其他方面都很健康,但是吃過東西後會馬上嘔吐,或沒有原因地發生嘔吐,那麼這很可能是胃食管反流造成的。如果寶寶的食管和胃之間的肌肉沒有正常發揮作用,使胃裡的食物向上反涌到咽喉處,就造成胃食管反流。雖然寶寶不會表達,但是他也可能會感到腹部難受,或咽喉和胸部有燒灼感或不適感。這個問題很可能到寶寶周歲時,就會自動消失,因為那時候寶寶胃食管部位的肌肉已經發育得更強壯有力了。 引起寶寶嘔吐的原因 3:胃腸病菌 寶寶到幾個月大的時候,胃腸病菌就是最有可能引起寶寶嘔吐的原因了,尤其如果寶寶白天去托嬰機構,或周圍有的大孩子把新的病菌帶到你家時,那就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你一定要堅持讓家裡所有人在上廁所後,或給寶寶換尿布之後,把手徹底洗干凈,以防止病菌的擴散傳播。同時,也要盡量保證寶寶雙手的清潔衛生。寶寶感染胃腸病菌後,除了嘔吐以外,還可能會出現腹瀉、食慾下降和發燒等症狀。 引起寶寶嘔吐的原因 4: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引起嘔吐,因為寶寶容易被鼻涕堵塞產生惡心的感覺。 引起寶寶嘔吐的原因 5:過度哭泣或咳嗽 時間過長的哭泣或咳嗽也可能引起寶寶作嘔的反應,造成嘔吐。 引起寶寶嘔吐的原因 6:誤食有毒物質 寶寶也可能因為吞下了某些葯物、有毒的植物、草葯或化學物質等而嘔吐。 引起寶寶嘔吐的原因 7:感染或重病 偶爾的嘔吐可能說明寶寶的呼吸系統、尿路或者耳部發生了感染。在極少數情況下,嘔吐甚至預示著肺炎、腦膜炎或瑞氏綜合征。
『伍』 嬰兒為什麼會吐奶(不是溢奶)有哪些原因
一般男嬰在4個月之前容易吐奶,當然有的女嬰也會吐奶,大多數是生理性吐奶。 原因 1、胃的構造特點決定:嬰兒胃體呈水平位,胃容量小,胃入口處賁門括約肌鬆弛,而出口處幽門肌肉卻相對緊張,進入胃內的奶汁,不易通過緊張的幽門進入腸道,缺容易通過鬆弛的賁門返流回食道,吐奶。 2、神經發育特點決定:嬰兒消化道神經調節功能尚未完善,也是造成奶汁返流的原因。 3、喂養方式:餵乳時吸入大量空氣,導致排氣時吐奶。 4、奶量:餵乳量過多、過急。 判斷生理還是病例吐奶:看看5天寶寶的體重有沒有增加150克,如果高於這個數值,平時寶寶精神狀態也很好,就不用擔心。 對策:6種方法可以減少吐奶 1、餵奶前換尿布,餵奶後就不用換了,避免引發吐奶。 2、餵奶後豎著抱寶寶,輕拍其背,直到打嗝,再緩緩放下(如果需半小時才打嗝,就拍半小時,如需1小時,就拍一小時,注意要輕拍,父母不要嫌麻煩) 3、餵奶後發現寶寶尿了,拉了,也不要換尿布,待寶寶熟睡後再輕輕更換。 4、如寶寶吃奶急,要適當控制一下。媽媽可以用手指夾住乳暈後部,保證奶水緩緩流出。 5、要讓寶寶含住乳暈,以免吸入過多空氣,更不要吸空乳頭。 6、使用奶瓶時,要讓奶汁充滿奶嘴,以免寶寶吸入空氣。 病理性吐奶原因: 1、平時易積痰,常發生噝噝的痰鳴聲的嬰兒,咳嗽會引起嘔吐,不咳嗽就不吐。 2、食物多、雜、不易消化,引起嬰兒急性胃腸功能紊亂,導致嘔吐、腹瀉、腹脹甚至發燒。 3、感冒引起的高熱也常伴有嘔吐,因為病毒性感染,影響胃的功能,而導致嘔吐。 4、初夏季節嘔吐伴發燒,多是患了「口腔炎」。 5、秋季腹瀉伴嘔吐,有時有發燒,熱度不高。因為受到輪狀桿菌病毒引起的腹瀉,導致嘔吐。 6、疝氣的「嵌頓」,不發熱、腹痛、嘔吐,需要及時治療。 7、有一種最可怕的嘔吐,一點不發燒,伴有劇烈的腹痛,嬰兒表情非常痛苦,突然大聲哭鬧,而且不間斷的哭泣,反復疼痛,嚴重時有果醬樣大便,則可考慮為腸套疊,危險很大。需要及時治療。
『陸』 怎麼樣辨別嬰兒因為吃多了吐奶
情況分析:溢奶都是剛吃完的時候會出來一點,量不多,吐奶可能是吃完很久還要吐,而且量一般較多,經常都是有奶瓣在裡面。 建議指導: 一,寶寶吐奶是一種自我保護,因為吃得過多他會把多餘的奶吐出來. 二,寶寶的胃是水平位置的,吃完奶後不要讓他過多活動.寶寶吃完奶後把他的頭輕輕放在你肩上,輕輕拍打他的後背一會...兒寶寶會打出咯來,這樣吃到胃裡的空氣就出來了.減少吐奶的機會.孩子大些吐奶的情況會慢慢好轉.
『柒』 孩子出現嘔吐現象,應該怎麼判斷原因呢
寶寶嘔吐是難以避免的,原因也各種各樣。家長碰到寶寶嘔吐千萬別慌張,一定要搞清楚寶寶嘔吐的原因,及時治療,以防錯過最好治療時間,對寶寶造成傷害。下列是寶寶嘔吐的幾個原因,家長可以通過這些症狀判斷寶寶為什麼嘔吐。
1.餵食問題
在寶寶出生後的前幾個月里,寶寶出現嘔吐症狀,很可能是因為不是很嚴重的餵食問題造成,比如餵食過多,不消化,或對母乳或配方奶里的蛋白質過敏。要判斷寶寶是嘔吐還是嘔奶(寶寶吐奶也是常出現的情況),你只要記牢寶寶吐奶時,只會有幾勺量的奶沿著寶寶的下頜流出去,而嘔吐時吐出的液態要多很多。同時,寶寶也可能會被自己的嘔吐嚇到,很可能會哭起來。
『捌』 寶寶吐奶是怎麼回事
嬰兒為什麼會吐奶 經歷過嬰兒哺喂的人都知道,嬰兒吃完奶後很容易吐奶,有時一不小心嬰兒枕頭上或抱他的人身上就給吐了一大灘,有時甚至是已開始發酵的酸臭奶液,仔細觀察嬰兒,好像並沒有什麼病症。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原來頭三個月內的嬰兒的胃容量很小,胃部肌肉也很薄弱,支配胃部的神經調節功能發育不夠成熟,加上胃上端的門戶賁門部位的閉鎖能力還較弱,所以嬰兒吃飽奶後,常常會向口裡回奶,這實際是溢奶而不是吐奶,雖然看起來像吐奶。 嬰兒在吸吮母乳時,往往會同時吸進許多空氣,哺乳結束後,隨著嬰兒身體的移動或被翻動(如給他洗澡或替換尿布時),他胃中的空氣會上升從氣管里跑出來,由於胃部的肌肉控制力較弱,奶會隨著空氣一起出來,就出現了吐奶現象。這種現象是嬰兒早期的正常現象,不是病症,對嬰兒的營養和生長發育不會有什麼影響,所以父母不必太擔憂。 知道了原因,就可以知道,這種現象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母親在哺喂時讓嬰兒的頭部稍高,在哺喂後把嬰兒貼胸豎起來抱一會兒,輕輕拍拍嬰兒的後背,使他胃中的空氣跑出來,然後盡量在半個小時內不要翻動嬰兒或給他洗澡,就可以避免吐奶。 嬰兒三四個月後,隨著胃肌肉功能和神經調節功能的逐步加強,溢奶現象會自行消失。 喂養牛奶的嬰兒會更容易吐奶,這是因為奶瓶橡膠乳頭開口如較大會更易使嬰兒吸入空氣;另外奶瓶中往往會存有一定的空氣,嬰兒吸奶時不可避免地會吸進比母乳喂養時還多的空氣,吃完奶後嬰兒身體稍翻動就會出現吐奶,尤其是早產兒,由於胃部括約肌發育還不完全,對上涌的乳液控制能力較弱,吐奶會更厲害。 怎樣幫助吐奶的寶寶 盡管很多媽媽都知道新生兒由於生理原因才容易導致吐奶,但一看到自家寶寶吐奶時,還是緊張得不知所措。這里,我們將向你詳細介紹有關導致嬰兒吐奶的具體原因、吐奶時我們可以做哪些護理,以及有哪些辦法可以預防孩子吐奶。 新生兒發生吐奶,不僅僅是因為吃奶後改變抱姿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嬰兒生理上的特點。首先,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嬰兒的胃部構造以及他們吃奶方式上的特點 新生兒容易吐奶的原因在於他們的胃部和喉部還沒有發育成熟 新生兒的胃部,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定狀態,同時賁門部位(胃部入口)還比較松。也就是說,大人吃飯時,當食物進入胃部後,賁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於嬰兒的胃賁門部位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與大人相比,新生兒的喉頭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們含乳頭的方式比較笨拙,從而導致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當孩子打嗝或身體晃動時,吃進去的奶也就比較容易被吐出來了。 吃奶瓶的寶寶 如何避免孩子吐奶?吐奶後又該如何護理呢? 奶嘴孔如果過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從而導致空氣與奶汁被一起吸了進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過大,孩子吸吮時就容易被嗆著而引起劇烈的咳嗽。所以,在選擇奶嘴時,我們要考慮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 註:如果每次吃奶後孩子都要吐奶的話,就需要我們對每次餵奶的數量以及間隔進行適當的調整了。也就是說,餵奶最好做到少而勤,並且每次餵奶後最好能幫助孩子拍嗝。 防止吐奶的最好辦法就是幫助孩子拍嗝 孩子在3-4個月大之後,不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賁門的收縮功能也已發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數也就會明顯減少了。而在此之前,每次餵奶後我們最好還是要幫助孩子拍嗝。 幫助孩子拍嗝的方法: 豎著抱起孩子,輕輕拍打後背 豎著抱起孩子後輕輕拍打後背5分鍾以上,是幫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打嗝的話,也可以試試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後背。 支起孩子的下巴,讓孩子坐起來 讓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然後再輕拍後背的方法也可以。因為孩子坐著的時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較容易了。 打不出嗝的時候 吸入胃中的空氣,有時會夾在前後吸入的奶汁中,此時如果將孩子上身直立起來,將有利於胃中空氣的排出。因此,媽媽可以將孩子豎著抱起來,或者可以給孩子墊高後背使上身保持傾斜30分鍾左右。 如果孩子吐奶了 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勢 一旦嘔吐物進入氣管會導致窒息。因此在讓孩子躺下時,最好將浴巾墊在孩子身體下面並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著時發生吐奶,我們可以把孩子臉側向一邊。 吐奶後,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況 在孩子躺著時要把孩子頭部墊高,或者索性把孩子豎著抱起來。吐奶後,孩子的臉色可能會不好,但只要稍後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另外,根據情況可以適當地給孩子補充些水分。 補充水分要在嘔吐後30分鍾進行 孩子吐奶後,如果馬上給孩子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最好在吐後30分鍾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孩子喂些白水。 吐奶後,每次餵奶數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 在寶寶精神恢復過來,又想吃奶的時候,我們可以再給寶寶喂些奶。但每次餵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不過餵奶次數可以增加。在寶寶持續嘔吐期間,我們只能給寶寶餵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輔食。 母乳喂養的寶寶 吐奶在新生兒是正常現象,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頭幾個月基本上每天都要吐幾次奶。西爾斯醫生勸告新手媽媽們說,這倒不是醫療問題,而更是衣服問題,而且它並不困擾孩子,反而只是大人覺得這是件麻煩事,因為要收拾洗涮。所以餵奶時最好穿花一點兒,別穿深顏色,以免被吐奶染臟了,看著太明顯。 新生兒的賁門很松,胃裡的內容比較容易返回來。有時是因為他吃得太多,身體以嘔吐的方式來扔掉多餘的奶;有時是因為他吃奶時吞咽進空氣,沒有打出嗝來,胃一旦收縮,就會漾奶。待到孩子長大一些,賁門長結實一些,自己會坐立會打嗝時,吐奶現象就會自然消失。 防止的手段有幾條: 一、是注意不要讓寶寶吃的太急,如果奶脹、噴射出來,會讓孩子感到不舒服; 二、是餵奶中以及吃飽後注意拍嗝; 三、是餵奶後最好讓寶寶豎立20到30分鍾,也別急著忽悠寶寶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