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血液凝固的發生是由於什麼【原因】,詳細點
是由凝血因子參與的一系列蛋白質有限水解的過程。血液凝固的關鍵過程是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轉變為不溶的纖維蛋白。多聚體纖維蛋白交織成網,將很多血細胞網羅其中形成血凝塊。在血液凝固過程後1~2小時,血凝塊在血小板的作用下發生收縮並析出的淡黃色液體,這種液體被稱為血清。與血漿相比,血清缺乏纖維蛋白原和少量參與血凝的其他血漿蛋白質,又增添了少量血凝時由血小板釋放出來的物質。
⑵ 凝血功能差是什麼原因
問題一:凝血功能較差是哪些病因導致的,嚴重嗎? 病情分析:你好,凝血功能較差可能與血小板底下有關系,也會和凝血因子有關系,如果血小板減少或者是凝血因子較少或者是先天性缺乏,都會造成凝血功能障礙的,如果飲血功能差會造成一旦出血止血較慢,嚴重的會一直血流不止的意見建議:建議在醫院詳細檢查原因,血液科這些病一般是可以查出來的,祝您早日康復病情分析:您好,獲得性凝血功能障礙較為常見,患者往往有多種凝血因子缺乏;維生素K在凝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時可引起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意見建議:建議最好到專業的大型血液內科全面檢查看看,確跡吵診後積極配合主治皮州雀醫師對症治療.祝你健康
問題二:請問凝血功能不好怎麼辦 如果是因為長期素食者,建議:多吃雞蛋。
健康靠自己!有病找醫師。
平時需保持適當的運動、均衡的飲食習慣與良好的修養。
疾病的發生是日月累積的;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明智之舉。
建議以清熱解毒葯+行氣活血化瘀葯、益氣活血化瘀葯,治之。
忌燃早煎炸油膩與冰冷食物。可多喝普洱茶或決明子茶、以普洱茶加蜜糖喝。
⑶ 高凝血狀態是什麼原因
即: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動的液體狀態變成不能流動的凝膠狀態的過程,是生理性止血的重要環節。血液凝固的實質就是血漿中的可溶性纖維蛋白原變成不可溶的纖維蛋白的過程。
其基本過程是一系列蛋白質的有限水解過程,大體上分為三個階段: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凝血酶形成
纖維蛋白形成
其詳細過程為:
(1)內源性凝血
參與凝血的全部因子均來血漿。
血液接觸到帶負電荷的異物表面,凝血因子12結合到異物表面並被激活,被激活的凝血因子12又將激活凝血因子11並進一步促進凝血因子12的激活,從凝血因子12結合到異物表面到激活態凝血因子11生成的過程成為表面激活,此過程還需高分子激肽原作為輔因子加速。
被激活的凝血因子11在鈣離子存在時激活凝血因子9,,激活態凝血因子9在鈣離子作用下與激活態凝血因子8活化血小板提供的膜磷脂表面結合生成因子10酶復合物,該復合物激活凝血因子10,激活態凝血因子10可在鈣離子存在時與激活態凝血因子5在磷脂膜表面形成凝血酶原復合物,凝血酶原復合物激活凝血酶原,凝血酶激活凝血因子13和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13促使可溶的纖維蛋白原生成不溶的多聚纖維蛋白多聚體,從而形成血凝塊止血。
(2)外源性凝血
啟動因子為來自組織的組織因子,因此此途徑又稱組織因子途徑。
組織因子為一種糖蛋白,存在於大多數組織細胞的細胞膜中。當組織損傷時,組織因子暴露,血中的激活態凝血因子7(約占血中凝血因子總量的0.5%)與組織因子結合成復合物,復合物在磷脂和鈣離子存在的情況下迅速激活凝血因子10,激活態凝血因子10可在鈣離子存在時與激活態凝血因子5在磷脂膜表面形成凝血酶原復合物,凝血酶原復合物激活凝血酶原,凝血酶激活凝血因子13和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13促使可溶的纖維蛋白原生成不溶的多聚纖維蛋白多聚體,從而形成血凝塊止血。
內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兩種途徑的區別是:
內源性凝血完全依賴血管內的凝血因子,使因子10激活的過程參與的酶較多,凝血過程較慢。外源性凝血依靠血管外組織釋放的因子III,使因子X激活,參與的酶數量少,凝血較快。
除凝血因子3、4、5和凝血因子13中的一部分外,其他的凝血因子均由肝臟合成。
有的人由於基因缺陷,導致某些重要的凝血因子合成出現障礙,從而引致凝血障礙,導致血凝時間延長,這種疾病就是血友病。
凝血過程需要多種要素常與,例如,纖維蛋白原,血小板,維生素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