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人們如何解釋事件的原因
擴展閱讀
電腦怎樣替換微信號 2025-02-06 13:55:45
怎樣查詢手機號綁定的qq 2025-02-06 13:29:04

人們如何解釋事件的原因

發布時間: 2023-07-16 01:52:21

① 如何尋找事件背後的原因

打開電視,看到一個護膚品的廣告。
廣告里的女明星皮膚細膩的看不到毛孔,整張臉白里透紅,非常美麗。
這個時候打出一串廣告語和護膚品的品牌。
你是否有些心動?
同樣的場景還出現在洗發水廣告中,那個擁有一頭烏黑柔順長發的女孩子告訴你,她使用的是XX品牌的洗發水。
你是否有些心動?
一位天使臉孔,魔鬼身材的模特告訴你,她就是吃某某代餐的,不僅肥肉沒有了,皮膚也變好了。
你是否會心動?

記得曾經在《清醒思考的藝術》中看到過,人們往往會相信廣告,是因為陷入了一個誤區。
並不是因為廣告里的明星、模特、氣質美女不真實,而是你自己產生了因果偏誤。
到底是因為模特的身材好,所以減肥產品才找到她做廣告,還是因為模特真的是因為吃減肥產品才會有這么好的身材?
可見,減肥產品與模特身材之間並沒有因果聯系。
可能會有部分的關聯關系,但是關聯度有多大,不分析我們是無法得知的。

在我們做決策和判斷的很多時候,都會被「因果偏誤」誤導。
比如覺得降價就會提升銷量。
比如覺得訪問灶譽唯量提高是因為優化了首頁的配色。
比如覺得一個模塊沒有接到客戶反饋是因為這個模塊設計的非常完美。

記得在二戰時期,美軍對德國和日本法西斯展開了大規模戰略轟炸,每天都有成千架轟炸機呼嘯而去,返回時往往損失慘重。
美國空軍對此十分頭疼:如果要降低損失,就要往飛機上焊防彈鋼板;但如果整個飛機都焊上鋼板,速度航程載彈量什麼都要受影響。
怎麼辦?
空軍請來數學家沃爾德。
沃爾德的方法十分簡單。
他把統計表發給地勤技師,讓他們把飛機上彈洞的位置報上來,然後自己鋪開一張大白紙,畫出飛機的輪廓,再把那些小窟窿一個個添上去。
畫完之後大家一看,飛機渾身上下都是窟窿,只有飛行員座艙和尾翼兩個地方幾乎是空白。
那麼是不是應該在彈孔最多的地方焊上鋼板呢?
沃爾德的選擇是相反的。
沃爾德告訴大家:從數學家的眼光來看,這張圖明顯不符合概率分布的規律,而明顯違反規律的地方往往就是問題的關鍵。
飛行員們一看就明白了:如果座艙中彈,飛行員就完了;尾翼中彈,飛機失去平衡就要墜落——這兩處中彈,轟炸機多半就回不來了,難怪統計數據是一片空白。因此,結論很簡單:只需要給這兩個部位焊上鋼板就行了。

同理,有很多時候我們找到的是關聯關系,而不是因果關系。
而我們其實可以利用這種關聯關系進行分析,去找出因果關系。
在《統計思維》中,作者就介紹了這種方法。
之所以分享給大家這種方法, 並不是說你一定要像數學家或者統計學家一樣掌握各種方差、概率定理,而是要掌握這種統計學的思維。
不要再被關聯關系迷惑,也就是《統計思維》中說的「冒失鬼」。

冒失鬼很有意思,總是很輕易的下結論。
「因為我們上個版本才更新了首頁的設計,這周訪問量就上來了,肯定是因為這次的首頁設計更新的原因。」
「這個模塊從來沒有接到過用戶的投訴或者需求,說明這個模塊是那麼的完美。」
但實際的情況很可能是,因為一個大V對這款軟體的推薦,所以造成了訪問量的上升。
因為這個模塊根本沒有人用,所以沒有用戶進行投訴或者虛慶提出需求。

那麼怎麼避免做個「冒失鬼」呢?
在《統計思維》中給出了一個進行統計分析的流程。
我覺得即便你不了解那麼多的公式和理論,也可以將這個流程牢記於心進行應用。
因為它其實是描述了一種思維的方式。
如果你需要進一步的進行量化的分析,得到切實的數據支撐決策的話,可以再了解一些統計學理論的知識,或者求助專業人士。

在《統計思維》中說的比較專業:用多元回歸分析/ Logistic 回歸分析關聯性。
我們不那麼專業的話,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尋找關聯因素。
比如:問隱培卷。
比如:頭腦風暴。
我們需要盡可能多的找到可能的關聯因素。
比如訪問量提升,是因為首頁的改版、因為宣傳、因為優惠措施、因為關聯推薦、因為心血來潮、因為學生放假……

我們嘗試將之前找到的那麼多可能的關聯因素進行解釋。
是否這樣的原因真的會導致訪問量上升的結果。

因為頭腦風暴或者問卷等方式收集到的信息是比較龐雜、零散的,我們可以將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分組。
在這個過程中,可將可能性非常小的進行剔除。
那種顯而易見的因素也可以剔除。
比如,每年學生放假的時候,訪問量都會有小幅度的提升,但是不會有這么明顯。
那麼可以考慮「學生放假」可能不是產生本次大幅提升的主要因素。

《統計思維》中提到的是「用t檢驗或z檢驗驗證A/B測試的結果。」
簡單來說,因為我們想找到本次訪問量大幅提升的原因,為了避免我們找到的是關聯因素,所以我們需要進行反向驗證。
比如,我們之前找到的一個因素是「因為某知名網站的關聯推薦造成了訪問量的提升」。
那我們就需要進行驗證了,是因為某知名網站的關聯推薦造成了訪問量的提升,還是因為我們訪問量提升了,從而讓某知名網站對我們進行了關聯推薦?

經過這四步的分析後,你基本可以確定原因是什麼了。
這個原因可能不止一個因素。
而如果你想進一步知道這些因素哪些作為主要因素,哪些作為輔助因素,相互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那麼就需要用到專業的統計學知識了。

但是我覺得對於大部分情況來說,找到原因基本上可以達到目的。
比如你發現訪問量提升的原因是之前的宣傳到位,那麼你可以判斷宣傳的方案是有效的。
以後有類似的項目也可以這么去做。
而不是「冒失」的將所有的精力耗費在「繼續提升首頁配色設計」上。

寫在最後
有一本書其實和《統計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叫做《用戶體驗度量》。
只是說《統計思維》應用會更加寬泛,作者強調的不是某一個專業或者領域,而是比較普遍的應用。

② ( )指人們如何解釋自己和他人行為的原因可基本分為將原因歸咎為自身內部因素和外界客觀因素兩種方式

(歸孝燃因)指人們如何解釋自己和他人行為的原因,可基本分為將原因歸咎為自身內部因素和外界客觀因素兩種方式。

歸因是指人們對他人或自己行為原因的推論過程。具體的說,就是觀察者對他人的行為過程或自巧斗虛己的行為過程所進行的因果解釋和推論。

內因,指存在於個體內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質、動機、態度、情緒、心境以及努力程度等個人特徵。如將行為歸因於個人特徵,稱之為內歸因。

外因,是指行為或事件發生的外部條件,包括背景、機遇、他人影響、工作任務難度。如果將行為原因歸於外部條件,稱銷攔之為外歸因或情境歸因。

③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的原因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依照歷史的年代次序系統地講述歷史,還要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具體地分析和總結歷史事件。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理解每一重要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及它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每一重要歷史事件的意義和本質,進而認識社會發展的規律,不斷提高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敏感度。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分析和總結歷史事件呢?怎樣分析歷史事件?本文就此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找出因果關系
一切歷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聯系、互為因果的。如西漢初年,統治階級採取休養生息政策,出現了「文景之治」。這絕不是統治階級發「善心」,而是秦末農民戰爭顯示的巨大威力。西漢統治者為了維護封建統治,吸取秦亡的歷史教訓,採取暫時減輕對農民剝削的政策。這就是「文景之治」出現的必然性。又由於文景時期農民負擔減輕,生產條件有所改善,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就出現了西漢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漢武帝時期國力的強盛。這些歷史事件無不互為因果,同時歷史事件彼此之間除了表現「縱」的內在聯系之外,還經常表現「橫」的聯系。如「五四運動」的發生除了有國內歷史條件外,還由於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正因為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中國當時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受到了鼓舞,找到了方向和道路。總之,抓住歷史事件彼此之間的縱橫聯系,是分析歷史事件的一把鑰匙。
二、剖析事件發生的條件
歷史事件的發生都不是偶然的。它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分析歷史事件之所以發生的種種條件,找出它的原因,對深刻認識歷史事件的性質和發展過程是十分重要的。分析、評價歷史事件的前提是充分理解。而歷史情境的有效設立則是理解歷史事件的重要方式。
作為過去發生的事實,歷史是不可重復的客觀存在。不可再現是歷史的特點,而受制於中學教材與學生實際,一般呈現出來的史實都顯得偏短。要想讓中學生去完整地認識那些年代久遠的知識有一定的難度,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式就是情境再現。教師通過一定的資料收集,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將過去幾百上千年的歷史情境化,再讓學生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真實地感知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梳理經歷人類社會曾經的生活習慣與民族風俗。只有當學生親身回溯歷史感知歷史,才能充分理解歷史的前世今生。
邏輯分析作為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需要在思維層面剖析歷史的前因後果。任何歷史事件的分析,都要從歷史事件發生的起因、經過、發展等過程分部挖掘,不能帶著主觀的情感和臆斷,尤其注重客觀公正的實事求是,還原歷史的真相。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學會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綜合運用正確的歷史分析方法,才能找到歷史事件的分析模式。比如商鞅變法,只要深入剖析它出現的歷史背景就比較容易理解變法的目的。
三、理清事件發展的頭緒
歷史事件的發展總是表現出「開始→發展→高潮→結果」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善於抓住發展線索,理清頭緒。
四、弄清作用或影響
歷史事件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這就決定了每個歷史事件必然會對整個歷史產生作用和影響。所以對歷史事件的作用、影響、後果或意義要作仔細的分析,不能呆板地死記「條條」。有的重大歷史事件對人類歷史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有巨大歷史意義。如十月革命、三大戰役、辛亥革命、遵義會議等等。但有的歷史事件卻表現出對歷史發展的阻礙作用,產生消積的後果。如袁世凱復辟帝制、國會縱火案、「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等等。有的歷史事件對歷史發展起過深刻影響,包括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如秦末農民戰爭,它推翻了舊的封建統治,這是直接影響。同時,新的統治者懾於農民革命的威力,不得不採取寬舒政策,客觀上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就表現出它的間接影響。
歷史事件是錯綜復雜的,我們只有運用正確的方法,才有可能把歷史事件分析清楚,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增強分析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