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如何分辨新生兒腹瀉的原因
擴展閱讀
paypai賬號怎樣穩定 2025-02-05 13:58:01
嘴容易上火是什麼原因 2025-02-05 13:55:24
怎樣弄有顏色的棉花糖 2025-02-05 13:51:31

如何分辨新生兒腹瀉的原因

發布時間: 2023-07-26 11:06:35

『壹』 怎麼判斷新生兒是不是拉肚子新生兒拉肚子是什麼樣原因引起的

新生兒腹瀉是指新生兒大便的數量、性狀與平時不同,新生兒腹瀉的性狀可以是粘液性大便、水樣大便、稀便或膿血性大便,或大便數量比平時每天增加。新生兒腹瀉可有發熱、嘔吐等表現。寶寶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如寶寶不能適應補充的食物,吃太多含糖的東西(如葡萄糖水濃度過高或攝入),吃得太飽,乳糖不耐症和牛奶蛋白過敏,會因吸收不良而拉肚子的現象。

母乳喂養可以減少因乳製品不耐受引起的腹瀉或過敏。提倡母乳喂養到底,有利於保護寶寶免受感染,尤其是減少寶寶腹瀉。對於奶瓶喂養的嬰兒,奶瓶清潔和消毒不徹底。嬰兒奶瓶很容易被污染,很難清洗。如果食物被污染並在室溫下儲存太長時間,細菌很容易生長。飲用被污染的水,被污染的水源。進食前或如廁後未洗手。正確處理糞便,例如忽視兒童糞便和管理動物糞便。

在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將在第一次排便後12小時出生,個別嬰兒最晚將在兩天內排便第一次。新生兒大腸反射相當強,加乙狀結腸的容量較小,因此新生兒每次排奶大便後引起大腸收縮。新生兒出生一周內,排便次數較多,每日排便次數4~5次,有的甚至解6~8次。隨著寶寶的成長,乙狀結腸體積擴大,可以儲存更多的糞便,因此你必須減少排便。新生兒至4個月,每天約2~3次,5個月至1歲嬰兒約2次,足月1歲嬰兒平均1~2次。

『貳』 導致嬰幼兒腹瀉的原因有哪些

嬰幼兒因為年齡比較小,腸胃比較嬌弱,經常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父母在照顧年齡比較小的寶寶的時候,都會比較害怕孩子出現腹瀉的現象。因為會有很多種原因引起嬰幼兒腹瀉。父母如果不會判斷的話,就會造成很麻煩,給孩子帶來身體上的不適。那麼一般嬰幼兒腹瀉的原因都有哪些呢?我們可以根據一些現象進行判斷

除了以上的幾種常見的原因,還有可能是季節更替,孩子受涼了,或者是父母帶著孩子出去玩,孩子會有水土不服而導致腹瀉的現象。也有可能是父母為孩子添加了新的輔食,孩子不能夠消化導致腹瀉,父母只要能找到原因,都不必過於驚慌。為孩子調整生活的作息和飲食就可以了。

『叄』 新生兒拉肚子怎麼回事

發現小兒腹瀉,建議檢查化驗大便是消化不良還是腸炎.還要注意是否是有感冒導致的腸功能紊亂.如果是消化不良建議口服山麥健脾口服液,思密達等,嚴重看看醫生,輸液治療.延長餵奶的間隔時間.讓腸胃休息休息.多喂水.如果在添加輔食應該暫停添加.或減少輔食添加.好轉後再循序漸進恢復.尤其不要吃不消化的食物.

『肆』 嬰兒腹瀉的原因

嬰兒腹瀉的原因

嬰兒腹瀉的原因,腹瀉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相信很多家長在照顧寶寶的時候都會遇到過寶寶腹瀉的情況,寶寶腹瀉是有很多原因的,想要護理好就要知道原因,下面我分享嬰兒腹瀉的原因,一起來看下吧。

嬰兒腹瀉的原因1

引起寶寶腹瀉是什麼原因

1、喂養過量或喂養次數過多。有些爸爸媽媽,怕寶寶餓到了,就經常給寶寶吃得太多,或者是增加了一天的喂養次數,導致寶寶腸胃消化不良。

2、夏天喝過多地飲料,或者給寶寶沖奶的水是涼的,都會使寶寶的胃腸道負擔加重,最直接後果就的導致腹瀉。

3、飢餓。飢餓也會使嬰兒腹瀉,當喂養不定時,會使寶寶的胃腸道不能定時分泌消化液,從而降低機體功能。

4、寶寶食物和餐具污染。這也是嬰兒腹瀉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食物和奶瓶消毒不完全,嬰兒吃了帶有細菌的食物,引起胃腸道感染,引起腹瀉。因此,奶瓶跟餐具消毒顯得很重要,還有寶寶玩耍的環境,要衛生,寶寶喜歡用口來認識東西,所以寶寶能接觸到的東西要經常清洗。

5、嬰兒感冒,或者有肺炎、腦膜炎、敗血症等疾病時,也會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亂,表現為腹瀉症狀。

6、寶寶內在因素,如神經系統功能調節能力比較差,消化系統也還沒有成熟,抵抗感染能力比較差。

7、病毒感染。只要以輪狀病毒最常見,還有細菌、真菌、寄生蟲等。這些病毒感染腸道後就會引起腹瀉。如果是病毒感染的話,寶寶腹瀉的同時,還有發熱。

8、長牙期間。有些寶寶長牙期間也會發燒低燒並且腹瀉,但寶寶精神狀態好。

嬰兒腹瀉的原因2

嬰兒腹瀉偏方

1、蘋果泥

如果寶寶腹瀉不止的話,可用買來的新鮮的蘋果做成蘋果泥,如果氣溫過低則可適當加熱一下,然後喂寶寶吃,正常情況下如果寶寶的腹瀉不是太嚴重的話一到兩天之內就可以看到止瀉的效果了。因為蘋果中含有豐富的果膠和鞣酸其都具有吸附和收斂的作用,再者蘋果屬於鹼性水果有利於中和體內的胃酸。

2、蘋果胡蘿卜汁

如果寶寶不喜歡吃蘋果泥的話,也可用半個蘋果和一小結胡蘿卜一同榨汁給寶寶喝。胡蘿卜中的果酸有助於寶寶的.大便成形,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胡蘿卜最好先煮熟之後在進行榨,這樣更有利於止瀉,同 時也能起到補水的作用。

3、小米湯

空腹的時候讓寶寶喝小米湯,當然是不要米粒加少許鹽,最好不要放其它的調味品,讓寶寶堅持喝幾次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止瀉作用的。

4、煸炒小米

將小米煸炒至變黃有香味之後,然後磨成粉末,在分幾次給孩子吃,一般一天吃兩三次,堅持兩三天就可看到很好的效果了。因為小米具有收斂的作用,當然了如果用此方止瀉還要注意多給孩子補充水份以免引起去上火。

5、麥芽生薑飲

用10克麥芽同兩片生薑煎水服用就可。

6、茶葉茄香飲

將2克茶葉同3克茴香加適量水用水煎至湯量變少,分兩三次飲用。

此外日常還要加強護理,特別是要注意做好寶寶腹部的保暖工作,可以適當的使用熱水袋敷其腹部,同時還要特別注意預防脫水。特別是對於一些久瀉不止的孩子更要注意補充水分,時刻注意寶寶是否會脫水而引起發燒。如果感覺寶寶已經脫水的話也可用口服補液鹽或都者其它生理鹽水的方法幫助寶寶補水。

『伍』 嬰幼兒腹瀉的原因有哪些

嬰幼兒腹瀉的原因有哪些

嬰幼兒腹瀉是冬季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首先我們得要弄清楚腹瀉的原因是什麼,才能知道用什麼方法去解決。想要了解更多的話,不妨繼續往下看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嬰幼兒腹瀉的原因有哪些1

1、非母乳喂養

嬰幼兒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完善,部分免疫功能欠缺,主要依靠從母體中攜帶的抗體來抵抗病原菌,尤其是輪狀病毒和大腸桿菌抗體滴度低。在母乳中含有致病性大腸桿菌抗體,能增強抗菌能力。非母乳喂養期間的嬰幼兒抗大腸桿菌能力薄弱,容易感染大腸桿菌而誘發腹瀉。

2、喂養感染

病原菌隨著污染食物和水進入消化道中,喂養感染引起的腹瀉,一般發生在人工喂養身上。喂養食物或使用器具沒有經過消毒,或消毒不夠就會引起感染。另外病毒也可通過水源和呼吸道感染。

3、腸道負擔過重

嬰幼兒是生長發育快速時期,需有足夠營養物質提供。但胃腸道發育還沒完善,可增加胃腸道負荷,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此類腹瀉也不必太擔心,只要做好飲食調理即可,餵奶時採取少量多次原則,一次性不能喂太多。

4、體液電解質紊亂

嬰兒體液分布中細胞液比例高,水分代謝旺盛,但自身調節能力差,容易引起水電解質紊亂,從而紊亂消化系統,導致腹瀉。

5、腸道菌群紊亂

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可對腸道和植物神經帶來刺激,加快胃腸道蠕動,減少葡萄糖吸收,降低雙糖酶活性。另外大劑量使用抗生素也會紊亂腸道中菌群環境,誘發腸炎而導致嚴重腹瀉。

6、不耐受症

因為自身因素缺乏活性酶,如乳糖分解酶以及碳水化合物雙糖酶,若是吃了高碳水化合物以及乳類食物,可引起不耐受症而導致腹瀉腹脹。

7、受到其他感染

當皮膚和泌尿系統受到感染、患有肺炎中耳炎咽炎時可引起腹瀉。引起腹瀉的原因一部分是腸道內外均為某一種病毒感染引起的,另一部分是因為腸道外感染所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亂。

溫馨提示

小兒腹瀉期間要注意局部清潔和衛生,經常使用溫水清洗臀部,以免讓臀部周圍皮膚糜爛或濕疹。少量多次餵奶,防止脫水,注意飲食衛生,不能給孩子喂放置時間太長的食物。所使用的器具要徹底消毒,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服,防止腹部和腳底受涼。

嬰幼兒腹瀉的原因有哪些2

腹瀉伴隨以下5個症狀要及時就醫

一、有脫水表現

一般來講,孩子在發生腹瀉後伴隨著身體水分的大量流失,如果沒有進食會很容易發生脫水現象。孩子會有尿液減少、口乾,在哭泣的時候沒有眼淚以及精神萎靡等現象。父母要特別觀察孩子是否有脫水表現,如果有脫水要及時帶去就醫。

二、精神行為不正常

但孩子在腹瀉的期間,如果有精神反應以及行為改變時要特別注意,特別是感覺焦躁不安,精神萎靡的現象。

三、大便帶血

大便帶血也是腹瀉一種比較常見的症狀,而在孩子腹瀉比較嚴重時,如果發現孩子的糞便中帶有血液,要特別重視。

四、持續性高燒

在腹瀉時有些孩子會伴隨著發燒的情況發生,如果是低燒的話只需要在家裡做好護理即可,但要注意一旦體溫超過39度,並且持續高燒不退的情況下要重視,並最好帶孩子就醫。

五、頻繁嘔吐並且不能進食

腹瀉的時候如果伴隨著頻繁嘔吐的現象,而且孩子沒有胃口,不能讓自己正常進食,這個時候父母要警惕,不能正常進食就不能讓身體補充營養以及水分,很容易導致脫水以及其他嚴重的情況出現。

寶寶腹瀉父母日常該如何護理?

一、補充水分

在孩子腹瀉期間父母一定要讓孩子補充足夠的`水分,在腹瀉的時候身體的大量水分會流失,要讓孩子有足夠的營養和水分,才不會讓身體發生脫水以及精神萎靡等現象。

二、物品要消毒

在孩子腹瀉期間所使用過的一切物品都需要通過高溫消毒,因為孩子在腹瀉時,很容易受到一些病菌的感染,可能造成交叉感染情況出現。進行消毒能杜絕病菌接觸到孩子,讓孩子腹瀉能夠好的快一些。

溫馨提示,孩子在發生腹瀉時父母要採取正確的方法進行護理,在孩子發生以上這些症狀時一定要警惕,不要一再拖延,有時候拖延會讓孩子伴隨其他危險的疾病發生,最後危害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