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查詢自己某個志願未被錄取的原因
高考志願尚未被錄取無非是以下兩種情況:
1.考生分數太低,填報的專業錄取的的最後一名考生分數比自己還高,所有專業都是這樣。
2.考生沒有服從調劑,白白放棄了可以爭取到其他空餘學位的機會,被學校退檔了。
3.招生網站更新的錄取信息太慢了,事實上被錄取但是還沒有及時更新。
具體原因不可以查詢,但是大概也就上邊這些原因,別無其他。
2. 怎樣查詢落榜原因
考生「上線落選」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指某考生的高考分數雖然達到了相應錄取控制分數線,但沒有達到所報學校的調檔線,檔案沒有被投出去。二是指某考生的高考分數達到了所報學校的調檔線,檔案已經投到這所院校,院校審閱檔案後因某種原因認為不宜錄取,予以退檔。每一批次錄取完畢後,總有一些成績超出批次線的考生不能被錄取。
「上線落選」的原因主要有:
(1)調檔比例因素落選。招生院校為了有一定的選擇餘地,錄取過程中,調檔人數略多於招生計劃數。因此,部分已投檔考生會因招生計劃限制被高校退檔而落選。
(2)志願扎堆落選。填報某一高校的考生扎堆造成該校調檔線比預估的高,考生成績雖然過了錄取批次控制線,卻達不到院校調檔線,沒有機會參與調檔而落選。
(3)填報志願過少落選。考生填報志願太少(如只填報一個院校志願),一旦所填報院校落選,沒有機會參與同批次其他院校的選擇錄取。
(4)專業志願填報失誤。一些考生全部填報熱門、緊俏專業,又不服從專業調劑,高校無法滿足其填報的專業志願,被退檔而落選。
(5)考生的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填報專業的要求,高校不予錄取。
(6)相關科目成績過低。考生高考成績達到了院校調檔線,但某一門單科成績較低,沒有達到學校對考生所填報專業相關科目的成績要求,學校不予錄取。
高考錄取流程
調檔——招生院校依據考生對該校的報考情況,確定院校的具體調檔比例。院校調檔比例一般不超過招生計劃的120%。
投檔——省高招辦按照高校的調檔要求和考生填報的志願,將符合院校調檔條件的考生電子檔案在網上投遞給高校。
閱檔——招生院校在規定時間內從網上下載考生的電子檔案數據並進行審閱。
預錄取——招生院校按照學校《招生章程》的有關規定,根據考生的成績和專業志願進行考生的預錄取,並將預錄取和預退檔的結果通過網路上傳給市高招辦。
錄取檢查——省高招辦對高校預退檔考生的情況進行錄取檢查,如無異議,則結束錄取。
列印錄取名單——省高招辦依據招生院校的錄取結果列印錄取新生名冊(獨立學院及民辦院校附加《錄取考生信息確認表》),加蓋省高招辦錄取專用章後寄送招生院校。
填發通知書——招生院校按照錄取新生名冊填寫《錄取通知書》,並將《錄取通知書》(獨立學院及民辦院校另附《錄取考生信息確認表》)通過郵局寄送考生。
考生電子檔案6種狀態運行
(1)自由可投:表示該考生的檔案沒有被招生院校調出去或調出去後又被招生院校退檔,如是被院校退檔,考生可以看到最後一次院校退檔的理由;
(2)已經投檔:表示省高招辦已將考生電子檔案投給了院校,但院校還未下載投檔信息;
(3)院校在閱:表示院校已下載了投檔信息,正在審閱考生的電子檔案。「院校在閱」並不表示考生已經被錄取,省招辦投給院校的檔案數一般多於招生計劃數,院校通過閱檔後還要退出不予錄取的考生檔案;
(4)預退檔:表示該考生因種種原因院校不予錄取,院校向省高招辦提出退檔,對每一個預退檔的考生,院校都會註明退檔的理由;
(5)預錄取:表示院校準備錄取該考生,已通過網路將擬錄取名單提交給市高招辦,等待市高招辦網上錄取備案;
(6)錄取:表示院校錄取結果已經市高招辦確認,省高招辦和招生院校將據此辦理相關錄取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