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中葯引發肝受損的原因有哪些
擴展閱讀
一方等於多少升 2025-02-04 18:43:45
和田玉扁手串怎樣串好看 2025-02-04 18:39:56
二米七陽台怎樣做好看 2025-02-04 18:38:27

中葯引發肝受損的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8-06 23:52:32

Ⅰ 中葯是否也能傷肝

談中葯的肝毒性(本人原創,禁止抄襲) 中葯在各種肝病的治療中均發揮這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因中葯有時可產生一定的肝毒性而受到西醫的質疑甚至全盤否定,影響了中葯在肝病治療中的使用。因此本文願就中葯的肝毒性問題做以深入的剖析。1、中葯肝毒性的產生原因分析使用不當是中葯產生肝毒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葯三分毒」,無論是中葯還是西葯,每種葯都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關鍵看是否使用得當。中葯的毒性從中醫學角度也就是中葯的偏性,中醫治病就是用葯物的偏性來糾正人體病態的偏性。中醫將所有葯的性質分為寒熱溫涼四氣,寒和涼屬於一類,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同理,熱和溫也是一類。而所有的疾病也可以分為寒和熱兩類。中醫學治療疾病的最高綱領就是「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就是這么簡單,最後達到平衡狀態,人就沒病了,就健康了。只要臨床對疾病辨證准確,也就是分析的正確,並採用相應的葯物治療就不會出現毒副作用,即使是使用毒性非常大的葯物也沒問題。例如砒霜可以治療白血病和頑固性哮喘,從西醫角度是砒霜中砷的作用,從中醫角度則認為,砒霜大熱,可以治療大寒的疾病,如果疾病的性質不屬於大寒,甚至屬於熱性,用砒霜當然會死人了。這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再舉一個例子,桂枝這味中葯並沒有什麼毒性,屬於比較平和的中葯,但古人反復強調「桂枝下咽,陽盛則斃」。因為桂枝也屬於溫熱性質,如果用於熱性的疾病,有可能導致病情加重而死亡。綜上所述,中葯在使用過程中是否出現不良反應,主要取決於是否應用得當,而不是單純由葯物的成分決定。歷代中醫名家對毒性中葯的態度都是「有病則病當之,無病則人當之」,可謂言簡意賅。 西葯也存在很多的毒副作用,而且往往比中葯要明顯,臨床也關鍵是看使用是否得當,例如維生素C如果服用超出人體的需要量也會導致中毒,就不用說其他的葯了。 現在有很多西醫同志對中醫抱有歧視的態度,特別是治療肝病的醫生,動不動就說中葯有毒,造成肝損害,其實他們對中葯的毒性機制根本就不懂,這是一種盲目的敵視中醫的態度,不知是何居心。2、常見中葯肝損傷分析 臨床當中也經常遇到一些服用中葯出現肝損害的病例,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是葯的錯,而是醫生的錯。簡要分析如下:⑴ 治療皮膚病出現的肝損害:這種情況在臨床比較常見,很多牛皮癬或濕疹的病人在服用中葯後出現肝功能損害,甚至是肝衰竭。原因何在呢?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說「問曰:脈脫,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何謂也?師曰:非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張仲景以濕疹(浸淫瘡)為例,說明很多皮膚病本來是由於六腑的濕熱之毒外發於皮膚造成的,醫生應該採用清透六腑郁毒的方法治療,使毒邪從六腑排出。但很多中醫大夫不明白這個道理,採用很多苦寒的葯物,使六腑的毒邪無從排出,而是內歸於五臟。「入藏即死,入府即愈」,所以有些皮膚病的病人吃了中葯以後導致嚴重的肝損傷,甚至死人。這都是庸醫不好好學習經典的過錯,結果導致給整個中醫學抹黑,被不明就裡的西醫作為攻擊中醫的口實。⑵ 服用何首烏出現的肝損害 臨床當中服用何首烏出現的肝損害也比較常見。何首烏分為經過炮製加工的制首烏和未經炮製加工的生首烏。二者作用截然不同,臨床常用的制首烏具有「補肝腎、烏須發」的作用,所以叫做何首烏。其肝毒性成分在炮製加工過程中已經破壞,所以是安全的。而生首烏具有一定的肝毒性,主要功效是「解毒、通便」,歷代本草著作對其毒性均有明確記載。目前臨床之所以出現生首烏中毒的病例有如下原因,有些人到山區旅遊,把當地農民兜售的未經炮製的生首烏當做補肝腎的保健品買回家,未經指導,擅自服用,導致中毒的病例曾有報道,這種情況屬於無知。另外一種情況是某些庸醫利用生首烏的通便作用長期給病人服用作為通便或減肥之用,這種情況屬於無知且無德。第三者情況是某些小葯廠生產的中成葯技術把關不嚴,把價格便宜的生首烏充當價格較貴的制首烏使用,屬於無知無德且無法無天。 當然還有服用其他中葯導致的肝損害,大多類似於以上兩種情況。3、治療肝病中葯的肝損害 治療肝病的中葯理論上應該絕對不能有肝毒性,但由於醫生的濫用,也經常有一些肝損害的病例出現。本人歸結為以下幾種情況。⑴迷信偏方一命消有很多患者得了肝病,不求助於正規醫院的大夫,而是隨便服用道聽途說的所謂偏方,出現肝病加重甚至死亡的病例不在少數,不勝枚舉。⑵庸醫殺人不用刀有些所謂的中醫不注重對經典的學習和臨床經驗的積累,理論不過關,往往是臨床中認寒作熱,認虛為實,方不對症,出現不良反應也叫不足為奇了。另外有些西醫,本身不懂中醫,隨便給病人開中葯,主要是中成葯,往往會導致很多的不良反應。⑶貪醫誤人將德拋個別醫生為了個人的不可告人的利益,不管葯物是否對症,一味給病人開大處方,不但浪費患者的錢財,而且加重患者的病情,這些人泯滅了基本的醫德,其行為已令人不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