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兒童齲齒的病因有哪些
堅硬的牙齒是我們咀嚼食物的重要器官,牙齒健康保護需要從小做起。但是當寶寶出現牙疼、牙齒表面有黑點、黑洞等情況的時候,可能是患了齲齒,需要及時治療。那麼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吧。
兒童齲齒的病因
1.細菌
細菌是產生齲齒的主要原因。能引起齲齒的細菌有許多,一般來說這些細菌分為可使牙齒脫礦的產酸菌和破壞有機質的革蘭氏陽性球菌,其中一些變形鏈球菌和乳酸桿菌是主要的致病細菌。細菌與滯留食物和唾液中的粘蛋白混合形成牙菌斑附著在牙和消面和牙縫中,牙菌斑生出細菌產酸使牙齒脫礦。一般來說,口腔內牙菌斑越多,孩子的齲齒也就越多。
2.食物
糖類和碳水化合物是食物的主要成分,同時也給細菌提供了生存滋生的能量。細菌將滯留的食物當作原料,通過酵解產出有機酸,加速了產酸菌的滋生,從而使牙齒脫礦。其他一些細菌能溶解蛋白質,進而使牙齒表面或內部形成黑洞。
3.唾液
唾液有減少坦棚塵細菌、抑制牙菌斑粘附、抗酸抗溶的作用。唾液減少是細菌滋生的有利條件,更易產生牙菌斑。另外,若唾液中乳酸比例增多亦或是碳酸鹽比例降低,同樣會給齲齒的產生創造有利的環境條件。
4.牙齒結構
若牙齒窩溝較深,則易卡住食物且較難清除,造成殘留易引發齲齒;若牙齒缺乏鈣等礦物元素,則牙釉質密度較低容易受損,造成齲齒。若牙齒缺氟,則易患齲齒;若是乳牙或剛剛換上的恆牙,由於鈣化不成熟,患齲病的機率較成熟的恆牙高。
5.時間
一顆牙齒感染細菌之後,完全形成一個齲洞的過程需要一年半至兩年的時間。因此,齲病的發生需要長久的時間這個條件。
兒童齲齒的症狀
讓禪不同程度的感染會有不同的症狀特徵,對於不同感染程度的齲齒,具體可分為淺、中、深齲三類。
1.淺齲:病變區域僅在牙釉質。牙齒表面有黑點或是白點,進食時有某處經常塞牙,但孩子沒有感覺到疼痛不適。
2.中齲:病變區域擴至牙本質。此時牙齒有較淺的齲洞,牙齒易受冷、熱、酸類食物 *** ,或是一有食物塞牙就疼痛明顯,但不適的感覺會隨食物的清除而消除。
3.深齲:病變區域達到牙髓腔。此時疼痛的感覺明顯且不易消除。病變到此程度還未採取治療措施的話易引起其他疾病,比如根尖眼炎、牙槽骨發炎、骨髓炎等甚至一些全身性疾病。
② 牙齒壞掉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齲病發生主要有三大因素,即牙菌斑、糖和易感的牙齒。牙菌斑是一層薄的透明的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細菌團塊。含糖的飲食進入口腔以後,牙菌斑里的致齲菌使糖發酵產酸。酸性產物長期作用於牙齒,造成牙體硬組織破壞,齲洞就形成了。幼兒的乳牙比恆牙更容易受齲蝕,主要因為:(1)乳牙解剖形態的特點:乳牙的牙頸部明顯縮窄,牙冠近牙頸處的1/3又明顯隆起,上下後牙咀嚼面的窩溝和相鄰牙之間的間隙都容易使食物滯留,不易清潔。(2)乳牙組織結構特點:乳牙的鈣化程度低,耐酸能力差,乳牙的釉質,牙本質薄,因此容易齲壞,而且齲損容易透過表層發展。(3)幼兒飲食特點:幼兒喜愛甜食,正餐及間食含糖成分較多,這些食物致齲性強,同時幼兒咀嚼功能差,以流食或半流軟食為主,纖維性食物少,也導致自潔作用差,食物容易發酵產酸。(4)幼兒口腔衛生特點:幼兒口腔衛生習慣正處於培養階段。衛生行為如牙刷漱口主要依靠家長及託管人員幫助與監督。由於有些家長及託管人員忽視或不具備口腔保健知識,沒有使兒童得到日常口腔保健。加上幼兒睡眠時間長,口腔處於靜止時間長,唾液分泌量少的狀態也有利於細菌繁殖,增加了致齲機會。以上的種種因素導致幼兒乳牙容易患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