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兒童持續性低燒的原因有哪些
擴展閱讀
魚雜魚油怎樣做好吃 2025-02-04 02:31:00
剪輯軟體id怎樣注冊 2025-02-04 02:30:53
用友軟體收款單怎樣核銷 2025-02-04 02:26:01

兒童持續性低燒的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8-14 18:36:52

⑴ 十歲孩子整天低燒,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十歲孩子整天低燒,這是由於孩子情緒不穩定或者免疫力下降造成的。 寶寶有點低燒,大部分是機體免疫力低或者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口服一些退熱葯,抗病毒葯,提高機體免疫力的葯物治療,多喝水,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如果高燒反復建議去醫院檢查。

多種疾病可引起低燒。長期的心理壓力和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導致不明原因的持續性低燒。身體任何系統的問題都可能導致持續的低燒。有些細菌感染引起的低燒,只能通過細菌培養才能發現。低燒不要濫用葯物。發燒是身體對疾病入侵的反應之一。

孩子低燒,先用濕毛巾擦擦額頭,或者洗個溫水澡降溫。如果低燒情況持續不好轉,那麼最好帶孩子去醫院做針對性檢查,在醫生指導下採取退燒措施。建議:低燒和孩子後的生活環境最好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以免引起身體不適。發燒期配或間,最好適當補充一些水分到孩子,這樣可以有效防止體內水分流失導致電解質紊亂,對健康有害。

⑵ 孩子一直持續低燒,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孩子一直持續低燒,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3.孩子長期低燒也可能是生理性的。這種低燒多在37.2-37.5度左右(腋溫)。孩子食慾很好,沒有症狀,通過各種檢查也沒有發現異常表現。在炎熱的夏天,或者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下,比如室內通風不良或者兒童穿的衣服不利於散熱等。也有可能是身體散熱功能受限導致體溫升高,出現低燒。觀察孩子的一般狀態,如果他狀態良好,能正常飲食,沒有明顯的畏寒或嗜睡,可以先在家觀察。低燒是孩子身體正常的免疫反應。可以先採取物理降溫的方法,讓孩子多喝溫水,貼退熱貼,或者用溫水擦身體,給孩子洗溫水澡。大部分物理降溫後,他們的體溫會逐漸下降,恢復正常。

⑶ 孩子低燒怎麼回事

問題一:小孩總是低燒是什麼原因 長期低熱又稱慢性低熱,指體溫在37.4~38℃波動,持續1個月以上者。長期低熱往往提示機體有慢性疾病,或是一種嚴重疾病的先兆。根據病因不同大致分為感染性、非感染性及功能性數種。
感染性低熱
(1)結核病:是引起低熱的最常見的原因。全身各個系統都可受累,共同的臨床特點為午後低熱、乏力、不愛活動、食慾缺乏、盜汗、消瘦等結核中毒症狀。因感染的部位不同還有相應器官受累的症狀。如肺結核有咳嗽、咯血、喘憋等,結合結核菌素試驗、血沉、胸部X線檢查不難做出診斷。
(2)慢性局灶性感染:較常見的慢性扁桃體炎、副鼻竇炎、牙周膿腫等可以引起長期低熱。
(3)隱性泌尿系感染:也可無尿急、尿痛、尿頻等尿路 *** 症狀,尿常規及尿細菌培養時可發現異常。
(4)鏈球菌感染後狀態:扁桃體炎或咽炎後出現低熱、關節酸痛、心率加快,化驗檢查抗鏈「O」增高、血沉正常或輕度加快,咽拭子培養可證明有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青黴素或其他抗菌葯物治療可以退熱,關節痛及其他症狀均可消失。如經上述治療病情仍無好轉,須考慮為風濕熱或其他並存的疾病。
(5)肝病:病毒性肝炎可引起長期低熱,大多發生在疾病的恢復期或遷延期。常伴有食慾不好、乏力、腹脹、肝區隱痛等,肝功能可以恢復正常。
非感染性低熱
(1)結締組織病:如風濕熱、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在疾病的早期僅表現為不明原因的低熱。
(2)甲狀腺功能亢進:屬於內分泌功能紊亂導致的長期低熱,低熱同時有突眼、心悸、手抖、出汗、易激動、食量增加、消瘦等症狀。
功能性低熱
功能性低熱的臨床特點是病人體溫較正常人升高0.3~0.5℃,一般不超過38℃,熱型多有一定的規律:日間溫差不大,晨間午前往往較下午晚間略高,體力活動後體溫可不升或有時反而下降。此外,病人又常有多汗、手顫、怕冷、心悸、失眠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功能性低熱靠長期觀察病情並排除器質性低熱後才能確診

問題二:小孩為什麼會低燒? 發燒可以說是寶寶最常見的體征了。據統計,一般情況下因發燒去醫院的孩子佔到兒童門診量的10%~15%。也難怪,看到孩子小臉燒得紅彤彤的,渾身滾燙,再鎮定的家長也難免慌了手腳。 孩子發燒了該怎麼辦?退燒是最好的辦法嗎?父母到底該怎麼辦呢? 專家解疑 孩子發燒,別急著降溫 首先別忙著退燒,而是要搞清楚孩子發燒的原因。發燒不是一種疾病,它就像是身體的一個警鍾,提醒你身體內部出現異常情況。同時,發燒也是我們身體對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種防禦措施,從某種程度來講,適當的發燒有利於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有利於病原體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燒,就不要急於馬上退燒,否則會掩藏真正的病因。 引起孩子發燒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傳染病都有可能出現發燒的症狀。另外,一歲以內的小寶寶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腸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現發燒的情形。許多情況必須經由醫師判斷,才能知道發燒的真正原因。 細菌或病毒,兩類感染用葯完全不同 一般來說,細菌與病毒是造成寶寶受到感染的最常見致病源,這兩種情況導致的發燒,處理辦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細菌感染,只要選准抗生素,治療效果就會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還沒有特效葯,可以服用病毒靈、板藍根沖劑、金銀花等。病毒感染的發熱到一定時間就會自行下降,切不可因為發燒就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葯都一股腦用上。 寶寶發燒,葯別混著吃 是否給孩子吃退燒葯,需要權衡一番利弊。葯物當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讓寶寶舒服點兒;但也很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葯品。在一般情況下,葯物退熱治療應該只用於高燒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劑量一定要按醫生的要求去做。我們建議:在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再給孩子吃退燒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熱驚厥史,不妨在38攝氏度時就給孩子吃退燒葯。 尤其應該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長給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種類的退燒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葯半小時沒退燒,又加栓劑,然而各種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葯效重疊。結果燒退得太猛太急,使得體溫速降至36攝氏度以下。又產生新的問題。家長可以選定一種退燒葯,熟悉它的使用劑量和間隔時間,使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物理降溫的最佳方法 除了葯物退燒,運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幫助發燒的孩子降溫。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溫或溫水擦浴三種辦法,那麼,哪種方法最適合寶寶呢? 酒精擦浴是以前人們常用的退燒方法,但是現在不提倡給寶寶用這種方法,用酒精擦拭寶寶的身體,會造成孩子皮膚快速舒張及收縮,對寶寶 *** 大,另外還有可能造成小寶寶酒精中毒。 用冰枕或冰敷額頭方式退燒,是許多家長經常採用的。但六個月以內的孩子不宜使用這種方式,因為小寶寶易受外在溫度影響,使用冰枕會導致溫度下降太快,讓寶寶難以適應。另外,寶寶發燒時全身的溫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溫作用,倒不如溫水擦拭寶寶全身效果好。 溫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溫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後背。使皮膚的高溫(約39℃)逐漸降低,讓寶寶覺得比較舒服。這時還可以再用稍涼的毛巾(約25℃)擦拭額頭臉部。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這些降溫處理時,如果孩子有手腳發涼、全身發抖、口唇發紫等所謂寒冷反應,要立即停止。為什麼呢?當病源侵入人體後,體溫都要升到一個相應的溫度,這就是設定溫度。降低設定溫度是給孩子退燒的關鍵。因為設定溫度若不改變,散熱的同時,身體仍然會發動產熱作用來達到目標體溫。這時用冷水給孩子擦澡,企圖通過散熱來退燒,不但無效,反而讓孩子發抖寒戰,非常痛苦,所以必須先用退燒葯物,降低......>>

⑷ 孩子持續低燒,該怎麼辦

引言;小孩發燒的話都會令家長很擔心的,尤其是持續性的發燒。一般發燒的話都是存在體內有炎症的反應。那麼孩子發燒是什麼原因?一直低燒,我們該怎麼辦呢?可以一起來了解一下。


三、寶寶持續低燒的症狀

寶寶如果發燒的話會出現臉部發紅,呼吸加深加快,身體發燙,額頭發燙,還會有的有四肢冰涼等搏祥等的症狀。而且還會出現精神不好。我們要通過體溫計測量一下寶寶的體溫。如果持續低燒精神狀態不好的話,建議最好是及時的去醫院檢查一個血常規的檢查,明確病因,對症治療,同時要注意保暖,多喝水。

⑸ 孩子低燒不退是什麼原因

孩子低燒不退是什麼原因

孩子低燒不退是什麼原因,在很多家庭中孩子被放在第一位, 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由於孩子抵抗力較弱,稍微不注意就會發生一些疾病,比如說低燒不退,到底孩子低燒不退是什麼原因,不如繼續往下看看吧!

孩子低燒不退是什麼原因1

1、感冒:

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感冒的症狀不一,發燒、食慾下降、腸胃不適、拉肚子、耳鼻喉等問題都有。

2、耳鼻喉發炎:

耳鼻喉的問題通常會有發炎現象,所以會有紅腫的產生,是一種病毒感染,常見有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紅腫(寶寶通常不願意進食)等症狀。

3、幼兒急疹(玫瑰疹):

典型的症狀就是會莫名高燒(39攝氏度以上),大約持續3—4天,然後起紅疹(此時燒會退去),紅疹通常會慢慢消失,不會留下任何疤痕,也沒有其他並發症,爸媽不用擔心。

4、打預防針:

因施打疫苗而有輕微發燒的寶寶很多,但會引起較明顯發燒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的疫苗後。若有身體不適或感冒則不適合帶寶寶去打疫苗,以免症狀混淆。72小時內是注射預防針發燒的觀察期,超過就不是因為疫苗而引起的發燒了,爸媽要另外做判斷。

發熱是一種症狀,多由感染,常見由病毒感染所致。退燒葯只針對高熱,可促使身體暫時降溫,是一種治表的方法。服用退燒葯的目的是避免熱性驚厥和降低因高熱引起的身體高代謝狀態。所以,高熱時(大於38.5攝氏度)使用退燒葯,會有數小時後體溫再次升高的現象。也就是媽媽們常說的,為什麼我寶寶發燒吃退燒葯過幾小時又發燒了,為什麼會反復發燒的病因。病毒感染多為自限性疾病,發燒一般多會持續3-5天。

孩子低燒不退是什麼原因2

引起兒童持續低燒的病因,一般多考慮和感染性疾病有關系,常見於細菌、病毒或支原體等為生物感染。

由於寶寶還比較小,有時疾病早期的症狀不會很明顯,只根據寶寶發燒症狀並不能確定病因。考慮到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健全,低燒的.情況建議選擇退熱貼,或者物理降溫的方法進行退燒。

另外需要及時去醫院兒科就診,根據血常規、支原體抗體、C反應蛋白等檢查結果,咨詢主治醫生的建議。查明病因後,按照醫生醫囑規律治療。

孩子低燒不退怎麼回事

1、小兒開始發低燒是因為有慢性病、如結核、慢性咽炎、扁桃體腺炎、風濕熱等多種疾病。多種疾病會引起低燒,發燒是一種症狀,風濕、結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會引起持續低燒;長期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續低燒。身體的任何系統出現問題都可能引起持續低燒。

2、低燒的原因是什麼,通過血、尿、便等常規檢查很難查出,有些因細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燒,要通過細菌培養才能發現。不明低燒不能濫用葯。發熱是機體抵抗疾病侵襲的反應之一。低熱病人服用退熱葯,並不利於疾病的治療。體溫38℃以上時,建議去醫院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後再治療。

小孩發燒是很常見的症狀,那麼會有一些重大疾病的的開始就是由於發燒,所以當孩子發燒時不可小覷,一定要找到根源,及時治療。在發現寶寶發燒的時候也不必太擔心,可以結合以上小秘訣來緩解孩子的低燒,嚴重的一定要及時就醫。

⑹ 小孩持續低燒是什麼原因

1

結核感染

小兒長期低燒最常見的為結核感染,結核病在小兒中是比較常見的。結核感染後,小兒除了出現低燒外,還可以有性格的改變,原來好動的孩子變的發懶不愛動;原來好靜的孩子性情變得急躁、愛發脾氣,食慾減退、消宏腔派瘦、動則汗蔽賀出或者夜間多汗。寶寶也變得瘦弱無力,面色蒼白、頰部淺表淋巴結腫大等。

2

病毒感染

長期低燒還可以見於病毒感染,主要發病於嬰幼兒時期,多見於咽喉部的感染,一般沒有全身表現。一般檢查沒有名異常,也沒余呼吸道異常症狀,多為某次病毒感染高燒後,低燒長期不退。年長兒咽部鏈球菌或者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時,也可以表現出長期低燒。

3

風濕熱

小兒持續低燒還有風濕熱的可能,應該注意小兒的關節是否出現疼痛或者腫脹,皮膚有無環形紅斑,心臟有無病變等情況。

4

泌尿系統感染

小兒泌尿系統感染也可導致持續的低熱,一般女孩較為多見,如果是女孩出現長期低熱,就需要進行尿檢,檢查圓叢是否有泌尿系統感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