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5歲小孩尿頻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怎樣學化妝步驟視頻 2025-02-02 09:51:19
支付寶怎樣用來乘車 2025-02-02 09:49:06

5歲小孩尿頻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3-08-21 17:47:09

A. 為什麼五歲小孩經常尿尿,尿一點點也尿

你好,"尿頻」是一個主觀的症狀,是指小便次數增多。 膀胱囊壁由"逼尿肌」構成,主要有"儲尿」和"排尿」兩大功能。當逼尿肌收縮時,即表示在排尿。但大部分時間,囊壁都處在放鬆的狀態,即在儲存尿液。 正常成人的膀胱容積約為400毫升,通常儲存200毫升尿液就會有輕微尿意,但人們常會輕易忽略或忘記這種感覺,直到膀胱接近撐滿時,尿意才會逐漸強烈。也就是說,正常成人每次的排尿量至少應有200毫升,而小便解300毫升算是很正常的情況。如果所處環境不允許如廁,即使是撐到400毫升以上也是可能的,此時才算是真正的"憋尿」。兒童的膀胱雖然較小,但和年齡、身高有關,故道理也相同。 尿頻的三大病因 是否屬於"尿頻」,需根據"排尿次數」和"尿量多少」來決定,通常病因有以下三大類: 1、尿量增多造成的尿頻 此類患者的膀胱本身正常,主要是由於尿量增多而造成了尿頻現象。例如:飲水過多(即喝多尿多),或身體水分代謝異常(例如:糖尿病、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腎衰竭水腫、尿崩症、服用了利尿劑)。由於患者每次的尿量都很多(數百毫升),所以應從減少飲水量和治療潛在疾病著手。 2、膀胱疾病造成的尿頻 膀胱疾病所造成的尿頻,主要特徵是總有尿意,所以排尿次數多,但尿量卻很少,一般情況下都少於200毫升,經常只有數十毫升,甚至幾毫升而已。常見疾病包括:膀胱炎、尿路感染、攝護腺肥大和神經性膀胱。對於這類尿頻疾病,必須根據醫生的診斷用葯物來進行治療。 神經性膀胱 是指支配膀胱的神經出了問題,特別是大腦或脊髓中樞神經發生了病變。由於正常膀胱受大腦的控制,因此正常人在不該小便的時候,可以忍住不尿,甚至尿到一半都能緊急"剎住」。但如果大腦發生了病變,例如:中風、巴金森氏症、癲癇、腦性麻痹等疾病,則會導致膀胱失控,從而造成尿頻現象,甚至出現尿失禁的情形。有時也會因膀胱異常敏感而失去規律收縮,使得大腦無法控制。這些總稱為"神經性膀胱」。 3、精神性(心理性)尿頻症 精神性尿頻症的患者,其身體水分代謝和膀胱功能都很正常,主要是因為心理因素所導致的,例如:神經質、性急、焦慮、強迫症、精神疾病等,使得患者頻頻如廁,但每次只能尿一點點。通常症狀時好時壞,並且只有在忙碌、專心或睡著的時候,症狀才會有所改善。所以這種類型的尿頻症患者,調節心理要素,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態是最主要的,並且應當保持適當的休息和睡眠時間,這樣才能有效的控制尿頻現象的發生。 兒童精神性尿頻 有關兒童尿頻的問題,爸爸媽媽先要考慮寶寶是否屬於上述前兩種情況,特別是癲癇、腦性麻痹等中樞神經病變。若是尿路感染,則需要考慮有無包皮過長、包皮炎、膀胱過度反應、尿液逆流、結石等問題。如果寶寶所有檢查都沒有異常,的確也存在心理性尿頻的特徵,這時,醫生才能謹慎地診斷其為"精神性尿頻症」。 a、發生原因 孩子的心智發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環境、暗示性語言等影響,其控制力、抗壓力及表達能力還比較差。所以,只要是受到輕微刺激,包括殘尿對包皮和陰部的刺激、不舒適的衣褲的摩擦、潺潺的水聲、口哨聲等都會令寶寶產生尿意。還有父母的習慣和人格特質對孩子的影響,如大人有尿頻問題、父母過度強調"不能憋尿」、父母常緊張兮兮提示孩子"要不要尿尿」等,以及孩子承受著功課、家庭和人際關系諸多壓力或是孩子具有性急、緊張的個性,這些都會造成兒童精神性尿頻。 精彩推薦 b、治療方式 兒童精神性尿頻的治療,首先應該是心理治療。所以,首先應該弄明白病因是什麼,其次才是行為治療,也就是"憋尿訓練」。 爸爸媽媽們一定會感到納悶,憋尿不是不好嗎,為什麼還要教孩子進行"憋尿訓練」?其實"憋尿」和"尿頻」應根據尿量而定,只有把膀胱撐滿(400毫升以上)才算憋尿,至於二三百毫升,不過是膀胱正常的儲尿過程,也是膀胱有效收縮所必需的。因為膀胱要脹到一個相當程度(200毫升以上),排尿才會有力,否則尿量過少(膀胱不夠脹),反會造成排尿的細弱、無力和余尿感,並激發下一次尿頻,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因此,"憋尿訓練」就是要用"憋尿」來控制尿意,以增加膀胱儲尿量,但要以不超過膀胱容量400毫升為原則。當然,"400毫升」是無法去測量的,所以爸爸媽媽們要通過觀察孩子每次排尿的多少、尿液排出時的速度,來判定該讓孩子憋尿到何種程度。 結語 孩子如果患有"兒童精神性尿頻症」,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充分了解和配合醫生的治療方式,才能治療成功,否則,極有可能因為父母的一些做法,而導致該病症無法治癒。例如:有些父母在寶寶尿尿問題上比小孩子還緊張;有些則是十足地溺愛,孩子每次說"要尿尿」,就盡管讓他去,甚至還讓孩子一直坐在馬桶上不出來。所以藉助心理調適和"憋尿訓練」,讓孩子早日擺脫尿頻的苦惱

B. 小孩尿頻是什麼原因

5

疾病所致

1、寄生蟲感染:孩童時期,尿頻也常因蟯蟲感染所致;經常表坦搭現為孩讓碰拿子尿頻、遺尿、肛門瘙癢。這種情況,就應該應用驅蟲葯了。

2、過敏性疾病:若是因過敏性疾病刺激引起,孩子除了有尿頻外,還伴隨外陰瘙癢,打噴嚏、流鼻涕、皮膚紅疹等。這時應對症抗過敏治療了。

3、腎小球腎炎:若孩吵絕子除了尿頻,還伴隨臉腫、尿少、茶色尿等。則應及時到醫院腎臟專科就診。

C. 兒童尿頻是怎麼回事

兒童 尿頻的表現
小便次數多,醫學上稱為尿頻。一天小便次數的多少與年齡有關,3~5歲的小兒一天排尿次數為8~10次;5~8歲為6~10次;8~12歲為6~8次,如果明顯超過以上次數,就認為有尿頻。兒童老是要小便,一般每日超過10次,每次尿量不多等,可由各種原因導致小兒膀胱氣化功能失常。

那兒童尿頻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1)小孩尿頻較常見的原因是尿道感染,這與孩子的生理特點有關。孩子的尿道比成人要短,炎症、感染容易擴散;再加上孩子外陰感染的機會較多,如穿開襠褲、外陰部不清潔、坐在不幹凈的地方、小男孩包皮過長隱藏污垢等;尿道感染會引起尿頻、尿急、尿痛、尿色混濁等,通過小便化驗檢查,會發現有許多白細胞。

(2)有些孩子雖有尿頻,但不伴尿痛,小便化驗檢查也正常,這種情況則可考慮為精神性多尿。並非是病態,因為小兒的神經系統還未發育完善,而膀胱排尿受大腦控制,所以有時排尿機能會過於敏感,膀胱中稍積存尿液就引起孩子尿意。這時家長就不用過於擔心,可以給孩子做些有趣的活動,如做游戲、看動畫片、玩耍、講 故事 等,來轉移孩子注意力,控制排尿。

(3)中醫學認為小孩尿頻是因小兒體質虛弱、臟腑之氣不足、腎氣不足、氣化功能尚不完善而無力制約水道所致。若單純只有尿頻,而無其他不適,也不可稱之為病態。家長們,平時注意增強孩子體質,加強營養即可。

(4)有些家長沒有科學合理喂養孩子,孩子一旦吵鬧,就用糖水、飲料、牛奶、糖果、餅乾等哄孩子,甜食吃多了引起口乾舌燥,於是喝水過多,引起尿多。經常如此,就會形成習慣性多尿,而出現尿頻。

(5)疾病所致

1、寄生蟲感染:孩童時期,尿頻也常因蟯蟲感染所致;經常表現為孩子尿頻、遺尿、肛門瘙癢。這種情況,就應該應用驅蟲葯了。

2、過敏性疾病:若是因過敏性疾病刺激引起,孩子除了有尿頻外,還伴隨外陰瘙癢,打噴嚏、流鼻涕、皮膚紅疹等。這時應對症抗過敏治療了。

3、腎小球腎炎:若孩子除了尿頻,還伴隨臉腫、尿少、茶色尿等。則應及時到醫院腎臟專科就診。

D. 五歲小孩尿頻是什麼原因

一般學齡前期和學齡期兒童每日排尿6—7次,如排尿次數過多則為尿頻。發生尿頻的原因很多,應結合具體表現和化驗檢查,綜合分析,找出原因。常見的原因如下:
1、尿道及季節因素:如尿頻但每次尿量不多,尿時無痛苦表情,也無其他症狀,首先要考慮局部因素,如尿道口發炎,包皮過長,或蟯蟲刺激陰部等。此外,季節因素,冬季多尿是正常現象。
2、飲食性多尿:如尿頻同時每次尿量多,而無其他表現時,首先要注意是否喝水太多,尤其是喜歡糖水的小兒多發生。
3、神經性尿頻:幼兒膀胱逼尿肌發育不良,神經不健全,可發生白天點滴性多尿,可達20~30次,但是夜間排尿正常,有反復發作趨勢,尿化驗檢查正常,此病非由炎症引起。
4、泌尿道炎症;如尿頻、尿急、尿痛或伴發熱,應考慮有泌尿系感染,如膀胱炎、腎盂腎炎等,尿檢查顯微鏡下可查到膿細胞或大量白細胞,嚴重時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狀。
5、特殊疾病:如尿頻伴尿量多,同時有口渴多飲、多食、消瘦的情況,應注意檢查尿液,如尿內含糖則應考慮糖尿病,如尿內無糖而比重低則應想到尿崩症。
尿頻最好到正規醫院由專業醫師指導,找出病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除此之外,平時要注意局部清潔衛生,勤洗澡換衣。

E. 小孩子尿頻什麼原因

小孩子尿頻的常見原因

1、尿道:尿頻但每次尿量不多,尿時無痛苦表情,也無其他症狀,要考慮局部因素,如尿道口發炎,包皮過長,或蟯蟲刺激陰部等。

2、季節:冬季多尿是正常現象。

3、飲食性多尿:尿頻,每次尿量多,無其他表現,注意是否喝水太多,尤其是喜歡糖水的小兒多發生。

4、神經性尿頻:幼兒膀胱逼尿肌發育不良,神經不健全,可發生白天點滴性多尿,可達20~30次,但是夜間排尿正常,有反復發作趨勢,尿化驗檢查正常,此病是非由炎症引起。

5、泌尿道炎症。尿檢,查顯微鏡下可查到膿細胞或大量白細胞,嚴重時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狀,需抗菌素治療。

6、特殊疾病:如尿頻伴尿量多,同時有口渴多飲、多麼、消瘦的情況,應注意檢查尿液,如尿內含糖則應考慮糖尿病,如尿內無糖而比重低則應想到尿崩症。

小孩子尿頻的重要原因

1、神經性尿頻

小孩突發性尿急尿頻多數傾向於神經性尿頻尿急。小孩子大腦皮質發育尚未完善,初級排尿中樞的抑制功能較弱,而這一功能最易受損。孩子受驚嚇、精神緊張也容易使神經功能失調而發病。患病孩子的年齡一般在2-11歲,尤以4-5歲為多見。主要表現為每天排尿次數增加而無尿量增加,尿常規檢查正常,排尿次數可以從正常的每天6-8次增加至20-30次,甚至每小時10多次。每次排尿量很少,有時僅幾滴,睡眠後則無尿頻,常在上床睡覺前、吃飯時、上課時加重。

2、泌尿系統感染引發的尿頻

泌尿系統感染大多由於直腸細菌侵入尿道所致。女孩的尿道較短,所以比男孩更容易發生泌尿系統感染。除了尿頻外,排尿時會有灼熱感、排尿次數日漸頻繁、背部下方或腹部疼痛、停止尿床後再度發生尿床。由於出血,尿液顏色可能是紅色、粉紅或暗色。

預防小孩子尿頻的方法

1、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過大的心理壓力,壓力過重會導致酸性物質的沉積,影響代謝的正常進行。

2、生活薯旅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病毒容易入侵。

3、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

4、控制飲食結構,保持酸鹼平衡。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飲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機活性鹼的食品,少吃肉類,多吃蔬菜。

5、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多呼吸新鮮的空氣,減少孝歲發病的幾率。

小孩子尿頻的緩解方法

1、一旦發現孩子尿頻,就要找找原因,即不要緊張地追問孩子這呀那的,也不要大驚小怪地逢人就詢問治法,以免強化孩子“尿尿,媽媽會注意我”的想法。更不能呵斥孩子“不許尿!”而要循循善誘地引導,使他自覺克服。

2、發現孩子尿頻時,首先要到醫院檢查,排除身體疾病的影響。當確定為神經性尿頻後,父母不必緊張。和孩子聊天、談心,告訴他這是個小毛病,以前媽媽或爸爸也有,讓孩子說出緊張、煩惱的原因,並試著解開。千萬不要強行逼迫孩子忍住,要知道神經性尿頻越是有意識地控制,就越不容易控制。

3、保持孩子會陰的清潔。特別是女孩,每天都要清洗小屁屁。如果發現孩子出現泌尿道感染的症狀,父母應在24小時內帶孩子去醫院就診。給她飲用大量的水。攝取大量的液體可以稀釋尿液,減輕排尿時的疼痛和不適,並幫助排出細菌。

4、不要過分關注或橫加指責,不要打罵數慎凳和訓斥,要鼓勵少兒將兩次排尿間隙的時間盡可能延長,並記錄每天兩次排尿間隙的最長時間,如有進步,可適當給予獎勵。

5、反復告訴孩子,他是健康的,尿頻症狀會很快改善,消除他們的不良心理因素,並鼓勵他們說出心中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