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灸出水泡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怎樣學化妝步驟視頻 2025-02-02 09:51:19
支付寶怎樣用來乘車 2025-02-02 09:49:06

灸出水泡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3-08-22 23:08:03

㈠ 艾灸起水泡是什麼原因怎麼處理

艾灸可以幫助治療和緩解多種疾病,是我們現在常見的中醫療法。特別瘦中老年朋友的喜愛和推薦。那麼,艾灸起水泡是什麼原因?艾灸起水泡怎麼處理?下面我整理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艾灸起水泡是什麼原因
1、施灸過量

可能是這次艾灸時間太長了,灸量過頭了,這種情況應該減少施灸的次數或縮短單次的艾灸時間。

平時身體沒有病痛的話,建議每隔5-7天艾灸保健穴即可,每穴位3-5鍾左右。如果有傷風感冒等病痛,或身體寒症較重,可以艾灸相應的穴位,時間可以長一點,5-15分鍾都可以。無病痛的情況下,不要每天艾灸,易上火口乾舌燥、便秘、痘痘、鼻血等。

2、排毒反應

正常人艾灸一般是很少起泡的,只有百分之幾的人會起泡。但對於有些人,寒溼氣重等,有病氣要排除,可能會起泡。這是艾灸起水泡最常見的原因。溼氣、寒氣重,經絡不通而造成的大的或小的水泡,是身體里病邪往外發的表現。溼寒之氣屬於邪,陽氣屬於正,正要把邪逼出來,就會出現灸花。邪氣排除體外需要一個通道,灸花就是這個通道。

做艾灸時,尤其是直接灸,有時會在灸過的地方會出現水泡甚至化膿現象,是邪氣外排的表現。發水泡是機體正氣恢復、祛邪除病的過程,所以這種水泡的出現有利於疾病的痊癒。古人提出艾灸起效的標準是機體的反應,這個反應就是灸瘡,所以古人將灸瘡作為判斷灸量和治療效果的一個主要指標。

有些人開始容易起泡,但只要堅持,以前的泡排了不少的毒後,再加上灸了一段時間後,經絡也通暢些,後來就不容易起泡了,再往後,就是特意想起個泡也起不了啦。

3、燙傷起泡

艾灸可能也有失手的時候。比如用艾條一隻手直接薰足三里,另一隻手玩手機。看到某條興奮的訊息,拿艾條的手一下子杵到了肉上。一聲吱吱地燒肉聲,起了個大水泡。不過,如果你是因為懸灸或者溫和灸,艾條離著面板「十里之遠」,也收獲一兩個水泡,這便不能叫著燙傷因為火沒有直接燙到面板。

怎麼區分艾灸起水泡和燙傷起泡:已經起泡是不太好區分是燙傷還是灸花的。可以理解為初時沒覺得燙,後來灸處起泡,你叫它灸花,燙得受不了還受而起泡了,或者火苗燒到了自己,你叫它燙傷泡。
艾灸起水泡怎麼處理
1、如果區域性出現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但如果水泡較大,可用消毒毫針從下方刺破水泡,放出水液,然後用芝麻油調配艾草灰塗抹。

2、把針用酒精消消毒,然後戳一個或幾個小孔,用紙幣把水輕輕地壓出來,然後用艾灸懸灸5到10分鍾,每天用艾灸灸一次到幾次,消消毒就行了。這樣處理,好了以後的疤痕不會太大。

3、在水泡下方用消毒過的針刺破,讓水流出來,然後塗碘酒或者紫葯水。用無菌紗布包紮,切記不可用創可貼,讓面板自然癒合。若是癢,撓破皮了塗碘酒或者紫葯水,避免感染。
從水泡顏色辨體內溼氣
1、如果水泡是無色的,說明是寒溼。

2、如果水泡是黃色的,說明有郁熱的表現

3、如果水泡是血水樣,說明體內溼毒很盛!

4、艾灸的地方發癢,是該部位是有風邪的表現。

㈡ 艾灸第二天起泡怎麼回事,怎麼處理

是正常現象,不需要特別處理。
出水泡是艾灸中很正常的現象,是我們體內排毒的過程,可以堅持繼續艾灸。如果出水泡說明體內濕氣較重,如果水泡是無色的,說明是寒濕,如果水泡是黃色的,說明有郁熱的表現,如果水泡是血水色,說明體內濕毒很盛,如果艾道灸的地方發癢,是該部位是有風邪的表現,艾灸可以幫助人去風去寒去濕,效果很好。
艾灸在正規機構做更靠譜,在眾多的養生健康公司中,傳艾健康的性價比高、口碑好,名師精通懸灸、溫針灸等灸法,對面診、手診、推拿、拔罐、刮痧等多種中醫外治療法也頗有研究,經驗豐富,值得信賴。
更多問題歡迎咨詢傳艾健康客服。

㈢ 艾灸出水泡是怎麼回事專家來解釋,早知早受益

艾灸起水泡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一些患者的體內濕氣過重,通過艾灸之後是會有起水泡現象的,能夠有效的減少濕氣問題。艾灸的溫度過高也是會引起水泡的。如果出現水泡問題的話,患者可以自行用,針挑破,記住針頭一定要進行消毒後才能夠挑破水泡,有水泡的地方在短時期之內就不要進行艾灸了,因為會使其部位化膿,不利於身體 健康 的。

艾灸在中醫裡面來說,艾灸後出水泡一般是正常現象,因為艾灸後體內正邪交戰,因此不同的人 會出現不同反應,有的人開始皮膚會長痘痘,而有些人會皮膚發癢,還有的人艾灸後會出現水泡等反應。不同症狀的水泡代表不同的體質。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因為溫度過高、皮膚過長時間高溫導致出現水泡的症狀。

艾草還可以製成艾灸條,是艾灸條的主要原材料,用艾灸條艾灸是中國古老的一種治療一些特定疾病的方法。具有通經活絡,祛除陰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等作用。灸用艾葉,一般以越陳越好。中醫認為,人是統一的整體,穴位是經絡上的點,刺激穴位就能引起經絡的反應,而經絡是氣血的通絡,同時也是病邪的通路。艾灸治病主要是因為其通經活絡的作用。

1、如果灸後起的水泡是透明無色的,說明是體內寒濕比較重。
2、如果灸後起的水泡是黃色的,說明有體內有郁熱的現象。
3、如果灸後起的水泡是血水樣,說明體內濕毒很盛,需要排毒。

1、 控制艾灸的時間,我們一般艾灸的時間是15~20分鍾,一天可以艾灸1~2次,連續療程最好。

2、 控制艾灸的溫度和離皮膚的距離,小心燙傷皮膚。

3、 找專業人士進行艾灸治療。

4、 選擇質量好的艾灸條。

如果艾灸後起了水泡,那麼說明身體內存有濕熱、郁熱等現象,所以我們應堅持接受艾灸,將體內的這些濕熱之氣排出去,從而促進身體的 健康 。同時在生活中,要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多補充蔬菜和水果,促進身體 健康 。

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做完艾灸盡量不要洗澡,以免濕氣通過毛孔進入身體,我們要加強鍛煉身體,平時建議低鹽低脂飲食,定期的復查,做好 健康 記錄。

㈣ 九宮艾:艾灸後為什麼會起水泡

這說明這個屬於寒氣往外走的情況啊有一些艾灸就是要必須讓皮膚起水泡才可以起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