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低血壓有哪些原因
擴展閱讀
怎樣學化妝步驟視頻 2025-02-02 09:51:19
支付寶怎樣用來乘車 2025-02-02 09:49:06

低血壓有哪些原因

發布時間: 2023-08-25 20:53:54

㈠ 什麼原因會導致低血壓

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體質偏弱的人或者是遺傳因素。
引起低血壓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體位、妊娠、情緒激動等生理性因素;以及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內分泌代謝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血容量不足等病理性因素。
一、生理性因素:
1.體位性低血壓,即坐位或平躺後突然站立,引起的低血壓。
2.妊娠、情緒激動、缺水等也可引起低血壓。
二、病理性因素:
1.神經系統疾病:脊髓空洞症、多發性硬化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重症肌無力等。
2.內分泌代謝疾病:垂體功能減退症、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等。
3.心血管系統疾病:主動脈瓣或二尖瓣嚴重狹窄、充血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心包積液、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多發性大動脈炎(無脈症)等。
4.慢性消耗性疾病:惡性腫瘤、重症肺結核、吸收不良綜合征等。
5.血容量不足:腹瀉、嘔吐、大量脫水、過度利尿、出汗過多、失血過多等。
6.醫源性:鎮靜、催眠類葯物,擴張血管葯物,交感神經阻滯葯物,利尿劑,脫水劑,抗抑鬱葯物等。
7.其他:如高原性低血壓、類癌綜合征等。
【拓展資料】
一、低血壓是指:體循環的動脈血壓低於正常水平。低血壓的診斷迄今尚無確切的數值規定,一般認為,當動脈收縮壓低於90mmHg,舒張壓低於60mmHg時可稱為低血壓或低血壓狀態。根據其產生原因的不同,大致可分為生理性低血壓狀態和病理性的低血壓病。
二、症狀表現為:
1.疲乏、無力:尤其是早上,患者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酸軟無力,經午睡或休息後可好轉,但到下午或傍晚又感乏力,這種倦怠感與患者實際工作或活動所消耗的體力不相稱,即這種乏力並非都是因疲勞過度所致。
2.頭痛、頭暈:在低血壓病的患者中,頭痛可以是惟一的主訴,其頭痛往往在緊張的腦力或體力活動後較為明顯,頭痛性質和程度不一,多表現為顳頂區或枕下區隱痛,也可呈劇烈的搏動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頭暈輕重不一,輕者兩眼發黑、眩暈;重者可以失神,甚至暈厥倒地,常在突然改變體位,尤其是由蹲位突然起立時最易發生。此外,靜止而又負擔過重的工作條件下也易發生。
3.心前區隱痛或不適:低血壓病患者心前區隱痛、不適,不僅可在體力勞動或緊張腦力勞動時發作,在安靜時也可發作,甚至引起心絞痛樣發作。

㈡ 低血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低血壓雖然不算是一種疾病,但可能是其他疾病所致,而且它會使人頭暈眼花、精神疲憊、 注意力不集中或昏倒、休克,而導致其他傷害產生。 低血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低血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1.罹患心不全、心肌梗塞、大動脈瓣狹窄症時,都會影響心臟搏出血液的功能,使心臟輸送血量減少,以致循環障礙而引起低血壓。

2.甲狀腺機能低下。甲狀腺機能減弱時,會出現氣力減退、身心疲憊、畏寒、皮膚乾燥等現象,而引起內漏茄正分泌障礙性低血壓。

3.末稍血管擴張。因細菌或毒素侵犯末稍血管,使血管失去收縮功能,導返悔致血管擴張、血壓下降,產生循環 障礙性低血壓。

4.暫時性大失血。因手術、外傷的大量出血,使體內循環的血液量驟減,而引起暫時性低血壓。

5.艾狄遜氏症。罹患此症會影響副腎皮質荷爾蒙的分泌,使患者出現皮膚變黑、惡心、嘔吐及低血壓等症狀。

6.老年人低血壓的原因

老年性低血壓合並暈厥者,其病因和誘因相當復雜,除心源性外,神經、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等也相當多見。

7.孕婦低血壓的原因

妊娠期間有兩個原因引起低血壓。增大的子宮壓迫大的血管,如主動脈和腔靜脈。這叫仰卧位低血壓,當你躺下時即會發生。當你不仰卧睡在床上時,則會減輕或避免這個現象。第二個引起低血壓原因是迅速由坐姿、跪姿和蹲姿起立引起的;這叫體位性低血壓。當你迅速起身,重力使你的血液從大腦流出,會使血壓下降。由坐姿或卧倒姿勢慢慢起身可避免發生此一情況。

低血壓患者日常調理

飲食調理1.葷素搭配: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豐富的營養物質,從而改善體質,以更強的精力和體力去對抗疾病。

2.如果是貧血症狀,宜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如豬肝、蛋黃、牛奶等以及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改善貧血症狀,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3.低血壓患者宜選用高鈉、高膽固醇的飲食方法,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強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如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富含膽固,宜適當多吃。

生活調理1.保證生活作息規律,平時勞作要注意休息。勞累或是睡眠不足會使血液更低,加重病症。

2.每天臨睡前可以洗個澡,加強血液循環,但時間不要太長,入浴時更要小心突然站立而頭暈昏倒。

3.低血壓患者應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者突然改變體位姿勢,而且生活環境溫度也不能過高,以免引起血管舒張、血壓下降。

運動調理運動可以調節神經系統,增強心血管功能,進而改善低血壓症狀。要根據自己的年齡、身體狀況選擇適當的運動項目,並持之以恆。有體位性低血壓納蠢的患者,要避免做久站或體位變動過大的運動項目;因患有某些疾病而引起低血壓的患者,在運動之前應先做一個健康檢查,在醫師的指導下制定合適的運動計劃,以免發生運動性意外或損傷。

精彩推薦:

三伏天 夏季養生 衣服染色去除小竅門 手上張小水泡 陰道瘙癢 指甲上有豎紋 安眠葯 腿抽筋 副乳

㈢ 低血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產生低血壓的原因有很多,多見於原發性與繼發性因素,也可由於體位改變、懷孕、過飽餐後等情況而發生低血壓,好發於65歲以上者、貧血或失血過多者、營養不良者,既往有高血壓病史、服葯不規律者,其葯物也是誘發低血壓的主要因素。

一、主要病因
1、原發性低血壓:如生理性低血壓,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形體瘦弱有一定關聯,幾乎都是在健康查體或住院時偶爾測量血壓時發現。
2、繼發性低血壓:
(1)短期內迅速發生低血壓,如大出血、過敏、腹瀉、嘔吐、大量脫水等原因所致的血壓急劇降低。
(2)患有脊髓空洞症、多發性硬化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重症肌無力、垂體功能減退症、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心包積液、吸收不良綜合征等也可以導致低血壓。
(3)當飲食中缺乏維生素、葉酸而導致貧血時,也會發生低血壓。
3、體位性低血壓:多發生於由平卧位、坐位突然起立時或者長時間站立之後,引起血壓急劇下降導致的低血壓。
4、孕期低血壓:當孕婦發生缺鐵性貧血時,會引起低血壓,在懷孕期間血液循環系統會迅速膨脹,因此導致血壓下降,此為正常現象,一般血壓會在生產後恢復至孕前的正常水平。
5、餐後低血壓:空腹鍛煉後,這時血糖及血壓都有所下降,接著用餐引起內臟及全身血管擴張,便可能發生餐後低血壓,多見於老年人。
6、初進高原引起的低血壓:初次進入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4~6個月後常會出現低血壓,可能與慢性缺氧有關。
二、誘發因素
葯物因素:近期服用了某些可導致體位性低血壓的葯物,如α受體阻斷葯、血管擴張葯、神經節阻斷葯、抗精神病葯、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三環類抗抑鬱葯、四環類抗抑鬱葯、抗帕金森病葯物等,易誘發低血壓。

㈣ 血壓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低血壓的常見病因分類:
1.體質性低血壓:臨床上主要見於體質瘦弱者,尤以20-40歲的女性多見.雖有明顯低血壓,但無任何不適症狀,僅偶於查體時被發現.
2.體位性低血壓:指從平卧位突然轉為直立位或長時間站立時發生的低血壓。
3.繼發性低血壓
(1)神經系統疾病:脊髓空洞症多發性硬化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重症肌無力等;
(2)內分泌代謝疾病:垂體功能減退症腎上腺皮質
功能減退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等
(3)心血管系統疾病:主動脈瓣或二尖瓣嚴重狹窄充血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心包積液周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多發性大動脈炎(無脈症)等。
(4)慢性消耗性疾病:惡性腫瘤重症肺結核、吸收不良綜合征等
(5)血容量不足:腹瀉嘔吐、大量脫水、過度利尿出
汗過多、失血過多等
(6)醫源性:鎮靜催眠類葯物、擴張血管葯物、交感神經(包括神經節)阻滯葯物利尿劑、脫水劑、抗
抑鬱葯物氯丙臻等
(7)其他:如高原性低血壓類癌綜合征等

㈤ 造成低血壓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引言:血壓是我們重要的生命體征之一,血壓需要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偏高或偏低都是不正常的。造成低血壓的因素,都有哪些呢?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三、有低血壓需要注意什麼?

對於長期低血壓的人群來說,首先要注意如果有相關的症狀,應該及時在醫生指導下確定低血壓的原因,適當的增加飲食的營養,多吃一些具有溫補脾腎的食物,還有要適當的增加鈉鹽的攝入,可以提高血壓改善頭暈疲倦無力等相關的症狀,但是使用攝入量長期不可以太高的,還可以適當的吃一些生薑促進消化,健胃升高血壓,平時盡量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籽等具有降低血壓相應的食品,需要積極的參加體育鍛煉來增強體質。

㈥ 低血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引起低血壓低的原因是有很多,比如情緒激動、緊張、運動和安靜的狀態下的測量血壓也是不同的,一般低壓低,生理性的原因主要是個人的體質相關,比如偏瘦弱的體質、年輕的女性、長期不鍛煉的人,低壓都是偏低的,再就是一些老年人,因為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的射血功能減退,也會產生低壓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