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右腳腳掌心疼痛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文字背景顏色怎樣去掉 2025-02-02 02:44:02

右腳腳掌心疼痛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3-09-02 18:59:30

❶ 腳底心疼是怎麼回事

這原因就多了,可以是腳底本身軟組織炎症,也可以是腰椎神經壓迫,還可以是小腿肌腱問題引起等。

接下來,我會從較為常見的原因著手,告訴大傢具體為何腳底中心痛的,以及一些常規處理方法。

原因一: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通常由於過度使用或損傷導致足底筋膜產生無菌性炎症,常表現出足底近足跟處疼痛不適。當然疼痛也可能會在腳底中心。

因此,當這腰椎神經受壓時,有可能引起足部的疼痛、麻木,或力量下降。

跟前兩個原因不同,它病變的部位不在足部而是腰部,症狀的出現會與腰部活動(如向前/向後彎腰),長期久坐等有關。

所以,常規處理方法往往也是在腰部。例如,腰部深層肌肉強化運動,腰椎牽引,腰椎手術等。

總結:

以上是導致腳底中心疼痛的常見原因。

如果通過常規應對方法,仍無法緩解,甚至疼痛越來越明顯,出現頻率越來越多,建議盡早就醫尋求專業醫療幫助。

另外,需要補充的是,不要自己給自己下診斷!否則,您很容易會每看一個相似的症狀,就覺得自己好像是這樣,越看越迷茫。遇到長期無法緩解的足底疼痛,還是應該請醫生判斷。

如果我的回答有幫助到您一點,記得點贊、收藏、關注呀!我會持續更新健康知識的。

❷ 腳掌痛是什麼原因

腳掌痛一般都是由於長時間走路、跑步、爬山時,損傷了小腿後面或者足底的肌肉引起的。下面我們來做一個詳細分析。

趾長屈肌位於脛骨後面,下行經過踝關節內側到足底附著於四個小的腳趾下面。走路或者跑步過多,還有就是光腳在山路上行走,就會導致它的損傷。損傷後會引起腳掌疼痛。

趾長屈肌可以用對側的膝蓋按摩,把小腿放在對側的膝蓋上,對准痛點移動小腿進行按摩,每次幾分鍾每天三次。

趾短屈肌起於跟骨,止於四個趾骨,它是協助趾長屈肌屈曲四個小腳趾。趾短屈肌損傷後會引起腳掌前面的跖骨頭的酸痛。

把筋膜球踩在腳底,在足跟前方滾動尋找壓痛點,找到後滾動按摩,每次幾分鍾每天三次。

拇收肌和拇短屈肌位於腳掌部位,它們是走路時腳前部疼痛的主要原因。

同樣把筋膜球踩在腳下,在腳的前部滾動尋找壓痛點,找到後滾動按摩,每次幾分鍾每天三次。

腳底痛一般有幾種可能;

一、趾腱筋膜炎疼痛的部位靠腳掌前面一點

二、跟骨骨刺是骨質增生的結果疼痛的部位主要是靠近跟骨的地方也就是腳掌靠後面一點但這病是有慢性病性病史老年易患而您只是最近一段時間起病且您還年輕一般不考慮

三、跟腱炎這病疼痛主要在腳後跟肌腱處疼痛厲害的話可以牽連腳後跟.

根據這些病狀考慮趾腱筋膜炎可能性較大注意休息走路不要走多了.睡前熱水洗腳腳底也可熱敷.如果症狀重的話影響步行那麼針灸或推拿治療。

腳底疼痛也可能是足底筋膜炎筋膜炎,多表現為發病部位疼痛,多為酸痛不適,肌肉僵硬板滯,或有重壓感。晨起或天氣變化及受涼後症狀加重,活動後則疼痛減輕,常反復發作。急性發作時,局部肌肉緊張、痙攣,活動受限。

由於在急性期沒有得到徹底的治療而轉入慢性,或者由於患者受到反復的勞損、風寒等不良刺激,可以反復出現持續或者間斷的慢性肌肉疼痛疼痛、酸軟無力等症狀。體檢時可在患處觸摸到固定壓痛點,位置常固定在肌肉的起止點附近或兩組不同方向的肌肉交接處,壓痛點深部可摸到痛性硬結或痛性肌索。

肌肉的鍛煉可能還是最重要的,但應掌握鍛煉時機及方法,疼痛急性發作時避免鍛煉,游泳是較好的鍛煉方式。少數症狀頑固,久治不愈的患者需手術治療。

腳掌痛是不是走路過多,或者勞累過度引起的,建議多休息,如果不起效,建議及時去醫院做個檢查[祈禱]

❸ 腳底痛是怎麼回事

有的時候,明明沒走什麼路,還是感覺到腳底板疼,早起下地時,腳底板疼痛會更明顯,真是讓人飽受折磨,雖說走時間長,就會有緩解,但還是能明顯感覺到腳底板疼。

醫生建議的治療方法

1.物理治療

休息並以物理治療來改善足跟的疼痛,包括超短波、電療等。久站或運動後引起的足跟疼痛,可在足跟部冰敷10分鍾~15分鍾。如無明顯改善,可考慮局部封閉治療。

2.足弓支撐

使用帶有足弓支撐的鞋墊可均勻分散患者足底壓力,可在下肢負重時有效降低足底筋膜所受的拉力,進而減少反復牽拉對足底筋膜的傷害。

3.伸展運動

(1)靠著牆壁把上臂向前張開到肩膀的高度,用手掌壓著牆,當彎屈一側膝蓋往牆壁推時,保持另一膝蓋伸直;而在彎屈膝蓋慢慢地向前靠時,嘗試保持後跟平貼在地上,在感覺到跟腱和腳弓有拉張時,保持這一姿勢10秒,然後放鬆、直立。

(2)向前靠在固定物體上,慢慢蹲下,保持兩後跟貼在地上。當你感覺跟腱和腳弓將要上升離開地面且肌肉充分拉張時,保持這一姿勢10秒,然後直立。可反復練習。

(3)在樓梯的最底階用前腳平衡站著,慢慢降低後跟,直到你開始感到小腿肌肉拉張,保持這一姿勢10秒,然後站起來,並且重復動作。

❹ 一覺睡醒,右腳前腳掌突然很痛,是怎麼回事

1疾病簡介
足底筋膜炎,是因為足底的肌肉受到外力暴力的沖擊或者長時間的走路,引起局部肌肉勞損導致局部筋膜發炎,表現為局部疼痛,走路最重。最常見症狀是腳跟的疼痛與不適

,壓痛點常在足底近足跟處,有時壓痛較劇烈,且持續存在。晨起時疼痛感覺明顯,行走過度時疼痛感加劇,嚴重患者甚至站立休息時也有疼痛感。足底筋膜炎是運動引起的慢性損傷,最常見的原因是經常長時間走路包括登山健身、徒步旅行、逛商店等活動,連續走上幾天,就很容易引起足底的慢性損傷,從而導致足底筋膜炎。另外,鞋跟太硬造成對足跟的壓迫,經常穿高跟鞋也會加重足底的損傷,也能引起足底筋膜炎。
2疾病病因
以下這些原因可能引起足底筋膜炎:
1、穿著高跟鞋;
2、體重增加;
3、走路及爬樓梯的次數增加,以及長時間站立;
除此之外,先天性足弓異常,比如高弓足或者低弓足患者,較正常足弓更容易患上足底筋膜炎。
3常見症狀
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腳跟的疼痛與不適。

一般而言,疼痛在早晨下床時的第一步最為明顯,這主要是因為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足底筋膜不再負重,會處在較為縮短的狀態。因而當早晨下床踩地時,會對足底筋膜產生較大較快的牽拉,進而引起疼痛。但在行走一段時間後,足底筋膜會變得較松,因而症狀會緩解。但若過度行走,足底筋膜被牽拉的次數漸增,症狀又會再現。最常見症狀是腳跟的疼痛與不適,壓痛點常在足底近足跟處,有時壓痛較劇烈,且持續存在。晨起時疼痛感覺明顯,行走過度時疼痛感加劇,嚴重患者甚至站立休息時也有疼痛感。在足底近足跟處,您通常可以按壓到明顯痛點。有時壓痛較劇烈,且持續存在。理學檢查可發現,病患最疼痛處在跟骨的前內側,被動地往上牽拉病人腳趾,或請病人用腳尖站立,會引發足跟疼痛。足部的X光片有時可以見到跟骨處產生骨刺,但骨刺的程度與足底筋膜炎無絕對關系,故其診斷是以臨床症狀為主,並可輔以超音波影像。一般而言,足底筋膜炎的較常見於女性、肥胖者、及老年人。足底筋膜炎最主要的症狀:行走時足跟底疼痛;足底有明顯壓痛點,嚴重患者站立甚至休息時也會有疼痛感。
4治療方法
減輕疼痛
休息並以物理治療來改善足跟的疼痛,包括超短波、電療等。

冰敷
若是久站或運動後引起的足跟疼痛,則可在足跟部冰敷約10分鍾~15分鍾。如無明顯改善,可考慮局部注射類固醇。
中醫治療
可用一些消炎、鎮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的中葯治療。中醫桂芩活絡貼貼於足跟肌表刺激神經末梢,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之目的。安全、經濟、快速解除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病痛。中醫烏 金 膏內調外治之法,一方面能修復受損筋膜、清除淤血、解除肌肉痙攣,一方面滋補腎陰、調養機理、行氣活血,攻補結合,故在治療筋膜炎上有標本兼治的功效。
筋膜炎中醫治療方法
中醫認為本病以局部經絡阻滯、氣血運行不暢為主,但因病人體質不同及患病期間感受風寒濕之異,各有不同。桂附 膏治療以活血化淤、消腫止痛、溫經散寒為主。
[葯物組成] 威靈仙40g、制川烏、虎杖各30g、乳香、沒葯、地鱉蟲、片姜黃、青木香、骨碎補各20g、川蜈蚣大3條。
[功能主治] 行氣活血通脈。治療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肌炎,肌筋膜炎,骨質退行性變等。
[用法用量] 每次服20ml,每日三次飯後服。服一料為一療程,一般服二三療程。
[制備方法] 上葯打碎裝入瓶中,浸糧食白酒1750~2000ml,密封,每日搖盪一次,十日後服用。[1]
帶有足弓支撐的鞋墊
帶有足弓支撐的鞋墊可均勻分散患者足底壓力,通過專用的3D掃描儀掃出足底三維圖像,使用數字化雕刻機雕刻鞋墊,此種定製鞋墊可在下肢負重時有效降低足底筋膜所受的拉力,進而減少反復牽拉對足底筋膜的傷害。《衛生部疼痛學分冊》也作出注釋:足墊是治療足底筋膜炎的有效方法。
伸展運動
a. 靠著牆壁把上臂向前張開到肩膀的高度,用手掌壓著牆,當彎屈一側膝蓋往牆壁推時,保持另一膝蓋伸直;而在彎屈膝蓋慢慢地向前靠時,嘗試保持後跟平貼在地上,在感覺到跟腱和腳弓有拉張時,保持這一姿勢10秒,然後放鬆、直立。這個運動每側後跟應重復20次。
b. 向前靠在一張桌子、椅子或櫃台上,慢慢地蹲下,保持兩後跟貼在地上。當你感覺跟腱和腳弓將要上升離開地面且肌肉充分拉張時,保持這一姿勢10秒,然後直立。重復20次。
c. 在樓梯的最底階用前腳平衡站著,慢慢降低後跟,直到你開始感到小腿肌肉拉張,保持這一姿勢10秒,然後站起來,並且重復動作20次。
休息並以物理治療來改善足跟的疼痛,包括超短波、電療等。若是久站或運動後引起的足跟疼痛,則可在足跟部冰敷約10分鍾~15分鍾。如無明顯改善,可考慮局部注射類固醇。
其他治療選擇
1、理療;
2、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葯物治療;
3、局部封閉治療;
4、使用中醫貼於足跟肌表可刺激神經末梢,減輕刺激,緩解疼痛;
5、常用熱水泡腳,可以緩解病痛。
中醫偏方
1.熱湯外洗方子
桂枝30克,赤勺30克,桑枝20克,一日三次,一劑兩天,三劑一療程。
5預防
對於足底筋膜炎,若能早期有效地治療,大部分人都能痊癒;拖得過久,轉變成慢性就棘手了。這是種非常困擾人的疾病,但也是可以預防和治癒的疾病,只要加強日常衛生知識和伸展運動的技巧,就可以減少足底筋膜炎發生的機會。
6復健
動作分別如下:
一、足底筋膜按摩運動:用大拇指上下按壓腳掌前後端的足底筋膜

跟腱解析
,按壓程度以感覺足底會酸即可;每天2-3次,每次2-3分鍾。此按摩可舒緩筋膜緊綳,增進足底血液循環。
二、足底筋膜牽拉運動:一手固定腳跟,另一手握住腳趾,用力將腳趾往上扳至筋膜有被拉扯感覺為止;每次拉扯後停留10秒鍾再放鬆,重復10次。另一種方法,膝蓋伸直,然後拿一條毛巾置於腳掌前端,二手分別握住毛巾二側,向內用力拉至筋膜有感覺到被拉扯為止;一樣每次拉扯後停留10秒鍾再放鬆,重復10次。此動作可舒緩筋膜緊綳,增加筋膜彈性。
三、跟腱牽拉運動:雙腳呈弓箭步姿勢,雙手扶於牆上,後腳整個腳掌需要完全著地,足底部有完全伸展的感覺;此動作停留10秒鍾再放鬆,重復10次,每天做2-3次。站立於牆邊背部緊貼牆壁雙腳伸直,腳底下紅色線條置放一塊斜木板與地面呈現約20至30度,然後讓前腳掌高於腳後跟;此動作維持站立10秒鍾再到正常地面放鬆,重復10次,每天做2-3次。
7選擇對的鞋子
1.鞋內的鞋埝最好具有支撐足部內足弓的構造。
2.後跟鞋埝柔軟性要高,且具有吸震效果。
3.不要穿過高的高跟鞋,或是超平的平底鞋,最好的高度為1吋左右。
4.鞋子前面要有足夠容納腳趾的空間,以腳趾用力頂到鞋的前端時,後跟部位還可以容納一隻手指為宜。
8日常護理
足底筋膜炎患者首先要注意足底筋膜炎的護理問題,一個好的護理方法是給治療筋膜炎的一個很好的幫助。
1、足底筋膜炎患者應減少跳、跑、長走等足部大量運動。
2、每晚可用溫熱水泡腳,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3、老年人最好選擇較松軟的鞋,如休閑鞋,鞋穿久了要換。
9日常注意
勿走健康步道
有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千萬不要以為走健康步道可解決足部疼痛,反而會加重發炎情況。所以有此毛病的人,最好不要赤足踏地、避免行走於凹凸不平路面。
勿做腳底按摩
很多人喜歡找人做腳底按摩,認為愈痛愈好,臨床上有醫師發現,不少人因做腳底按摩,按出足底筋膜炎。醫師表示,民眾在接受腳底按摩時,千萬不要硬著頭皮忍痛,疼痛難耐時,一定要請按摩師放輕力道或停止。
睡覺時使用腳部護木
睡覺時,在腳底放一塊護木,讓腳踝保持九十度,不要向下放,這樣筋膜就不會這么緊了,起床的第一步就不會疼痛。
選擇運動氣埝鞋
要改變穿鞋習慣,不要穿拖鞋,因為拖鞋沒有包復性,要穿運動氣埝鞋。但有兩個重點,一是鞋子的後跟是有包背的,可以像塑腰一樣把腳踝底的脂肪組織塑起來;二是鞋底要軟,才不會碰到痛點。

❺ 腳掌痛是、什麼原因

腳部對人們的重要性大家都是知道的,只有擁有健康的腳才能夠正常的行動,可是由於人們平時出行以及運動都需要用到腳,腳掌就很容易出現問題,腳掌一旦出現了問題就會產生疼痛,有的時候還會感染發癢,嚴重的影響到了人們的正常行動,那麼腳掌疼是怎麼回事?

1、跖筋膜炎
可能是平時的輕傷或者是慢性的疾病所引起的病變。如果患上了跖筋膜炎在跟骨附近就可能有骨質增生,在通過x射線檢查的時候,就能夠看得到骨刺。但是不一定所有的跖筋膜炎都有骨刺存在,如果想要確診跖筋膜炎,就需要醫生進一步的仔細檢查。如果真的患有跖筋膜炎就要選擇相應的治療,注射相應的葯物,一般都可以治癒。

2、跟墊痛
這種情況一般都發生在老年人的身上,人們上歲數之後,跟墊彈力就會下降,跟骨在沒有墊襯的情況下承擔著比較多的重量,就形成了鈣物質沉積,從而引發跟墊痛。同樣也可以選擇注射的方式進行治療。
3、注意正確購買鞋
一般腳掌疼的人都是男士,所以建議男性朋友們在買鞋的時候將手伸進鞋裡面壓一壓,如果有彈性就說明襯墊比較好,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如果不選擇一雙襯墊較好的鞋,很容易引發疼痛。而且要注意買鞋的時間,最好是選擇在下午或者是晚上去買些,這時腳是膨脹的,如果早晨買鞋,到下午時可能就會覺得緊。

4、護理好腳部
如果在白天工作過於勞累或者是走路比較多,在晚上九點左右可以選擇泡腳,可以冷熱水交替泡,可以促進血管的收縮舒張,對血液的循環非常有幫助,能夠有效緩解腳掌疼的情況。
可見,引起腳掌疼的原因是比較復雜的,但是不論是什麼原因所造成的,都要注意緩解,因為長時間的疼痛會對行動造成不必要的影響,更會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