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眩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眩暈即頭暈目眩的總稱。目眩是指眼花或眼前發黑,視物模糊;頭暈是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轉,站立不穩。兩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為「眩暈」。
眩暈多屬肝的病變,可由風、火、痰、虛等多種原因引起。在歷代文獻中,本病還有「眩運」、「目眩」、「暈眩」、「眩冒」、「眩仆」等不同稱謂。
本病與西醫學中的眩暈含義基本相同。臨床上凡以眩暈為主要症狀的疾病,如梅尼埃病、迷路炎、前庭神經元炎、腦動脈硬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高血壓、低血壓,以及其他腦部疾患眩暈症狀突出者,均可參考本篇辨證施治。
【病因病機】
1.主要症狀為目眩、頭暈。患者眼花或眼前發黑,視外界景物旋轉動搖不定,或者自覺頭身動搖;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甚則仆倒。
2.伴有惡心、嘔吐、眼震、耳鳴耳聾、汗出、面色蒼白、懈怠無力、肢體震顫等症狀。
3.慢性起病,逐漸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復發作。可因勞累、緊張、感受風寒等因素而引發。
【預後及轉歸】
眩暈的預後與病情輕重有關。若病情較輕,治療護理得當,則預後多良好;反之,若病久不愈,發作頻繁,發作時間長,病情重篤,則難以獲得根治。尤其是肝陽上亢者,陽愈亢而陰愈虧,陰虧則更不能涵木潛陽;陽化風動,血隨氣逆,夾痰夾火,橫竄經隧,蒙蔽清竅,即成中風危證,預後不良。少數內傷眩暈患者,也可因肝血、腎精耗竭,耳目失其榮養,而發為耳鳴或失明之病證。
【預防與調護】
平時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保持心情舒暢、樂觀,防止七情內傷;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飲食有節,戒煙限酒;節制房事,切忌縱欲過度。
眩暈發病後,要及時診治,注意休息;症狀嚴重者卧床休息,注意生活調理,飲食清淡;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突然、劇烈的體力活動,避免高空作業。
㈡ 眩暈症是怎麼引起的
1、低血壓症:低血壓眩暈也是非常多見的,特別是年輕人,容易反復發作。姿勢性低血壓眩暈則多見於中老年人,在起立或起床時突然眩暈,旋即消失,再做同樣動作時又覺眩暈。
2、高血壓病:高血壓所致的眩暈多數是由於情緒變化、精神緊張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響,使血壓產生波動而引起的。也有的是濫用降壓葯,使血壓突然大幅下降,發生眩暈。
3、貧血:貧血容易引起腦缺氧而出現眩暈,惡性貧血眩暈尤為明顯,患者可因中樞神經系統缺氧,導致神經系統的器質性變化。因此,患者的運動或位置感及下肢震動感均可喪失,眩暈加重。
4、運動不足:有些人平時缺乏鍛煉、心肺功能較弱,如果突然劇烈運動,可出現頭暈。運動時間過長,體內營養物質耗損過多,血糖濃度降低,或者劇烈運動時,呼吸加快體內氧氣供應不足也易產生眩暈。
5、腦血栓:輕度的腦血栓可引起眩暈。這是因為動脈硬化造成動脈管腔內膜病變出現狹窄後,其遠端部分仍可通過自動調節,使血管阻力減低,並建立側支循環而維持「正常」的血流量,暫時不使腦血栓形成。但是患者仍可出現頭暈或眩暈。一側肢體麻木或無力等症狀。
6、動脈硬化症:動脈硬化造成腦血栓附著可誘發腦缺血發作。這種腦缺血如果來自頸內動脈,就可出現浮動性眩暈和眼前發黑。
(2)如何診斷眩暈原因擴展閱讀
眩暈患者發作期會出現旋轉、嘔吐,同時還會造成迷路、前庭、耳蝸器官損害,造成耳蝸毛細胞死亡和前庭功能喪失,進而引起耳鳴、耳聾、共濟失調等危害性。如不及時治療很容易引起"思維下降、頭痛痴呆、腦血栓、腦溢血、半身不遂、中風偏癱,甚至猝死。
㈢ 頭暈目眩是什麼原因
1、體位性低血壓:最常見的就是這一種了,所謂體位性低血壓是指體位發生變化所導致的,最常見的是久蹲後突然起身所導致的突然頭暈目眩,這是由於長時間的久蹲,導致下肢的血液聚集而不能迅速的流向腦部,就容易出現腦部短暫性的缺血的一種表現。還有對於長期久卧的人來說,突然起身,也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2、心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也是引起頭暈目眩的一種情況之一,例如心臟疾病,除了三高外,會有心前區的疼痛;還有就是會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也會出現頭暈的情況,一般幾秒會緩解;另外就是腦梗的情況,一般腦梗會伴隨肢體不適、語言等障礙,嚴重的也會導致出現頭暈的情況出現,所以說,如果出現以上嚴重的情況下,就應當立馬就醫,以免耽誤了病情,造成身體上的損傷。
3、腦源性暈厥:出現頭暈的現象,大多都是由於腦部的突發情況所引起的,所以說,出現頭暈離不開腦源性的因素。經過醫學研究發現:椎基底動脈短暫性痙攣缺血或發生卒中、頭痛等情況下也可能出現暈厥。如出現這種情況嚴重的話,就需要做神經科的檢查:主要包括CT、磁共振、腦血管檢查等。通過這一系列檢查來確定病情的真正原因,及時治療,避免病情加重。
4、耳石症:不知道這種情況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正常情況下耳石是附著於耳石膜上的,當一些致病因素導致耳石脫離,如果這些脫落的耳石就會在內耳內被稱作為內淋巴的液體里游動,當人體頭位變化時,這些半規管亦隨之發生位置變化,沉伏的耳石就會隨著液體的流動而運動,從而刺激半規管毛細胞,導致機體發生強烈性眩暈,時間一般較短,數秒至數分鍾,可周期性加重或緩解。
5、梅尼埃症:這也是引起頭暈的頭暈目眩嚴重的一種原因之一,出現這種情況會伴有耳鳴耳聾、惡心嘔吐的症狀,不過幾秒或者幾分鍾後緩解,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內耳膜迷路積水所導致的,調查發現,可能在一個月內出現幾次或者幾年出現一次。如果說,有上述的表現並且症狀嚴重的患者需來醫院就診。不可忽視或者是抱有僥幸心理認為一會就好,這往往是錯誤的想法。
6、情景性暈厥:這種情況的說法往往是你在做完某一件事情之後,在這個情景中出現的突然頭暈的現象,比如說最常見的有劇烈運動後、排便過後、大笑情緒激動過後、以及腹痛、吞咽等情景過後,都有可能會出現頭暈的現象。如果因為這種原因引起的不必急慌,一般緩解幾分鍾就可以沒事了。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如果長時間的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大家就要引起注意了,不要簡單的吃點葯,而是選擇去醫院進行就醫,排除疾病的可能。相信大家看到這應該是了解到了引起短暫頭暈的原因都有哪些了吧!特別是對於老人來說,如果出現頭暈的情況嚴重,就必須要引起重視,因為老年人的血管比較脆弱,以免忽略病情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㈣ 造成眩暈的病因有哪些
引起頭暈的原因有很多:一、臨床上比較多見的是腦血管疾病,可以見於腦梗死、腦出血以及後循環的缺血。二、內科疾病也可以導致病人出現頭暈,比如貧血,也可以見於冠心病、心律失常,由於心臟射血受到影響,也可以出現頭暈伴心慌的症狀。三、頸椎疾病也可以出現頭暈,特別是椎動脈型頸椎病。四、頭暈也可以見於周圍性眩暈,比如美尼爾綜合征、前庭神經元炎、前庭功能減退或者良性位置性眩暈,都可以出現頭暈。五、患有慢性主觀性眩暈的疾病,考慮是心因性疾病,一般經過臨床的檢查都是陰性,主要是治療心理疾病為主。對於頭暈臨床上也有些罕見疾病,比如多系統萎縮,以及帕金森病人出現的體位性低血壓,都可以導致病人出現頭暈,對於頭暈要根據伴隨症狀確定病因後針對病因給予治療。
㈤ 眩暈症 要做什麼檢查能查出來
眩暈症一般可分為中樞性眩暈和外周性眩暈。中樞性眩暈的患者眩暈持續時間比較長,往往伴有眼前黑蒙、聲音嘶啞、吞咽困難、行走偏斜等神經缺損體征。患者一般需要進行頭顱CT平掃、頭顱磁共振平掃以及血管成像、頭頸部CTA檢查。具體病因可以先看一下我的頭像位置,找到聯系方式進行咨詢,了解病因才能有助於更好的治療。外周性眩暈患者的眩暈持續時間相對較短,眩暈程度比中樞性眩暈重,常會伴有惡心、嘔吐、出汗、面色蒼白等症狀,一般沒有神經功能缺損體征。病人需要進行前庭功能檢查以及耳科檢查,包括眼震電圖、甩頭試驗、雙溫試驗以及電測聽和中耳分析等。
㈥ 頭暈的原因是什麼呢
頭暈的原因有多種,臨床上主要分為中樞性眩暈和周圍性眩暈兩大類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眩暈。
中樞性眩暈臨床上主要包括小腦、腦干出血以及梗塞,以及小腦腦乾的腫瘤,後循環TIA的患者也可以引起頭暈。中樞性眩暈,其頭暈的症狀常常較輕,可以伴有惡心、嘔吐、眼震,但患者常常不伴有耳聾、耳鳴以及視物旋轉,患者可以伴有神經功能缺損的症狀和體征等等。
周圍性眩暈臨床上常見的病因有,美尼爾綜合症、前庭神經元炎、迷路炎、耳石症等等。另外,高血壓的患者可以引起頭暈,血壓過低的患者也可以引起頭暈,貧血的患者可以出現頭暈。另外,頸椎病的患者有些也可以引起頭暈等等。
㈦ 眩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眩暈可能是耳部疾病、頭部疾病、心臟疾病、眼部疾病、全身疾病、葯物因素、精神心理因素、飲食和生活因素等原因引起的。
眩暈是一種人體主管感覺出現異常的症狀,表現為感到自身或周圍事物發生旋轉或晃動,可伴有平衡能力下降、頭重腳輕、眼花等。眩暈分為周圍性眩暈及中樞性眩暈。周圍性眩暈包括梅尼埃病、迷路炎、前庭神經炎、暈動病等耳部疾病;中樞性眩暈包括顱內腫瘤、顱內感染、頭部外傷、高血壓腦病、腦供血不足或腦出血、癲癇等腦部疾病,心律異常、心力衰竭、低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屈光不正、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全身疾病引起的貧血,中毒,葯物不良反應,緊張、焦慮等精神心理因素,飢餓、劇烈運動、疲勞等飲食和生活因素都可以引起眩暈。
發生眩暈,如果通過舒緩情緒、休息等方式不能緩解,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並按醫生的要求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