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經常發低熱是什麼原因
發熱時體溫在37.4-38度(口腔體溫)之間,並持續一個月以上,稱為長期低熱.有些高溫作業的人.孕婦或女性排卵期,體溫可較正常略高,但如離開高溫環境或分娩.排卵後,體溫可恢復正常,稱為生理性高體溫,而非低熱狀態.長期低熱可見於許多原因,一般分為器質性和功能性兩大類,以器質性多見,病因以感染最多見:1.感染性 結核病.慢性局灶性感染.鏈球菌感染後狀態.慢性病毒性肝炎.全身性巨細胞性包含體病.梅毒等: 2.非感染性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變態反應疾病與結締組織疾病,消化系病如肝硬變.炎症性腸病,心功能不全,血液病,惡性腫瘤,間腦綜合症等 3.功能性長期低熱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原發性低熱).夏季熱.某些急性傳染病(如傷寒)的恢復期(感染後低熱).功能性低熱的臨床特徵是體溫比正常人升高0.3-0.5度左右,不超過38度,熱型有相對的規律:日間溫差不大(相差0.5度),可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各項檢查正常,病人不因長期低熱而影響身體健康,這與器質性低熱可以鑒別.功能性低熱,主要靠較長時期的動態觀察,排除各種器質性疾病後診斷.
Ⅱ 持續低燒是什麼原因
持續低燒是指持續兩周以上,體溫在37.3-37.9℃之間的發燒,持續低燒有以下原因引起。
一、感染性疾病。最為常見,在所有的感染性持續低燒中以結核感染最多見,比如肺結核,可以出現午後低熱還伴有長期盜汗、咳嗽、咳痰、咯血、消瘦等症狀。
二、慢性炎症。如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扁桃體炎、慢性鼻竇炎、慢性腎盂腎炎等均可出現持續低燒的情況。
三、巨細胞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持續低燒。
四,非感染性疾病。如甲亢、風濕熱、系統性紅斑狼瘡、血液系統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肺癌,肝癌,腸癌等腫瘤性疾病均可引起持續低熱。
五、服用或注射葯物以後產生的葯物熱也可出現持續低熱的情況。
六、功能性持續低熱,包括生理性、季節性、環境性、神經功能紊亂性都可出現持續低燒的情況。
Ⅲ 長期低燒查不出原因怎麼辦
你現在好了嗎?我也是低燒半年,不出汗,查了很多還待查,求方謝謝
Ⅳ 經常發低燒的人該做什麼檢查
什麼是經常低燒=,長期低熱一般是指體溫持續在37.4℃一38.4℃達一個月以上者。
長期低熱見於下例情況:慢性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慢性以及某些結締組織病、血液病、惡性腫瘤等,這就需要請臨床醫生結合每項檢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來綜合判斷,明確診斷再積極治療。
保持樂觀情緒樂觀的態度可以維持人體於一個最佳的狀態.多吃新鮮蘿卜、人參蜂王漿、蘑菇、猴頭菇、草菇、黑木耳、銀耳、香菇等.
總而言之進行血常規、胸片、血沉等檢查,以及必要時進行骨髓象等檢查,以及的正規醫院的中醫科進行辯證施治也是可以的,確定疾病等原因應該是最關鍵的,並且根據檢查結果制定合理治療措施。以及支原體抗體檢測、病毒檢測、結核菌素試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