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的身體突然變得很怕熱是什麼原因呢
中醫通常認為,經常怕熱、汗多,是陰虛的表現。體質過熱,加上飲食不當,經常吃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以及睡眠質量差,經常熬夜,身體勞累過度,就會造成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的紊亂。也有可能是甲狀腺出現了異常、代謝過快而導致,需要做全面檢查,確診後在醫生建議下對症治療。
B. 身體怕熱是什麼原因
1、身體怕熱第一可能是先天性的,與遺傳因素有關。
2、還有一部分人是由於腎陰虛,或者是體虛造成的。
3、一般大多數人的怕熱都是環境因素有關系,有一部分病人是因為心理因素有關系,比如環境過熱,你再出現焦躁的情緒,那麼怕熱出汗的這個狀況會越來越嚴重。
4、有一部分病人是由於身體素質比較差,體虛造成的,這時候需要加強體育鍛煉,多出些補氣血的食物或葯物。
5、最後提醒有一部分病人確實是有身體上的疾病,比如甲亢,病人會非常怕熱,這是內分泌失調造成的。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到醫院裡面去進行相應的檢查,排除一些器質性的疾病。
C. 身體特別怕熱是怎麼回事
天熱時,人體為了保護自己,主要通過兩種方式散熱。 1、直接散熱: 當人體表面溫度高於環境溫度的時候,人體產生的熱量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散失到外界環境中:一種是以熱射線的形式將熱量直接向外界放射,這叫輻射散熱;第二種是熱量直接傳給跟人體接觸的較冷的物體,這叫傳導散熱。第二種是熱量被體表周圍的冷空氣帶走,這叫對流散熱。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候條件下,除炎熱的夏季外,外界環境的溫度一般低於體表溫度,因此,通過上述三種方式散失的熱量約占人體總散熱量的85%。人體通過皮膚直接散失熱量的多少,取決於皮膚表面和外界環境之間的溫度差,而人體表面的溫度可以通過改變流經皮膚的血液量來加以控制。皮膚內血管舒張,血液流量大,則體表溫度高;皮膚血管收縮,血液流量小,則體表溫度低。所以人體通過改變皮膚血管的舒縮狀態,可以在相當大的范圍內改變人體的散熱狀況。 (2)蒸發散熱 :蒸發是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蒸發需要熱,在室溫下,1 g水從皮膚表面蒸發要從體內吸收2.43 kJ熱量,所以蒸發是非常有效的散熱方式。蒸發的總量取決於體表面積,皮膚溫度,氣溫和空氣的流動。空氣流動不僅加速對流散熱,更重要的是由於氣流將皮膚附近的水蒸氣帶走,從而促進水的蒸發,導致更大的散熱。這就是出汗的道理。汗水隨時全部蒸發,呈隱性出汗;蒸發速度慢,水珠聚集成水滴,則為顯性出汗。 濕度的作用則相反,濕度越高,蒸發量減少。當氣溫和周圍物體的溫度接近體溫時,輻射和對流都失去作用,這時散熱全靠蒸發。 出汗是人體的體溫調節方式。當我們覺得熱的時候,或者在做運動的過程中,出汗可以通過汗液的蒸發幫助機體把體溫降低到正常水平。但是我們也發現,有的人特別愛出汗,即使是在大冬天,手腳也總是濕乎乎的。像這樣出汗過多就是一種病態,叫多汗症。 多汗症發病率很高。據研究,每500人中就有1人易患此病。也有研究稱,此病可能和基因有關,也就是說這種病有遺傳性。 出汗由交感神經系統控制。人體的汗腺多達500萬個,其中2/3的汗腺分布在手掌,所以緊張的時候手心容易出汗。專家認為,多汗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導致汗腺分泌過剩。 從出汗看健康 多汗兼有心悸、食慾亢進、情緒波動、失眠,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的表現;胸悶、肋下脹痛、食慾不振、出冷汗等一系列症狀可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表現;糖尿病可以導致植物神經病變,患者表現為排汗異常,如無汗、少汗或多汗。所以,當臨床遇到原因不明的皮膚多汗時,不要忘記查查尿糖、血糖和血糖代謝率 出汗過多主要有兩種表現:自汗和盜汗。自汗是指在白天清醒的狀態下,不因運動、穿衣過多或高溫而出汗不止。自汗是氣虛、陽虛的表現。通俗地說就是人體的正氣不足,無法防護肌膚這個屏障,致使津液外泄。自汗的人通常還表現為精神不振、氣短、怕冷等。盜汗是入睡後,在半夜或黎明時分,胸部、背部、大腿等地方出汗,出汗量較多,清醒以後出汗就停止了。盜汗多為陰虛所致,常伴有心煩、低熱、兩頰潮紅、手足心發熱、口乾等症狀。 另外,出汗部位的不同也代表著不同的意義。比如,頭面部出汗多,是肝胃有熱及氣虛所致;手足汗多則多因脾胃濕熱、氣虛、腎虛所致。 治療方法五花八門 國外科學家研究多汗症已有多年,病人們也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治療方法,包括西方草葯、潤膚液、口服葯等等,而迄今為止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卻很有限。 出汗本身是一種調節體溫、散熱的一種方式,比如勞動、運動、情緒激動、緊張之後出汗都是很正常的,因此出汗是一種很正常的表現。中醫認為出汗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比如《黃帝內經》中就有相關記載。人與人之間是有個體差異的,比如胖一些的人汗液就會多一些,瘦一些的人出汗就會少一些,這都屬於正常范疇。出汗一定要分出來是生理性出汗還是病理性出汗,病理性出汗也就是多汗症的原因總體概括起來就是一種中樞神經功能失調的表現。中醫認為出汗是一種陰陽失調引起的.中醫是怎樣認為每個人出汗的情況: 醫學對於出汗是有分類規定的,有自汗、盜汗、頭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等,最常見的還是自汗和盜汗。所謂自汗就是無緣無故、不自主地出汗,一般都是在白天並不炎熱也沒有運動的環境下。盜汗醫學上認為就是在夜間睡著了時候出汗,而睡醒了後汗就止了。當然其它還有很多出汗的情況都有分類。自汗和盜汗有一部分在醫學上是病理性的,是合並在某一些疾病上的。有時是由於體內中樞神經紊亂有關.自汗和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的關系,比如一些高熱性的疾病如發燒、肺炎、風濕熱等疾病。另外還有一些內分泌紊亂的原因也是有的,如更年期綜合征,還有一些代謝性疾病引起的如甲亢。還有一些一般疾病的情況如糖尿病的低血糖狀態或者冠心病疼痛缺氧狀態。其它還有葯物引起的出汗如吃阿司匹林等。因此自汗的原因還是很多的。 人都會出汗,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提示,應引起重視。以下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 自汗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人都會出汗,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提示,應引起重視。以下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 自汗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 還有一種可能是缺鈣,和維生素. 夏天最需全面均衡營養。身處高溫環境,人體營養物質消耗較大,除了一日三餐外,還應從蔬菜、水果、飲食中,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A、維生素D,鈣丟失多的人還要補充優質鈣制劑。此外,為防止中暑,特推薦以下防暑降溫佳品。 冷飲西瓜汁 西瓜500克,去籽,放入榨汁機中打成汁,加入500毫升涼開水、適量白糖和少許鹽,在冰箱中略冷卻後飲用,具有清熱消暑、生津止渴的作用。 西瓜翠衣飲 西瓜鮮外皮(稱西瓜翠衣)200克,洗凈切碎,加水適量煎煮15分鍾,待涼後去渣取汁,加白糖適量,代茶飲,具有清暑熱、利小便的作用。 酸梅湯 烏梅50克、桂花5克,將烏梅浸泡半小時,加水1000~1500毫升,煎煮15分鍾後放入桂花,再煮沸1~3分鍾後,過濾取汁,加入適量白糖和食鹽少許,冷後代茶飲,有清暑開胃、生津止渴的作用。 綠豆湯 綠豆100克、大米20克(加入少量大米,能夠去除綠豆的苦澀味),水3000毫升,將綠豆、大米及水放入高壓鍋中煮沸20分鍾,待涼後飲用,有消暑熱、止煩渴的作用。用綠豆100克、大米200克煮為綠豆粥,有健脾消暑止渴作用。 雙花茶 金銀花10克、綠茶3~5克,開水浸泡,代茶飲,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的作用,可防治痢疾、痱毒等。 薄荷涼茶 鮮薄荷葉10克、綠茶3~5克,開水浸泡,加白糖適量,冷卻後飲用,有清涼止渴、祛風利咽的作用,適用於夏季外感風熱較輕者。 荷葉涼茶 鮮荷葉20克,開水浸泡,加冰糖少許,涼後飲用,有消暑止渴、降脂減肥的作用,適合於肥胖者夏季飲用。 此外,在日常飲食中,多吃些西瓜、黃瓜、西紅柿及桃杏等蔬菜、水果,也有預防中暑的作用
D. 請問背部特別容易出汗什麼原因
有的人特別愛出汗,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吃頓飯、做點事常常是滿頭大汗,稍一緊張就汗流浹背,這種病症在醫學上稱為多汗症。 多汗症可因發熱性疾病、代謝性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引起。夏天氣候炎熱,人處於高溫之下,多汗是一種正常現象,如果在氣溫低的情況下也是這樣,就應考慮是一種病態了。 引起多汗症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低血糖症。 引起低血糖症的原因很多,發作時可以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症狀為主要表現,發作時因血糖突然下降刺激交感神經興奮,釋放出大量腎上腺素可導致病人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震顫等。 二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簡稱為甲亢。 怕熱多汗是這一疾病的特徵之一,而且還表現為精神緊張、性格改變、煩躁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難以入睡等症狀。另外,患了甲亢,食慾增大,吃得多,人反而消瘦。甲亢時胃腸功能增強,多數患者大便次數增多,同時有心慌、工作效率下降等症狀。 三是嗜鉻細胞瘤。 嗜鉻細胞常見的症狀就是淋漓多汗,出汗具有陣發性,有時也可以持續出汗,但陣發性發作時面部潮紅或變白可同時發生。還會出現心慌、手顫、四肢發涼等。但本病發作時常伴有明顯的血壓升高,以及因此而引起的頭痛症狀。 四是糖尿病。 糖尿病由於合並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常常也有出汗異常增多現象。但患者同時有「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減輕」。通過血糖檢查和尿糖檢查,一般不難做出診斷。 小常識: 不少人都知道,汗液中含有較多的氯化鈉,出汗多應當多補充食鹽,但對出汗後應當補充鈣卻有所忽略。 據研究每1000毫升汗液中含鈣1毫克當量。在平時每天由汗液中丟失鈣僅15毫克並不十分重要,但在高溫環境下勞作的人員,每小時從汗液中丟失鈣在100毫克以上,這個量幾乎占鈣總排出量的30%,很容易導致低鈣血症。病人手足抽筋,肌肉抽搐,長期鈣缺乏會導致成人患軟骨病,易骨折,以及經常腰背和腿部疼痛。 專家提醒:為了防止出汗後低血鈣,高溫作業者應當在生活中攝取足夠的鈣,多吃些含鈣的牛奶、乳製品、魚類、海產品及綠葉蔬菜等食物。此外,還應提高體內維生素D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