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數學考試扣分原因怎麼寫
擴展閱讀

數學考試扣分原因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4-01-22 07:14:11

『壹』 數學試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進措施有哪些

舉例如下:

一、教學成績以及試卷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的是一年級語文,上期期末考試成績處於全鎮後面,還需繼續努力。從整體來看,試卷命題注重雙基考查,突出語文教學的訓練性;增加閱讀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考試難度較大,涵蓋的知識面廣。

試題類型全、新、活,突出了對學生審題、思考、分析,概括等能力考查,孩子們基本上都考出了自己的真實水平,也讓大家對今後的學習充滿了信心,對今後教師的教學具有一定的導向性。

二、成績靠後成因分析:

1、個別學生書寫欠美觀,行款不夠整齊,主要原因是沒有時間去訓練、指導,學生書寫習慣沒有養成。

2、拼音必須鞏固,部分孩子拼音學的不牢固。識字方面會寫的字掌握不好,會認的字去掉拼音後不認得。

3、閱讀丟分較重,沒有時間系統的進行訓練,平時訓練時沒有抓住重點。

4、對於後進生的輔導不到位,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

5、用於備課、填寫資料的時間太多太多,沒有時間鑽研教材教法。

三、改進措施:

1、面向課堂要效率:抓好課堂教學,形式多樣扎實有效地進行聽、說、讀、寫訓練,讓學生在反復的積累運用中牢固掌握字形、詞義,並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2、注重寫字、識字教學。這學期識字量很大,每課都有6個會寫的生字,在指導學生寫字時要多下功夫。每課有10個左右會認的字,多形式的讓學生認字。

3、對於閱讀題,要多練習,多讀課外書。題做多了,書讀多了,遣詞造句、標點符號的運用也都會了,這也是學好語文最有效的方法。

4、繼續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特別是邱基祥、林華強、楊燦、朱遠澤、田恩來、朱屹林、江成宣、李建寧等。作業因人而異,給後進生優先權,優先提問,優先指導,優先批改作業。

5、培養學生認真讀題和做完後檢查的好習慣。

6、根據學生的記憶周期,制定相吻合的復習計劃,使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

7、加強審題的訓練,提高理解能力,徹底根除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在平時的教學中,訓練孩子做什麼都要有耐心和細心,不可毛毛躁躁,敷衍了事。

8、多種形式測試與考察學生的掌握程度,始終把拼音、生字,詞語的掌握放在訓練的首位,加大訓練的深度和廣度,注重平時的積累,當天內容當天鞏固。

9、多激勵學生,評價手段應及時有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積極性。踏踏實實做事,向課堂要效率,盡全力提高教學成績。

『貳』 小學數學失分原因怎麼寫

一、錯誤理解題意
可以這樣說,審題是對題目進行初步的感知。而理解題意這一環節,決定你考慮問題的角度,確定你考慮問題的方法。因此,這是做題中的重要環節。
例如,有這樣一道題「由1,3,5,7,9,11,13,15,17,19十個數組成甲組數;由2,4,6,8,10,12,14,16,18,20十個數組成乙組數。分別由甲組數與乙組數中各取一個數相加,共可得到不同的和的個數是多少?」
有 些同學看到問題後,錯誤地以為甲組數中的每一個數,都與乙組中的10個不同的數相加,組成一個不同的和,這樣求出的結果為10×10=100種。而這樣求 出的100個和中,有不少重復的情況,如:1+6=3+4=5+2。題目中問的是不同的和,這些同學在理解題意時,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致使出現了錯 誤。
而正確理解題意後,注意到了重復情況,就可馬上意識到,這道題不應從過程考慮,而是從結果直接出發,尋找規律,如,最小的和為1+2=3,最大的和為19+20=39.由3至39所有的奇數都可得到,因此,可輕松得解(39-3)÷2+1=19個。
因此,要想解決好問題,正確理解題意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大家仔細思考問題。
一個好的方法:就是要重視改錯的環節。平時在做題過程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錯誤,改正錯誤前,你要先查一下出錯原因,並將一些在你身上經常出現的類似錯誤加以歸納,在以後盡量避免。
二、審題不細
審題是正確理解問題的基礎,是做題中的關鍵環節。有些同學在審題時不仔細,經常出現「單位不統一」、「答非所問」、「篡改題意」等多種問題。
例如:有這樣一道題「198+1998+19998+…+199…98(最後一個加數中有2000個9)的和的各位數字相加,和是A。A=____。」
有些同學沒有仔細審題,一看到「和是A」三個字,就錯誤地認為本題求的是整個算式的和。而實際題目中是要將這個和的各個數位上的數字相加,再求出和。相信這個題很多同學都會做,而恰是因為審題的問題,粗心大意的同學就失去了得分機會,這是非常可惜的。
因此,要想把題目做正確,首要問題就是要認真審題,這是做好題目的第一步,第一步的方向錯了,以後的努力就白費了。
認真審題應成為你的好習慣,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難。首先,你要有這方面的意識,其次,就是在讀題時,注意到題目中的每一個字,有些題往往是一字之差,謬之千里。
三、受定勢影響
所謂思維定勢,通俗地講,就是同學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習慣了某些方法與技巧,遇到類似的題型,往往容易順著老路走下去。
例如,有些同學剛剛學完這樣一道題「10個人圍成一圈,從中選出三個人,其中恰有兩人相鄰,共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本題可以這樣考慮:先選兩個相鄰的人,有10種不同的選法,當這樣的兩個人選定後,再選另一個與之不相鄰的人,有6種選法,最後得出總共的10×6=60種不同選法(此題有多種解法)。
然後,再讓這些同學做了這樣一道題:「10個人圍成一圈,從中選出兩個不相鄰的人,共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很 多同學都順道老路走了下去「先選一個人,有10種不同選法,再選另一個與之不相鄰的人,有7種不同選法,最後得出的結果為70.這樣做的結果,就把實際的 一種情況算成了兩種(如選出A和B與選出B和A,在本題中為同一種選法)。因此,這道題的正確的結果為35種(當然,此題也可用組合數的方法來解)。受定 勢的影響,這些同學不自覺地出現了錯誤。
要打破思維定勢,首先,需要我們理解好問題的本質。例如,上面例子中,之所以選三人時不出現重復計算的情況,是因為此時計算的對象是「一對二」關系,而在選兩個人時,這種「一對一」的關系中就出現了重復。
其次,是大家在遇到熟悉的問題時,先不要高興得太早,而是要仔仔細細地查看一下,題目是否有了變化。相信大家有了這樣的意識,就會減少很多的錯誤。
四、計算失誤
有些同學錯誤地以為,計算失誤,影響的只是計算題本身。而實際上,有多少奧數題不以計算為基礎?可以說,計算是做題之本,很多同學出現的錯誤都是與計算有關。
要做到計算準確無誤,首先需要同學們對常用數值有一個深刻的記憶,如π的10以內的倍數,分母為2、4、8的分數與小數數值的相等關系等。
其次,是在平時養成一個認真細致的好習慣,做到計算準確、迅速。
關於試題的計算,同學們可以適當採用一些技巧。說到這一點,我發現,有些同學只是在做巧算題時,才想到好的計算方法,而在實際的計算中,往往忽視了簡便方法的運用。而要想達到計算的准確、迅速,利用簡便的方法來計算是一個行之有效有方式。
五、思維不夠嚴謹
很多數學題對同學們的要求是相當高的。既要有思維的靈活性,又要有思維的廣度與深度。
例如有這樣一道題:「圓周上有任意8個點,以這8個點為端點可以連成不相交也沒有公共端點的4條線段,所有不同的連結方法有多少種?」
要做好這道題,需要想到不同的多種連接方式,而每一種方式中,又有多種不同的連法,本題共有14種不同的答案,同學們可以試一試,看看自己是否能找全答案。本題所考察的便是同學們發散思維的能力。
這類題所佔比重還是相當大的,因此,粗心大意壞大事,粗心大意的毛病必須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