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皮膚溫度較高的原因
由於人類是恆溫動物,體溫恆定在36℃~37℃之間,所以有些人會認為皮膚的溫度象體溫一樣恆定,其實這是錯誤的。人體組織器官和皮膚隨部位不同會有很大的差別。
人體肝臟的溫度最高,其次是血管和肌肉,最後才是皮膚。皮膚的溫度一般都低於37℃,它受皮膚內血循環和外界氣溫的影響,一般規律是軀干比四肢高,四肢近心端比遠心端高,血循環較豐富的頭、面及掌跖處皮溫也較高,最低的是耳殼、鼻尖及指端,外界氣溫的變化對皮膚溫度的影響也是明顯的,例如夏季時胸部皮膚溫度為36.6℃,大腿處為33.6℃;到冬季時胸部為36.4℃,手部溫度僅有10℃左右,相差很顯著,保溫不得當,很容易發生凍瘡。
皮膚的微循環對體溫的調節有重要作用。當體內外溫度升高時,皮膚微循環血流增加,流速加快,血管擴張,出汗增加,以散發熱量;反之,體內熱產生低下,外界溫度較低時,皮膚血流量降低,流速變慢,血管收縮,防止從皮膚散失熱量。許多人認為飲酒可以祛寒,這也是不完全正確的。飲酒後可以使皮膚微循環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可以暫時起到溫暖皮膚祛寒的作用,但同時也更加快了體內熱量從皮膚散失,一旦酒精作用消失,便更覺寒冷,而且過量飲酒大醉時,皮膚微循環血管調節功能麻痹,對寒冷的抵抗力大大減弱,很容易發生凍瘡、凍傷,所以在冬季不提倡飲酒取暖,更要禁止喝得酩酊大醉時外出。
⑵ 運動後皮膚發燙是什麼原因
正常生理現象。
運動後,體內的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會加速,所以會發熱出汗體溫升高,這是很自然的生理現象。具體來說,合成代謝就是吃進去東西,合成蛋白質,合成脂肪。分解代謝就是把吃進去的東西再化解成能量,分解代謝的過程會產熱。
特別是劇烈運動後,血液流動加速,局部脂肪燃燒,會導致低熱,可能會產生發熱、頭暈胸悶等不適症狀。
而身體會感覺不舒服是由於在排汗的同時,將身體的一些無機鹽和大量水分隨熱量一起散失,再加上運動時候,氧氣難免會不足,引起機體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內環境穩態波動就有點大了,這也就是為什麼運動後非常口渴,此時建議多喝淡鹽水或者蘇打水(中和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