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解決生態環境問題
最簡單的就是種樹、種多年生草。適合種啥就種啥。
⑵ 生態環境變好原因(作業需要)
主要是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水、空氣、土壤等。
⑶ 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源及其解決措施
其實很多環境問題都是有人為因素引起的,只有引起人的重視了,生態環境問題才有可能緩解,但不會從根本上解決,因為這個世界本身就是矛盾重在的,而且生態問題由來已久,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
⑷ 四大生態環境問題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這個東西自己找,先知道四大生態問題是啥,然後挨個找網路定義就有原因及措施,如果還不全去環境網站上,找找,得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⑸ 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的原因
(1)地形特徵: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勢東、南、西高,北面較低(2分)。 原因:林地、草地面積增加,耕地面積減少,實施了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水土流失減輕(2分)。 影響:流量的季節變化變小;河流含沙量減小(2分)。 (2)發展多種經營,走立體農業道路(溝谷低窪地區發展養漁業;緩坡土層深厚,發展經濟效益較高的蔬菜、花卉、果園等;陡坡發展林業);發展農業觀光旅遊;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退耕還林還草。(任答三點得3分) (3)勞動力豐富且廉價;市場廣闊;地價低。(3分) 分 析: (1)根據等高線圖判斷,M地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勢東、南、西高,北面較低。根據表格數據分析,M地的林地、草地面積增加,耕地面積減少,實施了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水土流失減輕。所以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態環境的改善,導致河流流量的季節變化變小,河流含沙量減小。 (2)M地應發展多種經營,走立體農業道路。在溝谷低窪地區發展養漁業,在緩坡土層深厚,發展經濟效益較高的蔬菜、花卉、果園等,在陡坡發展林業,做到因地制宜發展。發展農業觀光旅遊,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施行退耕還林還草。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3)讀圖,「紅三角」地區位於江南丘陵、山地區,經濟水平落後,勞動力豐富且廉價,市場廣闊,地價低。有利於企業降低生產成本。 考點: 區域自然地理特徵,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的措施,承接產業轉移的條件。
⑹ 生態環境產生的原因 應如何解決
一、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科學發展觀的內涵非常豐富,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可持續發展,處理好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關系。處理好可實現「雙贏」,處理不好則兩敗俱傷。這一關系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充足的自然資源是經濟增長的基礎和條件。經濟增長的最終目的是富民強國,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環境是高質量生活的必要條件,而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有悖於促進經濟增長的初衷。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反過來會制約經濟的增長,甚至制約一些產業的發展,影響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其次,經濟增長不足或增長方式不當是造成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生態破壞的重要原因。貧困地區毀林開荒、草原過牧、陡坡種糧等,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方式,把環境成本外部化,不考慮資源更新的速度及生態服務價值。低成本的工業擴張,是造成環境嚴重污染和資源浪費、短缺的根源所在。
第三,發展經濟要有可持續性。我們不僅要考慮當代人發展的需要,也要考慮子孫後代發展的需要,給後代人留下良好的環境條件是我們必須負起的歷史責任。
第四,環境問題是發展帶來的也只有通過發展才能加以解決。沒有必要的經濟增長、缺乏改善環境的條件和資金的支持,保護環境難以奏效。環境問題的產生和解決與經濟發展階段和技術進步程度密切相關,只有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重視環境保護問題,才能使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綜上所述,保護和改善環境應該是經濟發展的目的之一,解決今天的環境問題不是不要發展,而是發展的目的是什麼及如何發展的問題。
二、當前我國主要的環境問題及其對發展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制定了法律,設置了機構,逐步增加了投入,加大了重點地區的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初步控制,一些城市和地區的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取得進展。但是,當前環境問題依然相當突出,形勢嚴峻。
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遠遠超過環境自凈能力。廢水排放量2003年達到460億噸,其中主要污染物化學耗氧量(COD)1333.6萬噸,超過環境容許量68%。城市垃圾產生量已接近每年1.4億噸,處理率僅54.2%,無害化處理率更低。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每年約1000萬噸,1/3沒得到安全處置。
水和大氣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區相當嚴重。我國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分五類,一類水最好,源頭沒有任何污染,三類以上的可作飲用水源,最差的五類可以用於農業灌溉。2003年七大水系407個監測斷面中一至三類的水僅佔38.1%,劣五類的水佔29.7%,即近1/3的水用於農業灌溉都不合格,可見污染之重。我國大氣環境質量標准分三級,一級標准空氣質量最好,長期生活在超過三級標準的大氣中,身體會受到傷害。2003年國家掌握監測數據的340個城市中達到空氣質量標准二級以上的城市有142個,佔41.7%;超過三級標準的城市91個,佔26.8%。
目前新的環境問題已經凸現,環境污染呈現復合型、壓縮型,增加了解決問題的難度。我國江河湖海有機污染依然嚴重,同時湖泊和海域又出現以氮、磷為主要污染物的富營養化問題。不少城市飲用水源地已監測到許多微量的有毒有害化合物,直接影響人的健康。大氣中顆粒物和二氧化硫污染尚未解決,大城市由於機動車的快速發展,氮氧化物及其帶來的光化學煙霧污染呈明顯加重趨勢。除了大氣和水污染之外,土地污染也日益突出,直接影響食品安全。廢舊汽車、家電造成的污染也成為新的環境問題。放射性污染威脅也在增加,國內已有6萬多枚各類放射源,每年還以15%的速度增加,尚有上萬枚廢棄源未得到合理收貯,幾乎每月都發生放射源被盜事件上,威脅公眾安全。
生態環境退化趨勢尚未得到遏制。土地資源破壞主要表現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特別是後者,目前面積仍在擴大。森林生態系統呈現數量增長質量下降並存的局面,草原退化面積大、程度重。水生態系統嚴重失調,北方更為突出,江河斷流、湖泊萎縮、地下水下降、濕地乾涸,旱災、水災不斷,損失越來越大。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目前破壞很嚴重,珍稀物種處於瀕危狀態,有些已經絕跡,品種資源銳減,野生種源大量流失,外來物種危害加劇。
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負面影響。首先是經濟損失巨大。我國專家上世紀90年代中期和2001年的研究表明,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當年GDP的3~4%。世界銀行1997年發表的報告測算,中國僅大氣和水污染造成的損失就約540億美元(以1995年計),占同期GDP的8%。據國家環保總局2001年調查,西部9省區生態破壞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494億元,佔9省區GDP的13%。如果從微觀上分析,水質污染導致飲用水和企業生產用水處理成本增高;超標的污水用於農灌,既減少農作物的產量,又降低其品質。今年3月份由於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廠違法排污造成沱江嚴重污染,僅初步調查,損失就達二億多元。
其次,環境污染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成為群眾日益關注的社會問題。局部地區土法冶煉金屬已造成周圍人群患病。中國與美國的一項聯合研究證明,我國一些城市的大氣污染已影響到兒童的肺功能。世界銀行上個世紀末一項研究表明,我國主要城市中,每年約有17.8萬人由於大氣污染的危害過早死亡,每年由於大氣污染致病而造成的工作日損失達740萬人年。
第三,環境問題影響社會穩定。由於環境污染引發的群眾來信來訪呈顯著上升趨勢,經常發生因污染問題企業與周邊群眾矛盾尖銳。上下游水污染和跨界污染糾紛近年來日益增多,甚至造成不同地區之間的沖突。法院審理涉及環境保護的各類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呈上升趨勢。
目前,我國已簽署和批准了30多項國際環境公約,履約任務繁重。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影響我國際形象,同周邊國家存在的環境問題處理不好會成為外交摩擦的隱患。我國工農業生產過程和產品環境標准低,有些還沒有環境標准,直接影響這些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也不斷受到發達國家設置的綠色貿易壁壘的限制。
三、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1.解決環境問題應從經濟發展入手
要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明確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我國現階段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來實現的。這不僅制約經濟持續增長,也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一要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經濟增長必須建立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基礎上。二要轉變體制和機制,經濟體制的轉變既要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律,又要符合生態環境的規律,幹部政績考核不僅要考核GDP是否增長,還應考核環境質量變化的指標和環保法規執行的情況。三要制定有利於增長方式轉變的經濟政策,包括各種資源能源節約的政策、資源回收和綜合利用的鼓勵政策、排污收費制度等。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即從傳統的工業經濟發展模式:資源―――產品―――消費―――廢棄物,轉到新的資源循環利用發展模式:資源―――產品―――消費―――再生資源。循環經濟強調的原則是,資源「減量化、再使用、可循環」。從國內和國際一些試點的經驗看,在企業層次可通過開展清潔生產審計,最大限度減少生產中原材料的消耗,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不排或少排廢棄物。通過建立生態工業園或把不同企業聯合起來,相互利用生產的廢棄物,從而減少向環境排放污染物,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深化生態省、生態市和生態示範區建設,並擴展到消費領域,建立循環型社會。
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國際研究表明,國家發展有四類資本:人力資本、金融資本、加工資本(實物)和自然資本。如果在經濟增長中其他資本增加了,而自然資本減少了,總資本量可能不是增加而是減少。如果單純用GDP來衡量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就可能導致不計代價片面追求GDP增長速度,忽視經濟的結構、質量和效益,忽視環境保護和社會進步等後果。
2.堅持以人為本,維護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要把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實現胡錦濤同志提出的「著眼於人民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的要求。
要做到環境信息公開,公開發布國家和各地區的大氣和水環境質量狀況,公開政府在環保方面採取的措施,讓人民群眾了解當前我國嚴峻的環境形勢和政府為此做出的努力。還要依法公開企業排污行為,發動廣大群眾和社會輿論進行監督。
要鼓勵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環境保護事業涉及千家萬戶,廣大群眾的支持和參與是推動環保事業最強大的力量。要發動群眾為環保獻計獻策,鼓勵群眾對違法排污企業檢舉報告。要支持綠色社區、綠色學校創建活動,支持和引導環保社團和環保志願者開展的各種宣傳教育活動。
倡導和鼓勵綠色消費,關注並採取措施解決老百姓關心的食品安全、飲用水安全、室內污染和白色污染等問題。要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和標准,發展環保標志產品和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0)認證工作,推廣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政府要帶頭制定綠色采購政策,扶持有利於環境的產品佔領市場。
3.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實現環境保護跨越發展
嚴重的環境污染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我們不能再走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化初期嚴重污染環境、後來再治理恢復的路子。如何走出一條新路子,實現環保跨越式發展?一靠機制、體制創新,二靠科學技術進步。今後技術進步應更加重視資源利用率的提高,這既有利於緩解資源不足,又有利於環境保護。國際上有學者提出四倍躍進的觀念,即通過採用新技術,可以做到消耗一份能源或資源,創造目前四倍的經濟增長。
建立一個節約型社會是當前非常緊迫的問題。由於管理和技術水平的落後,我國工業生產無論是單位產品還是單位產值所消耗的能源、水資源和一些原材料都遠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甚至高於許多發展中國家。目前我國GDP佔世界的3%左右,而每年消耗的鋼材、水泥分別佔到世界的25%和50%。建立節約型社會,除了要加強宣傳、提高認識,制定法律和各項經濟政策,確定合理的資源價格外,更重要的是大力開發和推廣節約能源和資源及資源綜合利用、回收利用的技術,發展靜脈產業。
4.做好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
企業的行為對環境質量和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要健全國家環保法律法規及其配套的制度和標准,嚴格查處違法排污企業,提高處罰標准,解決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問題。要制定相應的經濟政策和收費制度,從機制上促進企業治理污染的積極性。要有各種引導措施,激發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和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努力實現雙贏。要逐步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即生產某些耐用消費品和對環境有影響產品的企業,要負責這些產品使用後回收和處理,能再利用的再利用,能作為資源回收的,處理後作為資源再用,無法回收利用的做到無害化處理。
5.增加政府對環境保護的投入
政府在推進可持續發展中是起主導作用的。增加對環境保護投入是非常關鍵的措施。這一方面是政府實施公共財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為環境問題往往表現為外部的不經濟性。對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企業來說,盡可能減少在環境方面的投入是其自發傾向。政府為維持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必須加大法制的力度,嚴格要求企業達到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同時政府自身也應加大投入,起到引導促進作用。城市集中產生的環境問題、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特別是國家為民族長遠利益建立的各類自然保護區和珍稀物種保護、環境執法能力建設等,都需要政府的投入。除了政府增加投入外,要通過各項政策措施調動各方面的社會資本投入環境保護,推動污染治理的市場化、企業化運作,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國家還應探討設立環境稅和環保專項基金的可能性,為保護和治理環境建立可靠的資金渠道。
6.開展國際合作,促進全球的可持續發展
許多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國際社會為解決這些全球環境問題制定了幾十個環境公約和議定書。我們應該積極參加這些公約和議定書的談判和相關項目的合作。一方面維護我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合法的環境權益,一方面對外介紹我國的環保工作,消除中國環境威脅論的影響,努力為解決全球環境問題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國際交往中需要處理好環境與貿易的關系。我國不少產品特別是農牧產品,由於環境污染或產品不符合對方的環境標准而被發達國家限制進口。這一方面需要提高我國產品的環境質量要求,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外交手段,消除發達國家有意設置的綠色貿易壁壘。
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實質上是要處理好眼前和長遠利益、局部和全局利益的關系,我國黨和政府已經做出了正確選擇,各級政府和部門要通過各項具體工作認真加以落實。
⑺ 中國四大生態環境問題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以下均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黃土特性:黃土結構疏鬆,易溶於水。氣候: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植被:地表光禿裸露,缺少植被保護。人為原因:開墾、采礦、修路等活動,使地表疏鬆。
措施:從目前國內外防治水土流失的各項措施看,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它們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們是一個統一體,在實施過程中不可分割,缺一不可。一方面,採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檔土壩等工程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黃土高原必須遵循客觀規程,走「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的道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耕地,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
華北平原鹽鹼化的原因:1、華北氣候乾燥,尤其在春季。水分蒸發快。2、漫灌,黃河河床抬升等使地下水位高。 由於毛細作用使地下水上升至地表蒸發留下水中的鹽分。日積月累,土壤中的鹽分增多,造成土壤鹽鹼化。
治理措施:1、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如:滴灌、噴灌等,2、種植耐鹽植物。3、施用酸性的過磷酸鈣或有機肥調節PH。4、開挖一定深度的排水溝以降低地下水位。
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1.夏季降水集中.中下游地勢低平
2.流域面積廣 匯水面積大,尤其是夏季風反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時進入汛期,流量劇增.
3.破壞植被,陡坡開荒,圍湖造田.水土流失嚴重,水面上升,湖泊分洪蓄洪能力降低.
措施:植樹造林,退耕還湖,修建水利工程,疏浚河道,彎曲段裁彎取直,加固堤壩,修建分洪蓄洪區.
西北地區荒漠化的原因:
一、 自然原因(荒漠化的基礎和潛在原因):
1、 氣候乾旱,降水少,大風日數多且風力強盛。2、 地面多沙質沉積物,風沙剱害嚴重。
3、 地表徑流少,河流欠發育。4、 植被稀少,地面缺少植被保護。5、 氣候異常。
二、 人為原因(荒漠化的主導因素):
1、 過度放牧2、 過度樵採3、 過度開墾4、 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5、 工礦交通建設中不注意環保
荒漠化防治的具體措施:
1、 合理利用水資源2、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林體系3、 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應該退耕還林,退耕還牧。4、 採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
5、 控制人口增長
⑻ 成都平原生態環境問題解決措施和產生原因
摘要 開發歷史長,生態環境基礎薄弱
⑼ 生態環境問題原因分析
研究區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土地質量退化、環境污染、濕地及生物多樣性銳減、森林資源退化、地表水質量及地下水水位下降、礦山環境日益惡化和人地矛盾突出等。引起水源區生態環境退化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
3.3.1 自然因素
3.3.1.1 氣候因素
受全球氣候影響,研究區氣候變化反常,部分地區長期乾旱少雨,旱澇不均,洪澇和旱災交替發生,造成的危害程度呈加重趨勢。降雨量年內分布不均衡,60%以上集中於汛期,使得流域內暴雨集中,歷時短,入滲有限,地表徑流量較大,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動力。近年來年均降雨量明顯減少,病蟲害活躍,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
3.3.1.2 地貌因素
該區域的地貌特點是地形起伏較大,地形破碎,坡度陡,溝壑密度3~7km/km2。坡度大於5°的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81%,大於25°的佔52%。這類地形易於徑流匯集,加強了對土壤的沖刷作用,破壞地表,降低土壤肥力。
3.3.1.3 土壤、岩性
區內以黃棕壤為主,土壤質地黏重,生產能力較低,易澇易浸,土壤的持水能力較差。還有一部分石質土和粗骨土,多分布於無植被覆蓋的石質山地和山丘地區,遇雨極易形成大面積的流蝕。岩性易風化,抗侵蝕能力低,尤其是廣泛分布於淺山丘陵地區的石灰岩、變質片岩,抗侵蝕能力更差,風化嚴重,對降雨沖擊的抵抗力較弱。
3.3.1.4 植被
該地域大部分地區有的天然植被早已被破壞,現存面積很小,分布極不合理,天然林大部分分布在深山區的河流源頭,長勢較差,生態系統呈現結構與功能退化狀態,防護效益低下;淺山丘陵區,人口密度大、墾殖指數較高,森林資源少,又多是人工幼林,天然草地植被也很差,基本上起不到保水保土作用,不少地方地表裸露,土壤瘠薄,為水土流失的重災區。
3.3.2 人為因素
3.3.2.1 人與自然矛盾
人口增長和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使人們違背自然規律,改變區域適宜的土地利用方式,進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開發,造成土地生態系統破壞,水土流失嚴重。一方面人們通過墾荒造田、毀林造田等手段增加耕地面積;另一方面,受經濟利益和消費需求的驅動,一些單位和個人超量採伐森林資源,掠奪性開發礦山資源,結果造成原始植被生態系統破壞,水土流失加重,自然資源逐漸匱乏,人與自然矛盾日益突出。
3.3.2.2 環境污染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工業污染和生活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由於工業和生活污水的污染,造成工作區地表水體質量嚴重下降。
農葯、化肥和農膜大量應用於農業生產,造成了農業環境污染。
3.3.2.3 礦山無序開發
受利益驅動,部分礦山和個體采礦者對礦山資源實施掠奪性開發,只追求經濟利益,不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只重視開采,不重視回填和復耕,造成廢礦渣(土)亂堆亂放,礦山裸露,礦井廢棄,使局部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和污染。
3.3.2.4 生態環境保護機制不健全
保護生態環境的綜合機制及投資體制的不健全是造成區域性生態環境破壞的主要原因。部分地方領導未能正確地處理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關系,沒有真正形成生態環境建設的機制,僅僅依賴於國家有限的生態建設投資遠遠不能滿足生態資源的消耗需求,因此,也就加快了生態環境的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