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泛靈論是如何在人類思想中形成的
泛靈論在人類思想的形成過程中有著復雜而深遠的影響。它有兩個主要源頭。第一個源頭可以追溯到19世紀早期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原始文化」思維,通過愛德華·泰勒的《原始文化》一書,提出了「萬物有靈」的理念,即萬物皆有靈魂的概念。這種理解與早期人類的認知模式相吻合,即在認知初期,人類只認識到時間和空間的存在,而非物質的存在。
第二個源頭涉及的是西方智識文化中的另一種泛靈論,基於意識問題的探討。德昆西在《徹底的自然》中提出,意識體驗屬性類似於物理學中的四大力相當,即宇宙的基本元素——感受質。這種高級的心靈學泛靈論,在哲學流派中體現為斯賓諾莎哲學的一元唯物(上帝)論的「活力唯物論」和對懷特海過程哲學的「有機哲學」改造。
這種泛靈論試圖用一種「唯物主義」的一切皆生命(物質)的方法,來消除人文主義導致的人類中心主義弊端,並試圖彌合康德客觀唯心主義「關系哲學」的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世界的分裂。然而,這種分裂問題傳統辯證唯物主義僅通過關系的辯證運動試圖解決,被活力唯物論認為是一種不敢面對分裂、反實在論的自大,以及不敢正視第一性問題的懦弱。
在現代文化中,靈魂概念成為了哲學、神學與科學思維徹底統御下的反抗對象,它在哲學—神學—科學思維的統御下反而成為了最具大眾魅力的形象,象徵著對命名的反抗。靈魂,作為哲學的上帝,成為了一切命名的大對體,但同時也是反抗命名的先鋒。
綜上所述,泛靈論在人類思想中的形成,既體現了對物質世界的認知局限,也反映了對高級意識體驗屬性的探索,更揭示了在現代文化中,靈魂概念成為哲學思維、神學與科學思維統御下的反抗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