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母豬便秘咋辦
一、母豬便秘有以下6種原因: 1、生理誘因:母豬到懷孕後期隨著懷孕日齡的增加,胎兒生長發育加快,對直腸形成壓迫,直腸蠕動緩慢,形成便秘,尤其在產子多和子豬初生重大的母豬中多見;另外,從懷孕一個月確診妊娠到哺乳結束,在大多數豬場中母豬都是在單體限位欄和分娩欄中度過,缺乏運動,導致母豬腸道機能降低,糞便...乾燥,從而引起便秘。 2、飲水不足:飲水器缺水或流速不足都可導致母豬缺水,母豬的飲水器流速應不低於1.5升/分鍾。飲水不足還可造成哺乳母豬採食量過低。 3、熱應激:夏季由於豬舍溫度過高,母豬體溫相應升高,造成便秘。 4、過度限飼:大腸中水分被過分吸收,形成便秘。 5、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如藍耳病、豬瘟等。 6、黴菌毒素中毒:飼料霉變,尤其是黃麴黴毒素中毒,引起母豬便秘或腹瀉。 二、防治母豬便秘的措施 1、加強管理: 有條件的豬場妊娠母豬可實行大圈飼養,既降低了便秘的發生率,又符合動物福利的要求。 2、飼料營養平衡: 應充分考慮到母豬不同生理階段對能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水分、纖維素等的需求進行平衡配製,選用較易消化吸收的原料,以此為基礎配製平衡營養水平的飼料,降低飼料在消化道內滯留的幾率。 3、做好疫苗的免疫工作,減少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同時使用活菌微生態制劑「清溫豬肽」,按1%比例進行添加,連用3—5天,可以增強抵抗力,提高疫苗效果。 4、供給母豬干凈充足的飲水:飲水器的流量應為每分鍾1.5升~2.5升,應激時在飲用水中添加活菌微生態制劑「本草倍利康」發酵液,每頭每天10—15ml,全程使用,可提高抗應激抵抗力。 5、把好原料質量關,杜絕超高水分和霉變原料的流入,並在飼料中添加脫霉寶。 6、使用活菌微生態制劑進行預防: 為有效控制母豬便秘的發生,就必須在母豬飼料或飲水中添加活菌微生態制劑,可以使用「母源康」,按0.2%的比例拌料添加,全程使用;也可使用「本草倍利康」,每頭每天10—15ml,全程使用。 7、對已發生便秘的母豬,可在飼料中添加「母源康」,按2%比例進行拌料添加,連用3—5天。 活菌微生態制劑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作用方式主要包括: ①維持腸道菌群正常化; ②維持瘤胃功能正常化; ③提高消化道的吸收功能; ④抑制毒素的產生; ⑤提高動物的免疫功能; ⑥分解氨氣等有毒有害氣體濃度; ⑦促進機體對粗纖維的消化吸收,預防母豬便秘。其效果主要表現在營養功效和療效兩大方面,包括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料肉比;促進畜禽增長,提高日增重;縮短飼養周期,提早出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畜禽的品質;降低環境污染的程度;減少病害發生,提高存活率等。
㈡ 母豬便秘,糞便上帶有白色的粘物,應該是腸粘膜 ,為什麼,如何治療
豬拉白色的糞便,可能是豬只感染了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豬白痢有關系:仔豬白痢主要發生於7-20日齡,發病率高,病死率較低。
(一)主要臨床症狀:仔豬發生白痢時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的糊狀糞便,腥臭,仔豬伴有脫水、消瘦、廢食、精神萎靡,有的豬反復發病,最後衰竭死亡。
(二)主要解剖症狀:白痢仔豬一般僅見有腸道擴張,內容物呈灰白色或乳白色糊狀、漿液狀,腸粘膜有卡他性炎症變化,腸系膜淋巴結腫脹。
(三)預防措施:仔豬白痢主要靠預防。預防仔豬白痢主要靠對母豬的有效管理和搞好仔豬圈舍衛生消毒和保溫工作。主要措施如下:(1)母豬臨產前2-3周接種美國輝瑞公司的利特佳二聯六價疫苗(首次使用應在產前5周和2周進行兩次免疫),使新出生仔豬通過及時吃初乳而獲得有效保護。(2)做好母豬體表、產房和仔豬舍的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定期進行沖洗噴灑噴霧消毒,防止病原菌的傳播。(3)保證仔豬舍及活動范圍的溫度,仔豬活動范圍要保持乾燥、清潔衛生。做好仔豬的三針保健(3、7、21日齡)工作,是預防仔豬黃白痢的最有效措施。
(四)治療措施:仔豬發生白痢後,特別是體內電解質平衡被破壞,腸道內環境被破壞,腸道細菌容易對葯物產生抗體等因素,一般葯物在治療白痢方面都有局限性,可選用乳酸諾氟沙星、恩諾沙星注射液等治療仔豬白痢,或口服鏈黴素、慶大黴素、補液鹽等也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也可以在飼料添加利高黴素、適量添加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