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肝硬化確診標准
肝硬化的確診,依賴於輔助檢查手段。肝硬化如果不導致明顯的腹水等並發症,從症狀上很難與慢性肝炎的狀態區別。可以通過肝臟的彩超,比較便宜,彩超可以描述肝臟的大小,也可以描述肝臟的包膜。如果肝臟的體積縮小,肝臟的包膜不光整,就是肝硬化的明確徵象。還可以通過肝臟的CT或核磁共振,如果在CT或者核磁共振的片子上,看到肝臟體積縮小、邊緣不光滑,也可以確定是肝硬化。以上都是無創性的檢查,還可以採取有創性的肝穿刺活檢,如果見到假小葉的形成,就可以診斷為肝硬化。但相應的穿刺,也有可能穿刺不到假小葉的肝組織,有漏診的可能。
Ⅱ 肝硬化如何確診
確診肝硬化疾病首先需問詢患者有無肝炎病史,如長期酗酒、葯物、毒物長期接觸、脂肪性肝病等,或有無肝硬化臨床表現如乏力、厭油、惡心、黃疸、低熱等。其次查體有無肝掌、蜘蛛痣、黃疸、淤斑、脾大、腹壁靜脈曲張、雙下肢水腫等表現。最後進行化驗室檢查如血常規、肝功檢測、肝炎病毒檢測、肝炎標志物檢測等,也可進行影像學檢查如彩超、增強CT、磁共振,也可通過肝穿刺活檢等系列檢查進行肝硬化確診。
Ⅲ 肝硬化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一)肝硬化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1.肝硬化的診斷
主要依據:①病史:以助了解肝硬化病因。應詳細詢問肝炎史,飲酒史、葯物史、輸血史、社交史及家族遺傳性疾病史。②症狀體征:根據上述I臨床表現逐條對病人進行檢查,確定是否存在門脈高壓和肝功能障礙表現。③肝功能試驗:血清白蛋白降低,膽紅素升高,凝血酶原延長提示肝功能失代償,定量肝功能試驗也有助於診斷。④影像學檢查:B超、CT有助於本病診斷。完整的診斷應包括病因、病理、功能和並發症四個部分。
(1)病因診斷:明確肝硬化的病因對於估計病人預後及進行治療密切相關。根據上述各種病因作相關檢查以排除及確定病因診斷,如應作病毒性肝炎標志物排除由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懷疑Wilson病應由眼科檢查K-F環,測定血清銅藍蛋白、尿銅、血銅等。
(2)病理診斷:肝活組織檢查可明確診斷及病理分類,考試大網站特別在有引起肝硬化的病因暴露史,又有肝脾腫大但無其他臨床表現、肝功能試驗正常的代償期患者,肝活檢常可明確診斷。
(3)肝臟儲備功能診斷:可用CNld-Pugh分級來評定。
2.鑒別診斷
(1)肝、脾腫大:與血液病、代謝性疾病的肝脾腫大鑒別。必要時做肝活檢。
(2)腹腔積液的鑒別診斷:應確定腹腔積液的程度和性質,與其他原因引起的腹腔積液鑒別。肝硬化腹腔積液為漏出液,SAAG>11g/L;合並自發性腹膜炎為滲出液,以中性粒細胞增多為主,但SAAG仍大於11g/L。結核性腹膜炎為滲出液伴ADA增高。腫瘤性腹腔積液比重介於滲出液和漏出液之間,腹腔積液LDH/血LDH>1,可找到腫瘤細胞。結核性和腫瘤性腹腔積液SAAG<11g/L。腹腔積液檢查不能明確診斷時,可做腹腔鏡檢查,常可明確診斷。
(二)並發症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1.食管胃靜脈破裂出血 表現為嘔血、黑糞,常為上消化道大出血。在大出血暫停,血壓穩定後,急症胃鏡檢查(一般在人院後6h內)可以明確出血部位和原因,鑒別是胃食管靜脈破裂出血還是門靜脈高壓性胃病或潰瘍病引起。如由靜脈曲張引起,需進一步檢查明確靜脈曲張由單純肝硬化引起門靜脈高壓還是由門脈血栓或癌栓引起。
2.感染 發熱的肝硬化病人需要確定有無感染以及感染的部位和病原。應攝胸片、作痰培養、中段尿培養,血培養,有腹腔積液者進行腹腔積液檢查,以明確有無肺部、膽道、泌尿道及腹腔積液感染。患者在短期內腹腔積液迅速增加,伴腹痛、腹脹、發熱、腹腔積液檢查白細胞> 500個/mm3或中性粒細胞>250個/mm3,如能排除繼發性感染者,即可診斷SBP.腹腔積液和血鱟試驗(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以及血細菌培養可陽性,常為革蘭陰性菌。少數病人可無腹痛,患者可出現低血壓或休克(革蘭陰性菌敗血症)。鑒別診斷應除外繼發性腹膜炎、內臟破裂或膿腫。繼發性腹膜炎的特點是腹腔積液中性粒細胞>10000/mm3,腹腔積液糖L,蛋白>10g/L,抗生素治療無效,腹腔積液可分離出2種以上病原體,以及不常見病原體如厭氧菌及真菌。
3.肝腎綜合征 頑固性腹腔積液病人出現少尿、無尿、氮質血症、低血鈉、低尿鈉,考慮出現肝腎綜合征。國際腹腔積液研究會推薦了診斷標准。其主要標准為:在沒有休克、持續細菌感染、失水和使用腎毒性葯物情況下,血清肌酐>132.6μmol/L或24h肌酐清除率<40ml/min;在停用利尿劑和用l.5L血漿擴容後,上述二項腎功能指標沒有穩定持續的好轉。蛋白尿< 500mg/d,超聲檢查未發現梗阻性泌尿道疾病或腎實質疾病。附加標准①尿量%500ml/d;②尿鈉血漿滲透壓;④尿RBC<50/高倍視野;⑤血鈉<130mmol/L.據此標准可以與急慢性腎衰竭相鑒別。應當注意的是應與由於利尿劑、乳果糖過度使用、非甾體類消炎葯、環孢素A和氨基糖苷類葯物的應用引起的醫源性腎衰區分開來。
4.原發性肝癌 患者出現肝腫大、肝區疼痛、有或無血性腹腔積液、無法解釋的發熱要考慮此症,血清甲胎蛋白持續升高或B超提示肝佔位病變時應高度懷疑,CT可確診。
5.肝性腦病 見有關章節。
6.肝肺綜合征 有上述HPS臨床表現,立位呼吸室內空氣時動脈氧分壓 70mmHg或肺泡一動脈氧梯度>20mmHg.下述試驗提示肺血管擴張有助於作出診斷:①超聲心動圖氣泡造影左心房有延遲出現的微氣泡(心跳4~6次後);②肺掃描陽性。前者敏感性高,後者特異性高。HPS應與肺動脈高壓相鑒別,後者在肝硬化病人中佔1%,有進展性呼吸困難,而發紺少見。心前區疼痛,體檢肺動脈辦區第2音亢進,雜音向胸骨左緣傳導,X線顯示心臟擴大,心臟超聲提示右室肥厚,心導管可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