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因疫情防控的原因
1、硬體條件方面的因素
(1)當地的疫情防控物資的供應和儲備,包括口罩、消毒設備、檢測設備、疫苗、葯品等,這個是基礎和前提條件,我國龐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得到彰顯,這個不成問題。
(2)當地生活用品的供應和保障,一方面大型商超日常生活用品供應跟得上,另一方面價格保持穩定,尤其避免出現哄抬物價等情況出現,市場與政府調控的關系。
(3)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城市智慧大腦等基礎設施,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的綜合能力發揮,這個極為關鍵,在防控奧密克戎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更為突出,部分條件不具備的城市,就只能用比較原始的方式圍追堵截,非常吃力,且效果不佳。
(4)各種信息的全面汲取能力和及時權威發布能力,微信群、在線表格填寫、網路自媒體宣傳,積極利用現代化溝通能力的水平。面對疫情,在很大程度上人們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恐懼,因為恐懼就會病急亂投醫,相信一些自己希望相信的內容,而不加甄別,甚至進行二次傳播,以訛傳訛,這就需要權威信息與謠言賽跑。
(5)當地疫情防控責任部門對特殊需求群眾的保障和及時處理能力,包括電力、網路、交通等供應和保障能力。
2、軟體條件方面的因素。
(1)當地黨政部門的領導能力、人員調配和組織動員能力,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2)當地縱向和橫向各部門間的協調能力。抗擊疫情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各種協調和運轉異常復雜,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出現極大的防控漏洞。據說沿海某地商超載有19人的大巴車調配人員去其他超市幫忙,行到半路,發現一個需要被隔離的人在等車,就讓他上去了,到達目的地後才意識到不對,然後大家一起去酒店隔離了。
(3)當地居民的積極配合,大局觀念戰勝個人私利,關鍵時刻志願者等發揮的作用。據說某地,非防控區,總是有民眾各種理由不下來核檢,而很不幸也最終導致整個小區跟著倒霉,還有各種各樣奇葩理由故意逃避檢測,隱瞞行程,有些已經違法。
(4)當地民眾對一切防控效果的信心也很重要,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一定能夠戰勝疫情,這是我們放棄當下的一些個人私利,支持強力防疫的基礎,如果不相信,就會想盡辦法消極對待,一切抗疫措施都無從談起。
二、疫情防控過程中應該總結的經驗和需要吸取的教訓都很多
1、此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推動社區治理的一次大好契機。我國傳統社會是以家庭為基礎的熟人社會交往網路,最近幾十年,快速城市化過程中,城市社區治理出現比較大的挑戰,社區工作還處在探索之中。社區管理部門和社區居民、物業和業主委員會、業主之間的關系還沒有理順。這給疫情防控帶來很大挑戰,經此一役,可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社區治理能力。
2、相關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和使用。中國的這次抗擊疫情,時間拖得很長,在這個過程中與以往大型社會動員很不同的一個地方是,我們更相信和利用科學的手段,來科學地去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專業人才的作用發揮,就至關重要了。以後,我們的社會要更加地專業化,對於一些專業人員,如我國危機處理能力專業人員、疫情流行病學專業人員、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心理咨詢人員等的培養和使用,各類社會組織、社區志願者的組織協調和作用發揮。
3、制度法律層面的累積和建構。在各地疫情爆發過程中,我國公共衛生領域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健全、疫情防控政策、法規等的制定,疫情防控長效機制和制度的建構。
4、如何科學有序地安排人手,避免出現其他次生事故,如抗疫人員的身體心理健康受到影響等。疫情就是責任,防控就是命令,身處疫區的工作人員短時期內超負荷工作,會帶來極大的體力透支、精神壓力,如何能夠打通工作痛點難點、提高工作效率。
5、經過這次疫情防控,我國在人類應對大型傳染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控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我們的學術界和思想界應該把握這個機會,拿出配得上我們卓越實踐的研究成果來。最起碼不用老是將自己的出色的實踐經驗,尋找一個來自西方的理論模型、理論源頭的解釋思路了,我們或許在這個方面也進入了無人區,我們向前走的每一步都是在為整個人類探索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