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胳膊發熱發困是怎麼原因

胳膊發熱發困是怎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5-04-10 05:15:23

『壹』 發燒及咳嗽的原因

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呼吸道反射,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如炎症、異物)後,發出沖動傳入延髓咳嗽中樞引起的握慶差一種生理反射,可以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異物,保護呼吸道的清潔和通暢,因此,咳嗽一般是一種有益的動作,有時亦見於健康人體。在一般情況下,對輕度而不頻繁的咳嗽,只要將痰液或異物排出,就可以自然緩解,無須應用鎮咳葯。但是,對那些無痰而劇烈的乾咳,或有痰而過於頻繁的劇咳,不僅增加患者的痛苦,影響休息和睡眠,增加體力消耗,甚至促進病症的發展,產生其他並發症,此時弊大於利。所以,應該適當地應用鎮咳葯,以緩解咳嗽。
咳嗽反射
咳嗽反射弧包括四個環節:
(1)呼吸道神經末梢感受器,包括機械感受器、化學感覺器和肺牽張感受器。
(2)傳入神經,為迷走神經纖維。
(3)延髓咳嗽中樞,位於延髓背側部,鄰近呼吸中樞。
(4)傳出神經,包括差碼迷走神經傳出纖維、喉上神經和腦神經。它們協同完成咳嗽運動。
咳嗽是清除異物和保護下呼吸道的反射性防禦機制。咳嗽動作實質上是猛烈有力地吸氣,接著聲門關閉,相繼肋間肌和膈使勁收縮,可建立大約有40千帕的肺內壓力。而後聲門突然開放,膈迅速用力收縮,使肺內氣體高速度沖出呼吸道,將呼吸道黏膜上粘附的物質噴出,形成咳嗽和咳痰。如此復雜協調的動作是由刺激神經末梢感受器,經傳入神經興奮延髓的呼吸中樞,再由呼吸中樞發出沖動,經傳出神經作用於肋間肌、膈和聲門等而暴發咳嗽及咳痰。
呼吸道黏膜上分布著機械感受器、化學感受器和肺牽張感受器,因而黏液、灰塵或異物的機械刺激,煙熏、毒氣等的化學刺激,以及支氣管痙攣引起肌張力增加,都可引起咳嗽。感受器沖動的傳入咳嗽中樞和咳嗽中樞興奮的傳出主要通過迷走神經。由於迷走神經末梢除分布於咽喉、氣管和支氣管外,尚分布於胸膜、肺、內臟等處,所以除了胸部受刺激可引起咳嗽外,頭、腹部病變亦可引起咳嗽。 上述咳嗽反射弧的任何一個環節發生改變或功能失常,都會使咳嗽發生障礙。
鎮咳葯的作用
咳嗽反射可持續數天至數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所伴隨的咳嗽約持續數天,在炎症控制後多可消失;而由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吸煙等引起的咳嗽,常可持續3周以上,可以認為是慢性咳嗽。 對於咳嗽,一般常要求應用某種葯物來制止,因此鎮咳葯的使用易被人們認為有效的措施。
鎮咳葯的應用原則
(1)應當明確診斷,確定引起咳嗽的病因並積極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首先控制感染,口服抗感染葯物,消除炎症;或對抗過敏原,配合對症治療,才能使止咳祛痰葯收到良好的效果。
(2)對一般咳嗽的治療應以祛痰為主,不宜單純使用鎮咳葯。只有因胸膜、心包膜等受刺激而引起的頻繁劇咳,或者只有當痰液不多而頻繁發作的刺激性乾咳,影響病人休息和睡眠時,以及為防止劇咳導致合並症(如肺血管破裂、肺氣腫、支氣管擴張、咯血)時,才能短時間地使用鎮咳葯。對咳嗽伴有多痰者,應與祛痰劑(如氯化銨、溴已新、乙醯半胱氨酸)合用,以利於痰液排出和加強鎮咳效果。
(3)對痰液特別多的濕性咳嗽如肺膿瘍,應該審慎給葯,以免痰液排出受阻而滯留於呼吸道內或加重感染。
(4)對持續1周以上的咳嗽,並伴有反復或伴有發熱、皮疹、哮喘及肺膿腫症的持續性咳嗽,應及時去醫院明確診斷或咨詢醫生。
(5)除用葯外還應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忌吸煙,忌食刺激性食物。對睡眠不佳或情緒煩躁者可應用安定劑或鎮靜助眠葯。
苯丙哌林BENPROPERINE
[葯物作用]
苯丙哌林為非麻醉性強效鎮咳葯,奏效迅速,動物實驗證明本品鎮咳效力比可待因強2-4倍,本品的鎮咳作用具有雙重性,除了通過阻斷來自肺胸膜牽張感受器傳入的感覺神經沖動,兼有支氣管平滑肌解痙作用外,尚對咳嗽中樞有一定抑製作用,但不抑制呼吸。對平滑肌的作用與罌粟鹼類似,臨床上不引起膽道及十二指腸痙攣或收縮,不引起便秘,未發現成癮性。 [適應症狀]刺激性乾咳及其他原因如感冒、急慢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炎症(咽炎、鼻炎)段皮等引起的咳嗽。
[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 (1)偶有口乾、口渴、發困、乏力、頭暈,胃部燒灼感、食慾不振、腹部不適、葯疹等。 (2)本品需整片吞服,不可嚼碎(因對口腔黏膜有麻醉作用,產生麻木感覺)。(3)本品在妊娠期的安全性還未確定,孕婦慎用。 (4)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用法與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20毫克-40毫克,一日三次,也可根據病情決定。8歲以上兒童:一次20毫克,一日2-4次。
[限定劑型] 片劑、膠囊劑、顆粒劑。
[可供選用的上市制劑] 科福樂:片劑,輝瑞制葯有限公司生產。每片含磷酸苯丙哌林20毫克,口服,用法同上。置於密閉、室溫貯存,有效期5年。
噴托維林PENTOXYVETINE
[葯物作用]
本品為胺基酯類衍生物,為非成癮性鎮咳葯,對咳嗽中樞有直接抑製作用,其鎮咳作用為可待因的1/3,兼有對呼吸道黏膜的局部麻醉作用,又有微弱的阿托品樣作用。大劑量可使痙攣的支氣管鬆弛,降低呼氣道阻力,因此也有一些末梢鎮咳作用。
[適應症狀] 用於乾咳及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急性咳嗽和百日咳等。
[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 偶有便秘,輕度頭痛、頭暈、口乾、惡心、腹脹等症。青光眼及肺部瘀血的咳嗽病人和心功能不全者、痰多者、駕車及操作機器者以及孕婦與哺乳婦女用慎用。痰多者宜與祛痰葯合用。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25毫克,一日3-4次。小兒,5歲以上一次口服6.25-12.5毫克,一日2-3次。咳必清糖漿,一次10-15毫升,一日3-4次,幼兒減半。 [限定劑型]片劑、糖漿劑、復方制劑。
[可供選用的上市制劑] 咳必清片:片劑,北京雙鶴制葯有限公司生產。每片含枸櫞酸噴托維林25毫克,口服,用法同上。
咳必清糖漿:糖漿劑,北京雙鶴制葯有限公司生產。每瓶100毫升,含枸櫞酸噴托維林200毫克、氯化銨3克。口服,用法同上。置於密閉、遮光處貯存。
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
[葯物作用] 為中樞性鎮咳葯,抑制延髓咳嗽中樞而產生鎮咳作用。鎮咳作用顯著,與相同劑量的可待因大體相同或稍強,但無止痛作用。長期服用無成癮性和耐受性。治療劑量不會抑制呼吸,作用快且安全。
[適應症狀] 用於感冒、急性或慢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時的咳嗽。
[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 可見頭暈、頭痛、噯氣、食慾不振、便秘、惡心等阿托品樣作用,但不影響療效。停葯後上述反應可自行消失。 (1)痰多病人與哮喘患者慎用。有呼吸衰竭危險的患者禁用。 (2)對於因感染引起的咳嗽,應配合使用抗菌消炎葯物。 (3)動物實驗未發現致畸作用,但孕婦仍應慎用。 (4)有精神病史者忌用。 (5)過量用葯時會產生呼吸抑制。 (6)不得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常用於精神抑鬱的葯物)並用,否則會發生高熱或死亡。
[用法與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0-20毫克,一日3-4次。小兒6-12歲一次5-10毫克,每4小時1次,或一次15毫克每6-8小時1次。2-6歲一次2.5-5毫克,每4小時1次,或一次7.5毫克每6-8小時1次。
[葯物過量與處理]
曾有報道,1例男性濫用右美沙芬的粉劑,一日2-3次吸入,長達2-3個月,在吸入該葯後15分鍾至2小時,有欣快感。但該患者停葯後並無特別症狀,僅有渴望此葯的感覺。
[葯物相互作用] 常與右美沙芬配伍製成復方制劑的葯物有:對乙醯氨基酚等解熱鎮痛葯,氨茶鹼等平喘葯,氯化銨、愈創木酚等祛痰葯,氯苯那敏等抗過敏葯和苯丙醇胺等擬交感神經葯。
[限定劑型] 片劑、膠囊劑、糖漿劑、顆粒劑、口服液、復方制劑。
[可供選用的上市制劑] 美可:糖漿劑,北京聖德制葯有限公司生產。每瓶60、120毫升,分別含氫溴酸右美芬90和180毫克,偽麻黃鹼6和12毫克、氯苯那敏6和12毫克、愈創甘油醚30和60毫克。口服,成人一次5-10毫升,一日三次;兒童1歲以下一次0.5-2毫升、1-3歲一次2-3毫升、4-6歲一次3.5-4.5毫升、7-9歲一次5-6毫升、10-12歲一次6.5-7.5毫升,一日三次。置於密封、遮光處貯存。
美酚偽麻片:片劑,每片含氫溴酸右美沙酚15毫克、鹽酸偽麻黃鹼30毫克、愈假冒甘油醚100毫克。口服,用於鎮咳,一次1-2片,一日三次。一日不得超過6片,療程不超過7日,妊娠婦女、嚴重高血壓、有精神病史者禁用。
白加黑感冒片(美息偽麻片):片劑,啟東蓋天力制葯有限公司生產。分為日用和夜用片兩種,日用片每片含對乙醯氨基酚325毫克、鹽酸偽麻黃鹼30毫克、氫溴酸右美沙芬15毫克;夜用片每片除上述成分外,加入鹽酸苯海拉明25毫克。口服,日用片對成年人、12風以上兒童及老年人,一次1片,每6小時1次,一日二次;夜用片睡前服用1片,全部劑量一日不得超過4片。伴有高血壓、心臟病、甲亢、青光眼、哮喘、肺氣腫、前列腺肥大者不宜服用。
普西蘭片:片劑,泰國大西洋葯業公司生產。每片含氫溴酸右美沙芬15毫克,口服,用法同上。孕婦、痰多者禁用。置於密閉、室溫貯存,有效期3年。
麗珠刻樂:片劑,麗珠醫葯集團麗珠制葯廠生產。每片含氫溴酸右美沙芬15毫克、鹽酸偽麻黃鹼30毫克、愈創木酚甘油醚100毫克。用於咳嗽。口服,成人一次1-2片,一日3次,一日不得超過8片,療程不得超過7日。
帕爾克:片劑,黃河利亞制葯有限公司生產。每片含氫溴酸右美沙芬10毫克、對乙醯氨基酚325毫克、鹽酸苯丙醇胺125毫克、氯苯那敏1毫克。用於感冒、發熱、頭痛、鼻塞、流淚、咳嗽等症狀。口服,成人一次1-2片,6-12歲兒童一次0.5-1片,每6小時1次,一日不得超過12片,療程不得超過7日。
健兒嬰童咳水:糖漿劑,樂信葯業有限公司生產。每瓶120毫升,每5毫升含氫溴酸右美沙芬4.5毫克、氯苯那敏2毫克、氯化銨30毫克、枸櫞酸6毫克。用於感冒、發熱、頭痛、鼻塞、流淚、咳嗽等症狀。口服,5-10歲兒童一次10毫升,3-5歲兒童一次5-7.5毫升,1-3歲兒童一次5毫升,6個月至1歲兒童一次2.5-5毫升,3-6個月幼兒一次2.5毫升,一日三至四次。

『貳』 頭暈發困是怎麼回事

問題一:經常頭暈,犯困,沒精打采是怎麼回事? 暈、四肢無力、犯困,考慮是腦供血不足的症狀,腦供血不足常見於血壓異常(低血壓、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貧血等疾病。 腦供血不足的症狀有:經常性的頭暈頭痛,多夢失眠,精神萎糜不振,心情煩躁,嗜睡,整天昏昏沉沉,耳鳴,聽力下降,四肢發麻(發冷),惡心想吐,耳鳴,心慌胸悶,記憶力下降,全身無力,視物模糊,嚴重時走路不穩(甚至昏倒)。
腦供血不足患者的大腦與正常人一樣,沒有任何病變。腦供血不足只是腦血流量減少,所以作腦部cT及核磁共振均是正常的,作腦部多普勒檢查會發現腦血流速度減慢、血流不對稱(腦動脈一側血流速度減慢,顯得另一側血流速度增快。所以出現兩側腦動脈血流速度不對稱)或腦動脈痙攣。
並非每一亮高位腦供血不足的患者,都具有以上腦供血不足的全部症狀(疾病的不同階段,各有不同的症狀 ),血壓(低或高),血脂、血糖(異常),貧血,血粘(濃)度高,加上以上腦供血不足的2-――3個症狀,再加上多普勒的檢查結果(腦血流速度不對稱[快或慢]或腦動脈痙攣 ),就可作出腦供血不足的診斷 。
腦供血不足常見於血壓異常(遺憾的是未見介紹血壓具體是多少),建議你到附近診所多測幾次血壓,如果血壓異常(低或高),那你的不適是由於血壓異常引起的腦供血不足;如果血壓正常,再到醫院測下血脂、血糖,、血粘度,如果都正常,作個腦部多普勒檢查,基本會得出明確診斷。
腦供血不足要與頸椎病鑒別,因為兩者症狀十分相似,稍有疏忽容易造成誤診;但兩者的症狀亦有不同之處,稍加註意也是可以鑒別的。
頸椎病,頸部明顯疼痛(不是輕微疼痛),尤其是頭部作左右、上下活動時疼痛加重。5種不同類型的頸椎病,症狀各有不同,但頸部明顯疼痛是各型頸椎病共有的、最基本的症狀。如果沒有這一症狀,頸椎病的診斷難以成立。
另外,頸椎病還可以引起上肢麻木、無力,放射性疼痛(即頸部疼痛放射性引起肩部、手臂部、手指疼痛)。頸椎病引起的頭暈,常與頭部的某一固定位置有關。由於頸椎椎體不穩或增生禪謹的骨質的壓迫,導致椎動脈局性受壓,避開這一位置,椎動脈受壓解除,頭暈隨之消失。所以,頸椎病不會引起頑固性搐頭暈。根據你的描述,你的頭暈似乎沒有這些特點,可以排除頸椎病。但臨床上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只要現頭暈(不管是什麼症狀的頭j暈),就會認為是頸椎病引起的,這是一種認識誤區。這種情況在臨床上太普遍了,易誤導患者!
腦供血不足,多年來一直是醫學上的頑症之一。由於篇幅有限,不便一一詳述。如果你有興趣,請查閱我的網路空間,裡面有詳盡說明(1,頭暈頭痛為何難以醫治。2,頭暈頭痛患者的生活、自我保健須知)。
願你盡早查明病因,早日恢復健康!
順一門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敬襲尺金 萬象更新

問題二:經常頭暈,發困怎麼回事 考慮是神經衰弱了哦
中醫認為腎主藏,主恐,藏五臟六腑之精,生髓,髓通腦。意思就是說一個腎功能強的人,精氣神就很好,它生的髓就多,而這些髓是通向大腦的,腦髓越多記憶力就越強,也就越聰明。相反,腎不好的人恐懼感就會加強,容易緊張、多慮、不安、多疑、煩躁易怒,人也沒什麼精神,表現為懶動,嗜睡,失眠多夢,手腳冰涼,效率低下,腰酸背痛,大腦不真實感,幻聽,嚴重時會產生社交恐懼、疑病、幻想、強迫等心理方面的神經官能綜合症以及身體抽搐、全身遊走性刺痛、大腦緊脹、心臟等軀體神經官能綜合症。
你是否有熬夜、縱欲、意淫、吸煙酗酒、久坐久視、 *** 等傷精類的不良習慣?

問題三:我每天頭暈想睡覺是怎麼回事 常州治療頭暈的醫院,無錫市仁德(康復)醫院神經精神科,調節神經功能,治療頭暈。經常頭暈,頭脹頭痛頭重,腦子迷糊不清感覺,記憶力減退,思維反應變慢。白天犯困嗜睡,提不起精神,整天無精打采。疲勞,渾身無力,做一點事就覺得疲憊不堪,不願意做事,不願意多說話,不願意逛街,走路覺得不穩,似乎要跌倒,像踩棉花,走路容易氣短。不能多用腦,多用腦後症狀加重,喜歡坐著,最好躺著。整天頭暈,疲勞,休息不會好轉。症狀可以持續幾個月,幾年甚至十幾年。發病年齡從七八歲到七八十歲不等,但好發於年輕人。醫院各項檢查都是正常,或有頸椎退行變,常常當頸椎病或供血不足治療,但絲毫沒有效果。患者往往四處求醫都沒有效果,嚴重影響患者工作和生活,還不被人理解,內心十分痛苦。這類頭暈就是神經功能調節異常引起的,所以治療必須調節神經功能才會有效。――無錫市仁德(康復)醫院神經精神科過秋燕主任答

問題四:為什麼老是要頭暈,而且很想睡覺啊???? 頭暈又稱為眩暈,是一種主觀的感覺異常。可分為兩類: 一為旋轉性眩暈,多由前庭神經系統及小腦的功能障礙所致, 以傾倒的感覺為主,感到自身晃動或景物旋轉。二為一般性暈,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頭昏的感覺為主,感到頭重腳輕。
分類及常見疾病
頭暈是一種常見症狀,而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因此,我們可將引起頭暈的疾病進行分類敘述,使大家對「頭暈」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1.旋轉性眩暈 按其病因可分為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兩類。
(1)周圍性眩暈:是指內耳迷路或前庭神經的病變導致的眩暈症。常見於梅尼埃病<曾譯美尼爾病)、迷路炎、葯物性眩暈(用鏈黴素或慶大黴素等葯後引起的)及前庭神經炎等。
(2)中樞性眩暈:是指腦干、小腦、大腦及脊髓病變引起的眩暈。常見於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顱內腫瘤、顱內感染、多發性硬化、眩暈性癲癇及外傷性眩暈等。
2.一般性眩暈
(1)心源性眩暈:常見於心律失常、心臟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暈:可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暈:常見於屈光不正、眼底動脈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壓性眩暈:高血壓或低血壓均可引起眩暈。
(5)其它:貧血、頸椎病、急性發熱、胃腸炎、內分泌紊亂及神經官能症等均可引起頭暈
1. 貧血 老人如有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的表現,應去醫院檢查一下,看是否貧血。老年人如果不注意營養保健,很容易患貧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繼發貧血。 2. 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高,血流緩慢,造成腦部供血足,發生容易疲倦、頭暈、乏力等症狀。其中造成高血脂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時飲食結構的不和理。 3. 腦動脈硬化 患者自覺頭暈,且經常失眠、耳鳴、情緒不穩、健忘、四肢發麻。腦動脈硬化使血管內徑變小,腦內血流下降,產生腦供血、供氧不足,引起頭暈。 4. 頸椎病 常出現頸部發緊、靈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發麻、發涼,有沉重感。頸椎增生擠壓頸部椎動脈,造成腦供血不足,是該病引起頭暈的主要原因。 5. 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除頭暈之外,還常伴隨頭脹、心慌、煩躁、耳鳴、失眠等不適。 6. 心臟病 冠心病早期,有的人可能感覺頭痛、頭暈、四肢無力、精神不易集中等。主要是因心臟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造成供血不足而引起頭暈。 1. 對頭暈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預防。老人應定期作血壓、心音、心律,以及血常規、血脂、血黏度、腦電圖、腦血流圖、頸部x線等檢查,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