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便帶血怎麼回事 大便帶血如何檢查
很多人都有過便血的經歷,便血只是一種症狀,而導致便血的原因才是真正需要治療的疾病!一般來說,成人最常見的是痔瘡出血,兒童最常見的是息肉出血,老年人最常見的是大腸癌出血。接下來,我們來具體了解下大便帶血是怎麼回事?
大便帶血的原因
1、痔瘡:便血常見是鮮紅的,不與糞便相混而附於糞塊表面;也可表現為大便前後的滴血,嚴重的是噴射狀,多在大便秘結時發生。預防痔瘡,應養成按時排大便的習慣,防止便秘。另外,提肛運動對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防治痔瘡發展和脫肛均有效果。
2、肛裂:便血量較少,多數在便紙上發現;大便時可伴有肛門劇痛,以至患者不敢大便。肛裂是肛管粘膜全層裂開,並形成急慢性潰瘍所致,預防肛裂的關鍵是解決便秘。
3、息肉:便血大便時無不適感,糞質正常,血常附於糞塊表面。
4、大腸癌便血表現為持續性、慢性帶粘液血便,與糞便混在一起,便意頻頻,有時只解出一些血或粘液而無糞便。直腸癌約80%有便血,但是癌腫離肛門越遠,便血發生率就越低。
大便帶血如何檢查
肛門指檢是最簡單的檢查方法,無論是痔、肛裂還、息肉是直腸癌,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檢查。據統計,有70%的直腸癌可通過這種檢查而被發現。除此之外,X光鋇劑灌腸也可以發現各個節段的結腸癌腫;按腫瘤所在部位的不同還可選用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纖維結腸鏡作腫瘤組織的觀察,可鉗取少量腫瘤組織作病理切片檢查,可明確診斷病變性質,為治療提供方案。
『貳』 便血10多天,血是鮮紅色,不痛,每天大便一次,這10多天每天都便血
導致大便便血的原因較多,大多都屬於肛腸科疾病,根據便血的性狀和伴隨症狀,可能見於下列肛腸疾病:
(1)肛裂也是大便便血常見的原因,特點是血色鮮紅,一般出血量較少,多以手紙染血為主,伴有排便時肛門劇烈疼痛,便後疼痛稍有緩解,復又開始劇烈疼痛,常疼痛持續數小時。但是在臨床上也見到少數肛裂患者,僅伴有輕微疼痛或者無痛,也呈滴鮮血的病例。
(2)內痔是大便便血最常見的原因,以間斷性出血為主,即連續出血一段時間以後,可能間歇一段時間,並非每次大便都出血。血色鮮紅,呈滴瀝或是“一線如箭”的噴射狀,不與大便相混合,不伴有疼痛。如果病程較長,可能伴有便後腫物脫出的症狀。
(3)腸息肉多見於青年,兒童次之,出血量多少不等。腸息肉一般無痛,腸息肉體積較大,位置較低或者出血量較多時,便血不與大便相混,附於大便的表面。若腸息肉位置較高,血液常與大便相混。
(4)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病均為原因不明的腸道非特異性炎症,多見於年青人。南京治痔瘡最好的醫院的專家說它以粘液血便為主要症狀,糞便中出血液、膿液和粘液。一般出血量不多,並有腹痛、腹瀉或腹瀉與便秘交替,或伴有消瘦、乏力、低熱、貧血等全身症狀。
(5)其他腸道疾病便血伴有發熱、腹痛、且發病較急者,多見於細菌性痢疾、流行性出血熱、出血性壞死性腸炎、阿米巴腸病等。出血量較大,發病急,伴有嚴重腹痛者,多見於腸套疊、腸系膜動脈栓塞;伴有全身出血傾向者,應考慮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血友病等血液系統疾病。
(6)黑便或稱柏油樣便主要見於上消化道疾病,如食道、胃及十二指腸的炎症、潰瘍、損傷、血管病變、腫瘤等。但是要注意勿將大量食入動物血、動物肝臟,以及酚酞類瀉葯等,引起的黑便誤認為是便血。
(7)大腸癌即結腸癌和直腸癌,無痛性便血,一般出血量較少,血色較暗不新鮮,常與膿液和粘液混合,附於大便表面,或與大便混合。
『叄』 腸癌大便出血是持續性的嗎
腸癌大便出血尤其是右側結腸癌會造成出血,會造成大便當中混有黏液血便。持續出血情況較多,有大量出血或急性出血會造成持續出血。還要區分痔瘡出血或肛裂出血,有人大便之前出血,尤其是鮮紅色的血,更多見的是肛裂;有人大便當中混有血,尤其是暗紅色的血,要區分是不是混合痔;還有人是便後出血,有的是外痔或內痔造成。所以一定要區分出血和大便的關系,或結腸癌的關系。
左側結腸癌也會出血,但是更多的以梗阻症狀為主,腫瘤晚期形成潰瘍或潰瘍性結腸炎也會造成便血,尤其是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本身也屬於結腸癌的癌前病變,也會造成出血。如果大便里有血,無論是否持續,是否為便前、便中或便後,盡早去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