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情緒化的原因和表現
情緒化的原因我認為是自己有心思或者想事情想的非常的多,因此常常變得情緒化嗯,以至於造成心情非常的焦慮,表現非常煩。照做什麼事情都打不起精神來。
❷ 情緒是怎麼產生的呢
情緒是怎麼產生的?一般來講我們知道一個情緒ABC的法則,也就是說a是代表事件的引出。當一件事情出現的時候,這就是a,b就是這件事情對你的影響,C就是讓你產生了情緒。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情緒的產生就是一個自我保護意識,人因為有了自我,當這件事情涉及到你的利益的時候。那麼你就會產生對這件事情的一個評判。或者說這件事情雖然跟你沒有關系,但是這件事情對於大眾來說可能發生是有概率的,也就是說有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從而你也會產生一個情緒。所以情緒的產生基本上都是與自己相關聯的。情緒的產生最主要是由於恐懼擔心所導致的。當然這些你也可以說,恐懼也是一種情緒,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就是自我,也就是我,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涉及到自己的未來,甚至是涉及到自己是否能夠得到,或者失去這些東西,最終這個情緒的產生,其實都是關繫到自我意識的一種保護。所以情緒的產生都是自我的原因。都是認為傷害到了自己,從而產生了情緒,或者說你得到了某樣東西,產生了一個正面的情緒,高興開心的情緒也是一樣的,就是說所有的情緒其實都是關繫到我。
❸ 情緒覺察首先表現為對自己情緒的識別和 。
情緒智力首先表現為對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識別、評價和表達。也就是對自己的情緒能及時地識別,知道自己情緒產生的原因,還能通過言語和非言語(如面部表情或手勢)的手段,將自己的情緒准確地表達出來。
人們不僅能夠覺察自己的情緒,而且能覺察他人的情緒,理解他人的態度,對他人的情緒做出准確地識別和評價。
這種能力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是很重要的,它使人們之間能相互理解,使人與人之間能和諧相處,有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在對他人情緒的識別評價和表達這種情緒智力中,移情起著主要作用。所謂移情,就是了解他人的情緒,並能在內心親自體驗到這些情緒的能力。三隻青蛙掉進鮮奶桶中。第一隻青蛙說:「這是命。」於是它盤起後腿,一動不動,等待著死亡的降臨。
第二隻青蛙說:「這桶看來太深了,憑我的跳躍能力,是不可能跳出去了。今天死定了。」於是,它沉入桶底淹死了。
第三隻青蛙打量著四周說:「真是不幸!但我的後腿還有勁,我要找到墊腳的東西,跳出這可怕的桶!」
❹ 情緒是如何產生的
情緒,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從古希臘至今,歷代思想家都試圖在理論上解釋情緒的產生。 當代情緒理論多注重經驗主義研究方法,很多獨立的理論並不互相排斥,大多數研究人員樂於採納多種視角,融合各種理論。引起爭議的問題主要是認知判斷對產生情緒有多重要,特別是和身體反應等其他方面比較。就心理學而言,存在3種影響較大的情緒理論:詹姆斯—蘭格理論、坎農—巴德理論、情緒的認知理論。1、詹姆斯—蘭格理論19世紀8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和丹麥生理學家蘭格提出了內容相同的情緒理論,強調情緒產生的原因是植物神經系統的活動,因此該理論也叫做外周情緒理論。 詹姆斯認為情緒就是對身體變化的知覺。他認為有機體先有生理變化,而後才有情緒的產生。當情緒刺激作用於我們的感官時,立即引起我們身體身體上的某種變化,產生神經沖動,沖動傳到神經系統產生情緒。 蘭格認為情緒是內臟活動的結果。他特別強調情緒與血管變化的關系,認為血管運動的混亂、血管寬度、血液量的改變是情緒產生的最初原因,血管活動是植物性神經系統控制的,植物性神經系統支配性加強引起血管擴張,產生愉快情緒,反之則產生恐懼情緒。 詹姆斯和蘭格的基本觀點是相同的,強調情緒刺激引起生理反應,而生理反應進一步導致情緒體驗的產生。這種理論看到了情緒與機體的直接關系,強調植物性神經系統在情緒中的作用,但他們忽視了對情緒的調節、控製作用。 2、坎農—巴德理論坎農認為情緒的中樞不是在外周神經系統,而是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丘腦。外界刺激引起感覺器官的活動,發放神經沖動傳到丘腦,在由丘腦同時向上向下發出神經沖動,向上傳到大腦產生情緒,向下傳到交感神經引起生理變化。可見,情緒體驗和生理變化是同時產生的,它們都受到丘腦的控制。坎農的情緒理論得到了巴德的支持和發展,所以把它叫做坎農—巴德情緒理論。 3、情緒的認知理論情緒的認知理論主要包括阿諾德的評定—興奮說、沙赫特的兩因素理論和扎勒斯的認知—評定理論。 50年代,阿諾德認為刺激情景並不直接決定情緒的性質,從刺激出現到情緒產生,要經過對刺激的估量和評價,情緒產生的基本過程是:刺激情景—評估—情緒。對相同情景刺激的不同評價會產生不同的情緒。60年代,沙赫特和辛格提出,個體生理的高度喚醒和個體對生理變化的認知性喚醒理論是產生情緒的必要條件。情緒是認知過程、生理狀態和情景刺激三者在大腦皮層中整合的結果,它們通過注射腎上腺素的試驗證實了:人對生理反應的認知和了解決定了最後的情緒體驗。拉扎勒認為情緒是人們與情境互動的結果。在情緒活動中,人不僅接受環境中的刺激事件對自己的響,同時也要調節自己對刺激的反應,他認為情緒是在認知的指導下產生的,具有初評、次評、再評三個層次。
❺ 如何識別別人的情緒
想要識別對方的情緒,就應該抓住他臉上最細微的變化。人們很難隱藏或者改變面部的細微變化,而這些變化往往能最真實地展示對方的所思所想。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說過:「面部的一些細微動作和表情,能夠很好地顯示出對方的所思所想,所以在與人打交道 的時候別忘了注意他的眉毛和眼睛。」
一個人的姿態往往反映了其對他人或事所持的態度,即情緒的指示器。換言之,姿勢表現一個人的心理意圖,只是並非每一種姿勢都一一對應一種心理活動。更加確切地說,姿勢所反映的心理活動是將多種多樣的心理活動作為一個整體特徵來表現的。它所指示的是人們內心的情感、情緒、或者是限制心理活動的基本傾向。人們或做出各式各樣的姿勢,來表現自己的情緒,興奮、愉快、悲痛、恐懼、驚奇、羞愧、憤怒等等。
內心世界
識別他人的情緒的關鍵就是在於注意對方的言行舉止。因為人們把你想知道的有關他們的情緒的一切信號都傳達給了你,有時是通過直白的語言,但是有時是通過動作,甚至一個小小的眼神。
❻ 情緒產生的原因
當我們談到「情緒」的時候,我們會習慣性地將它和「本能」聯系在一起。因為我們一般會認為,情緒感知能力,往往是一種本能的反應,是天生的,與生俱來的。我們開心會笑、傷心會哭、遇到困難會皺眉頭等等,這些情緒似乎並不需要後天學習。嬰兒一生下來,餓了就知道哭,用哭來表達他們情緒;當我們遇到恐怖的事情,我們會心跳加速,血壓上升,手心出汗,並且表現出「驚恐」的表情等等,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傳統認知,作者稱之為「傳統情緒觀」。傳統的情緒觀有幾個特點:
第一:一個人的情緒會以某些固定的形式表現在外,作者稱之為「情緒指紋」,也就是說表現和情緒是一一對應的。我們常說「你的情緒都寫在臉上了」,比如你開心時會微笑、放鬆時身體更舒展、憤怒是拳頭會握緊等等。
其實我們生活中,我們絕大部分認知都只是一種假設,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就像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對於經濟體系的假設一樣,道德其實也是人類社會共同的一種假設,人類社會就是基於一套套這樣的假設而建立起來的。就像著名的歷史學家和暢銷書作家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說:公司是什麼?國家是什麼?民族是什麼?尤瓦爾·赫拉利給出的答案是:想像共同體。
❼ 各種情緒表現的原因
人的情緒及其影響因素
情緒,是人各種的感覺、思想和行為的一種綜合的心理和生理狀態,是對外界刺激所產生的心理反應,以及附帶的生理反應,如:喜、怒、哀、樂等。情緒是個人的主觀體驗和感受,常跟心情、氣質、性格和性情有關。按照情緒狀態可將情緒情緒分為心境、激情和應激三種。「心境」是微弱、持久,具有沉浸性的情緒狀態; 「激情」是猛烈爆發而短暫的情緒狀態; 「應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緊急情況下所引起的情緒狀態。情緒狀態劃分來源於情緒維度理論,情緒的維度是指情緒所固有的某些特徵,主要指情緒的動力性、激動性、強度和緊張度等方面。這些特徵的變化又具有兩極性。馮特提出的三維理論認為:情緒是由三個維度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動-平靜;緊張-鬆弛。每一種具體情緒分布在三個維度的兩極之間不同的位置上
情緒的含義如下1.情緒涉及身體的變化,這些變化是情緒的表達形式。2.情緒是行動的准備階段,這可能跟實際行為相聯系。3.情緒涉及有意識的體驗。4.情緒包含了認知的成分,涉及對外界事物的評價。
情緒變化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常見的影響因素有認識因素、氣質類型、環境刺激等。
一、認識因素
認識在情緒體驗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相同的情境,如果作出的認識評價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情緒體驗。例如,兩個同時都想學習開車的戰士,結果都沒能如願,對他們來說的確是件不順心的事。但是,甲戰士把這件事當作是對自己的考驗(作出良好的認識評價),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並努力克服面前的困難,做好組織上分配的工作。而乙戰士則認為自己很倒霉(作出不好的認識評價),就會產生消極的情緒體驗,抱怨領導對自己不公平。由此不難看出,一件事情到底是好還是壞,就看你如何認識它、如何評價它,看你作出什麼樣的選擇。一定程度上,認知決定了情緒。
客觀事件我們是無法左右的,有些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主觀信念是我們可以通過努力加以控制的。雖然我們無法避免所有不合理的信念,但我們應充分認識它的存在,盡量減少其對我們生活的負面影響。不合理信念具有以下三個特徵。
第一:絕對化要求。它通常與 「必須」,「應該」這類字眼連在一起。比如:「我必須獲得成功」,「別人必須很好地對待我」,「生活應該是很容易的」等等。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計劃不如變化快」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每個人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獲得成功;同樣,周圍的人和事物的表現和發展也不可能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
第二:過分概括化。以一件事的成敗來評價整個人(包括:自己或他人),這無異於一種理智上的法西斯主義。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達到完美無缺的境地,所以每個人都應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錯誤的。
第三,糟糕至極。糟糕就是不好、壞事了的意思。當一個人講什麼事情都糟透了、糟極了的時候,對他來說往往意味著碰到的是最最壞的事情,是一種滅頂之災。我們當然希望不要發生我們所認為得非常不好的事情,但是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說這些事情絕對不該發生。當一切已成事實,我們必須努力去接受現實,盡可能的去改變這種狀況;實在不可能改變時,則要學會在這種狀況下生活下去。
二、氣質類型
現代心理學家認為,氣質是人典型的、穩定的心理特點,主要表現在情緒體驗的強弱、快慢上,表現在隱顯動作敏感或遲鈍方面,它是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外部表現。人的氣質類型有四種,不同氣質的人,情緒表現特點各不相同。
1膽汁質。也叫做不可遏制型。這種氣質類型的人情緒興奮性高,感情強烈,易於激昂,脾氣急躁,情緒體驗的波動性比較大。
2多血質。這種氣質類型的人屬於活潑型的人。他們情感豐富,反應靈敏、靈活,接物待人樂觀熱情,情緒易變,在面臨各種應激情境時具有很強的自我調節能力。
3粘液質。這種氣質類型的人屬於安靜型的人。他們情緒興奮性低,對外界反應慢,情感不外露,遇事冷靜,情緒不會大起大落,有時表現得壓抑,但有很強的自我調節能力;
4抑鬱質,也稱弱型。這種氣質類型的人對外界刺激反應不強烈,而且反應慢,情緒低落。這種類型的人情緒壓抑,感情脆弱,內心深層情感體驗強烈,經不起挫折的打擊,容易表現出神經官能症的症狀。
氣質對情緒的影響並不是不可改變的。每個人通過軍營生活,不斷塑造自己的個性,磨煉意志,充分發揮氣質的積極方面,克服自身的弱點,都可以不斷完善自己。
三、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對人的情緒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生物鍾,大自然變化,顏色刺激,生理周期,飲食,音樂,衣著及睡眠程度都會對情緒產生影響。
1、 生物鍾
人體的一切生理活動都是有規律的。人體的血壓、體溫、脈搏、心跳、神經的興奮抑制、激素的分泌等100多種生理活動都要受生物鍾規律的支配,從而產生生理活動的高潮和低潮,高潮時期情緒往往比較飽滿,工作效率高;低潮時期情緒則比較低落,容易表現出不耐煩等不良情緒反應,辦事效率低下,容易出差錯。一般來說,中午和黃昏以後這兩個時間段生物鍾處於低潮,人們互相之間應盡量避免打擾,特別不要安排重要的活動內容。
2、 大自然變化
一般來說,陰雨天氣人們往往容易產生低落情緒;如果天氣轉晴,心情跟著也就好多了。連天的陰雨,人們容易煩躁不安,對人對事極不耐煩,處理事物也欠考慮。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中的自然電磁壓力在滿月時會發生變化。對月亮敏感的人,大腦右半球的電磁壓力在滿月時期會增加,其後果是導致情緒不穩定,容易激動。有關專家建議,在滿月的日子裡對月光敏感的人工作不要太緊張,要多休息。
3、 顏色刺激
大家可能深有體會,到了春天,大自然就像一扇畫屏,人在畫屏中行走,煩惱的情緒一時也被盪滌殆盡。於是到了陽春三月,人們便養成了到郊外踏青的習俗。一般來說,鮮艷的顏色能驅趕人的不良情緒,心情易於發生好轉。所以在濃妝艷抹的春天,人們的情緒往往非常好。
此外,女性月經期間情緒不穩定,各種食物對情緒的影響還有音樂對人情操的陶冶以及穿著對人心態的影響都反映了各種環境因素一定程度上影響情緒。
如何進行情緒管理:
第一、體察自己的情緒。也就是,時時提醒自己注意:我現在的情緒是什麼?有許多人認為:人不應該有情緒,所以不肯承認自己有負面的情緒,要知道,人一定會有情緒的,壓抑情緒反而帶來更不好的結果,學著體察自己的情緒,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
第二、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如何「適當表達」情緒,是一門藝術,需要用心的體會、揣摩,更重要的是,要確實用在生活中。
第三、以合宜的方式紓解情緒。你就能夠控制情緒,而不是讓情緒來控制你!
❽ 如何快速識別自己的情緒並怎樣調適
看自已說話,處理事情的方式,待人有沒有情緒化,這自已都可以感覺的到的。
若情緒不好,可以試以下方法解壓消除煩惱,讓情緒回歸正常。
一,找好朋友聊天,說說心裡的煩惱,聊聊一些開心的事。
二,做運動,去打打球什麼的
三,聽聽輕檢歡快的音樂,讓自已放鬆下。
四,去K歌,盡情的K,
五,聽聽一些佛經,佛經可以讓人心靜,心靜了也就沒有那麼多煩惱了。
六,同朋友一起外出,爬山,散步/
希望可以幫到你,若需要幫忙,請追問,若幫到你請採用。謝謝 !
❾ 怎麼教會孩子識別情緒
第一階段: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保留孩子的一些關於情緒變化的照片,比如孩子在吃東西時笑的照片,接著為孩子描述照片內容,引導孩子觀察自己笑的特徵。然後,家長拿出一張誇張、形象地凸顯出笑的特徵的表情圖片(可利用卡通表情圖片),帶領孩子一邊觀察一邊將「笑」的特徵表達出來,如笑的時候「眼睛彎彎」「嘴巴彎彎」。最後,家長再拿出一組圖片,讓孩子找出圖片中的哪個表情是「笑」的,以此一步步提高孩的識別能力。
第二階段:
通過前一階段的訓練。孩子初步掌握「笑」的外顯特徵,那麼在接下來的第二階段訓練中,主要就是強化鞏固孩子「笑」的體驗。在這一階段,家長要通過創設情境讓孩子去體驗情緒。比如:用語言問孩子「你開心嗎,高興嗎」等,用一系列描述「笑」的心理感受詞語去引導,讓孩子的心理感受與語言描述建立起聯系。接著給孩子一面鏡子,讓其觀察鏡子中的自己,並結合「笑」的特點描述「看,現在的你就是開心得,眼睛彎彎、嘴巴彎彎」。
第三階段:
情緒表達是別人理解和接納自己的關鍵。因此這一階段,主要是讓孩子對情緒有所體驗和理解的基礎上,根據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情況,讓孩子學會通過圖片、肢體動作、詞語或者簡單的句子等形式去正確表達情緒。比如,高興的時候可以拍拍手、抱抱身邊的人、去操場跑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