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青蛙能形成利於躲避敵害的顏色
不光是青蛙,世界上所有的動物都會形成一種飽和色,他可以和周圍的環境打成很好的掩護
㈡ 青蛙什麼時候開始變綠
小蝌蚪一般在幼蛙時期開始變為綠色。
1、生長初期(1~10天)
早期的小蝌蚪,體呈圓形或橢圓形,體色為棕黃色,外形似魚,具有側線器官。由於口內尚未出現孔道,不能攝取食物。
2、生長前期(10~20天)
10天以後,其食量增大,生長發育加快,通過精心飼養,蝌蚪到20日齡時,體長可達2cm,體色變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紋,身體與尾部交界處有明顯的黑色V字型花紋。
3、生長中期(20~50天)
此時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斷增強,蝌蚪就能正常生長發育,到50日齡時,有些蝌蚪長出後腳,顏色為黑色。到這一時期蝌蚪成活率可達95%,如果水溫偏低,該期的時間將會更長。
4、生長後期(50~78天)
這一時期是蝌蚪轉化為幼蛙的關鍵時期,蝌蚪在此期要長出後肢和前肢,並且由水生轉化為水陸兩棲。50日齡左右,體長達4cm以上,長出後肢,後肢長出後約2周(65日齡)開始長前肢,前肢長出後,尾部開始被吸收,此時石蛙蝌蚪就停止覓食進入變態期。
5、幼蛙時期
該時期青蛙開始進行變態發育,不再以植物作為食物,開始以動物性食物為食,且身體顏色慢慢變為暗綠色,成年後的青蛙身體顏色開始逐步變為綠色。
(2)青蛙危險的時候會怎樣顏色變化擴展閱讀:
自然條件 ,雌蛙每的產卵總量可達5000枚左右,孵化率約為50%,而蝌蚪的存活率僅有20%~30%。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蝌蚪一般在母蛙產卵後經人工孵化8~15d孵出。剛孵化的蝌蚪體呈棕黃色,體長6~8mm,頭部有馬蹄形吸盤,用於附著,口位於吸盤下方,體質較弱,活動量小,通過卵黃囊供給營養,不進行開口攝食,3d後,可以投喂外源性營養物質,以滿足其營養需求及生長需要。
蝌蚪培養的最適溫度為23~25 ℃,適宜pH在6~8之間,蝌蚪生長緩慢,自蝌蚪變態成幼蛙約需要60~80d,一般分為初期、前期、中期和後期,各個時期蝌蚪對營養需要有所差異。
網路—青蛙
網路—蝌蚪
㈢ 小青蛙變化過程中顏色是怎樣變化的
小青蛙變化的過程中,當然是由黑色的小蝌蚪變成了小青蛙。
㈣ 青蛙的皮膚會不會變色
01 會
青蛙的皮膚上有很多種色素細胞,色素細胞中的色素顆粒能夠收縮與擴散,從而會引起蛙類皮膚顏色的變化。溫度與腎上腺素等也會導致蛙皮膚變色。溫度升高,青蛙的顏色就變淺;溫度降低,顏色就變深。
青蛙身材矮小,動作緩慢,既沒有凌厲的牙齒,也沒有鋒利的利爪,乍一看見它便會認為它缺乏防禦能力。可是在漫長的歲月里,在大自然生物間的掠殺和優勝劣汰中,蛙族卻能夠生存發達至今,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它們均有各自的“迷彩服”來保護自己。
蛙類之所以要穿“迷彩服”,是與它們的獵物和天敵有密切關系的。
大家知道,蛙的主要食物是蚊子、蒼蠅等飛蟲,還有田裡的蝗蟲、螻蛄等昆蟲,要捕獲這些動作太快的獵物,行動緩慢的蛙只能攻其不備才能輕松得手。於是,青蛙就採用隱蔽埋伏的辦法,在不同環境中,它們就穿上不同“迷彩服”,讓對手發現不了自己,再配上它們那神奇的黏性舌頭,捕捉起獵物來,就容易多了。
還有,蛙類在動物界中屬於弱勢群體,它們是很多動物獵食的對象,尤其是各種各樣的蛇的美食,可以說,在蛙的世界裡總有蛇在出沒,蛇與蛙幾乎是如影相隨,時時威脅著蛙的生命。不過,蛇有一個弱點就是,它們只能感應到移動的對象。於是,為了對付蛇,蛙穿上“迷彩服”,只要蹲在泥土裡或者草叢里不動,就很有可能躲過一劫。
蛙類的“迷彩服”其實就是它的保護色,其顏色與它生活環境的主要顏色很相似,並隨環境主色的變化而變化。這是因為青蛙的皮膚上有很多種色素細胞,例如,含有紅色素顆粒的紅色素細胞、含有黃色素顆粒的黃色素細胞、含有黑或棕色素顆粒的黑色素細胞等。蛙類的皮膚由表皮和真皮組成。在表皮層中,僅有較小的黑色素細胞,而在真皮層中,幾種色素細胞全都有。由於表皮層比較薄,所以真皮層中的顏色可以透出來。
色素細胞中的色素顆粒能夠收縮與擴散,從而會引起蛙類“迷彩服”顏色的變化。比如說青蛙來到深色的環境中,它的眼睛所看到的環境現象便會由神經傳送給腦下垂體中葉,腦下垂體中葉得到刺激便會分泌出促黑色素。這樣,色素細胞中的黑色素便會擴散,黑色變得十分注目,紅色素與黃色素就會收縮,紅、黃色就隱退不太明顯了,蛙的顏色就變暗色了。
溫度與腎上腺素等也會導致蛙更換“迷彩服”。溫度升高,青蛙的“迷彩服”顏色就變淺;溫度降低,顏色就變深。同時,體色淺,吸收的熱量就少;體色深,吸收熱量就多,可見,“迷彩服”還有利於蛙調節體溫。如果把腎上腺素注入蛙體,它的血壓就會升高,體色也會隨著變淺。
㈤ 一隻青蛙遇到危險就變顏色,這是什麼青蛙。
變色龍
㈥ 青蛙的體色為什麼可以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因為青蛙體內有一種可以改變顏色的色素,他們會隨著壞境等因素的影響而發生改變。起到保護自己等等的作用。
同時,體色淺,吸熱少;體色深,吸熱多,這對它們體溫的調節是有利的。若將腎上腺素注入蛙體,隨著血壓升高,體色也會變淺。
㈦ 青蛙是怎麼變色的
因季節的變化,青蛙的生活環境色彩變化,它的皮膚顏色也會作相應的變色,以保護自身不容易被它的天敵發現.
㈧ 青蛙有什麼顏色
青蛙的背上是綠色的,很光滑、很軟,還有花紋,腹部是白色的。可以隱藏在草叢中,捉害蟲就容易些,也可以保護自己。
青蛙身體可分為頭,軀乾和四肢 3 部分。青蛙前腳上有四個趾,後腳上有五個趾,還有蹼。青蛙頭上的兩側有兩個略微鼓著的小包包,那是耳膜,青蛙通過耳膜可以聽到聲音。皮膚可以幫助呼吸。只有雄蛙有氣囊。青蛙用舌頭捕食,舌頭上有黏液。
(8)青蛙危險的時候會怎樣顏色變化擴展閱讀
由於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多重影響,中國野生青蛙的數量正在減少。青蛙的高產量吸引了養殖戶投資青蛙養殖,加上為了維持生態平衡,人工養殖青蛙得到支持和鼓勵。由於我國目前對青蛙黑斑蛙繁殖技術的研究不深,育種技術尚不成熟,使得蛙的繁殖成功率不高。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 青蛙養殖存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有:
1、敵害
青蛙本身缺乏自我保護和外部防禦能力。通常被動地躲避或通過保護色保護自己免受外敵的傷害。由於生理和環境的變化,剛剛上岸的幼蛙環境適應性差,生命力脆弱。在乾燥的環境中,暴露的陽光和風雨,對青蛙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導致青蛙養殖的成活率低。
2、疾病
在育種過程中,由於環境,氣候,養殖不當等原因,幼苗和幼蛙患有出血病,出泡病,腹水病,腐皮病,歪頭病等,直接影響青蛙養殖的生存概率。
3、餌料
青蛙只吃活食物。在野外條件下,通常會捕捉飛蟲。幼蛙的食物主要包括蚊子,小昆蟲,昆蟲幼蟲等。常見的青蛙吃蒼蠅、蚊子、蝗蟲、螻蛄、青蟲、蚯蚓其他昆蟲。人工養殖主要以飼料為主,不利於幼蛙的消化,影響幼蛙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