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手工縫衣服
說起手工縫紉,相信大家不管技術熟練與否,都能拿起針線實際操作一番,畢竟誰沒有補個襪子,釘個紐扣的經歷。因為在服裝製作的過程中,除了採用縫紉機外,手工縫紉也是完成服裝整體造型所不可缺的一項技能。並且不同縫制情況下所採用的針法也有講究。其實這一點與其他手工藝品製作是相同的。為此特意搜集整理了各種不同手工縫紉針法的詳細圖解:1. 平針(Running stitch )這是最常用最簡單的一種手縫方法,通常用來做一些不需要很牢固的縫合,以及做褶襇、縮口等。 可以一次多挑幾針然後一起拉緊線頭。平針的針腳距離一般保持在0.5厘米左右。
2.疏縫、假縫( Tacking Stitch / Basting )
和平針的針法一樣,但針距較大,這種手縫方法通常用來做正式縫合前的粗略固定,為的是方便下一步的縫合,作用類似於珠針。
3. 回針、倒針 (Backstitch)針尖後退式的縫法,這是類似於機縫而且最牢固的一種手縫方法。為了防止面料開縣,在起始或者總之以及希望縫得結實時所使用的方法。有返回到一個針眼的全回縫,還有返回到前一個針距一半的半回縫。常用來縫合拉鏈、褲襠、等牢固度要求較高的地方。4. 鎖邊縫 (Oversewing Stitch / Overcasting )
這種方法一般用來縫制織物的毛邊,以防織物的毛邊散開。5. 包邊縫(Blanket & Buttonhole Stitch)扣眼縫:6. 藏針縫(Drawing Stitch)
這是針法在布藝製作中相對用得比較多,能夠將線跡完美地隱藏起來,常用於不易在反面縫合的區域。
打結法: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多多採納!
2. 手縫針法大全--縫補衣服針法
一、手針縫紉針法
(1) 絎針(扎針)
是中國傳統手針工藝的基本針法之一,有長、短絎針之分。
長絎針 用於兩塊或以上布科的臨時固定等,起針時線不打結,由右至左,以3厘米左右長(根據需要)的針距運針。長絎針亦有眾多變化,如正面長,反面短;正反面短,中間長。
短絎針 是固定布料等用的基本針法。針法亦由右至左,以l厘米2至4針(通常2.5針)的針距運針。
長短絎針 此針法綜合了長絎針與短絎針的特點,以一長一短的針跡運針。多用於臨時縫合布料等。
(2)繰針
繰針有兩種,一是明繰.二是暗繰。
明繰 又稱扳針。以直針斜線淺挑,針跡為斜勢,故亦稱其為斜針。由右至左運針,以正面的線跡小而整齊為好,且線的色彩宜與面料相近,多用於固定服裝的貼邊和袋夾里等。
暗繰 又稱暗針。正面不露針跡,亦有正反面均不見針跡的,它同樣用於服裝的貼邊等處。
(3)倒針
又稱回針。此針法為先向此禪前運一針(約0.6厘米); 然後倒退一針(約0.3厘米),依此類推。多用於易受力部位.如拉鏈等處。
(4)倒勾針
俗稱扣針,又稱緝針。先向前運一針(針跡約0.3量米),然後後退一針(約0.9厘米),針跡略為斜勢。由於此針法比較牢固,所以拼合褲後縫、裝袖窿時常用。
(5)三角針
亦稱花綳,俗稱狗牙針。用於固定衣服的袖口邊、底邊及褲邊等。從左至右運針。正面不露線跡,反面針跡呈交叉之勢。
(6)鎖邊針
亦稱包邊針、鎖針。是修飾布料毛邊、防止鬆散的常用針法,亦可用於貼布。先橫挑針,再豎挑針,縫線從豎挑針下穿過,以此重復至所需長度。鎖邊針可以有多種變化形式。
7)套結針
用於服裝的開叉、拉鏈、插袋的止口處激友等。針跡長約0.6到1厘米,先橫挑2或3道線,再自上而下於線後插入豎線,套線上抽,重復至橫挑線長度,豎線線跡需密而整齊。
(8)楊柳針
民間亦稱楊樹花。主要用於女裝大衣夾里的下擺貼邊處,不僅可固定貼邊,亦起到一定的裝飾作用。從反面起針,正面在線上橫挑出針,並向左抽緊,先以45度向下重復二至三針,再向上45度重復,正面針跡以鋸齒形由右至左運針,至所需長度後,於反面止針。
9)一字針
此針法用於拼接衣料,接縫平薄。自衣料反面起針,正面針跡呈一字狀,反面針跡呈斜勢,從下向上運針,上下需對齊。
(10)八字針
亦稱作人字針,納針,扎針。斜針針跡0.8厘米左右,針距約1厘米,橫豎對齊,正面以一根絲挑牢。
11)甩針
亦稱作甩縫子,繚縫。用於無法用鎖邊針包邊的毛邊修飾,針跡呈斜形
(12)拱針
正面針跡較細短,排列整齊。用於衣邊裝飾,又可加固衣縫。
(13)扯線袢
是連接衣服下擺處的面與里的一種方法。引針後,將線頭藏入布內,出針之後使線呈圈狀,再引線套入圈內。以左手鉤線,拉緊,使鉤出的線形成第二個圈狀,再送線,套線,鉤線,拉線。如此循環往復至所需長度。
(14) 釘扣袢
用於紐袢、穿帶孔等。起針後將線頭藏於布內。按紐扣大小森鉛塵或帶子粗細縫四至六道襯線。然後以針引線圈並抽緊,重復抽線圈至襯線長,止針結最好能在布上,線頭需藏起
二、手針線結
手針用線的打結,多用於線的連接、起針和止針,方法較多,下面著重介紹幾種。
(1)蚊子結
此法用於線的連接,當用線不夠長時,可用此法將線加長。以其中一線繞成圈狀,另一線穿入其中繞回,捏緊,然後互相扯緊即可。
================================================================
下面我們用實物PP再次介紹下這幾種針法:
回針的縫合路徑是從右往左縫,在正面向右回退一個針距,然後在背面向左前進兩個針距:
回針的正面針跡和縫紉機的平針相似,但反面不同:
半回針和回針的區別在於回退的長度不同,半回針只回退1/2針距:
半回針正面的針跡和手縫 平針 相似,這種針法在你既需要牢固度又不想針跡太顯露的時候使用,例如給貝殼包和一些拼布包安裝拉鏈時。也不是非得回退半針,也可以是1/4針,針距越小,針 跡越 隱蔽。
還有一種針法叫倒扎針,顧名思義就是倒著縫,即從左往右縫
倒扎針的正反面針跡和回針、半回針剛好相反。相同的,你也可以根據需要決定回退的針距長度:
下面幾種是藏針縫技法,藏針縫可以是一些藏匿線跡縫法的總稱。
立針又叫貼布縫或直繰,不同的名稱解釋了立針不同的用途,它可以在貼布縫合或者繰邊(比如滾邊條)時使用。立針的針法很簡單,在底下一層布布入針,然後同時穿過所有的層出針,出針的位置盡量靠近上層折邊邊緣,這樣針跡才不會太明顯。而且再次入針的位置要和前一次出針位置處於一條垂直線上:
通常我們所指的藏針縫也就是指對針,對針是先在A布上入針出針,然後在B布上出針入針,依次循環。對針常用於一些返口處最後的完成縫合:
立針和對針的區別在哪兒,看了下面的正反面對比圖就明白了。顯然對針的隱蔽性更好一些,很多人喜歡用對針來縫合貼布,這樣更漂亮。但縫合立針的速度明顯要比對針快。
梯子針
這種針法可以說是藏針縫中的回針。在底下一層布布往前縫一大步,再從上面一層布布中回退一小步。這種針法在既需要藏匿線跡又需要保證牢固度的情況下使用。
3. 5種手縫基本針法圖解
5種手縫基本針法:
1、 三角針
亦稱花綳,俗稱狗牙針。用於固定衣服的袖口邊、底邊及褲邊等。從左至右運針。正面不露線跡,反面針跡呈交叉之勢。
3、平針
是用金銀線代替絲線的綉法。先用金線或銀線平鋪在綉地上面,再以絲線短針紮上,每針距離一分到一分半,依所綉紋樣而迴旋填滿,有二、三排的,也有多排的。扎的線要對花如十字紋,如同扎鞋底花紋。
4、扣針
俗稱扣針,又稱緝針。先向前運一針(針跡約0.3厘米),然後後退一針(約0.9厘米),針跡略為斜勢。由於此針法比較牢固,所以拼合褲後縫、裝袖窿時常用。
5、包邊針
包邊縫和扣眼縫氏宏:這是兩種極為相似的縫法,用途和鎖邊縫一樣,但後兩者兄局的裝飾性和實用性都要更強一些。
4. 怎麼手縫衣服
1.鎖邊針法如下圖
2.想縫得整齊,針法必須相當熟練;還有剪裁的手法,因為布料邊緣平整與否對於縫紉的平整性也有影響.
3.裁法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的,一般裁布的基本步驟就是:(1)制板:就是製作板形,也叫"出紙樣",就是在紙上畫出衣服各個組成部分的剪裁圖(如下圖左下角);(2)裁出紙樣,將紙樣放在布料上以粉筆/布料標記筆依紙樣輪廓在布料上描繪出剪裁圖;(3)依(2)中布料上劃好的線條裁布.
4.怎麼弄花邊??你想怎麼弄?不同設計有不同弄法啊
5.褶子的做法如同下圖中的右上圖所示,用針間斷縫,再抽線即可.
另外,還可以縫裝松緊帶的方法來製作褶子.有縫紉機的話可以用打褶壓腳直接車出來.
5. 手工縫制衣服的針法
三種縫補衣服針銀族法:
一、正方形縫補法:
1、畫一個正方形,在正方形的左上角從里向外穿一針出來。
6. 衣服破了怎麼補好看求圖解。
有以下幾種方法:
1、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布貼遮住衣服破了的地方。縫補衣服的時候先將有破洞的衣服整理一下,把破洞的邊緣也用針線四周固定一下,不然的話就算是貼上布貼,破洞也會越來越大的,且貼布貼的時候會有些困難,也貼的不是那麼好看。
3、如果實在補不好的話,建議送往裁縫店修補。
7. 縫衣服針法大全教程
縫衣服在日常中生活常常鉛飢衡要用到
一、縫衣服的正確方法:
縫衣服需盡量選擇顏色與衣服相近的線,第一針從內向外穿出,拉平開口處。第二針從對立一面,與洞口平行,槐做挑針穿出。第三針用同樣的方法穿出,這樣左右依次循環。
二、縫衣服不同的針法:
1平針縫:
屬於手縫的基本針法,主要用於拼接或縫合布片。完成起針的動作。在手縫起點的C點右側0.5cm處的a點處入針,在向前0.3cm處的b點出針,再回到起針點入針,由起點c點出針。接著以一上一下完成所縫的長度(精細的手縫為1cm長度需由3針完成)
結束後向前回一針。最後打結,剪掉余線,即完成平針縫。
2繚縫:
常用於將對折的布貼縫在另一片布上,如滾邊,翻口和縫拉鏈。由A布和B布之間入針,再由A布表面出針。由B布上的b點入針,從A布上的a點出針,即完成一針。重復步驟2的動作,完成需要藏針縫的部分即可。
3卷針縫:
用於縫兩片對折的布片,縫好後在布表面呈小斜線。從A布與B布之間入針,由A布表面出肢山針。由B布上的b點入針,從A布上的a點出針,即完成一針。重復步驟2的動作,完成需要卷針縫的部分即可。
8. 縫衣服的技巧
包邊縫:也叫毛邊縫,用於裝飾布片邊緣,還可以用於鎖扣眼。
1)沿著布片邊緣表面出針;
2)將線繞過布片,動作1出針處前方再入針,針目可自己調整;
3)拉緊線段;
4)重復動作2至3;
5)完成線跡。
平針縫:用於2片布的拼接或縫制較薄的布。
1)從記號點外0.7厘米處入針;
2)往前約0.5厘米處出針;
3)往後回一半,入針,往前記號點出針;
4)往前上下運針,針目約0.2至0.3厘米,約2至3針後抽針;
5)動作4反復進行,直到縫完。
回針縫:用於增強平針縫的不牢靠或縫制較厚的布。
1)從記號點外0.7厘米處入針,往前約0.5厘米出針;
2)往後回一半,入針,往前記號處出針;
3)回到前一針尾部入針;
4)往前約0.7厘米處出針;
5)重復動作3至4;
6)線痕如圖,注意與平針縫的區別。
藏針縫:也叫貼布縫,用於將B布縫在A布上或滾邊條的縫合。
1)A布背面入針,B布表面出針;
2)由A布的對稱點入針;
3)在B布往前約0.3厘米出針;
4)重復動作2至3;
5)完成後的線跡。
縮縫:用於製作縮口。
1)由圓形布片表面入針,往前約0.5厘米處出針;
2)再往前0.5厘米處入針;
3)以平針縫前進,針目約0.5至0.7厘米;
4)完成。(拉緊縫線可以收縮開口)
疏縫:用於將表布、鋪棉和裡布暫時固定。
1)將表布、鋪棉與裡布三層依次排列;
2)將疏縫線單線打結,由布片中心點入針;
3)往前約2.5厘米處表面出針;
4)再往前2.5厘米處表面入針、出針;
5)最後一針回針不打結;
6)以中心點向外縫十字狀;
7)再縫45度對角線;
8)縫制時可用湯勺輔助。
這個示例是疏縫的其中一種用途,是針對下面「壓縫」進行准備的。
壓縫:用於增加縫制服裝或布藝作品的立體感及緊固度。
1)表布、鋪棉和裡布用上面方法「疏縫」後,用記號筆畫出將欲壓縫的線條;
2)起針將線頭藏入鋪棉內,沿著記號線以平針縫前進,針目約0.2至0.3厘米;
3)同樣方法縫完所有記號線,拆掉疏縫線即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