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孔雀有幾種顏色呢
世界上野生分布的孔雀有兩種,即綠孔雀和藍孔雀。人們經過長期的努力,對綠孔雀和藍孔雀進行馴化、人工飼養,並應用雜交技術,培育出花孔雀,以及變種白孔雀。孔雀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鳥綱,雞形目,雄雞科,孔雀屬。是我國野生難類中體形最大的禽類,古稱孔爵、孔鳥,也是世界上觀賞和食用價值較高的珍羨神禽之一。
拓展資料:
孔雀的羽毛相當絢麗,羽支細長,猶如藍綠色絲絨,末端還有多種配色構成的大型眼狀斑。一單舒張開來,就會反射出光彩,好多很多神秘的眼睛,美麗中又透著神奇。
對於孔雀開屏,其實就是象徵著美好和吉祥,而且人們還會把孔雀視為靈鳥,異常喜愛。孔雀是否開屏,跟季節沒有什麼關系,其實,是孔雀的一種求偶方式,一年中四五月份都是繁殖季節的來臨,雄孔雀就會開屏,為的就是吸引雌孔雀的目光,而雌孔雀則根據雄孔雀羽屏的艷麗程度來選擇交配。
由於,孔雀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是吉祥鳥和真善美的化身。象徵著吉祥、善良、美麗。在中國,傣族年輕男性會將自己認為最美的孔雀交給心愛的姑娘,以表示堅貞不渝的愛情。今天,孔雀翎已成為各種工藝品製作中廣泛使用的原材料。具有極大的市場需求。
B. 怎麼區別藍孔雀與綠孔雀
藍孔雀與綠孔雀的區別:
1.頸部
綠孔雀胸頸部體羽主要手並者為翠金屬綠色,羽毛呈魚鱗狀,在陽光下猶如閃耀的龍鱗,因此又別名「龍鳥」;藍孔雀胸頸部體羽主要為金屬藍色,雄鳥為寶藍色,雌鳥則類似綠色,羽毛為絲狀。
2.面部
綠孔雀眼周藍色,臉頰上有鵝黃色的大塊皮膚;而藍孔雀則眼周和臉頰都是白色皮膚。
3.冠羽
綠孔雀的冠羽長短不一,緊密聚集,呈長長的一簇,像一把匕首一樣;藍孔雀則是每根羽毛長度基本相當,僅在最末端才有羽枝,基部都是光禿禿的羽軸,蔽拿較鬆散,呈扇形分布。
4.翅膀和羽色
綠孔雀的翅膀為或淺或深的藍綠色,整體顏色是發綠的,十分鮮艷,特別是脖子的毛;藍孔雀翅上覆羽有白色和黑色交替的虎斑,全身的顏色,包括脖子,後面尾巴的毛都是偏藍色。
5.雌雄
綠孔雀的雌雄鳥顏色同樣鮮艷美麗,雌鳥除了長不出華麗的尾屏外,其餘各處幾乎和雄鳥一樣華麗;藍孔雀的雌雄鳥顏色差別極大,雌鳥「很醜」,全身灰色,沒有雄鳥那樣華麗的羽衣。
6.體型
綠孔雀是體型最大的雉科動物,頸部和腿比藍孔雀更長,顯得很高挑;而藍孔雀的體型相對矮小一些。此外,藍孔雀的翎羽較長,但是缺乏鞍羽。
7.叫聲
綠孔雀的鳴聲高而洪亮,似「ga~wo,ga~wo」;而藍孔雀的叫聲類似「哇—哇」,聲拖腔長,叫聲似老鴉,有些難聽。
8.分布、學名和生態
綠孔雀又名爪哇孔雀,主要分布為柬埔寨、中國、印度尼西亞、寮國、緬甸、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包括我國雲南熱帶雨林。綠孔雀對生存環境要求苛刻,跳求偶舞時,其巨大修長的尾覆羽需要較大面積的河灘才能擺的開,容得下。
藍孔雀又名印度孔雀,主要分布為孟加拉國、不丹、伊朗、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南亞國家。藍孔雀生活在乾燥的半沙漠化草地、灌木和落葉林地區,在地面上覓食和築巢,但在畢薯樹上棲息,主要以種子、昆蟲、水果和小型爬行類動物為食,能吃年幼的眼鏡蛇。
9.在文化中
在我國古代,綠孔雀曾經遍布我國長江以南地區,是中國神鳥——鳳凰的原型。被捕捉後的綠孔雀,往往會被進貢給皇帝飼養,因此又叫「帝綠孔雀」。在漢語中,孔雀就是指綠孔雀。清代三品文官官服上的鳥類即綠孔雀。
藍孔雀是印度的國鳥,在印度它們非常受歡迎,在許多地方它們不會遭到捕獵。在印度教神話中,孔雀是梵天等神明的坐騎,佛教神話中更是有孔雀大明王菩薩這一形象,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孔雀明王的傳說包括整個佛教的文化來自印度,並非我們中國本土的文化。
10.保護級別
綠孔雀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EN),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得馴養;
而藍孔雀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低危(LC),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國家林業局支持人工馴養的特種動物之一,人工養殖的孔雀也主要指藍孔雀。我們在一些公園、動物園看到的孔雀大多是藍孔雀。
C. 孔雀有幾種顏色
孔雀的尾巴顏色是有很多種的,但是一般的孔雀都是由黃色和褐色和藍色還有紅色組成的,綠孔雀的尾巴有7種顏色,分別為紫銅色、綠色、紫色、藍色、黃色、紅色、雌孔雀背部呈濃褐色泛有綠光。
孔雀尾屏主要由尾部上方的覆羽構成,這些覆羽極長,羽尖具虹彩光澤的眼圈,周圍繞以藍色及青銅色。藍孔雀分並告布於印度和斯里蘭卡,綠孔雀分布於東南亞銀蔽遲,中國僅見於雲南鋒李西部和南部,野生數量稀少,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綠孔雀和藍孔雀的區別:羽毛不同。綠孔雀脖子和前胸羽毛呈現金屬綠,而且臉頰部分是黃色,而藍孔雀的頸羽和胸羽則是寶藍色,也具有一定的金屬光澤,但是臉頰呈現白色。頭冠不同。綠孔雀的頭冠羽毛直立的更加明顯,而且脖子處的羽毛是呈現鱗片狀的,藍孔雀的頭冠則是分散開的,呈現扇形,脖子羽毛更加順滑,是細絲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