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購物 » 怎樣從顏色分辨青花
擴展閱讀
ps作畫怎樣傳到手機 2025-04-26 03:24:04

怎樣從顏色分辨青花

發布時間: 2023-05-18 17:10:25

⑴ 和田玉之青花的辨識

黑如漆、白如脂的青花料宛若中國山水潑墨畫,用黑與白描繪著山水的神奇、建築的典雅以及鳥、獸,草、木生動逼真的意境和情趣,讓眾多玉友為之傾倒。

青花料屬於和田玉中的特色品種,本文只是對青花料的產地和產出狀況的辨識做一個概述性的介紹,以供玉友在收藏過程中借鑒。

在了解青花以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墨玉和青花的關系,墨玉與青花從總體上講它們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從我幾十年對墨玉的研究發現,世上沒有一塊玉料是單純的墨玉料,它都是部分墨玉和部分白玉的混合體呈現在人們面前,也就是說的我們通常稱為「青花」的狀況呈現出來的,墨玉即是青花玉,我們所看到的其他所謂黑色的玉料大都不是墨玉,因為其黑色不含石墨成分,所以墨玉就是青花中含改肆源石墨成分的黑色部分,而青花玉料是指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的整塊玉料的統稱。

在一塊玉中不管籽料還是山料如果沒有石墨成分就不稱之為「青花玉料」。我個人認為青花玉應歸類為青玉大類為妥。

近幾年隨著和田玉價格的上漲,青花料也水漲船高,在利益的驅動之下,以次充好,山料充籽料等不良行為屢見不鮮,那麼如何辨別青花籽料與青花山料呢?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青花料的產地狀況和產出特徵。青花料按產出特徵分為籽料、山料和山流水三大類;按產地狀況大致分為:和田青花籽料、墨玉縣青花籽料、皮山縣青花山料、於田縣青花山料、青海青花山料、俄羅斯山流水青花料等。

1、和田青花籽料:就是指產自新疆和田地區喀拉喀什河流域的以透閃石為主黑白相間的玉石,和田青花籽料的墨色主要是以團狀、霧狀、片狀和絲狀為存在方式,其特徵是:黑白分明,紋理清晰,質地油潤細膩等。

2、俄羅斯山流水青花料:產自俄羅斯的烏蘭烏市德市的山流水青花料,俄羅斯的青花料的主要特徵與和田青花籽玉差不多,也是聚墨,黑白分明的,只是在油性和細膩度方面稍遜,顯得比較干。

3、青花山料:新疆皮山縣、於田縣和青海格爾木青花料都是礦山開采出來的,被統稱為青花山料:

3.1. 不論皮山縣青花山料還是墨玉縣的青花籽料,青花的墨色分布非常有特點,其青花中的大部分都夾雜有類似「金沙」的礦物顆粒,這是其顯著特徵之一,當然在少數和田青花籽料及於田山料中也存在這樣的特徵。如果你在選購青花玉的時候,只要看到其墨色中含有類似「金沙」狀顆粒的,並且墨色以「點墨」為主,那就完全有理由推斷這是一塊皮山縣或者墨玉縣青花料的作品,購買時需先識別是山料還是籽料,切莫被一些玉商用山料打雹伏磨成的籽料所騙。籽料與山料的辨別方法:一看皮色,二看質地(籽料的油性好,聚墨和霧墨,山料則顯得水透一些,散墨和點墨)。

3.2. 和田青花籽料平安扣與皮山青花山料平安扣的墨色特點:一個黑白分明,一個則泛灰,像芝麻點。

3.3. 再通過各種料子的手鐲成品對比圖,注意看墨色部分存在的顯著差異:

仔細對比會發現,和田籽料手鐲和於田山料手鐲以「聚墨」「霧墨」為主,而皮山青花山料手鐲則是以「點墨」「散墨」為主。這樣要分清一件作品到底是籽料還是山料就不是一件難事了,不論它毛孔偽裝的多麼逼真,都是一目瞭然。

順便介紹一下人工打磨「青花籽料」的製作方法是:將山料先經過人工切割修型,大概為卵形狀後,放入特製的球磨機滾筒中,再加入硬度較高的沙石籽、瑪瑙、金剛砂等,開動球磨機,使之相互碰撞摩擦,將稜角磨光,形狀更加圓潤,基本上達到水沖籽料核態的卵狀效果,就算完成,但還是難掩毛孔分布不均,玉質粗糙,「金沙」顯現等問題。

所以,山料和籽料的辨識,還是要從皮色和玉質入手,其實只要玉質好,工藝自己喜歡,皮色只是討價還價的手段。

4、青海青花

行內稱為「煙青料」,它產在青海省格爾木市,是青海料的一個品種。這種料主要以「灰紫色」和「淡青灰色」搭配青肉或者白肉為主,因大部分料子墨色部分顏色酷似煙灰而得名,在行內這種料子也被叫做「烏邊料」,青海煙青料的原料,從外觀上看酷似皮山青花山料,所不同的是煙青料中不夾雜金銀沙,並且水頭足,透明度高,點墨伴隨著霧狀、片狀和絲狀。

我們可以看出青海青花墨色既有團狀、霧狀、片狀和絲狀也有點狀,那麼我們如何與和田青花籽料區別呢?

★青海煙青料:墨色色調主要以「淡青灰色」和「灰紫色」為主,其質地水頭足,透明度高,觀之輕飄,油潤度差,一般都帶水線;

★和田青花籽料和於田青花山料:墨色色調則是以「灰色和黑灰色」為主,其質地細膩溫潤、沉穩、油性極佳。

兩者的區別對與剛剛接觸和田玉的玉友來說可能難以把握,但不管什麼料,最怕的就是對比,只要一對比就能清楚的分辨了,所以還是要「多看少買」,多上手對比,積累實戰經驗。

和田青花籽料與青海煙青料仿籽料的對比圖,從對比圖可以看出二者的墨色色調存在區別:以灰色和灰白色調為主,而青海煙青料仿籽的色調則是以淡淡的灰紫色為主,且形狀不自然。

現在把三者放在一起對比下,效果就比較明顯了,總結一下就是:和田籽料是「黑白」分明;青海料以及墨玉縣的青花籽料是「灰白」分明。

青海料的墨色部分相比和田青花籽料的墨色部分來說呈現淡淡的紫色,而白色的呈現也不一樣,和田籽是油脂白,青海料是閃灰、閃紫的玻璃光澤白色。

除了從外觀上去感覺幾種玉石原料的不同之處,我們還可以通過透光效果來比較其差別,不管墨色所佔的比例大小,墨色色調的濃重程度的高低,我們可以不難看出:

★和田青花籽料的透光圖均以透白光為主;

★青海煙青料透光呈現出淡淡的紫色,這是青海煙青料透光的一個顯著的特徵;

★皮山青花山料、墨玉縣青花籽料透光均呈淡淡的「黃色」或者「黃白相間」,而且皮山青花山料、墨玉縣青花籽料中特有的金沙,在透光下顯現出細小的顆粒狀,這種金沙還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在陽光的照射之下可以不同程度的反射陽光。

5、綜合上述四點,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

5.1. 和田青花籽料和於田山料,墨色可有少量點狀,其絕大部分墨色伴隨有團狀、霧狀、片狀和絲狀中的一種或多種形式,其黑白色塊透光後均呈現為白色;

5.2. 皮山、墨玉縣青花料,無論籽料還是山料其絕大部分的墨色均呈點墨,透光顏色偏黃白,質地含「金沙」,另部分於田山料也含有「金沙」;

5.3. 青海煙青料,其墨色分布狀況類型多樣,紋理上與和田青花籽料看著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但是整體感官上的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其墨色多飄,黑色看著有種水透的「薄」,最主要的特點是,顏色閃灰、閃紫,透光後這一特性更為明顯。

⑵ 怎樣鑒別清代青花瓷

清代青花瓷品類眾多,以康熙青花瓷器部分款識辨別為例:

康熙青花瓷器的題款特點鮮明,無論在字體的寫法或款識的布局上,在清代都是最為豐富的,綜合起來有以下幾種:

1、紀年款 :主要是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書款,少見篆書款和草書款,字體雄健有力,端莊工整,字與字之間距離比較大。仿寫前朝款識有渣枯宣德款、成化款、嘉靖款、萬曆款,其中有官窯青花也有民窯青花。

2、堂名款:又稱「家堂款」。此種款識在清代較為流行,多數是民窯青花款,有「復香軒之清制」、「松柏堂制」、「美玉堂」、「三元堂制」、「永興堂制」、「聚星堂制」、「來雨堂博古制」、「珍玉堂制」、「彩玉堂制」、「安素草堂」、「奇玉堂制」等。

3、吉言贊頌款:此類款識主要有「杏林春宴」、「世德留芳,祿在其中」、「滄浪綠水」、「奇石寶鼎之珍」、「益友珍玩」、「清玉寶鼎之珍」、「博古雅玩」、「永慶奇珍」、「美玉」、「玩玉」等。

4、標志、圖案、花押款:有樹葉、梅花、海螺、小兔、雙魚、靈芝、荷花、鼎爐、方勝、冊本、爵杯、花卉等。

(2)怎樣從顏色分辨青花擴展閱讀:

清晚期青花瓷鑒藏知識:

咸豐(1851~1861年):咸豐青料使用國產青料,可能是珠明料。典型咸豐青花發色淡雅或鋒雹鮮艷,民窯青花發色灰暗或灰黑色。咸豐青花瓷造型趨向笨拙,官窯青花的時代風格與道光朝相若如基洞。其人物特點是鼻骨高直、隆起有勾,俗稱「鷹鉤鼻」。紋飾呆板,無生氣。在工藝方面,一般胎體較前朝厚重,胎質粗松,釉質泛白,釉面稀薄,具有「波浪釉」的時代特徵。

同治(1862~1874年):同治青料採用國產青料,可能是珠明料。典型同治青花發色清雅明艷。民窯大多發色藍灰色,或黑淡和藍黑色,但均顯漂浮。同治末期開始用進口青料洋藍,發色鮮亮,明艷泛紫,缺乏天然礦物青料的美感。

光緒(1875~1908年):光緒青花發色漂浮在釉中,而康熙、乾隆則在釉下;光緒仿永樂、宣德筆法,也用點拓法,但「鐵斑」漂浮,比清早期仿品機械呆板。豆青地托粉青花少見了。光緒青花瓷的造型豐富多彩,紋飾圖案豐富,筆致細而拘謹。工藝上,胎質細白堅密,但與清前期的相比明顯松軟;民窯則更覺粗糙、笨重。釉面稀薄,欠溫潤,釉色白中微閃青,已趨向現代瓷的純白色調。瓶頸部兩邊或飾對稱鋪首銜環耳。

⑶ 如何鑒定元青花怎樣鑒定元青花

1.看瓷底。一般元青花瓷的底部是沒有釉的。如果被鑒定的瓷器底部有釉,則可判定為假。因為元青花底部沒有釉,所以可以看出瓷胎的顏色。在元青花瓷胎的製作過程中加入了高嶺土。在燒制過程中加入高嶺土,大塊瓷器不會變形。如果鑒賞的瓷器底部沒有上釉,就不能確定是元青花。如果底色和胎體顏色又細又白,多半是假的。2.元青花瓷的琺琅彩和釉色。元青花覆蓋的透神族或明釉是一種高溫鈣鹼釉,繼承了宋代景德鎮的影青釉,並加游伍以改進。因含鐵量高,釉色白中帶青,釉面不像明代永宣青花那樣肥,積釉呈湖藍色。3.觀察瓷器上的圖案。青花瓷中常見的圖案有山水、人物、動物等。元代青花瓷中,人物最穗旁為珍貴。4.元青花瓷的琺琅彩和釉色。元青花覆蓋的透明釉是一種高溫鈣鹼釉,繼承了宋代景德鎮的影青釉,並加以改進。因含鐵量高,釉色白中帶青,釉面不像明代永宣青花那樣肥,積釉呈湖藍色。5.看這釉面真正高品質的元青花,釉色鮮明,能感覺到蘭花盛開,美麗而堅硬,胎釉光滑細膩。普通的元青花釉也有一種氣質。簡單來說,可以用「潤」來形容,而仿元青花釉可以用「嫩」來表達,需要一定的條件和時間去觀察和培養。

⑷ 鑒別元青花瓷的7個方法 元青花瓷如何鑒別

1、看胎質

元青花瓷可以通過看胎質來鑒別,元青花瓷的胎質厚重、堅實,器壁較厚,並且元青花瓷大器較多。但是瓷胎裡面一般都會有鐵褐色小點,含有的雜質相對較多。

2、看氣泡

此外元青花瓷也可以通過看氣泡來鑒別,元青花瓷大多是採用柴木窯燒制而成,瓷器的氣泡巨細不一,並且比較亮堂。而元青花瓷仿冒品多為氣窯燒制,氣泡細小,巨細相間、不透亮。

3、看顏色

從元青花瓷的顏色來看,元青花瓷的發色有濃艷、正艷、青灰三種,並且採用的是進口的蘇麻離青料,燒制出來的青花顏色為帶點紫色的迅穗彎深沉藍,青色中泛點綠色。

4、看圈足

元青花瓷的圈足大多較寬而矮,器底、器族知內、蓋內畝悶不施釉。但是大部分元青花器內和器底有釉斑,並且瓶罐類元青花胎體多為四段三接。

5、看紋理

從元青花的紋理來看,元青花瓷大多採用手藝拉坯或脫坯成型技術,因此瓶、罐等類型的元青花瓷內壁一般都會留下明顯的指紋、旋紋。

6、看釉面

從元青花瓷的釉面來看,元青花瓷採用了蘸釉、澆釉和刷釉技術,它的釉質給人的感覺是飽滿、肥厚的,但是整體的平坦度相對較差。

7、看紋飾

從元青花瓷的紋飾來看,元青花瓷的紋飾繁密、層次多,比較常見的是七至九層紋飾,而這些紋飾的主題以佛教、道教紋飾以及中華民族前史故事為主。

⑸ 如何鑒別青花瓷怎麼鑒別青花瓷

1、看胎質,鑒別元青花瓷可以看胎質,元代青花瓷的胎質重而堅,器壁較厚,大器較多。但是元青花瓷含雜質多,胎里一般都會有鐵褐色小點。
2、看氣泡。真正的元青花瓷是用柴木窯燒制而成,瓷器的氣泡顯得巨細不一,並且氣泡比較亮堂。而仿品大多是用氣窯燒制而成,瓷器的氣泡較細小,巨細相間、不透亮。
3、看顏色。青花發色有濃艷、正艷、青灰三種,真正的元青花用的是進口的蘇麻離青料,燒製成的青花顏色為深沉藍中帶點紫色,青中會泛點綠色。
4、看圈足。元青花瓷大部分都是寬而較矮的圈足,並且器底、器內、蓋內不施釉,但是大多數器內和器底有釉斑,並且罐瓶類的胎體多為四段三接。
5、看紋理。元代器物大多採用的是手藝拉坯或脫坯成型技術,在元青花的瓶、罐等器物內壁會留下明顯的指紋和旋紋,因此器物內壁沒有指紋和旋紋的元青花很可能是假的。
6、看釉面。從元青花的前野慎釉面來慧敬看,元青花瓷器採用的是蘸釉、澆釉和刷釉技術,因此真正的元青花釉質飽滿、肥厚,但是欠缺平坦度。而現代仿品採用的是電動空氣壓縮機,釉面會非常潤滑、平坦。
7、看紋飾、從元青花的紋飾來看,真正的元青花紋飾繁密、層次較多,以七至脊孫九層紋飾比較常見,也有的元青花紋飾多大十幾層,而這些紋飾主要繪畫的是佛教、道教紋飾和中華民族前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