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洗沙怎麼做才好吃
小的時候,我一直不明白為啥好吃的紅豆餡要叫洗沙,還是奶奶現身說法科普了一把才弄明白,原來真是洗出來的沙。難怪那麼好吃,真是精細活。做法有很多版本,都大同小異,就是用量上的差別,有不加油炒的,日式餡心多用,大部分都加油炒,更香且保質期更久。
用料
紅小豆 500克
清水 1000克(泡豆用)
清水 1500克(煮豆用)
花生油 150克-200克
(或花生油75-100克,豬油75-100克)
麥芽糖 118克
二砂糖(黃砂糖)或白砂糖 和紅糖各半 500克
備選炒餡配方:
一.細砂糖 300克
花生油 100克
桂花醬 10克
二.白砂糖 300克
紅糖 65克
花生油 100-125克
豬油 100-125克
這才是洗沙一一自製精細紅豆沙(終極修訂版)的做法
將紅豆挑去壞豆雜質洗凈,用兩倍水(1000克)浸泡四小時以上,讓豆子充分吸水。
小貼士
1,做法簡而言之就是兩倍水泡豆,三倍水煮豆,打成泥用水緩森宏沖過篩網去皮留沙,加油糖炒制。泡豆的水最好倒掉不用,煮好打成泥最好過篩網濾去豆皮,因為紅豆含有皂甙。
2,洗沙也可將水籠頭開至最小用長流水慢慢洗。
3,炒制豆沙餡有三種主流做法:(1),京式製法 先放糖,糖熔化後,倒入豆沙同炒,至快乾時,再放油同炒;(2),廣式製法 將生豆沙、白糖,總油量的五分之一放入鍋中,用旺火煮沸,邊煮邊攪拌,至一定稠度後改用小火把剩下的油分多次逐步加入,炒至合適稠度;(3),高橋式製法 在燒熱的鍋中放入小部分油,加入豆沙,用文火加熱,邊炒邊逐次加入剩餘的油,糖,使其混為一體,炒至合適稠度。油糖分三次下,第一次炒糖色,第二次轉色,第三次增味。我多次試驗,覺得高橋式炒法最好操作,不易粘鍋,中途也不會爆漿,安全系數較高。是最快捷,最安全的炒法,且成品細膩油潤。
4,我採用二砂糖(黃砂糖)是因為它的色澤介於白糖和紅糖之間,甜度適中,又沒有紅糖的苦澀味且成品色澤棕紅。加點麥芽糖可增加黏度使成品棕紅油亮。糖類和糖量可依個人喜好調整,我試了幾次,覺得還是按黃金比例0.618來放糖甜度比較合適,並可兼顧中西點的要求。如是蒸煮等發酵麵食用餡宜稀軟些,烤制用餡宜干硬些。炒沙的油也可用豬油或其他植物油,我覺得花生油比較香。放哪種糖油,可以個人喜歡,我在配料表有備注。
5,炒沙最好用銅炒鍋或不銹鋼炒鍋,不要用鐵炒鍋。
6.短期內使用可冰箱冷藏保存,暫時不用宜分裝密封冷凍保存,用時先放冷藏解凍再取出回溫至室溫使用。
7.配方中的油糖比例都是根據生豆沙來的,並不是生豆子的比例哈,所以不能說啥油糖比豆子還多太甜之類的,豆沙用於不同的地方對油糖的比例要求是不同的,如果是做蒸制類的發酵麵食餡心或八寶飯夾心可以採用前面所列的最低糖油配方,如果是做麵包等需要烤制的麵食,選中等糖油配方,如果是做月餅,蛋黃酥類的有酥脆要求的點心,要釆用菜譜所列標准配方的糖油比例才不會成品發干粗澀。
9.採用植物油和豬油混合油炒沙,可兼顧色澤和成形黏度,也可單用植物油或豬油。
10.用於製作洗沙的紅豆宜選用紅小豆,不要選那種細長形的赤小豆,出沙率偏低。
❷ 請問自製豆沙餡里有有洗沙這一過程,如何洗沙
你說的洗沙是過去的做法了。偶告訴你一個新的做法,那是相當的不錯滴,不用洗沙。做法如下:先把紅豆泡二小時(時間自己定,泡過後省火哦,這樣利於環保哦),加熱煮,煮到豆子變軟爛後,放入指脊做果汁的機器里(不物穗是純汁的哦,是那個打奶昔的機器)打至成沙狀,然後取出。另用炒菜鐵鍋,加少許油,把豆沙放入炒,加適量白糖(個人喜好)至罩逗卜水分干即可。那是相當的好吃滴。比買的好哦。你試試吧。
❸ 包子怎麼做
1、肉包子餡 買一斤豬肉餡(羊肉、牛肉),大蔥一顆,姜一塊把蔥和姜都切成末和肉餡放在一起,在倒入醬油、香油、植物油鹽、味精(雞精)攪勻即成為包子餡
2、三鮮包子餡 用料:麵粉70克(兩小碗)豬肉30克(小半碗),鮮蝦仁 5-6個(切碎成泥),雞蛋半個炒碎,白菜心適量(2兩),香菇 一個(切碎)蔥、姜、鹽、香油適量,自發面一小時前弄好 待用,料酒少盯鋒量。 做法:將蔥姜香菇加水三分之一杯),料酒與蝦肉、 肉末一起拌勻後加鹽,再拌勻加入炒好的雞蛋,把白菜心切碎放在一起攪拌均勻不加醬油,做包子餡。包子溫火蒸15-20分鍾。
灌湯包子
1:灌湯世則敬包子不用酵母,也不用泡打粉,也就是一般說的死麵包子。。直接放水把面和均勻直到三光(手光,盆光,面光)……其實就和餃子面差不多隻是面用的不一樣而已。。 2:面要摔……摔到有勁度(吃過拉麵的應該知道,但是不用太大的勁度,要適中) 3:桿皮大家一般都會就不用多說了……面和好就是陷了……灌 灌湯包子
湯包子陷的配料是一定的……是用秤來稱(秘方不意多說……大家見量)一般都是按十斤計算……然後放入高湯打到陷里(一斤陷四兩湯的比例)…… 4:再說包法……發麵包子不一定會死麵包子……但是會死麵包子一定會發麵包子……我們都是一籠十個面和陷加一起一般在二兩左右……其特點是提起似燈籠。。放下象菊花。。皮薄陷大……灌湯流油……軟嫩鮮香……
三香包子
原料:精麵粉250克,面肥、鹼適量,鮮肉餡、洗沙餡、白糖餡各100克。 製作方法: 精麵粉加面肥、溫水揉勻,發酵後加鹼揉勻待用。小豆淘洗干凈煮爛揉壓成茸泥加糖、油炒成洗沙餡,豬肉剁成肉末加鹽、味精、胡椒粉、蔥花、香油拌勻成肉餡。將揉好的面團搓成粗條下劑子12個,每個約重2 三香包子
0克,壓扁包入肉餡、豆沙餡、白糖、捏成十八折皺紋,並搜慎在收頭處用筷子點4點食紅水,上籠蒸熟即可。 風味特色:造型美觀、甜咸相間,鮮香爽口。 技術要領:面團加鹼必須適量,發成「大酵面」。
❹ 急求包子的做法及肉餡的調制方法。
》蒸包子的全過程
美味的餃子的製作過程是這樣的:
第一、首先要把面發好,說到發面,就要把握好和面的技術,一般來說是一斤面要加0.7公斤的水,要事先把發面的引子泡好,與面一起和,面發的時間與季節有關系,一般來說,天氣越冷,用的時間越長。在攝氏20度下,一般需要2個小時。註:用溫水和面,蒸出來的饅頭和包子比較軟和。老人孩子都喜歡。看面發酵最簡單方法用手按一下,假如按下的面坑很快鼓起來那就證實面發好了。
第二、要做好餡兒:對包子來說,做餡是有技術的了,製作過程如下:
1、把餡的主料做好,如肉餡或素餡,肉餡的要把肉切成丁,用麻油、醬油、花椒粉、味精等伴好,養至少一個小時;
2、輔餡要做好,如用韭菜的,就要先洗好涼干,再來切好,放在一邊,等待使用;
第三、伴餡:把上述的餡伴起來,用花生油及其他的調味品調好,放入的食鹽要適中,這時餡就做好了;
第四、把爐火調整好,蒸鍋放入水至沸,等待包子包好後放入;
第五、包包也有技術,要皮薄,一兩能包10個,一個包上的皺褶有20個,這樣的包子又好看又好吃;把包好的包子放入蒸籠,包子與包子間要有適度的間隙,一般要有1.5公分即可;
第沒銀培六,要旺火,蒸15分鍾後啟籠,再稍涼一會兒。
七:開吃,不過不要撐著啊。
2》包子
配料:一斤富強粉,6兩溫水,2錢酵母,2錢泡打粉,餡料自備
方法:1.將麵粉和泡打粉混在一起倒在案板上,中間扒個窩。
2.將酵母與溫水混和後倒進麵粉窩中,由里向外慢慢將麵粉混和成面團。軟硬相當於比烙餅面硬點,比饅頭面軟點。和好面後蓋一塊濕布醒著。
3.過20分鍾再揉一遍,使其表面光滑。
4.當面團發大到原來的一又二分之一倍時,就可以下劑子擀皮了。
注重:包時就把蒸鍋點上火,包子包好一個往上放一個。都碼好就ok了。一般一鍋包子蒸30分鍾就差不多了。
3》做包子
原料:
500g精粉,400g豬肉,香油醬油各100,蔥、姜、精鹽、味精少許,老面肥,鹼適量。
做法:
水面和肥面要七三開,面不要發的太過,只要發起就行。兌好鹼揉均。加工成50g面的小劑子,然後用擀麵杖擀成外邊薄中間厚的圓皮。豬肉餡用薑末、醬油、蔥花及水攪拌均勻,攪好再放香油、精鹽、味精,拌勻待用。
包包子時把適量的餡放到擀好的皮上,用右手手指捏成摺,左手托皮隨之轉動,一個包子捏十五六個摺為宜,放進蒸鍋籠屜上用大火蒸10分鍾即可。
4》做包子
第一步:包子發酵面團製作
材料:中筋麵粉750g,乾酵母粉(用於擴張麵筋筋度及增加面團體積)7.5g,泡打粉(由蘇打粉配合其他酸性材料,並以玉米粉為填充劑的白色粉末,能產生膨脹及松軟的效果)7.5g,白糖7.5g,水375ml
製作:
1. 將麵粉、乾酵母粉、泡打粉、白糖放入大碗內混合均勻。
2. 加水 375ml,再攪拌成塊。
3. 用手揉搓成面團,放在檯面上反復揉搓。直至面團光潔潤滑。
4. 用濕布把面團蓋上,待發大後就可做包子了。
第二步:餡製作
首先,肉、菜比例要適當。一般來說,餡中肉與菜比例為1∶1或1∶0。5為枯唯宜。
其次,不要把菜汁倒掉。據測定大白菜去汁後搏灶維生素會損失60%以上。為了避免營養損失與浪費,科學的方法是:把菜餡剁好後,先將菜汁擠壓出來置於盆中,拌肉時和醬油陸續加入,充分攪拌,使菜汁滲入肉中,然後放上菜攪勻。若是素餡,也可以先把菜餡剁好後,倒入鍋(盆)里,加入食鹽(菜油)輕輕拌和,讓油把菜包裹起來,再放食鹽和作料。這樣,即保留了營養,餡也會鮮嫩可口,若是韭菜肉餡,菜餡用油拌好後,再把拌好的肉餡(已放足鹽)倒入,混合均勻即可。菜餡先拌油,被一層油膜所包裹,碰到鹽分就不易脫水。用這種餡包出來的包子,吃起來菜很鮮,又有一點菜汁的清香味。
最後是肉餡。將豬肉按肥瘦3:7匹配。將肉軟骨及渣剔凈、剁碎,使肉成大小不等的肉丁。在攪肉過程中要加適量的生薑水。同時,醬油要一點一滴地慢慢加入。上醬油的目的是調節鹹淡,醬油用量要靈活把握。上醬油時要分次少許添進,以使醬油完全摻到肉里,上完醬油稍等一會,如能在冰箱內放一會更好,緊接著上水(如有肉湯最好加肉湯,加滴邊攪拌)即可。上水也要分次少許添加,否則餡易出湯。之後放入花椒粉、五香油、食鹽、鮮薑末、味精、香油攪拌均勻。最後,再將菜餡倒入攪拌均勻即可。
第三步:包
1、將發面團揉光,搓成長條,切成小團,擀成外薄內厚小圓片成為包子皮備用。
2、皮包餡,捏成細花紋的包子。底墊白紙,放暖和處醒45分鍾。
第四步:蒸
包子上蒸籠,移入滾水用旺火蒸約15分鍾即可。
5》灌湯包子的做法。。
1:灌湯包子不用酵母,也不用泡打粉,也就是一般說的死麵包子。。直接放水把面和均勻直到三光(手光,盆光,面光)。。其實就和餃子面差不多隻是面用的不一樣而已。。
2:面要摔。。摔到有勁度(吃過拉麵的應該知道,但是不用太大的勁度,要適中)
3:桿皮大家一般都會就不用多說了。。面和好就是陷了。。灌湯包子陷的配料是一定的。。都是用秤來稱(秘方不意多說。。大家見量)一般都是按十斤計算。。然後放入高湯打到陷里(一斤陷四兩湯的比例)。。
4:再說包法。。會發麵包子不一定會死麵包子。。但是會死麵包子一定會發麵包子。。我們都是一籠十個面和陷加一起一般在二兩左右。。其特點是提起似燈籠。。放下象菊花。。皮薄陷大。。灌湯流油。。軟嫩鮮香。。
6》三香包子
原料:
精麵粉250克,面肥、鹼適量,鮮肉餡、洗沙餡、白糖餡各100克。
製作方法:
蒸。精麵粉加面肥、溫水揉勻,發酵後加鹼揉勻待用。小豆淘洗干凈煮爛揉壓成茸泥加糖、油炒成洗沙餡,豬肉剁成肉末加鹽、味精、胡椒粉、蔥花、香油拌勻成肉餡。將揉好的面團搓成粗條下劑子12個,每個約重20克,壓扁包入肉餡、豆沙餡、白糖、捏成十八折皺紋,並在收頭處用筷子點4點食紅水,上籠蒸熟即可。
風味特色:
造型美觀、甜咸相間,鮮香爽口。
技術要領:
面團加鹼必須適量,發成「大酵面」。
7》排骨包子
包子是中國老百姓最喜歡的一種傳統方便食品,北方是以豬肉大蔥餡最為常見,其次是以羊肉、韭菜、豆沙、香菇、小白菜等作餡。最有名的是天津狗不理。南方包子中較有特色的有蟹肉、蟹黃包。至於開封灌湯包、重慶冠生園蛋黃包、南翔小籠、成都小籠包子等則各具特色,種類繁多,不勝枚舉。我要介紹的這款包子可能鮮為人知,但它別具匠心,風味獨特,讓我們從眾多的包子中,找到新的感覺。
去年國慶前夕,去了一趟大連,對這座漂亮的海濱城市我是故地重遊。大連的三嫂天天要去勞動公園練健身球,休息時球友之間卻互相傳授廚藝。一位大嫂教了一道排骨包子,三嫂回家對三哥一講,兩人就上菜市場買了二斤排骨,各種配料,如法泡製。
美味排骨包子大體是這樣:將新鮮的排骨洗凈控干水分,再剁成小塊。用醬油、鹽、料酒、蔥、姜、味精腌三至四小時。麵皮用溫水和自發面,面要揉勻揉透。等面醒發泡後待用。另外預備扁豆(或其他蔬菜)抽去老筋洗凈,將其整根整根地上籠屜蒸熟,涼後把扁豆剁成蓉。一切預備就緒,每個包子包一小塊排骨和少許扁豆餡。包好的包子,上籠屜先用小火蒸數分鍾,然後用旺火蒸二十五分鍾,蒸熟後不要忙著打開鍋蓋,悶一會兒為好。當揭開蓋時,一股香氣撲鼻而來,頓時使人饞涎欲滴,食慾大增。美味排骨包子肥而不膩,百吃不厭。我雖患糖尿病也吃好幾個,兒子吃了六個贊不絕口。中國是美食之國,本來很平常的食品,經過有心人的發掘培植,就會讓人耳目一新,我們的餐桌上會平添一道美味佳餚。假如您感愛好的話,不妨按我的介紹試驗一下,有志者開一家美味排骨包子鋪,將與南翔小籠齊名,也未可知。
||| 聰明的我回答:
1先和面;2在和陷;3把陷和麵包一起;
4煮或蒸
||| sdshenzc99回答:
1. 和面:溫開水一杯,水裡放些許鹽,麵粉里放雞蛋一個。水要漸漸的倒入盆中,筷子不停的攪動,感覺沒有乾麵粉,都成麵疙瘩的時候,就可以下手活了,揉面要用力,揉到面的表面很光滑就好樂,這時面光盆光手光是最佳境界。
注重1:活面要提前,因為要有「醒」的過程,最好早上活好,下午包。
注重2:面鍋要蓋蓋,防止水分蒸發。
2. 拌餡:假如四個人吃,大約一斤肉餡即可。餡里放鹽、味精、姜沫、醬油、料酒、香油、水(高湯最好),還可以加點胡椒粉什麼的,反正自己喜歡的口味加啥都無所謂。順時針攪拌,感覺所有的東西都融合在一起即可。
注重:拌好的肉餡放半個小時為好,叫煨。這時肉和作料融合在一起,比較好吃。
注重:感覺姜要剁的比較好吃,以前用擦菜器擦成末,味道差點。
3. 剁菜:選擇你喜歡的蔬菜,一般我用大白菜+些許韭菜。韭菜切成小粒,大白菜則要剁了,最後感覺菜很稀呼的樣子即可,然後用紗布,把水擠干。和韭菜一起放入肉中攪拌,最好嘗一嘗味道鹹淡(我很討厭吃生肉,總是象徵性的嘗下就吐了),假如淡再加點鹽,餃子餡就做好了。
4. 揪面團:取出醒好的面團,大致分成四份(幾份都可以,只要是等份),這樣可以避免包的過程面干。先拿一份,剩下的放回盆中,用蓋子蓋好,或者用毛巾蓋也成,防止水分蒸發。將這一小份面團,揉成長條狀(圓柱型),用刀切成小段(寬度2.5cm大小),注重每切一刀後將面團轉個方向為好
5. 擀皮:這時桌上有很多切好的小段,手搓成扁平狀,樣子有點想飛碟。拿擀麵杖擀的時候,注重中間厚邊緣薄,中間厚防止餃子餡漏,邊緣薄吃起來口感好。
注重:餃子皮不要一下擀很多,看包餃子的速度,一般富餘5、6個即可,要不時間長皮幹了就不好包了。
6. 包餃子:將餃子餡放入皮中心,假如技術不熟練的話,不要放太多餡。先捏中心,再捏兩邊,然後由中間向兩邊將餃子皮邊緣擠一下,這樣餃子下鍋煮時就不會漏湯了。然後找個大盤子,北方人一般用蓋簾(竹子做的),整齊的碼放在上面。 注重:每個餃子做好時,要在餃子底部沾少許面,防止餃子粘在盤子中。
注重:一定要多放面,等到餃子下鍋時,有很多餃子都粘在一起了,一是天氣太熱濕度大,二是皮有些薄。
呵呵!
||| lianxiner2005回答:
材料:中筋麵粉750g,乾酵母粉(用於擴張麵筋筋度及增加面團體積)7.5g,水375ml
製作:
1. 將麵粉、乾酵母粉放入大碗內混合均勻
2. 加水 375ml,再攪拌成塊。
3. 用手揉搓成面團,放在檯面上反復揉搓。直至面團光潔潤滑。
4. 用濕布把面團蓋上,待發大後就可做包子了。
第二步:餡製作
首先,肉、菜比例要適當。一般來說,餡中肉與菜比例為1∶1或1∶0。5為宜。
其次,不要把菜汁倒掉。據測定大白菜去汁後維生素會損失60%以上。為了避免營養損失與浪費,科學的方法是:把菜餡剁好後,先將菜汁擠壓出來置於盆中,拌肉時和醬油陸續加入,充分攪拌,使菜汁滲入肉中,然後放上菜攪勻。若是素餡,也可以先把菜餡剁好後,倒入鍋(盆)里,加入食鹽(菜油)輕輕拌和,讓油把菜包裹起來,再放食鹽和作料。這樣,即保留了營養,餡也會鮮嫩可口,若是韭菜肉餡,菜餡用油拌好後,再把拌好的肉餡(已放足鹽)倒入,混合均勻即可。菜餡先拌油,被一層油膜所包裹,碰到鹽分就不易脫水。用這種餡包出來的包子,吃起來菜很鮮,又有一點菜汁的清香味。
最後是肉餡。將豬肉按肥瘦3:7匹配。將肉軟骨及渣剔凈、剁碎,使肉成大小不等的肉丁。在攪肉過程中要加適量的生薑水。同時,醬油要一點一滴地慢慢加入。上醬油的目的是調節鹹淡,醬油用量要靈活把握。上醬油時要分次少許添進,以使醬油完全摻到肉里,上完醬油稍等一會,如能在冰箱內放一會更好,緊接著上水(如有肉湯最好加肉湯,加滴邊攪拌)即可。上水也要分次少許添加,否則餡易出湯。之後放入花椒粉、五香油、食鹽、鮮薑末、味精、香油攪拌均勻。最後,再將菜餡倒入攪拌均勻即可。
第三步:包
1、將發面團揉光,搓成長條,切成小團,擀成外薄內厚小圓片成為包子皮備用。
2、皮包餡,捏成細花紋的包子。底墊白紙,放暖和處醒45分鍾。
第四步:蒸
包子上蒸籠,移入滾水用旺火蒸約15分鍾即可。
||| 林哥回答:
酵母粉發面比較好,不用加鹼。按說明用量,冬天可稍多些。酵母放入碗內,加一小勺白糖,用溫水化開。倒入麵粉中揉勻,面稍軟些。蓋濕布放暖和處靜置。等體積變大,面中有大量小氣泡時就可以做了。
做餡:以豬肉為例。選精好的豬肉,要剁的充分。放入調料後要放一點清水到裡面,然後用筷子向一個方向攪拌,要上勁;然後放植物油繼續攪拌,加上蔥末,拌勻為止。
做好包子後蓋上干毛巾,靜置20分鍾。水開入蒸鍋,大火蒸18分鍾。
這些是我復制的~應該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