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購物 » 雞蛋怎樣煮好吃又營養
擴展閱讀
濰柴動力水箱怎樣清洗 2025-02-14 03:47:02
同房怎樣玩的時間長 2025-02-14 03:42:40

雞蛋怎樣煮好吃又營養

發布時間: 2023-05-28 08:26:05

㈠ 雞蛋應該怎樣煮最營養

5分鍾最好

煮雞蛋有學問

幾年前去德國實習,發現無論是在星級賓館還是在普通小旅館的自助餐桌上,雞蛋的位置不僅有兩堆,而且有「3」和「5」的標記。餐廳服務生告訴我們:「3」是指煮沸3分鍾的雞蛋,「5」是指煮沸5分鍾的雞蛋。

回到家後,做起試驗:將新鮮無破損的雞蛋洗凈後,涼水下鍋,開鍋後,分別計時3、5分鍾,撈出過涼。「3分鍾雞蛋」,蛋清熟而軟嫩,蛋黃剛要熟,略溏。「5分鍾雞蛋」,蛋清熟而嫩,蛋黃熟而不硬。

據營養學家介紹:不同煮沸時間的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是有差異的。「3分鍾雞蛋」是微熟雞蛋,最容易消化,約需1小時30分鍾;「5分鍾」雞蛋「是半熟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人體內消化要3小時15分。

「5分鍾雞蛋」不僅軟嫩、蛋香味濃,而且有益人體營養。美國醫學界曾發表研究報告,24名成人每日吃兩個半熟蛋,6個星期後血脂並沒有上升,對人體有益的好膽固醇(HDL)反增加10%。
===================================
科學煮雞蛋

雞蛋是分成蛋黃、蛋清和蛋殼三層。蛋黃凝固的溫度為68攝氏度-71攝氏度,蛋清凝固的溫度為62℃-64℃,煮雞蛋時如果火太大,在蛋黃外面、凝固溫度低的蛋清就會迅速凝固並且變硬,從而阻礙熱量繼續向蛋黃內傳遞,影響凝固溫度較高的蛋黃凝固,使煮出來的雞蛋清熟黃不熟。如果煮的時間過長,蛋白質過度變性,雞蛋會變得很硬,既不好吃,又影響消化吸收。所以,煮雞蛋也要得法。首先,雞蛋要用冷水下鍋,然後緩慢升溫,水開後煮兩分鍾左右關火,保溫五六分鍾再取出用冷水激一下就可以吃了。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可見,煮雞蛋是最佳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和老人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松解,極易被消化吸收。雞蛋中維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雞蛋時最好輔以適量的蔬菜。每天吃幾個雞蛋合適?

從營養學的觀點看,為了保證膳食平衡、滿足機體需要,又不會營養過剩,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2個雞蛋為宜。中青年人、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者,每天可吃2個雞蛋;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營養較多者,每天可吃2~3個雞蛋;少年兒童由於長身體,代謝快,每天也應吃2~3個雞蛋。孕婦、產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進行大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3~4個雞蛋,但不宜再多。

怎樣吃雞蛋營養最高

雞蛋的營養成分比較全面而均衡,人體需要的營養素幾乎都有,無論是蛋清還是蛋黃,它們的蛋白質生理價值都極高,且易於消化吸收,利用率能達到95%以上,因此是較全價的天然食品。

一天究竟吃幾個雞蛋好?首先來看看從一個雞蛋能得到多少營養。

一個中等大小的雞蛋,平均約重50克,能提供蛋白質6克,脂肪5克,熱能72千卡,陪悄鈣23毫克,磷89毫克,鐵1.2毫克,維生素A612國際單位,硫胺素0.07毫克,核黃素0.13毫克,尼克酸0.04毫克,膽固醇300毫克。若將一個雞蛋和50克瘦肉來比較,雞蛋的蛋白質和脂肪的質量比瘦肉好,維生素的含量也較高,價錢卻比瘦肉便宜些,從營養及經濟兩方面考慮都是吃雞蛋較合算。

近年來,由於了解到患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人血液里的膽固醇都有增高,所以不少人對膽固醇產生了畏懼心理,害怕吃蛋黃鎮亂會造成動脈硬化,因此不敢吃雞蛋。這種顧慮是蘆旅渣不必要的,在正常情況下,膽固醇並不是有害的東西,它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在體內膽固醇不僅是構成細胞的基本材料之一,而且能合成幾種重要的激素,在體內還能轉變成維生素D3。

另一方面,人體血漿里的膽固醇並不都是從食物中來的,它有外源性和內源性兩個來源。外源性是來自食物,所有肉、蛋、動物脂肪都含有膽固醇。估計每天大約吃進500毫克,如果動物性食物吃得少,還到不了此數。內源性是體內自己合成,每天約合成1.0~1.5克,這遠比從食物吃進去的多,所以體內的膽固醇大部分是身體自製的。在正常情況下,身體有自動調節的能力,即吃進去的膽固醇多,體內合成的數量就少;吃進去的少,體內合成的就多。此外蛋黃里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是一種強乳化劑,它可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小,並保持懸浮狀態,從而妨礙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積,透過血管壁為身體組織所利用,不會增加血漿膽固醇。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的瑪加烈.弗林博士曾組織了一個專門研究「雞蛋與膽固醇」小組,對116名32~62歲的男性進行了為期半年的實驗。他們先讓受試者連續三個月不吃任何蛋品食物,測定血清膽固醇的含量,然後每人每日加2個雞蛋,3個月後再測膽固醇,兩次結果相差不明顯,說明受試者體內膽固醇的含量不受雞蛋膽固醇的影響。而科學家認為一個血膽固醇濃度處於正常范圍的老年人,如每天吃兩個雞蛋,其血內膽固醇最多增加2毫克%,這個很微小的量不會造成動脈粥樣硬化,而雞蛋中的其它營養成分,卻會給人帶來更多好處,因此不必害怕吃雞蛋。當然吃過多的雞蛋也不好,一是浪費優質蛋白質,二是蛋白質分解產物會增加肝、腎負擔,對身體也不利。而一個代謝正常的人,適當的吃些雞蛋,例如每天吃1~2個,或一星期吃幾次,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怎樣吃雞蛋血脂不增高
長期以來,許多人就把雞蛋等同於膽固醇,因為雞蛋黃中含有膽固醇,認為吃雞蛋可使血脂增高,故動脈硬化、冠心病及高血壓的病人不宜食用。甚至有的人在吃雞蛋時,要把蛋黃去掉。雞蛋真的成為我們飯桌上的「壞蛋」了嗎?

近年來,各國醫學專家都做過這種實驗:給60~80歲的老人(其中包括患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者)每天吃兩個雞蛋,3個月後檢查血清膽固醇和血脂均未見增高。專家指出 ,適量吃雞蛋不會增加膽固醇。化驗分析表明,雞蛋中的膽固醇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可形成一種脂蛋白,按顆粒大小,可分為超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前兩種可沉積於血管壁上,後一種卻有清除血管壁上膽固醇的作用。所以,雞蛋中的膽固醇成分本身就可以互相抵消。蛋黃中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是一種強有力的乳化劑,能使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得極細,乳化成為懸浮於血液中的細微粒子,而不沉積於血管壁上,並能順利通過血管壁被細胞利用,從而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其實,各種血管疾病的發生,主要是人體功能障礙所致,造成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增高的原因絕不僅僅是因為每天吃1個雞蛋,而是由於體內膽固醇代謝失調,即膽固醇合成的數量多於分解的數量。人體內的膽固醇不光靠飲食攝入,還有體內合成的,即使食物中完全不含膽固醇,肝臟也會自行合成。

蛋黃中所含的卵磷脂、卵黃素等,對人體神經系統及生長發育有很大補益;其所含的蛋白質質量高,而卵白蛋白及卵黃磷蛋白都是蛋白質家族中的上品,卵球蛋白是嬰幼兒生長發育的必需品。

另外,雞蛋中的鐵、鈣,還是造血、長骨的必需品。雞蛋對人體的益處

健腦益智雞蛋黃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膽固醇和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良好作用,可延緩老年人的智力衰退,改善記憶力。卵磷脂被醫學專家視為老年性痴呆的剋星。

保護肝臟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機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

防治動脈硬化 美國營養學家和醫學人員根據蛋黃中卵磷脂的乳化作用,用雞蛋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獲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預防癌症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的致癌物質。雞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鋅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日本學者研究發現,雞蛋中還含有抗癌物質光黃素和光色素,一個雞蛋約含光黃素10微克,光黃素和光色素能抑制誘發喉癌和淋巴癌的EB病毒增殖。

延緩衰老雞蛋中幾乎含有人體所有需要的營養物質,故被人們稱為「理想的營養庫」。營養學家稱之為「完全蛋白質模式」,堅持適量吃雞蛋,是不少長壽者延年的經驗之一。雞蛋的正確吃法

㈡ 雞蛋怎樣煮既嫩又好吃有營養

你很!我是來自 美食 領域的閑雲宏戚素心,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來詳細介紹一下煮雞蛋好吃的煮法。

鍋中加水,加入洗干凈的雞蛋,大火煮開後小火煮六分鍾,這樣煮出來的雞蛋又嫩又好吃,而且是全熟的,因此煮雞蛋最佳火候時間控制在八分鍾。

我們都知道雞蛋煮的太久了就會煮老了,

吃起來口感不好,而如果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鍾的話,那內部就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蛋白質結構也就會變得緊密,也就非常不容易和胃液中的蛋白質消化酶進行接觸,而且就會很難被消化。煮的時間太短了雞蛋又煮不透,雖然很多人都喜歡吃溏心蛋,但是溏心雞蛋或者半生不熟的雞蛋裡面的沙門氏菌是沒有被殺掉的。沙門氏菌主要存在於未烹調熟做虛的肉、蛋、奶中,誤食含有沙門氏菌的食物可能會引起發熱、持續高熱、全身疼痛,嚴重的還會出現腸局部潰瘍和壞死的情況。

【雞蛋簡介】

雞蛋,又名雞卵、雞子,是母雞所產的卵。其外有一層硬殼,內則有氣室、卵白及卵黃部分。富含膽固醇,營養豐富。一個雞蛋重約50克,含蛋白質7-8克,脂肪5-6克。雞蛋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為機體吸收,利用率高達98%以上,營養價值很高,是人類常食用的食物之一。含有很高的蛋白質。

以上就是我對雞蛋怎樣煮即嫩又好吃有營養?這個問題帶來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如果要是煎雞蛋,那就是油溫不能老高,如果是水煮雞蛋不能煮得老長。

雞蛋是優質純絕燃蛋白質食物,張文宏醫生推薦每天一杯牛奶,一個水煮蛋。水煮雞蛋是所有烹調中營養保持最完整的,但是做水煮蛋也是有技巧的。

雞蛋容易感染沙門氏菌,烹調雞蛋需要達到70°的中心溫度才能殺滅沙門氏菌。也就是說只要蛋黃完全凝固就說明已經達到這個溫度,而此時雞蛋也是最嫩的。

從營養,安全和美味這三方面綜合考慮,雞蛋適合煮到雞蛋黃柔軟且凝固狀態。那麼煮多長時間雞蛋才能達到呢,冷水下鍋,小火慢慢升溫,水開後煮8分鍾關火在泡3分鍾就可以了。

㈢ 雞蛋怎樣煮既嫩又好吃有營養

下面就介紹煮蛋時應掌握的幾個技巧。 1、水必須沒過蛋,否則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質不易凝固,影響消化。 2、生雞蛋不但存在沙門氏菌污染問題,還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兩種有害物。前者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後者能與食物中的生物素結合,導致人體生物素缺乏,產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狀。 3、如果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鍾,內部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所以較難消化。此外,雞蛋中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會分解出硫化物,它與蛋黃中的鐵發生反應,形成人體不易吸收的硫化鐵,營養損失較多。 4、煮前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然後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即可防止蛋殼破裂,避免營養素流失。 5、煮雞蛋看似簡單,卻很難把握火候。時間過短會使蛋黃不熟,時間過長又會使雞蛋變老不好吃。對此,專家告訴我們:煮雞蛋5分鍾最好。 具體的做法: 涼水下鍋,水開後算好5分鍾,煮出來的雞蛋既被殺死了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較完整地保存營養素。 如果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鍾,內部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所以較難消化。此外,雞蛋中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會分解出硫化物,它與蛋黃中的鐵發生反應,形成人體不易吸收的硫化鐵,營養損失較多。
烹飪步驟:
煮蛋的營養豐富,是很多家庭的早餐必備品之一,而生雞蛋不但存在沙門氏菌污染問題,還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兩種有害物。所以您知道煮雞蛋到什麼程度既營養又美味嗎?為防止營養素的流失,下面就介紹煮雞蛋時應掌握的幾個技巧
1、水必須沒過蛋,否則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質不易凝固,影響消化
2、生雞蛋不但存在沙門氏菌污染問題,還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兩種有害物。前者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後者能與食物中的生物素結合,導致人體生物素缺乏,產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狀
3、如果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鍾,內部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所以較難消化。此外,雞蛋中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會分解出硫化物,它與蛋黃中的鐵發生反應,形成人體不易吸收的硫化鐵,營養損失較多
4、煮前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然後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即可防止蛋殼破裂,避免營養素流失
5、煮雞蛋看似簡單,卻很難把握火候。時間過短會使蛋黃不熟,時間過長又會使雞蛋變老不好吃。對此,專家告訴我們:煮雞蛋5分鍾最好
具體的做法:
涼水下鍋,水開後算好5分鍾,煮出來的雞蛋既被殺死了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較完整地保存營養
如果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鍾,內部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所以較難消化。此外,雞蛋中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會分解出硫化物,它與蛋黃中的鐵發生反應,形成人體不易吸收的硫化鐵,營養損失較多

㈣ 如何煮雞蛋最有營養

您好!
將新鮮無破損的雞蛋洗凈後,涼水下鍋,開鍋後,分別計時3、5分鍾,撈出過涼。「3分鍾雞蛋」,蛋清熟而軟嫩,蛋黃剛要熟,略溏。「5分鍾雞蛋」,蛋清熟而嫩,蛋黃熟而不硬。

據營養學家介紹:不同煮沸時間的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是有差異的。「3分鍾雞蛋」是微熟雞蛋,最容易消化,約需1小時30分鍾;「畝激5分鍾」雞蛋「是半熟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人體內消化要3小時15分。

「5分鍾雞蛋」不僅軟嫩、蛋香味濃,而且有益人體營養。美國醫學界曾發表研究報告,24名成人每日吃兩個半熟蛋,6個星期後血脂並沒有上迅配襪升,對人體有益賣派的好膽固醇(hdl)反增加10%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喜歡把煮熟的雞蛋撈後置於冷水中冷卻,這種做法很不科學。這是因為雞蛋的蛋殼內有一層保護膜,蛋煮熟後,膜則被破壞,當煮熟的蛋放入冷水中,蛋發生猛烈收縮,蛋白與蛋殼之間就形成一真空空隙,水中的細菌,病毒很容易被負壓吸收到蛋內這層空隙中。

㈤ 雞蛋怎樣煮好吃又營養

在選擇簡單時有幾種做法,記一下哦:晃動時感覺雞蛋比較有彈性,雞蛋表面粗糙,最後找一處光源,照一下雞蛋,判斷氣室的大小,氣室小的話枝歲為新鮮雞蛋。
2.雞蛋下水之前要進行清洗,洗掉表面的污垢以及臟東西。可以清洗掉灰塵細菌等物
3.在鍋中加入涼水,記住要是涼水哦。放入雞蛋,水量要能沒過雞蛋。
4.①先大火五分鍾,再小火三分鍾:這樣煮雞蛋比較省火,節約能源,而且煮出來的雞蛋比較嫩。
②水開了以後,開溫火使水一直保持沸騰:這樣雞蛋內部溫度變化不是很大,猛盯睜不容易爆裂,也比較容易掌握時間。
5.如果一直是開大火來則粗煮的話,沒有掌握好火候就容易把雞蛋煮老,而且容易使雞蛋爆裂,注入開水,雞蛋的口感和營養就會下降了。
6.雞蛋煮熟後從鍋中撈起,冷卻後就可以吃了。想讓雞蛋更容易剝殼的話,可以把雞蛋放到涼開水裡過一下水,是涼開水哦,不是涼水。生的涼水裡會有很多細菌,容易進入到雞蛋里,人吃了不衛生。

㈥ 雞蛋怎麼煮最好吃

1、雞蛋清洗干凈,這個步驟務必有。准備涼水一碗備用源槐。

(6)雞蛋怎樣煮好吃又營養擴展閱讀:

製作竅門

1、泡水。

在煮雞蛋之前,最好先把雞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會兒,水必須沒過蛋,否則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質不易凝固,影響消化;再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再放入冷水鍋中煮沸,這樣蛋殼就不易破裂了。當然,這只是保持雞蛋外形完整的方法之一。

2、火力。

煮雞蛋時若用大火,容易引起蛋殼內空氣急劇膨脹而導致蛋殼爆裂;若使用小火,又延長了煮雞蛋的時間,而且不容易掌握好蛋的老嫩程度。實踐證明,煮雞蛋以中火最為適宜。

3、時間。

在確定了火力大小之後,只要准確地掌握好了煮蛋時間,就能夠隨心所欲地控制蛋的老嫩程度。例如,煮軟蛋,水開後煮3分鍾即可。此時蛋清凝固,蛋黃尚呈流體狀;煮溏心蛋,水開後煮5分鍾即可。此時蛋清凝固,蛋黃呈稠液狀,軟嫩滑潤;煮硬蛋,水開後煮7分鍾即可。此時蛋清凝固,蛋黃乾爽。需要注意的是,煮硬蛋時切不可隨意延長時間。因為雞蛋在沸水中煮的時間過長、超過10分鍾時,雞蛋內部會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從而降低雞蛋的營養價值。

4、在煮的過雹閉友程中,為了使蛋黃凝固在蛋清的正中間,應在雞蛋下鍋後用手勺不停地順一個方向攪動,使鍋中的水呈漩渦狀轉動,直至煮熟。至於這是什麼原理,想必與物理學上的離心力、向心力有關吧。

營養價值

煮雞蛋營養吸收率100%

雞蛋黃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膽固醇和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著重要作用,可延緩老年人的智力衰退。卵磷脂被醫學專家視為老年性痴呆的剋星,還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適量吃雞蛋,是不少長壽者延年的經驗之一。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 — 50%。可見,煮雞蛋是最佳態蠢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和老人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合適,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鬆懈,極易被消化吸收。雞蛋中維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雞蛋時最好輔以適量的蔬菜。

從營養學的觀點看,為了保證膳食平衡,滿足機體需要,又不會營養過剩,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個雞蛋為宜。中青年人、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者,每天可吃兩個雞蛋;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營養較多者,每天可吃兩個雞蛋;少年兒童由於長身體,代謝快,每天也可吃兩個雞蛋。孕婦、產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進行大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2 — 3個雞蛋,不宜過多。

㈦ 雞蛋怎麼煮最營養

煮雞蛋前先把蛋放人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然後用中等火候,用冷水煮沸,即可防止蛋殼破裂,避免營養素流失。雞蛋煮沸後,再煮5分鍾,停火再泡5分鍾,這樣煮的雞蛋,蛋中蛋清剛好變性凝固,消化率最高,各營養素基本沒有受到破壞,營養價值較高。

如雞蛋在沸水中煮的時間過長(超過10分鍾),雞蛋內部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如蛋品中蛋白質含有較多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後,蛋氨酸能分解出硫化物,它與蛋黃中鐵發生反應,在蛋黃的周圍形成綠色或灰綠色的硫化鐵,硫化鐵不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從而降低雞蛋的營養價值;雞蛋經過較長時間燒煮,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所以較難於消化。

因此,雞蛋既不能煮半熟也不能煮得時間過長,一般在水沸騰後最多不能超過10分鍾。

另外,將煮熟的雞蛋投人冷水中冷卻是不可取的。因為雞蛋中有直徑為4~11毫米的氣室,煮雞蛋時,由於溫度升高,氣室內氣壓也隨著升高,這時氣室內的氣體就會擠出蛋外。當把煮熟的雞蛋投人冷水中時,溫度急驟降低,氣室內壓早滲力隨之下降,會使蛋殼外的冷水和微生物,通過氣孔進人蛋內,煮熟蛋又被污染。

將煮熟的雞蛋取出後,應即用干凈的抹布揩凈蛋殼表面的水,讓其自然冷卻,這樣既好剝,又衛生。

怎樣煮雞蛋才能留住營養
其實煮雞蛋的最佳時機很好把握。涼水下鍋,水開後算好5分鍾,健爾馬足療機
煮出來的雞蛋既被殺死了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較完整地保存營養素。如果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鍾,內部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所以較難消化。蛋品中蛋白質含有較多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後,它會分解出硫化物,它與蛋黃中的鐵發生反應,形成人體不易吸收的硫化鐵,營養損失較多。煮不熟的雞蛋危害更大。生雞蛋不但存在沙門氏菌污染問題,還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兩種有害緩信物。前者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後者能與食物中的生物素結合,導致人體生物素缺乏,產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狀。而雞蛋一經煮熟,上述兩種物質才會被破壞。
此外,煮蛋時還可掌握以下技巧,以防擾睜輪止營養素的流失:水必須沒過蛋,否則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質不易凝固,影響消化;煮前把蛋放人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然後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即可防止蛋殼破裂,避免營養素流失。

㈧ 雞蛋怎麼煮營養最好

煮雞蛋最營養的方法是涼水放入雞蛋,當水沸騰以後,從沸騰時開始計時煮8分鍾最好。

煮雞蛋時要注意,煮雞蛋時間別太長,因為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鍾,蛋白質結構會變得更緊密,不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導致比較難消化。此外,雞蛋中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分解出的硫化物,與蛋黃中的鐵元素發生反應,形成人體不易吸收的某種化合物,營養損失較多。

煮雞蛋時經常慧虛隱會出現蛋殼破裂,避免破殼的基本要領是「開水煮冷蛋」。蛋殼破裂的原因是由於蛋清蛋黃在加熱時體積會膨脹,而且液體膨脹率大於固體蛋殼的膨脹率,當內容液體的體積大於蛋殼容量時,蛋殼就會脹破。

雞蛋的構造

1、蛋殼:完整的蛋殼呈雞蛋橢圓型,一頭大、一頭小,約佔全蛋體積的11%至11.5%。蛋殼又可分為殼上膜、殼下皮、氣室。殼上膜即在蛋殼外面,一層不透明、無結構的膜,作用是防止蛋的水分蒸發。殼下皮在蛋殼裡面的薄膜,共二層,空氣能自由通過此膜。氣室是二層殼下皮之間的空隙,若蛋內氣體遺失,氣室會不斷地增大。

2、殼膜:殼膜為包裹在蛋白之外的纖維質膜,是由堅韌的角蛋白所構成的有機纖維網。殼膜分為兩層:外殼膜較厚,緊貼著蛋殼,是一層不透明、無結構的膜,作用是避免雞蛋內容物水分蒸發;內殼膜約為前者厚度的三分之一,附著在外殼膜的內層,空氣能自由通過此膜。

3、蛋白:蛋白是殼下皮內半流動的膠狀物質,體積約佔全蛋的57%至58.5%。蛋白中約含蛋白質12%,主要是卵白蛋白。蛋白又分濃蛋白,稀蛋白。濃蛋白:靠近蛋黃的部分蛋白,濃度較高。稀蛋白:靠近蛋殼的部分蛋白,濃度較稀。

4、蛋黃:蛋黃多居於蛋白的中央,由系帶懸於兩極。前廳蛋黃體積約全蛋的30%至32%,主要組成物質為卵黃磷蛋白,另外譽乎脂肪含量為28.2%,脂肪多屬於磷脂類中的卵磷脂。

㈨ 雞蛋怎麼煮好吃又營養

雞蛋怎麼煮好吃又營養

雞蛋怎麼煮好吃又營養,雞蛋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如果能夠每天都吃兩個雞蛋的話對身體健康是有一定的好處的。比如說雞蛋炒辣椒特別簡單,以下了解雞蛋怎麼煮好吃又營養。

雞蛋怎麼煮好吃又營養1

雞蛋的蛋白質豐富,它的蛋白質屬於優質蛋白,消耗吸收率很高,高達98%以上。而蛋白質又是我們身體最需要的營養成分,所以雞蛋我們要常吃,小孩子保證每天吃一個雞蛋,補充營養,增強體質。

而雞蛋最健康的方法應該就是水煮雞蛋了,炒雞蛋的消化吸收率只有97%,而水煮雞蛋高達100%。所以早餐我們水煮雞蛋給家人吃,是最健康納者的方式了,不過水煮雞蛋千萬別煮太久了,不能超過10分鍾。因為超過10分鍾後,蛋清開始失去彈性,蛋黃變乾燥,出現微微的黑膜。而且煮太久的雞蛋會產生硫化棗茄盯鐵,導致蛋黃發綠,長期食用會影響身體健康。

平常我們吃雞蛋,如果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並且蛋黃是綠色的,最好不要吃。雞蛋不能煮那麼長時間,不僅不好吃,營養還流失了,對身體健康還有影響。

煮雞蛋不能超過10分鍾,雞蛋一般要煮5分鍾後才能熟,而且我們還可以根據時間不同,煮出不同口感的雞蛋。比如溏心雞蛋,就是雞蛋黃沒有熟,而蛋白熟了,想要做出這樣的雞蛋,就要控制好火候和煮的時間。

煮雞蛋前先把雞蛋清洗干凈,雞蛋表面有很多細菌,煮的時候細菌會通過蛋殼縫隙進入內部,所以下鍋前洗刷干凈了。

接著鍋中再燒開水,加1勺鹽,然後放入雞蛋開始煮,記得中火煮,下鍋後再次燒開,就開始計時。

大概4分鍾的時候,馬上把雞蛋撈出,然後放入冷水裡降溫,降溫後剝掉蛋殼,不過要小心,這時候的雞蛋非常嫩,蛋黃還是流動的液體狀,所以很容易弄碎了。這個就是溏心雞蛋,口感非常好,不過有較重的蛋腥味,因為蛋黃沒熟,所以可能會有一些細菌沒有殺死,因此做溏心雞蛋,就要用高品質的雞蛋,普通的雞蛋會引起腸胃不適。腸胃不好的人不適合吃溏心雞蛋,小孩子也不適合吃,因為沒熟的雞蛋,蛋白質的吸收率很低。

如果要煮熟,那就繼續煮,第5分鍾的時候出鍋,這個時候蛋黃剛好熟,蛋黃的顏色還是很黃,而且蛋白也是非常嫩的。

如果繼續煮2分鍾,蛋白和蛋黃都熟了,蛋黃的顏色就變得淺黃,蛋白更加緊實Q彈。這個程度的水煮雞蛋,適合孩子食用,易消化,好吸收。

雞蛋怎麼煮好吃又營養2

煮雞蛋時用上這3個技巧雞蛋更容易剝殼

第一個技巧:首先要把生雞蛋放在冷水裡面浸泡。在煮雞蛋之前應該要注意一下,必須要把雞蛋放在冷水裡面浸泡一下,大概需要把雞蛋放在冷水裡面浸泡5分鍾左右的時間,為什麼要把雞蛋放在冷水裡面浸泡呢?其實放在冷水裡面浸泡,主要就是為了起到加固的作用,為了避免雞蛋比較容易磕碰,避免雞蛋殼容易出現破裂的問題,影響到煮出來的雞蛋的凳和口感。

第二個技巧:要注意掌控火候。在煮雞蛋的時候必須要掌控好火候才可以,可能是因為自己早上的時候趕著出門去上班,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慢慢來煮雞蛋,因此為了追求速度,有很多人可能直接選擇用大火來煮雞蛋。

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並不推薦大家開大火來煮雞蛋。直接用大火來煮雞蛋的話就很有可能會讓鍋子裡面的水一直沸騰,雞蛋很有可能會因此而碰撞在一起,更加容易出現破裂的問題。但是也一定不能夠用小火來煮雞蛋,用小火來煮雞蛋會導致煮雞蛋的時間太長,會浪費掉很多的時間,所以在煮雞蛋的時候,最好的就是直接選擇中火,中火煮雞蛋時間也不會太長,大概8分鍾左右雞蛋應該能夠煮熟,這樣煮出的雞蛋營養又美味。

第三個技巧:雞蛋煮好後放在冷水裡面浸泡。在雞蛋煮好了以後應該要注意一下,不能夠立即就把雞蛋殼給剝掉。有很多人在雞蛋煮好了以後把雞蛋撈出來就直接給雞蛋剝殼,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正確的做法應當要把雞蛋放在冷水裡面繼續浸泡5分鍾,不僅讓雞蛋的溫度適宜,不會出現燙嘴的問題,還能夠避免剝雞蛋殼的時候蛋殼與蛋白粘連。

雞蛋怎麼煮好吃又營養3

雞蛋別再水煮了這樣的做法好吃又營養

甜椒煎蛋

准備好食材:黃甜椒1個(什麼顏色的甜椒都可以)蔥花1根、雞蛋3顆、食鹽適量、胡椒粉適量

1、把黃甜椒洗凈後切圈,蔥花洗干凈切碎,剩餘的甜椒邊角料可以切碎待會用

2、在平底不粘鍋滴刷上一層油,撒入些許食鹽,一方面是防止待會打入雞蛋的時候油爆,一方面是可以給接觸鍋底的雞蛋液入味

3、開小火預熱鍋底,把黃甜椒圈先放進去擺好

4、在黃甜椒圈裡打入雞蛋,讓小火慢慢加熱至雞蛋液凝固成型,過程中撒入些許食鹽、胡椒粉、蔥花、黃甜椒碎,再翻面繼續煎制凝固,依次把3個雞蛋都給煎了

依次煎好後裝盤,再撒上些許蔥花和點綴,不喜歡蔥花的可以不放

看,舉起叉子往蛋心部位按壓下去,濃稠的蛋黃就爆漿出來了,我是故意沒有把蛋黃完全煎至凝固的,這樣吃起來口感外酥里嫩,也不會太口乾,如果你們喜歡都煎至凝固的,那就煎煎久一點,看個人喜好哈!

這一剛上桌,家裡的寶寶就跑過來幹掉2個,她說:媽媽,你煎的這個雞蛋真特別,比平時吃的那些簡單都好吃,外面還有甜椒,吃起來酸甜酥嫩,晚上再給我煎幾個吧?看到寶寶這么愛吃,我也真是開心,不過雞蛋一天不能吃超過3個,於是晚上我只給她煎了一個,她也是心滿意足,解了下嘴饞,哈哈!

㈩ 怎麼煮雞蛋才最有營養

1、煮雞蛋之前,首鍵拍先要將雞蛋清洗干凈,因為雞蛋表面會有殘留的雞糞、灰塵和細菌,如果稿判羨不清洗的話,煮的過程中很容易污染雞蛋,很不衛生。

2、煮雞蛋的水一定要用冷水,開水煮雞蛋,雞蛋非常容易破殼,水的量只要能沒過雞蛋就可以。

3、煮雞蛋的水沖大里加入一勺食鹽,食鹽不僅可以殺菌消毒,還能讓雞蛋煮好後更好剝,不粘殼。

4、煮雞蛋之前,要讓雞蛋在鹽水中浸泡2分鍾,這樣可以防止雞蛋在煮的過程中破裂。

5、注意煮雞蛋最好不要超過10分鍾,超過10分鍾煮出來的雞蛋會又老又干,還會破壞雞蛋的營養成分。

6、煮好的雞蛋放入涼開水中散熱降溫,但是不要用生水,不然生水裡的細菌會進入到雞蛋里,吃了不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