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退休人員怎樣調取檔案
1、提檔的時候只要工作接收單位(具人事管理許可權的)或人才中心、職介中心等人事代理機構出具「人事檔案商調函」即可。2、檔案和戶口不一定要一齊動,只動檔案而不動戶口是完全可行的。戶口歸公安機關管理,戶口遷移比檔案轉移難度大。3、可以找人代辦,但是得向人才市場出示公司開具的提檔函。因為提檔的時候,檔案是被密封的。如果能直接提檔的話,可以取檔案的人才市場就是不正規的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
第八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檔案法〉第六條第二款的規定,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
(二)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的檔案事業發展計劃和檔案工作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
(三)監督、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的檔案工作,依法查處檔案違法行為;
(四)組織、指導本行政區域內檔案理論與科學技術研究、檔案宣傳與檔案教育、檔案工作人員培訓。
第九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依照〈檔案法〉第七條的規定,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建立、健全本單位的檔案工作規章制度;
(二)指導本單位文件、資料的形成、積累和歸檔工作;
(三)統一管理本單位的檔案,並按照規定向有關檔案館移交檔案;
(四)監督、指導所屬機構的檔案工作;
第十二條按照國家檔案局關於文件材料歸檔的規定,
應當立卷歸檔的材料由單位的文書或者業務機構收集齊全,並進行整理、立卷,定期交本單位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集中管理;任何人都不得拒為己有或者拒絕歸檔。
第十三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按照國家檔案局關於檔案移交的規定,定期向有關的國家檔案館移交檔案。
屬於中央級和省級、設區的市級國家檔案館接受范圍的檔案,立檔單位應當自檔案形成之日起滿20年即向有關的國家檔案館移交;屬於縣級國家檔案館接受范圍的檔案,立檔單位應自檔案形成之日起滿10年即向有關的縣級國家檔案館移交。
經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檢查和同意,專業性較強或者需要保密的檔案,可以延長向有關檔案館移交的期限;已撤消單位的檔案或者由於保管條件惡劣可能導致不安全或者嚴重損毀的檔案,可以提前向有關檔案館移交。
B. 如何在網上查詢個人檔案信息
如何在網上查詢個人檔案信息
一般,檔案是指人們在各項社會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各種形式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原始記錄。接下來我整理了如何在網上查詢個人檔案信息的相關內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如何在網上查詢個人檔案信息1
根據自己現在的身份查找相對應最有可能存放的內地方,在網上搜容索相關機構官網,根據網站的提供的聯系方式進行查找。
(1)大學剛畢業人員:一般檔案是返回戶籍地、你的單位(國企/事業單位等有檔案存放資質的地方)、就職單位城市人才中心。
(2)參加工作時間不長的:一般檔案是在戶籍地、你的.單位(國企/事業單位等有檔案存放資質的地方)、單位所在城市的人才中心。
(3)退伍軍人:入伍前的檔案一般就在戶籍地,入伍後部隊會建立一份入伍期間的檔案,退伍的時候,檔案會跟隨你返回你的戶籍地,或者退伍安置工作單位(如果單位沒有)。
(4)快退休人員:因為時間比較久遠,相對而言比較復雜些。檔案查詢地點也多,有些網上資訊也不是很齊整。可以在事業單位檔案託管機構;街道檔案託管保障中心;人社局檔案管理中心;企業託管中心等機構管理這些地方進行查找。
如何在網上查詢個人檔案信息2
個人無法查詢自己的人事檔案(包括在網上)。
人事檔案的內容涉及個人功過等諸多方面情況,有的從側面反映了一些重大歷史事件,有的是個人向組織匯報而不能向他人(包括家庭成員)言及的內心隱秘等等。
因此,人事檔案屬於黨和國家的機密,任何人不得泄露和私自保存人事檔案材料,不能向社會無條件地提供服務。即使是處於檔案管理機構的個人也不能查閱自己的人事檔案。所以網上無法查詢個人檔案。
拓展資料:
人事檔案調閱:
1、調閱員工的人事檔案需填寫《檔案借/查閱申請表》並經有效批准。
2、本部門員工的人事檔案調閱需經部門主管批准。
3、部門主管有權調閱其他部門員工的人事檔案,但需行政人事部門主管審核,並報總經理批准。
4、部門主管級別的人事檔案,總經理有權調閱。
5、調閱檔案原則上在行政人事部門內部並在指定人員陪同下調閱。如需借出行政人事部門,需行政人事部門主管批准。借閱檔案的人員,對檔案應妥善保管,不得遺失、泄密和污損,不準抽換、折卷和轉換,不得復印,借出的檔案必須在2天內歸還。
如何在網上查詢個人檔案信息3
第一個:原戶籍所在地。畢業之後,你如果沒有處理你的檔案,那學校可能在你畢業之後就直接將你的檔案發送到了原戶籍所在地,一般可以通過學校的花名冊進行查詢檔案的去向,上面會有調檔的時間和具體的地址。
第二個:工作單位。你們畢業後第一個工作地點,就是需要整理檔案的地方,這種可能性很小,既然你們工作需要,那你們現在一定會記得的,以防萬一,還是大家一起去找吧。
第三個:學校所在地的人才市場。因為在學校的可能性會很小了,如果上述的兩種單位還是找不到的,那你就找找你學校所在地的人才市場,看看是不是託管在該地,逐一的進行排查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