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購物 » 怎樣使丙烯畫顏色均勻
擴展閱讀
女生小腹痛有哪些原因 2025-02-06 21:05:37
ppt怎樣點亮中國地圖 2025-02-06 20:46:09

怎樣使丙烯畫顏色均勻

發布時間: 2023-07-20 05:47:28

1. 丙烯顏料的調色表

丙烯顏料調色表:

熟 褐 色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粉玫瑰紅 = 純白色 + 玫瑰紅

朱 紅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暗 紅 色 = 玫瑰紅 + 純黑色

紫 紅 色 = 純紫色 + 玫瑰紅

褚 石 紅 = 玫瑰紅 + 檸檬黃 + 純黑色

粉 藍 色 = 純白色 + 天藍色

藍 綠 色 = 草綠色 + 天藍色

灰 藍 色 = 天藍色 + 純黑

淺 灰 藍 = 天藍色 + 純黑色 + 純紫色

粉 綠 色 = 純白色 + 草綠色

黃 綠 色 = 檸檬黃 + 草綠色

墨 綠 色 = 草綠色 + 純黑色

粉 紫 色 = 純白色 + 純紫色

啡 色 = 玫瑰紅 + 純黑色

粉檸檬黃 = 檸檬黃 + 純白色

藤 黃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桔 黃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土 黃 色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手繪裝顏料調色表

玫紅色 + 黃色 = 大紅 ( 朱紅、桔黃、藤黃 )

朱紅色 + 黑色少量 = 啡色

天藍色 + 黃色 = 草綠、嫩綠

天藍色 + 黑色 + 紫 = 淺藍紫

草綠色 + 少量黑色 = 墨綠

天藍色 + 黑色 = 淺灰藍

天藍色 + 草綠色 = 藍綠

白色 + 紅色 + 黑色少量 = 禇石紅

白色 + 黃色 + 黑色 = 熟褐

玫紅色 + 黑色(少量) = 暗紅

紅色 + 黃 + 白 = 人物的皮膚顏色

玫紅色 + 白色 = 粉玫紅

藍色 + 白色 = 粉藍

黃色 + 白色 = 米黃

(1)怎樣使丙烯畫顏色均勻擴展閱讀:

一般常用顏料:(調色盒裡的順序)

檸檬黃(冷調黃)

淡黃(暖調黃)、中黃(暖調黃)、土黃(暗調黃)

桔黃(或桔紅)、朱紅(暖調紅)、曙紅(冷調紅)

深紅(用來壓暗紅系的重色)、褚石(很常用的哦)、熟褐(臟臟的重色,不敢多用,但很好用)

玫瑰紅(美麗透明的顏色,爆炸力強,干後反色,少用效果極好)、紫羅蘭(美麗的冷調色)、群青(偏暖的藍)

鈷藍(挺正的藍)、湖藍(冷艷的藍)、普藍(除黑之外最重的色,用來加重畫面的重色)

淡綠(偏暖的綠)、中綠(用得較多的綠,比較正)、深綠(或橄欖綠,用來壓暗綠色系)

粉綠(偏冷,畫蘋果的時候挺好用的)、草綠(不用說了,畫草的時候得勁)、黑(很少用到,但需要備著點

2. 丙烯顏料怎樣調才能不掉色

應該刷一層膠礬水就能解決問題。膠礬水是用明膠加礬調和而成。比例是兩膠一礬。也就是2:1,膠先用冷水泡開,再加入礬,然後沖開水攪拌。水量多少自己定了,做好後均勻刷在衣服上即可。我想你應該刷一層膠礬水就能解決問題。膠礬水是用明膠加礬調和而成。比例是兩膠一礬。也就是2:1,膠先用冷水泡開,再加入礬,然後沖開水攪拌。

1、不能太薄,一洗會退色~也不能太厚,會裂開,盡量畫淺,干後顏色會變很深,可以拿塊廢布來試驗
2、找一件沒有用的衣服,或者爛布試筆,先看效果。
3、建議用油性筆勾邊線,注意:衣服下面一定要墊一層廢舊干凈毛巾,避免油性筆的水化開。或者滲透到衣服的背部。還有下筆要准和快。

3. 在牆上繪畫怎麼均勻塗色,我用丙烯顏料上色,但是出來的牆面上著色不均勻,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用丙烯顏料畫牆體彩繪,為避免顏色不均勻,可以這樣做:
1、調色時顏料不可過稀,調到拿起筆不會往下滴的程度,畫牆上不往下流為好。
2、需要的顏色盡量多調一些,寧多勿少,因為一種顏色不夠了再調時就很難調出相同的顏色了。
3、盡量用大號畫筆。
4、上色時,一種顏色還未乾透時用干畫筆迅速暈染均勻,因為等到顏色干透了就不好暈染了。

4. 丙烯顏料調色怎麼把顏色都調勻

顏色的調配 標准間色是二原色等量混合的結果,不等量混合則滋生出不同色相變化。如: 紅+黃=紅橙(紅多黃少,俗稱桔紅) 橙色(等量混合,俗稱桔黃) 黃+藍=黃綠(黃多藍少)草綠 綠色(等量混合)中綠 藍綠(藍多黃少)深綠 藍+紅=紅紫(紅多藍少) 紫色(等量混合) 藍紫(藍多紅少) 原色適當相混: 二間色適當相混: 紅灰色:紅多,黃、藍少 黃灰:橙加黃 黃灰色:黃多,紅、藍少 藍灰:綠加紫 藍灰色:藍多,紅、黃少 紅灰:橙加紫 純灰:黑加白色彩構成是一門科學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循序漸進,才能逐步深入步入色彩的殿堂。 原色原色是指不能用其他色混合而成的顏色。而原色則可以混合出許許多多其他的色彩。在依頓色相環中紅、黃、藍為三原色,他把這三種原色的標準定為: 紅:不帶藍也不帶黃味的紅色。 黃:不帶綠也不帶紅味的黃色。 藍:不帶綠也不帶紅味的藍色。 間色 由任意兩個原色混合後的色被稱為間色。那麼,三原色就可以調出三個間色來。它們的配合如下: 紅+黃=橙 黃+藍=綠 藍+紅=紫 以上原色色像混合所得的橙、綠、紫既是我們所說的間色。 復色 由一種間色和另一種原色混合而成的色,被稱為復色。復色的配合如下: 黃+橙=黃橙 紅+橙=紅橙 紅+紫=紅紫 藍+紫=藍紫 藍+綠=藍綠 黃+綠=黃綠 所得得六種復色為:黃橙、紅橙、紅紫、藍紫、藍綠、黃綠。 白色越加色彩亮直至達到極限白色,黑色越加色彩越暗直至達到極限黑色。 這樣由原色、間色、復色組成了一個有規律的12種色相的色相環,如同彩虹的接續,在這個色相環中,每一種色相都有它自己相應確定的位置。 色彩原理-色相、明度、純度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一般人往往只停留在對色彩的表層認識,也就是對紅、黃、藍、綠(色相部分)等較純顏色的分辨。如果碰到淡一點的色就加一個「淺」字,重一點的色就加一個「深」字,而一旦遇到中間調的色就稱之為「舊」了。 這種對色彩簡單地認識,對要進入美術專業學習的人來講是遠遠不夠的。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對色彩原理不夠理解所致。如何走進神秘,豐富的色彩世界,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我們不妨借用色立體的結構原理,來說明構成色彩理論的三大基本要素: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和以之三者之間的關系。 為闡述方便,我們先弄懂有關名詞的概念和圖列演示。 色立體 色立體是藉助與三維空間的透視理論,立體的表現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純度的一種色彩坐標體系。這種坐標的構成方式,可以幫助你學會從平面的角度分析理解色彩在空間的延續。 色相 色相是色彩最明顯的特徵,是指色彩的相貌而言,一般用色相環來表示。通常的色相環有12色,20色,24色,100色。 明度 明度示指色彩的明亮程度,一般用明度軸來表示。 純度 純度示指色彩的純凈的程度,可以用純度階段表現。 有了識別這三中色彩的能力,你就初步掌握了色彩變化的規律,無形中開闊了自己的色域。使你認識色的能力不只停留在表層,而是走上科學的識別色彩、理解色彩的專業化道路。 色彩原理-色相對比 因色相的差別色彩對比關系被稱為色相對比. 色相對比是一種相對單純的色彩對比關系,視覺效果鮮明,亮麗.一般來講色相對比可借色相環做輔助說明,根據色相環排列的順序我們把相對比歸納成六個方面,說明它的對比規律和視覺效果. 1、同一色相對比 所謂同一色相,是指兩個顏色在色環上位置十分相近,大約大5攝氏度左右.在對比關繫上也就是一個色與相鄰的另一個色的對比,因為兩者相距非常近,故色中的同種因素多,產生的對比效果就弱,在色彩學中被稱為同一色相對比,從視覺的角度講也可以稱為弱對比。 2、類似色對比 類似色相的概念是指兩個顏色在色相環上的位置大約在45度左右,距離較近,兩色之間色差不大。就對比而言,它們的對比關系被稱為類似色對比,從視覺的角度講屬於中弱對比。比較同一色相對比,它顯得統一中有變化,變化中不失和諧。 3、對比色對比 對比色相的兩色在色相環上相距較遠,兩色之間的共同因素相對減少,在色環上的距離大約在100度左右,兩色對比被稱為對比色對比,它們的視覺效果鮮亮、強烈,也被稱為中強對比。 4、互補色相對比 互補色相對比是指兩色的位置在色相環直徑的兩端,是色距最遠的兩個色,這兩色相距180度,那麼它們的對比關系則是最強烈、最富刺激性的,在色彩學中被稱為互補色相對比,就視覺來講則是強對比。 5、全色相環色相對比 全色相環上12色或6色的對比,稱為全色相環色相對比,但由於色相很多,容易產生雜亂、不安定及難以形成統一效果的缺點,因此在組織色彩時一定要注意色塊大小面積的處理和色調的選擇。 6、全色相秩序對比 這種對比手法主要是指色相的推移,可在色相環上取全色相的1/3、2/3或全色相進行秩序推移,這種方法構成的畫面使色彩有光感,顯得絢麗奪目。 熟練掌握色相對比的方法會為每個初學色彩者今後運用純色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並能使你從中感悟、體驗到色相之間的無窮變化和強烈的表現力。 因色彩明度的差別而形成的對比關系被稱為明度對比。 色彩明度關系有著兩個方面的含義: 1、色彩自身的明暗關系(不加黑、白色) 2、色彩混入黑、白色後所產生的明暗關系。 我們這里講的明度對比,是根據第二種含義而言,也就是將色彩混入黑、白色後所產生的明暗現象如何進行組合、搭配使之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 色彩明度的差別一般以色立體明度推移為基礎,常用的是以孟塞爾色立體為例進行分析。 孟塞爾色立體的明度軸步度均勻地由白-黑為11個色階組成。0-10兩端為黑和白,1-9為不同明度的灰。明度軸由下至上表明了明度變化是逐漸有規律地形成的。 為了講解的明確、易懂,我們也可以暗明度軸所示數字的順序把明度關系分為三個層次: a 0-3,為低明度 (黑至深灰) b 4-6,為中明度 (中灰) c 7-10,為高明度 (淺灰至白) 明確了明度的三個層次後,我們將要談談明度的對比關系。 明度的對比關系也可以歸為三個類別: a 強對比 這種對比關系黑白反差大,視覺效果刺激。 b 中對比 對比關系適中,視覺效果平和。 c 弱對比 這種對比關系明暗反差小,視覺效果模糊。 色彩原理-色彩調和的原理 色彩調和是從音樂理論中引進的概念,是指各種色彩的配合取得和諧的意思。 色彩的調和有兩層含義:一是色彩調和是配色美的一種形態,一般認為「好看的配色」,即能使人產生愉快、舒適感的配色是調和的。二是色彩調和是配色美的一種手段。色彩的調和是就色彩的對比而言的,沒有對比也就無所謂調和,兩者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不過色彩的對比是絕對的,因為兩種以上的色彩在構成中,總會在色相、純度、明度、面積等方面或多或少地有所差別,這種差別必然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對比。過分對比的配色需要加強共性來進行調和;過分曖昧的配色需要加強對比來進行協調。從美學意義上講,色彩的調和可以說是各種色彩的配合在統一與變化中表現出來的和諧。 色彩調和的原理: 1、互補色平衡論 從色彩視覺生理角度上講,互補色的配合是調和的。因為人在視覺某一色時,總是欲求與此相對應的補色來取得生理的補充平衡。伊頓說:「眼睛對任何一種特定的色彩同時要求他的相對補色,如果這種補色還沒有出現,那麼眼睛會自動將它產生出來。正是靠這個事實的力量,色彩和諧的基本原則中包含了互補色的規律。」孟塞爾色彩調和論也是以部色理論為依據的,他認為若把構成畫面的各種顏色全部混合(或放在迴旋轉盤上混合),如果產生第五級明度的灰色,那麼,色彩配合是調和的。 2、自然色彩秩序論 由於人生活在自然中,來自自然色調的配合和連續性,成為人視覺色彩的習慣和審美經驗。自然界景物的明暗、光影、強弱、冷暖、灰艷、色相登色彩的變化和相互關系都有一定的自然秩序即自然的規律。例如,光線照射在一個物體上,必然會產生高光、明部、明暗交界、暗不、反光、投影。物體的明暗和色彩變化是有秩序的、有節奏的、非常協調的,人們都會不知不覺地用自然界的色彩秩序去評判色彩藝術的優劣,因此,色彩的調和要求各種色彩必須建立一定秩序。色立體的色相系列、明度系列、純度系列是按照一定秩序排列製作的,因此,在色立體中,任何直線的、圓的、橢圓的、螺旋形的......凡是有秩序的方向,所選擇的配色都是調和的。 3、配色明快論 在視覺上,即不過分刺激,又不過分曖昧的配色才是調和的。配色的調和取決於是否明快。一般來講,過分刺激或過分曖昧的配色都會使人產生一種不愉快的情緒。變化與統一是配色的基本法則。變化裡面求統一,統一裡面求變化,各種色彩相輔相成才能取得配色美。 4、面積比例論 歌德認為原色和間色的和諧面積比是, 黃:橙:紅:紫:藍:綠=3:4:6:9:8:6 孟塞爾認為:構成畫面的各種色彩相混合,只有產生中性灰時才能取得色彩和諧。 色彩和諧與面積比同時與純度有關,因為紅(R5/10)與青綠(BG5/5)同等的面積在迴旋轉盤上旋轉混合並不會得到明度為5的灰。顯然是因為紅的純度高,而綠的純度低之故。他認為只有把紅色純度降低或紅的面積減為青綠的一半,才能取得和諧。 總之,配色中較強的色要適當縮小面積,較弱的色要適當擴大面積,這是色彩面積均衡的一般法則。當然,色彩的面積均衡的取得是一種色彩靜態美的方法,如果在一幅色彩構圖中使用了與調和比例不同的配色,有意識地讓一種色彩占支配地位,那麼將取得各種富有感染力的配色效果。 5、審美心理共鳴論 能引起觀者審美心理共鳴的配色是調和的。由於各個民族以至每個人的心理特點(如性別、年齡等)、心理變化(如歡樂、喜悅、悲哀等)和生存的社會條件(如文化、科學、藝術、教育、政治經濟等)、自然環境的不同,表現在氣質、性格、愛好、興趣以及風俗習慣等方面是不盡相同的,在色彩方面各有偏愛。各個時代、各個地區、各個時期,人們對色彩的審美要求、審美理想也是不一樣的。不同的色彩配合能形成富麗華貴、熱烈興奮、歡樂喜悅、文靜典雅、含蓄沉靜、樸素大方等不同的情調。當配色反映的情趣與人的思想情緒發生共鳴時,也就是當色彩配合的形式結構與人的心理形式結構相對應時,人們將不由自主地感受到色彩的和諧與愉悅,並強烈地產生色彩裝飾的動機和佔有欲。因此,進行色彩設計必須研究和熟悉不同消費對象的色彩喜好心理,分別情況,區別對待,做到有的放矢。 6、合目的論 合目的性的配色是調和的。配色必須考慮到用途(實用性)和目的(目的性)。例如:用於儀表、交通信號、路標的色彩要求醒目突出,對比強烈的異色相配是適用的。用於工作場所的色彩一般應選用柔和明亮的配色,要避免使用過分刺激、容易導致視覺疲勞降低工作效率的對比強烈的配色。建築設計、室內設計、服裝設計、商業設計、工作設計等,由於使用功能的區別,都對配色有特定的要求。 色彩原理-色彩美與審美主體 色彩美與審美主體有關,色彩本身無所謂美,只是美的客觀條件,只有當色彩美的條件與人聯系起來之後才產生色彩美的反映。因此,色彩成為美的對象取決於人對色彩的感受和作出的評價。有人愛紅,有人愛綠,有人愛濃艷,有人愛清淡;同一色彩或一組色彩,有人覺得美,有人認為它並不美;甚至同一個人也會有時覺得它美,有時又不認為它美。中國古代思想家莊子認為,「美晉皆在其心」,色彩美不美由「人心」決定。對色彩美的感受因人而異,因情而變。各個時代、各個民族、各個地區由於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以及地理環境的不同,對色彩的審美要求、審美思想不盡相同;不同的人,由於性別、年齡、文化修養以及氣質、性格、愛好、興趣等方面的不同,對色彩也各有偏好;即使是同一個人,由於遭遇、心境而產生情緒變化,對色彩的感受和審美心理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只有當色彩所反映的情趣與人們所嚮往的精神生活產生聯想,並與人們的審美情緒發生共鳴的時候,也就是說只有當色彩配合的形式結構與人們的審美心理形式結構相對應時,人們才會感受到色彩美的愉悅。 由於色彩審美主體的復雜性和多邊性,因此,我們在討論色彩的美感和表現力時,既要研究各種色彩由生活聯想而產生的一般的普遍意義,同時又要注意到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不同的觀念有著不同的審美標准,對色彩的內涵與表現力也有不同的理解和注釋,色彩美必然具有時代的特徵和個性表現的一面。 色彩原理-色彩的魅力 色彩是形象設計領域中的一大重點。色彩包括三原色、間色和補色。色相、明度和純度是色彩的三大要素,它們深淺明暗、大小塊面的搭配變化演繹出繽紛時尚。 色彩的搭配具有極強的目的性,是一個非常具體的、創造性的審美過程。黑、白、灰最能體現優雅、理性、高貴、神秘類型的氣質,將此三色藝術化搭配,簡單中蘊藏著無窮變化,更具意想不到的驚人效果。常用的多色相配色以少量色種為基礎,按「大統一協調、小對比」的規則配色。以相同或相近色相加、以明度和純度的變化體現區別的弱對比配色系列,具有統一協調、柔和素雅的效果,但缺少動感,易顯得單調平淡。中對比配色系列和強對比色系列的共同點是具有不同程度的鮮明醒目、興奮熱烈的視覺效果,但也不易統一協調,容易引起視覺疲勞。色彩高明度格調的作品會形成優雅明亮的氛圍,具輕松溫和明快的效果;中明度格調的作品中,中明度、高純度的配色飽滿有力,中明度、中純度的配色則顯得含蓄莊重;低明度格調的作品具有沉靜莊重、嚴肅憂郁、文弱內向等效果。色彩純度越高,顏色越鮮艷華麗,效果越活躍熱烈;純度越低,色彩越灰暗迷朦,效果越樸素沉靜,甚至有軟弱內向的感覺。 一般而言,高明度和純度的色彩體現暖、輕、動、近、大、興奮、華麗等情感效應;反之,則體現出冷、重、靜、遠、小、沉靜、質朴等情感效應。在形象設計中,要充分利用色彩的情感效應來調節改善視覺效果和展現人物個性;利用膨脹收縮、遠近大小等錯覺來調整體型、臉型的輪廊以掩飾人物形象的缺陷,突出其優美之處。 色彩原理-色彩溫度 色彩溫度 相差3攝氏度 我們常說,藍色帶來涼爽感覺,而紅色等帶來溫馨浪漫感覺。有業內人士表示,當置身於不同色彩的環境時,如看到紅色或看到藍色時,感覺的溫度會有3攝氏度的差別。 了解不同色彩所產生的不同的心理效果,對於我們根據季節不同做不同的布置會有很好的幫助。 例如:室內布置中包含很多顏色,用一種單純色彩可能使室內空間看起來更大一些;占很大面積的牆壁或窗簾,採用大塊圖案會使屋內看起來更狹窄—— 這些顏色布置的小秘訣,可以讓我們在布置居室時更得心應手。以下是一些基本顏色對人產生的心理效果,您在布置居室時可參考使用。 紅色:紅色屬於熱情而又精力旺盛的人。但紅色使用過多,會感覺疲勞。 粉紅色:使皮膚看起來更舒服、更美麗。但使用太多或使用不當的話,會給人輕浮的感覺。 黃色:這種顏色可以在人心情不好時,讓人燃起希望與勇氣。因為它是膨脹色,所以在大面積使用時,宜使用比較柔和的中間色。 綠色:可以使心情和身體兩方面感覺平和,是使人放鬆下來的顏色。綠色用於大面積時要盡量選擇明亮的色調。 藍色:可以使人心情平靜,是最適合用來作睡房的顏色。 茶色:使人聯想到大自然的泥土、木頭等,給人以安心感覺。如果家中大量使用木質傢具時,搭配的地板選用深茶色等較深色澤為好。 白色:沒有壓迫感的白色,用於牆壁或天花板令人感覺寬敞。但是如果連地板也用白色的話,會使人情緒不穩定,不禁想要逃避。 黑色、灰色:配一點自然材質或明亮的色調,黑、灰色將發揮厚重暗色的魅力,是很有特色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