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做蛇肉好吃
蛇肉的烹制方法多種多樣,有清燉、紅燒、炸、煮、炒、燜、燴等,均以蛇肉為主料,或配以山珍野味;或配以走獸家禽;或配以時令蔬菜。蛇餚餘下的蛇皮,也是一道青噓噓的好菜。現將蛇餚的幾種吃法簡介如下,希望在此基礎上,食客可根據季節和現有的副料及作料隨意演變,做出你滿意的蛇餐。(本篇著重介紹幾款家庭做法)。
(1)水蛇粥原料:水蛇1~2條,苡米60克(粳米亦可)。
做法:將蛇剝皮去骨,取凈蛇肉切片。先將苡米淘凈,放適量清水,煮至爆開時,再加入蛇肉片同煮。煮成粥後,再放適量食鹽調味,以口味清淡為宜。
特點:清熱除濕、健脾、防痱。
(2)蛇肉串原料:王錦蛇、黑眉錦蛇、眼鏡蛇(可選其一)肉段適量,胡椒粉、辣椒粉、薑末、蔥絲、陳皮等調味品各適量,黃酒可備一點。
做法:點炭火、支烤架,然後將腌制好的蛇肉串架於旺火上燒烤,直至烤熟為止;也可自用家庭烤肉煲烤制。
特點:肉香味濃郁,是佐酒的上好佳餚,尤受年輕人的青睞。
(3)香燜龍風翅原料:蛇段250克,雞翅250克,素油60克,干香菇4個,蔥、姜、蒜末各少許,醬油、食鹽、紅糖、黃酒各適量。
做法:香菇切成小塊備用,將油倒入鍋內熬熱,倒入蛇段、雞翅及蔥、姜、蒜末共同炒熱後,加水150克,醬油30克、白酒20克、紅糖15克、食鹽少許,翻拌均勻後蓋上鍋蓋,以文火慢煮至蛇、雞翅能用筷子插穿時,加入香菇塊和浸泡香菇的水再煮,直至將水熬干即可出鍋。
特點:香酥適口,老少皆宜,是冬令進補之佳品。
(4)蛋煎蛇肉餃原料:蛇肉茸(末)200克,雞蛋液200克,冬菇粒20克,薑末10克,生抽30克,白糖5克,精鹽、料酒、胡椒粉、香油各少許,肥膘肉約150克一塊,花生油50克。
做法:用調餡碗裝入蛇肉茸、冬菇粒、薑末、料酒、精鹽、白糖、胡椒粉,拌勻後備用。將雞蛋打入另一碗中,加入精鹽後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打勻。把煎鍋燒熱,用肥膘油均勻地塗擦熱煎鍋,放入蛋液淌成薄薄的蛋皮,加入處理好的蛇肉餡,蛋皮拆邊包住肉餡,捏成餃子形,煎至兩面金黃後出鍋。剩餘的蛋餡全部放入鍋中加少許湯水、生抽、味精,蓋上鍋蓋燜煮至湯汁收干後出鍋,淋上麻油,趁熱與煎餃一塊吃。
特點:蛋餃味鮮,形似餃子,令人百吃不厭。
(5)蛇肉火鍋原料:凈蛇肉500克,雞脯肉250克,熟火腿肉150克,筍肉100克,紹酒50克,鮮湯1000克,蔥絲、姜絲、精鹽、味精各少許。
做法:蛇肉切段,雞肉、火腿肉、筍肉分別切成薄片。置鍋於火上,加入清水後將蛇段煮熟備用。火鍋中先放入煮熟的蛇段,再加筍片、鮮湯、姜絲、精鹽、紹酒,打開氣門燜熱10分鍾,再放入火腿肉片、雞脯肉片、味精後略煮片刻,再撒入蔥絲即成。
特點:蛇肉鮮嫩,湯清味醇,是一道南國佳餚。
(6)首烏紅心羹原料:蛇肉片500克,何首烏30克,枸杞子50克,糯米、粳米各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何首烏洗凈後用布包紮緊,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煎取濃汁並去渣,加入糯米、粳米、蛇肉片、冰糖同煮至九成熟時,加入枸杞子煮成粥狀即可。
特點:補氣益血,養顏護膚,特別適合於婦女和老人食用。
(7)三蛇羹原料:眼鏡蛇、銀環蛇、灰鼠蛇各1條,或蝮蛇、烏梢蛇、虎斑游蛇各1條,作料少許。亦可用其他類別的三種蛇,但以兩種毒蛇、一種無毒蛇為宜。
做法:將三蛇去頭、去皮、去內臟、去骨,加白鬍椒15克,文火燉至蛇肉酥爛,加入薑末、蔥絲少許,趁熱食之。
特點:常食對風濕性關節炎有顯效,且極具保健、滋補價值。
(8)三鮮蛇絲原料:凈蛇肉250克,火腿絲25克,香菇25克,鮮筍肉25克,豬油100克,精鹽、姜絲、大蒜、味精、胡椒、料酒、麻油、水澱粉各少許。
做法:將蛇放入砂鍋中,加清水、薑片、少量陳皮煮至可褪下蛇肉時取出冷卻,輕輕剝下蛇肉並撕成絲。燒鍋內放豬油化開燒至六成熱,放入蔥、姜稍煸,隨即放入蛇絲、火腿絲、香菇絲、筍絲炒勻,烹入料酒,再將味精、水澱粉、胡椒粉兌成汁淋之,滴入麻油起鍋即成。
特點:清香可口,色彩美觀。
(9)炒龍袍原料:用高壓鍋打好的熟蛇皮1~2條,豬肉絲200克,作料少許。
做法:將熟蛇皮先切寸段、後切成細絲。燒鍋內放豬油化開,並放入蔥、姜、蒜少許煸出香味後放入豬肉絲滑炒,炒至八九分熟時,再放入蛇皮絲一起混炒,放入雞精,滴入香油後起鍋裝盤。
特點:滑而不膩,老少適口,常食可防皮膚熱燥、瘙癢。
(10)紅燒蛇尾原料:殺死剩餘的各種大蛇尾巴,每盤約12~15根即可,筍片少許。
做法:蛇尾去鱗洗盡後剁成段,鍋內放豬油燒至六成熟時下蛇尾煸炒,至蛇尾出現「翻花」時撈出,放入高壓鍋內並放紅燒料包、老抽、白糖及蔥、姜、蒜等,上氣後10~12分鍾後起鍋撈出。
燒鍋內放素油,下蔥、姜、蒜烹鍋,加入料湯、老抽、筍片、蛇尾,用水澱粉勾芡,待湯汁熬干後放入雞精、淋上麻油即可出鍋。
特點:筋道爽口,肥而不膩,民間有預防兒童流涎的說法。
㈡ 蛇怎麼做好吃
招牌龍風龜煲
這是一款可以當零食的蛇產品,可以堂吃,也可以購買罐裝,有多種蛇類可以選擇。其打破了吃蛇要趁熱吃的傳統,隨時可以擰蓋即吃。
產品結合了現在十分流行的酸辣味,通過泡椒腌制的方式,令蛇肉酸爽開胃,如果不喜歡吃蛇皮,還可以囑咐店家去掉蛇皮。此產品推出後,很多原本不喜歡吃蛇的人群也瞬即愛上,常常一買就是幾大罐,放在家裡當零食。
主料:
過山峰2斤。
輔料:
泡椒500克。
調料:
白米醋500克,糖20克,味粉50克,泡椒水1000克,辣鮮露50克。
做法:
1.泡椒水加入白米醋、糖、味粉、辣鮮露調成泡椒汁。
2.蛇去內臟洗凈後,斬成段,飛水後放入上湯鍋內,加入蔥、姜,大火煮15分鍾左右撈出,放進調好的泡椒汁中,放入冰櫃,冷泡至少12小時,入味即可。
關鍵:
1.應選用1斤左右的榕蛇或者1.5~2斤左右的過山峰來製作,這個大小的蛇做出來的口感是最好的,太大用泡椒來泡製肉質會偏韌,太小又會不夠爽口。
2.保留蛇皮,可以增加口感爽度。
㈢ 蛇肉怎麼燒好吃
1、簡易蛇羹
取剝皮、去內臟的蛇肉約500克,擰成數段(不要用刀切,以防止切斷的骨頭留著蛇肉中,而為剔骨帶來的麻煩),加豬骨、雞骨,加水1500--2000毫升同煮,約半小時,取出連骨的蛇肉,將骨折去。拆出凈蛇肉,用手捏至,當證明其中五殘骨時,放在一邊備用。然後將蛇骨用紗布包好,再放湯內核豬骨,雞骨同煮。約歷3小時,湯濃縮過濾去骨渣。將上述蛇肉放入湯內,加入鹽、味精、豬油、白糖等調味品。還可以放入雞肉絲、鴨肉絲、木耳絲、冬菇絲等。若要使羹滑些,可取生粉用冷水調成薄漿裝均勻的倒入羹中。羹在烹調過程中,要加生薑絲、陳皮絲,有利於去腥味和增味。
2、紅燒蛇肉
通常均用個大的無毒蛇,如烏梢蛇、滑鼠蛇、灰鼠蛇、黑眉頸蛇等,用1條或2條,取得其剔骨的凈肉,切成寸斷備用。然後在鍋中放入葷油或素油,待熱冒油氣時,將上述蛇肉寸斷放入鍋中進行翻炒。當肉段邊翹卷時,加入黃酒烹飪。接著加鹽、醬油、蔥、胡椒粉等調味品,若有筍片、茭白片等則同時倒入。爆炒一會後,加入兩大碗肉湯或清水,用文火燒至肉酥為止,即可食用。
3、菊花會三絲
將眼鏡蛇、金環蛇、灰鼠蛇凈肉200克,撕成長約7--10裡面的細絲,用姜、蔥、食鹽、味精、紹興黃酒煨好備用。這時取姜絲入水滾去辣味,再加入上述蛇絲,以及雞肉絲、或鴨四個35克,冬菇絲80克,木耳絲25克,煮熟的貓肉絲150克,濕魚白50克,陳皮少許,再加入蛇湯1500毫升同煮、待沸騰後,加入味精、麻油、然後調入事先調成漿狀的15克生粉,使成更狀。未了加入熬好的熱豬油包蓋。
當此蛇羹端上桌子時,盤中還裝飾放菊花、檸檬葉之類妝點一下。
4、五彩炒蛇絲
在油鍋中,將筍絲25克爆炒好後,放入熟蛇絲200克,叉燒絲50克,濕冬菇絲50克,熟姜絲15克同炒,再加入韭黃50克炒之,加8克調和水的生粉做成羹狀,未了加入事先熬過的食用油,盛起裝入事先已有15克炸粉作低的盤中,撒上胡椒粉,邊上放置經過油炸的雞蛋絲即成。端上桌時,盤里可見多種色彩,有促進食慾的作用。
5、竹絲雞燴五蛇
將眼鏡蛇、金環蛇、灰鼠蛇、三索錦蛇、百花錦蛇五中蛇去尾,剝皮去內臟洗凈後,放入砂鍋內,加清水2500毫升,生薑50克,陳皮3克,甘蔗250克,桂圓肉10克,用文火煮20分鍾左右,拆骨取得凈肉備用。將蛇骨放回砂鍋內,加入已宰殺好的竹絲雞,煮1小時左右肌肉熟透時,將雞撈出,區雞腿肉和雞皮200克,撕成絲狀備用。棄去蛇骨、甘蔗、桂圓肉。將生薑、陳皮切成絲備用。砂鍋內的湯則以不慮過備用。
把蛇肉切成約5厘米厚撕成絲狀。在鍋中放入豬油40克,以武火起好鍋,將蛇肉絲加鹽3克,味精3克,米白酒15克,生薑3片,蔥2條爆後,捻去蔥、姜後盛於缽內,加入蛇湯250毫升,在蒸籠中蒸約1小時。
另以武火起鍋,入豬油10克,精鹽3克,紹興黃酒10毫升,生薑2片,生蔥2條,二湯200毫升,放入事先一用水滾過的肚絲100克,沸後倒出,慮去水分,並去掉蔥、姜備用。
最後,武火起鍋,放入豬油15克,紹興黃酒10毫升,加入蛇湯、雞湯煮沸,加入事先已浸發好的冬菇絲50克,肚絲、浸發好的木耳絲50克,熟雞肉絲、姜絲、陳皮絲、蛇絲、生雞絲各50克,細鹽4克,醬油、味精各13克,生粉30克調水後倒入,加油攪拌均勻即成。上桌時,另放4朵菊花瓣和檸檬葉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