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魚丸怎麼做好吃
魚丸怎麼做好吃,一起來學習一下,怎麼做魚丸吧魚丸要想做的好吃,首先必須保證魚丸的新鮮,大部分人的魚丸做不好吃,其實主要原因是買的冷凍魚丸,那樣的魚丸本身就不新鮮,所以相對烹飪起來就會差上很多,下面麟大官人教給大家自己用鮮魚自製魚丸的方法來做一道美味魚丸。魚丸也叫魚包肉,主要使用鰻魚或淡水魚的魚肉剁碎,搭配上澱粉攪勻製作而成,因其具有鮮香美味、多吃不膩、烹飪多樣等特點而被大眾喜愛,目前也屬於沿海地區特色風味小吃之一。
清香草魚丸湯、特點,食材新鮮營養、味道鮮美可口、做法簡單易學、一看就會。主料,草魚1條500克左右、配料,生薑1塊、香蔥1小把、香菜適量、水、澱粉、白糖、胡椒粉、食鹽適量。處理草魚、先將市場買回來的新鮮草魚殺好,去除魚鱗、魚鰓、魚內臟和腹內黑膜,清洗干凈備用。去骨片肉、用刀沿著魚背的脊骨切,將魚脊骨兩側的魚肉都片下來,魚骨剁塊備用。
去皮片肉、用刀去掉魚皮和魚皮下的紅肉,魚皮紅肉也備用。打碎魚肉、用刀切或者用破壁機將魚肉完全打碎成肉糜,同時將蔥去根切末,生薑去皮切末。用刀切的其實會更好,因為用破壁機打需要加水,會稀釋掉魚肉一部分鮮香味,這里為了製作快一點所以還是選擇了破壁機。擠出水分、取一塊紗布將打好的魚糜包好,用力擠出多餘的水分。調味上勁、將擠去水分的魚糜放入碗內,加入切好的蔥薑末增香。
適量的食鹽調味,白糖一小勺提鮮,胡椒粉少許去味增味,澱粉1勺增加粘性,用筷子攪勻,然後用洗干凈的手抓住揉好的魚肉團反復進行摔打,讓魚肉上勁。煮制魚湯魚丸、起鍋燒熱,加入足量的清水,下入魚骨和片下的魚皮、紅肉,大火燒開,用手抓一把拌好的魚肉用虎口擠出魚丸或者雙手揉搓成合適大小的魚丸,趁熱下入鍋內進行煮制。調味出鍋煮至魚丸浮出水面煮熟透即可,此時再加入適量的食鹽給魚湯調入底味即可出鍋裝碗,表面撒上少許香菜增香點綴,這道草魚丸湯就做好了。
為什麼要片下魚皮和紅肉,因為魚皮留著會影響魚丸定型,紅肉留著則會影響魚丸的成色美觀。為什麼魚丸調味攪勻以後還要進行摔打上勁?因為魚肉攪勻以後本身還是比較軟趴趴的,不好定型,而且這樣軟趴趴的魚肉做出的魚丸吃著也會沒什麼彈性,沒口感,所以攪勻入味以後,需要繼續進行摔打上勁,讓魚肉更好定型成魚丸,而且魚丸吃著也會更加的Q彈可口。
為什麼煮魚丸的時候要冷水下入魚骨、魚皮和紅肉?而魚丸是水開才下鍋?因為魚骨魚皮和紅肉其實都是可以吃的部位,所以為了不浪費應該都燉入湯內完整利用。原理、魚骨冷水下鍋,燉煮時間更長,並且伴隨水溫的上升能夠更好更完整的燉出魚骨內的營養,而魚皮和紅肉則是陪襯,因為魚皮和紅肉開水下鍋是肯定不行的,會因為遇熱而破壞魚肉的蛋白質,所以最好還是一同和魚骨冷水下鍋為佳,這樣魚湯也能燉的更加營養。
至於魚丸,因為魚丸本身是捏好定型下鍋的,如果是冷水下鍋,煮制時間太久,魚丸肯定是會直接被煮鬆散開來,導致最後煮成一鍋魚湯就前功盡棄了,所以魚丸一定要盡快讓外層先煮熟定型,那麼開水下鍋無疑才是最好的選擇。還可以在煮熟丸子以後往魚湯內加入適量的青菜,這樣最後搭配魚丸一起吃著會更加營養,而且更有滿足感哦。
這樣充分的利用一條魚做出來的魚丸湯吃著是既鮮香也營養,而且還特別健康,也不需要加入太多的調料,其實這樣做才算是吃到了最原汁原味、鮮香美味的魚丸呢
② 怎樣做魚丸好吃又簡單
做魚丸用草魚好。
正宗手工魚丸的製作訣竅在於魚肉的選擇,以及全程小火煮,水微微沸騰即可,煮好魚丸後,要放入冷水中浸泡,具體步驟如下:
食材:草魚1條,雞蛋清1個,姜蔥適量,食用鹽2勺,澱粉適量(不要放多了,影響口感)。
1、准備一條草魚去除魚鱗和內臟。腹部的黑膜也去除干凈,然後用清水清洗一下。
③ 魚丸的做法
這是我搜來的 魚丸亦名「水丸」,是傳統名點,以晉江深滬為最佳,是福州人最常吃的風味小吃。 魚丸因注重選料和製作工藝而名聞遐邇。多以鮮黃魚、馬鮫魚、鰻魚、小參鯊為主料。而深滬水丸選用鰻魚、馬加魚、嘉臘魚、敏魚和五香肉等,剁碎搗爛,與地瓜粉一起攪合千捶而成,形狀有圓形、塊狀、魚形各種,堅韌雪白,質地柔軟,並用肉骨清湯、油蔥、瘦肉配煮,下鍋膨脹力強,不易變質,入口鮮美清脆。剁碎魚肉,加適量薑汁、食鹽、味精,搗成魚泥,調進薯粉,攪勻後擠成小圓球,入沸湯煮熟。其色如瓷,富有彈性,脆而不膩,為宴席常見菜品.有「沒有魚丸不成席」之說.尤其是回榕探親的僑胞,都喜歡品嘗家鄉的魚丸,一飽口福。福州習俗,辦酒席,客人都要「夾酒包」。過去「酒包」中都有魚丸,個頭有小孩子拳頭大,「夾」回家,要切成小塊,大家吃。也有人愛吃無餡的小魚丸,專門請人特製,那魚丸的彈性非常強.魚丸是閩南、福州、廣州一帶經常烹制的傳統食品。因為它味道鮮美,多吃不膩,可作點心配料,又可作湯,是沿海人們不可少的海味佳餚. 與地理位置有關,福州臨海,水產豐富,於是近千年來魚丸漸漸成為福州魚製品小吃的堂主,廣受好評。 營養分析 1. 魚肉營養豐富,具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嗽下氣的功效; 2. 魚肉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3. 魚肉中富含維生素A、鐵、鈣、磷等,常吃魚還有養肝 補血、澤膚養發健美的功效。 普通魚丸 材料:魚肉500克 清水40克 蛋清3個 濕澱粉50克 調味料:精鹽4克 蔥薑汁25克 味精 1.5克、熟豬油50克 做法: 1. 取魚肉500克,剁成魚泥,加清水40克,精鹽4克,蔥薑汁25克,順著一個方向攪勻; 2. 攪至有粘性時,用手試擠一個魚丸,放入冷水中,如能浮起,隨即加入攪打成泡沫狀的蛋清3個、濕澱粉50克、味精 1.5克、熟豬油50克仍順一個方向攪勻,即成魚丸料子; 3. 然後,用手將料子擠成直徑3厘米的魚丸放入冷水鍋中,上火煮開(保持微開3分鍾)撇去浮沫,用漏勺將魚丸撈出即成。 章魚丸 材料:低筋麵粉200公克 澄粉30公克 泡打粉1/2小匙 蛋2個 高湯350cc 高麗菜適量 章魚適量 紅姜絲適量 海苔粉適量 調味料 鹽少許 醬油1小匙 醬料 沙拉醬 做法: 1.將材料 低筋麵粉200公克 澄粉30公克 泡打粉1/2小匙 過篩備用 2.將蛋打散成蛋汁,加入高湯及作法1的粉料拌勻成麵糊,再加入調味料調味 3.高麗菜切碎 章魚切小塊備用 4.將章魚燒模型燒熱,再將家用紙巾揉成方便塗油的形狀,沾上油抹模型, 接著將麵糊倒入模型中約5分滿,放入高麗菜 章魚塊及紅姜絲,再淋滿麵糊, 然後反覆旋轉待麵糊燒烤成金黃色的圓球狀時便可盛盤,淋上沙拉醬並撒上海苔粉即可. 酥炸墨魚丸--金黃色的海鮮炸彈 材料:(二人分量)墨魚肉三百克,去邊方包兩片,肥肉少許; 調味料:鹽 1/4茶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蛋白、生粉各一湯匙,紹酒半茶匙。 做法: 1、肥肉放入滾水中煮熟後取出,用水沖凍,切粒。 2、方包切粒備用。 3、墨魚肉洗凈,切碎後攪爛。 4、將打碎之墨魚肉與調味料攪拌至起膠,加入肥肉拌勻,做成墨魚丸,滾上方包粒,放入熱油中炒至金黃熟透即成。 點評:新鮮的墨魚口味偏於清淡,沒有其它海產的鮮美或清甜,所以要適當多放些調味料。其最大特點是爽脆細嫩的口感和雪白的肉質,賣相很好。選體積較大的墨魚製成墨魚膠,效果較佳。 各地區的魚丸 溫州魚丸 也稱魚圓,溫州名點,與各地的魚丸都有所不同,外形為不規則的條狀,呈半透明的玉白色。 以新鮮的鮸魚肉為主料,挑去魚刺後切成細條,用刀刮成魚蓉,用酒、鹽和味精浸漬片刻,加白澱粉,拌入姜絲蔥末均勻混合,用手揉捏直至魚肉彈性十足。下鍋時,將魚肉用手指擠成條狀跌進事先烹調好的沸水中,燙到透明上浮便是熟了。食用時以鍋中的原湯配上米醋、蔥花和胡椒粉。1998年「溫州魚丸」被定為「中華名小吃」。 潮州魚丸 體積較大,白色,用較貴價之魚肉製成,在香港,這種魚丸以香港仔出產的最為知名。通常在潮州面檔或茶餐廳中跟面或河粉一起放在熱湯中吃(也就是魚蛋面或魚蛋河,售價由10-25港元不等)。此外,這種魚蛋在街市和超級市場中都有銷售,香港人還會用魚蛋作火鍋的材料。 陳記港式炸魚蛋港式炸魚蛋 美味的咖哩魚蛋和魚蓉燒賣,街頭風味香港的街頭熟食,始於1950年代的流動小販。這種魚蛋用油炸過的,外層金黃色,由較便宜的鯊魚肉製作。通常用竹簽串起數粒出售、也有用紙杯盛裝。小食檔中每串/每杯不定,價格視乎食檔所在地點(約4至10元一串/杯)。有部分小食檔專售魚蛋,類似西方的熱狗攤。吃時常伴以辣椒醬或甜醬。一般的魚蛋檔有辣味與原味兩款魚蛋以供選擇,辣味魚蛋通常泡在咖哩汁或沙爹汁中加熱,原味的魚蛋則會泡在清湯中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