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根據溫度來穿衣服
眾所周知,人是恆溫動物,而大自然的溫度卻不是固定不變的。為了適應冬冷夏熱這種一年四季周期性變化,人們除了自身調節外,穿衣則是人體適應不良氣象條件的最直接「防線」。如同熱水瓶能保溫的道理一樣,通常人穿上衣服,平均能保存人體向外界散失熱量的1/3。有人研究得出,外界氣溫與衣服表面的溫差隨著衣著的不同而不同。當氣暖和身體裸出部分的溫差為15.6度至17度時,氣溫與衣服表面的溫差如下:穿一件襯衫為11.8度;穿一件襯衫和一件背心為9.9度;穿一件襯衫、一件背心和外套為6.3度。不難看出,著裝越厚,保溫性越好。專家們研究還指出,著裝厚度不僅與氣溫有關,而且還與風的大小有關。一般來說,在氣溫不變情況下,當風力在3級以下時,著裝厚度隨風力的變化很小。而當風力大於4級時,著裝增厚的幅度將迅速變大。為了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讓人們在四季選擇並穿上應時舒適的衣服。氣象工作者根據對人體感覺溫度影響最主要的氣溫、風、濕度等氣象條件進行了分析研究,創造出一種更貼近人們生活的氣象指標,叫做穿衣指數,它提醒人們根據天氣變化適時著裝,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北京專業氣象台開發出的穿衣指數為8級,指數越小,穿衣的厚度越薄。一般來說,1-2級為夏季著裝,指短款衣類,服裝厚度在4毫米以下;3-5級為春秋過度季節著裝,包括從單衣、夾衣、風衣到毛衣類,服裝厚度約在4-15毫米;6-8級為冬季著裝,主要指棉服、羽絨服、皮服等,其服裝厚度在15毫米以上。穿衣指數共分七級,級數越小,穿衣厚度越薄。1~2級:為夏季著裝,服裝厚度在2毫米以下,3~5級:為春秋過渡季節著裝,服裝厚度在2~15毫米。6~7級為冬季著裝,服裝厚度在15毫米以上。一級輕棉織物製作的短衣、短裙、薄短裙、短褲 二級 棉麻面料的襯衫、薄長裙、薄T恤 三級單層棉麻面料的短套裝、T恤衫、薄牛仔衫褲、休閑服、職業套裝 四級 套裝、夾衣、風衣、休閑裝、夾克衫、西裝、薄毛衣 五級風衣、大衣、夾大衣、外套、毛衣、毛套裝、西裝、防寒服 六級 棉衣、冬大衣、皮夾克、外罩大衣、厚毛衣、皮帽皮手套、皮襖 七級棉衣、冬大衣、皮夾克、厚呢外套、呢帽、手套、羽絨服、裘皮大衣
❷ 怎樣根據天氣穿合適的衣服
買很多單品,春冬的話早晚冷,中午熱,中長款的大衣+太空棉衛衣+白襯衫+深藍牛仔褲+運動鞋,大衣的話應付早晚的天氣,到了中午的話就可以把外套拖了,穿衛衣加襯衫在加上運動鞋也不突兀。
❸ 怎樣根據天氣穿合適的衣服
這個很簡單,天氣變冷就穿厚一點的衣服,天氣變熱就穿薄一點的衣服。
不要為了風度不要溫度,穿著冷熱適中,覺得舒服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