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寶寶的舊衣服不能亂扔,老人覺得會「犯忌諱」,四種方案輕松處理
小孩子出生之後,長得非常快,很多衣服穿了沒幾天就小了,那些不能穿的衣服積累下來, 一個櫃子都裝不下 ,而且新衣服也沒有地方放,感覺家裡總是亂糟糟的。
趕上哪天天氣好、心情好,寶媽可能要做一個大清理,將寶寶那些不能穿的衣服, 全都整理出來,給現用現穿的衣服騰地方 。
對於寶媽來說扔掉是最輕松的解決方案,但可能有人會站出來表示反對。
鄰居晶晶是一個三歲萌娃的寶媽,前幾天我下樓的時候,看見晶晶正開著門,拿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准備扔到外面的垃圾桶里。
剛巧被收拾樓道的阿姨看見,晶晶還好心地問一句: 「大姨,我這都是不要的小孩衣服,你要嗎?」
大姨表示自己家沒有這么大的孩子用不上,但看著晶晶要拿出去扔掉,急忙攔住了她。
大姨語重心長地說: 「家裡孩子穿過的衣服,怎麼能這么往外扔,容易犯忌諱的!」
晶晶卻覺得沒什麼,大姨卻一臉認真地說: 「這衣服孩子穿過了,就有靈氣了,如果扔掉孩子的好運也跟著沒了,姑娘聽大姨的別扔了。」
聽見大姨說的有鼻子有眼的,晶晶也有些猶豫了,又把衣服都拿回了家裡, 看著家裡快要堆成山的衣服,有些哭笑不得 。
很多寶媽都覺得老人的這種「犯忌諱」的說法,就是封建迷信,不信就行了,衣服都不穿了有什麼不能扔的。
如果像晶晶這樣遇到的是外人還好,要是跟自家婆婆, 因為這點小事兒發生矛盾,那就有些犯不上了 ,可以先了解一下,老人有這種說法背後的原因。
原因一:講究「衣錦還鄉」
老人們認為,衣服是貼身的東西,會沾到身上的 運氣和能量磁場 ,如果隨便扔掉,可能會被撿到的人損壞運氣。 聽起來好像「玄幻」劇 ,說是封建迷信的觀念也不為過。
以前的人比較講究「衣錦還鄉」,覺得外出的時候, 一定不要把衣服丟掉,可能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
可能是因為很多年前的治安不太好,出遠門很容易遇到意外, 衣服損壞就意味著人會受傷 。出於對家人的心疼和關愛,希望人和衣服都能完完整整地回到家, 也是一種殷切的期盼吧!
原因二:以前生活條件不允許
寶寶穿過的舊衣服不能亂扔,這種說法也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 跟老一輩的生活條件有一定的關系。
以前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一家裡很多個孩子, 衣服往往是大的穿著小了,就給小的穿 。一年到頭都穿不上兩件新衣服。
老人為了安撫沒有新衣服的孩子,就用穿過的舊衣服不能亂扔來哄孩子,讓他們乖乖地穿舊衣服。
晶晶知道這些只有有些無語,跟我吐槽: 「姐,你說我放著這么多不能穿的衣服不扔,難道為了衣服,還要生個二胎嗎?」
老一輩的這種觀點多少有些封建迷信,但也不能為了犯忌諱的這種說法,就讓娃的舊衣服在家裡堆成山呀,更不用像晶晶說的,為了處理舊衣服再生個二胎,那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我整理了四個實用的,寶寶舊衣服的處理方案 ,希望對有同樣苦惱的寶媽有幫助。
方案一:送給其他需要的孩子 有的寶媽可能考慮要二胎,這些舊衣服就可以先放一段時間, 等二寶出生之後就用得上了 。或者身邊的親朋好友, 有年齡小的孩子需要的話,可以送人 。
方案二:舊衣服改造「變廢為寶」 寶寶的舊衣服一般都是純棉材質的, 可以挑出一些來做抹布 ,平時擦擦洗洗用得上。衣服也是布料,可以改造成 坐墊、玩具或者拖把 ,也是很實用的。
方案三:掛到二手網站賣掉 現在網路信息很發達,二手物品交易也越來越多了,好一點的衣服, 可以掛到二手網站上 ,賣掉換錢也是不錯的。如果寶媽怕麻煩,可以要求 同城面對面交易,免得來回郵寄很麻煩。
方案四:挑出有意義的做成紀念品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人生中的重要階段需要寶媽記錄下來 ,可以在舊衣服里挑選有回憶的,留下來做紀念,更有意義一些。
❷ 寶寶的衣物應該怎樣清洗收納
嬰兒新買的衣服一定要清洗激旦賀之後,再給嬰兒穿。在新衣服里會含有甲醛遲伏,明派甲醛是一種有害物質,容易導致人體出現各種的不適,像視力障礙、發疹等,
❸ 如何教幼兒整理衣服
一、固定孩子放物品的位置
給孩子一個固定的地方,有條閉指件的家庭可以給孩子一個專門的小櫃子,擺放孩子的書本和玩具,要求孩子把課本、練習本、玩具分類擺放,家長還要協助孩子掛置一些布娃娃、張貼一些兒童畫,蠢漏把這片小天地營造成一個少年兒童小世界的氛圍,吸引孩子去喜愛和珍轎檔配惜自己的這一片「小天地」。
二、父母要率先垂範
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較大,而且這種影響往往是潛移默化的,在收拾整理東西方面也不例外。要求孩子的鞋子擺放整齊,首先自己的鞋子不要脫了亂扔;要求孩子把櫃子和抽屜里的東西放好,首先自己要把物品擺放得整整齊齊;要求孩子把用過的東西及時歸原,首先自己要作出表率。
三、培養孩子收拾東西的習慣
父母平時要經常教育孩子把東西放置有序,使孩子養成自覺收拾東西的良好生活習慣。父母要做到堅決不放過任何一次不按規定辦的行為,只要發現一次,就要立即督促按規定擺放收拾好。有時候,孩子因亂塞亂丟而找不到自己的東西,父母先不幫孩子尋找,「懲罰」孩子感受—下不按順序擺放的後果,然後再幫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