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購物 » 怎樣網上報到
擴展閱讀
怎樣看軟體上卡號全稱 2025-04-30 06:12:56
怎樣弄西紅柿炒蛋好吃 2025-04-30 06:04:10

怎樣網上報到

發布時間: 2022-02-21 16:54:21

⑴ 報到證怎麼在網上辦理

報到證不能網上辦理,應持《機關事業單位增人計劃卡》;到省直非國有單位就業的畢業生,省就業中心可直接介紹到接收單位,需要實行人事代理的由用人單位到省、市、縣人才交流中心辦理相關手續。

畢業生就業手續一般由學校到省畢業生就業工作主管部門辦理,採用集中辦理和分期分批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畢業前落實就業單位並簽訂《就業協議書》的,由學校就業中心統一到省就業中心辦理《報到證》,集中辦理時間一般在6月份到7月份上旬。

1.報到證跟檔案雖然沒有什麼大關系 但是你工作的話 檔案最好跟著人走 像現在有好多工作了幾年的人 連自己檔案都不知道在哪裡的人多的是

2.跟事業單位無影響 但是據說這個東西算工齡的

3.不會影響幹部身份的

4. 報到證上說 期限是8月31號之前 但是人才市場的詢問後說是年底前都可以

要去生源地報到,生源地一般是自己戶口所在地的人事局。畢業2年內免保管費,第三年開始要收費的,有2種選擇,1種是檔案寄存,寄存相當於保管而已,沒什麼作用,另1種是檔案代理,比較貴,反正就是以後有什麼檔案之類的事情都可以搞定的,而且還可以保留幹部身份,我個人覺得,如果你是黨員,或者你的職業跟工作年限有關的話,你還是要去報到的,當然,還是有很多人都不去報到的,不報到的話,你的檔案就會不見的了。

只要檔案和報到證在自己手上就不要緊,可以不去企業報道,簽了就業協議書,你就保留了幹部身份,報到證上面寫有報到期限,不過那期限沒用,報到證,畢業證,學位證都要保管好。事業單位隨時都可以考的,我是建議你先去企業上班,這樣有個著落,等考上了事業單位,隨時都可以辭職,企業辭職比事業單位好辦多了,考上後單位會要求你把檔案轉過去,你只要拿著調檔函去人事局就行了。

⑵ 山東畢業生怎麼網上報到啊

如果你的報到證上寫的是你家的人事局,那就用戶名和密碼登陸上高校信息網,然後進入頁面在左面有個回生源地報到,但是注意要看報到證上寫的是不是你的家的人事局,如果不是就要到報到證上的地方報到 如果你的報到證上寫的是你家的人事局,那就用戶名和密碼登陸上高校信息網,然後進入頁面在左面有個回生源地報到,但是注意要看報到證上寫的是不是你的家的人事局,如果不是就要到報到證上的地方報到

⑶ 中國民航大學新生怎樣網上報到

中國民航大學新生直接到學校報到,不用網上報到的。

中國民航大學坐落於天津市,始建於1951年,是中國民用航空局直屬高校,教育部CDIO改革試點單位,「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截至2013年4月,中國民航大學分為南北兩個校區,佔地面積110.26萬平方米(1654畝),總建築面積7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6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約10億元。

學校有17個二級學院,設置28個本科專業、6個高職專業,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49個。學校有各類在校學生22000餘人。

(3)怎樣網上報到擴展閱讀:

中國民航大學是中國民用航空局直屬的一所以培養民航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為主的高等學府,是中國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高校,入選「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中國民航大學前身是1951年9月成立的軍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學校,1956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四航校,1958年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高級航空學校。

1963年重組為中國民用航空機械專科學校,1977年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專科學校,1981年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學院,2006年5月30日,更名為中國民航大學。

截至2019年5月,學校校區呈「一校四區」的分布格局,其中校本部分為南北兩個校區,佔地1695畝,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

有教職員工19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400餘人;有在校生28000餘人;設有二級學院19個,開辦本科專業31個、專科專業6個;擁有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11個。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民航大學官網

網路-中國民航大學



⑷ 畢業生如何網上報道

網上報到只是提供了一種可以在網上辦理報到的方式,畢業生可以不用回到生源地的人力資源局辦理,在網上辦理好之後保管好報到證,到時調檔案要用到的,不一定要在網上報到的

⑸ 報到證怎麼報到,具體流程

以下是報到證的具體報到流程:
1、應屆畢業生凡具備派遣資格,由學生個人攜帶相關材料(包含畢業生就業協議或勞動合同、審核備案表等)交各系輔導員,由各系輔導員在規定日期統一交招就辦。
2、回生源地(原籍)材料提供要求:出具生源地教育局或人事局(人才市場)開出的檔案接收函。如無法出具,則需學生提出書面申請,派遣至學生生源地人事局。
3、異地就業材料提供要求:出具由異地縣級以上事業單位、國企或人才市場出的檔案接收函,應屆畢業生還需提供就業協議。
4、招就辦審核、數據錄入後,招就辦就業管理老師攜帶相關材料到當地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辦理《報到證》。
5、畢業生檔案及戶口在學校免費託管2年的,凡畢業2年內需要轉遞檔案及戶口的,均可按以上流程辦理報到證。
如果你的報到證要回原籍,那麼你要做的就是看清楚你報到證上面開的是落戶在哪個人才單位,然後去這個單位進行注冊就可以了。

⑹ 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如何網上報到

、登錄「廣東省高校畢業生網上報到系統」
1、打開「廣東省高校畢業生網上報到系統」,系統網址:http://bd.gdrc.com。
向左轉|向右轉
2、詳細閱讀報到須知,勾選「同意」,點擊「下一步」。
向左轉|向右轉
3、登記表填入相關資料,確保正確性。特別提醒:「報到登記表」上的身份證號、手機號將作為該系統的賬號和密碼(請確保手機號可以長期使用)
向左轉|向右轉
4、提交登記,即完成「報到」。
提示:(1)請按要求將《報到證》原件掃描或拍照上傳至指定項;(2)若屬於就業困難和困難家庭的高校畢業生,請到戶籍所在地轄區居委會辦理相關證明後,掃描或拍照上傳至指定項。

⑺ 報到證網上報道,怎麼報道

報到辦法:非師范院校和師范院校非師范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到生源地所在的縣級人事局報到。師范院校師范類專業畢業生到市教育局政工科報到。

拓展:

1、"報到證"由原來"派遣證"轉化而來,是應屆普通高等學校(普通全日制,也就是統招生)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報到的憑證,也是畢業生參加工作時間的初始記載和憑證。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報到時,須持"報到證"。

2、"報到證"有"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和"全國畢業生研究生報到證"二種。有中專招生的省份,也是屬於計劃內招生,一般省、市、自治區簽發本地區的"全國普通中等專業學習畢業生就業報到證",這類"報到證"由各省市自治區印製和簽發,一般不能跨地區就業。

3、派遣證一式兩份,一份是派遣證,另一部分是報到證。派遣證在你畢業後將放入你的檔案,由國家直接打到你的單位(檔案屬國家機密,不允許個人持有。如果你的用人單位擁有檔案保存資格那麼你的檔案就放在單位,如果沒有,那單位會將你的檔案放在人才市場內的檔案保存處。如果你沒工作,那你的檔案就直接打回原籍)。而報到證則交由你自行保管。

⑻ 畢業生怎麼在網上進行檔案報道

一、全國已經有部分地區開通了應屆畢業生網上報到系統。以廣東省為例,網上報到步驟如下:

1、在360瀏覽器里輸入【廣東省畢業生網上報到】,點擊搜索。

(8)怎樣網上報到擴展閱讀

1、對於某些省市,如果是零就業家庭、農村貧困家庭、殘疾人家庭、城鄉低保家庭的畢業生在網上報到後,還需附相關部門核發的證明或證件復印件到就業服務中心進行登記備案。

2、現場確認(有的地方不需要的,打電話咨詢當地人社局)。帶齊以下資料:

(1)身份證、畢業證書復印件;

(2)報到證正本;

(3)屬零就業家庭、農村貧困家庭、殘疾人家庭、城鄉低保家庭的高校畢業生請附相關證明或證件復印件;

(4)如需辦理求職的,需提供一張一寸彩照;

(5)如需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的,需提交一張兩寸彩照。進行現場確認。完成手續。

3、網上報到後,憑《戶口遷移證》、身份證、畢業證、戶口本、報到證由市人才資源開發中心出具《入戶通知書》;持身份證等資料和《入戶通知書》到戶口所在地派出所辦理相關遷移手續。

⑼ 怎麼在網上發新聞報道

如果想你的新聞報道,得到很高的關注度,最好是發布在熱門大型的媒體平台上。不過這些媒體的審稿制度是很嚴格的,戈壁傳媒多年專注新媒體營銷的專//業機構,手頭有上千家主流媒體資源,可以助其完成新聞報道。

⑽ 網上報到是什麼

網上報到是指大學新生在去學校正式報到前先在網上向學長了解在校情況及學校環境、學習、等指南,做到「心中有數」。

北京各所高校都在網上開設了「駐點」,包括學校主頁、找人、校園問答和校園相冊4塊內容,每所高校都有不少熱心的師兄師姐成為了「志願者」,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寶典」。比如人民大學的主頁上出現了《中國人民大學新生入學手冊》系列篇、《人大常用網址大全》等。

(10)怎樣網上報到擴展閱讀:

入學通知書

區(鄉鎮)政府或由政府授權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至遲在新學年始業前十五天,向自己服務范圍內當年應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兒童少年發出《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要發至接受義務教育對象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手中。(《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四條)。

《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由各區人民政府統一印製、統一管理、統一發放,不得收取任何費用。《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需經區政府蓋章後方能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四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