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辨別衣服上是否含熒光劑聽說手電筒一照就看得出來是真的嗎
使用tank007的紫光手電筒,365波段的話是淺藍光,照射到熒光劑會是藍光變得明亮,且很明顯;395波段是紫光,照射熒光劑同樣會變得明亮,但相對於365波段來說效果稍遜一點。
B. 怎樣辨別熒光劑
用紫光燈照射(紫光365),含熒光劑的是亮藍色,不含的是較暗的紫色 紫光燈使用注意事項: 1、建議拿到暗處照,效果更明顯。 2、不要只照一個衣服,因為肉眼對顏色有時候有錯別,尤其是很相近的紫色和藍色。 我一般是拿一張抽紙(國家有標准,抽紙是不可以含熒光劑的,像一些名牌的抽紙巾肯 定沒問題)跟一件衣服一起如上圖照,這樣很明顯。
C. 如何用紫外燈判斷衣服里是否含有熒光劑
熒光劑(又稱增白劑、光學增白劑、熒光增白劑)檢測,這里提供一個簡單低成本的方法,可以使用365nm的紫外線小電筒照射(也可以是紫外線驗鈔機),如有發藍紫色熒光(一般為藍、紫,也有綠、紅,和原來的顏色對比發生變化,明顯鮮艷了很多並發亮,多照照幾個其他物品對比就知道了),則是含有熒光劑。這種電筒在TB上有賣,搜索(熒光劑檢測),不貴一般10-30多塊錢左右,還是比較實用的,紡織物、塑料製品、護膚品、紙張等(有的食品有特殊的熒光反應除外,比如大米的脂肪會有熒光反應)含有熒光劑都能照射出來。以後就注意檢測一下,特別是寶寶用的,或是貼身用品、護膚品。如果是三無產品確實有含熒光劑的風險。
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熒光劑的機會很多。只要不超過一定標准(上述方法只能檢測出是否含有熒光劑,不能檢查出是否超標),會給我們生活帶來不少好處。如果過量的與它接觸,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提示:紫外線在不照射熒光物質下,是看不到的(如果有少量白光那是燈珠發出的部分可見光,並不是紫外線),如果反光能看到,說明被照射物體發生了熒光反應。紫外線對人體有害,避免直射人體和長時間使用。
D. 衣服上有沒有熒光劑怎麼測
現在很多都出現熒光劑的問題了。 含不含熒光劑,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可以搞定。 含不含熒光劑,用下面簡單的方法檢測一下吧。 用熒光燈可檢測。 可以用驗鈔用的燈光。 驗鈔時不是有很亮的印嗎?拿你的面膜拿到此燈光下。 (最好在暗室,無其它光源的地方)。 如果泛藍色,說明有熒光劑。
E. 如何用紫外線檢測衣服上的熒光粉,怎麼辨別
最好是使用365nm或者更短的紫外光源,網上有賣的。這種光源肉眼是不可見的,只有照射到熒光劑才會顯現出光。一般衣服(特別是白衣服)往往會加有熒光劑,在紫外光照射下會顯出藍紫色。
但是如果您買的是375nm、395nm甚至更長波長的「紫外」光源,那效果就非常不好了,因為接近可見光區,肉眼就能直接看到了,與熒光劑的對比是很差的。
F. 如何鑒別嬰兒衣服中是否含有熒光劑
首先將要檢測衣服和A4紙並排放在一起,並用紫外線燈進行照射!
2
A4紙加工的過程會產生熒光劑成分存在的!
在紫外線燈的照射下,我們可以看到A4紙呈現出了發光的藍色,而衣服呈現出了紫色。
說明衣服還是紫外線照射出來的原本顏色,是沒有熒光劑的存在的。
相反:如果衣服和A4呈現一樣的發光的藍色就表示衣服帶有熒光劑成分存在
G. 怎麼看衣服有沒有熒光劑
一、肉眼鑒別。
晚上天已經完全暗下來之後,再拉好窗簾,盡量做到沒有任何光線射入房間(提前將布料展開),含有熒光劑的布料會有亮光,這種方法是針對熒光劑含量高的布料。
二、紫外線手電筒。
現在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紫外線手電筒來照射,這種檢測方法,如果第一次用,最好找一個確定沒有含熒光劑的布料進行對比,會發現含有熒光劑的布料比較亮。
三、去專業部門檢測。
去當地質量檢測部門進行檢測,這種方法適宜大量采購商品之前,選擇幾個樣品進行檢測。
擴展資料
熒光劑安全性:
1. 從常識來看,熒光增白劑在國、內外生產和應用約70年,而國外對熒光增白劑的毒理學研究也進行了多年,人們不可能明知其對人體有毒、有害而仍在世界各國生產、使用。這與常理也說不通。
2. 從現有的試驗結果來看,國、內外常用的熒光增白劑產品都不是歐盟REACH(注冊、評估、授權、限制)法規框架下的有害物質:
既不是「PBT/ vPvB」物質(即PBT——持久性、生物累積性、毒性物質,或vPvB——高持久性、生物累積性、高毒性物質);也不是CMR物質(即CMR——致癌、致誘變、致生殖毒性物質)。
3.歐盟公布的有關禁用和限用的染料產品中,熒光增白劑作為一種白色染料,沒有產品在禁用和限制使用之列。
4. 在我國熒光增白劑產品標准中控制有害物質含量的檢驗項目有三個:
第一個是「有害芳香胺」的控制,採用的標準是GB 19601 《染料產品中23種有害芳香胺的限量及測定》和GB/T 24101 《染料產品中4-氨基偶氮苯的限量及測定》
第二個是「重金屬元素」的控制,採用的標準是GB 20814 《染料產品中重金屬元素的限量及測定》。
第三個是「三嗪類雜質」的控制,主要是針對洗滌劑用熒光增白劑。採用的標準是GB/T 29598-2013《熒光增白劑中三嗪類雜質的限量與測定》。
這些檢驗項目滿足相應的標准要求,就可以保證熒光增白劑產品的使用安全。
H. 紫光燈怎麼看衣服上有沒有熒光劑
為此我們來到國家紡織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采訪到了李治恩高級工程師。
原來參數合格的紫光手電筒的確能夠檢測出衣物上是否含有熒光劑,但是這衣物上的熒光劑真如傳言中所說的會傷害皮膚,甚至致癌嗎?
專家表示,關於熒光增白劑在紡織上還沒有標准來限制,國際上多年的研究也表明,我們織物上常用的熒光增白劑,在皮膚刺激性、致癌性、致敏性、致畸性等方面研究,它都是無害的,可以放心使用,所以衣服上有殘留的熒光增白劑的話是不用擔心的。
熒光劑有增白增艷的效果,除了紡織品,它還被廣泛應用於洗滌領域。我們國家也有標准明確規定了有兩種熒光增白劑是可以添加使用的,所以您不必擔心洗滌劑殘留的在衣物上的熒光劑是否有傷害,更沒有必要購買紫光燈來檢測。
小貼士
紫光燈發出的紫外光主要是用於醫療消毒、治療,作為醫療器械的使用,國家是有嚴格標準的。人的眼睛長期暴露於紫外線下,輕度會使雙眼有異物感和不適,重則會感到燒灼、劇痛、畏光、流淚、眼瞼痙攣等,過強的紫外線還可造成眼底損傷。所以我們還是不要輕易購買使用了。
I. 怎樣檢測衣物是否含熒光劑
可以用紫外線燈照射檢測,含熒光劑的衣服在照射下呈亮藍色,不含的呈較暗的紫色。藍色越深,表示熒光劑含量越多,反之就越少、
除採用紫光手電筒檢測熒光增白劑的存在外,消費者還可以通過檢測其牢度來初步判斷是否安全。比如用不含熒光劑的濕布擦拭含有熒光劑的衣物,再檢測濕布上是否含有熒光劑。洗滌後熒光劑出現脫落,以及熒光劑反射的熒光過於強烈,都證明其牢度不高或含量過高,不環保。
熒光劑也叫熒光增白劑,在紡織工業領域應用廣泛,主要起到增白、增艷效果。熒光增白劑能夠吸收陽光中的紫外光,然後將紫外光轉換為肉眼可見的藍色熒光,以彌補和增強白色底物(如織物、紙張等)因藍光被其吸收而造成視覺上的泛黃,使衣物、紙張等看起來更白、更鮮艷。
所以在紙張、肥皂、洗衣粉中被廣泛使用。
(9)怎樣辨別熒光劑的衣服擴展閱讀:
熒光劑的危害
國際上關於分析熒光劑毒理學效應的論文表明,此類物質的急性毒性很小,且攝入後基本完全從體內排出,沒證據顯示有刺激性、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效應、過敏性等。除非是接觸過量,才可能有潛在的致癌風險。
目前尚無毒理性實驗數據證明熒光增白劑可以致癌,但熒光劑作為染料和助劑使用,其安全性應滿足染料和紡織助劑的國家標准,其中對於有害芳香胺和重金屬的限量都做了明確規定。
盡管研究證明小劑量的熒光劑使用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是這並不排除有些熒光增白劑的使用對人體和環境有負面作用。
J. 衣服含熒光劑是真的嗎
衣服含熒光劑是真的。
熒光劑,又名熒光增白劑,是一種熒光染料,或稱為白色染料,也是一種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它的特性是能吸收入射光線產生熒光,使所染物質獲得類似熒石的閃閃發光的效應,使肉眼看到的物質很白,達到增白的效果。
其作用是把製品吸收的不可見的紫外線輻射轉變成紫藍色的熒光輻射,與原有的黃光輻射互為補色成為白光,提高產品在日光下的白度。增白劑已經廣泛應用在紡織、造紙、洗衣粉、洗衣液、肥皂、橡膠、塑料、顏料和油漆等方面。
相關信息:
作為熒光增白劑,其分子都具有π電子形成的平面共軛體系,結構如下:-C=C-C=C-C=C-或-N=C-C=N-C=C-,而兩類結構的化合物吸收紫外線後,電子從基態激發到活潑態,在極短時間內又回到基態,可放出波長為420-450nm的熒光。
根據1982年「染料索引」收錄的359隻熒光增白劑,有一定實用價值的FWA按照化學結構可分為二苯乙烯型、香豆素型、吡唑啉型、苯並惡唑型、二甲醯亞胺型五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