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喜歡鉤針編織嗎編織的過程是不是很開心呢
我一直是一個比較愛折騰的人,以前玩過衍紙,磨菩提,做木雕,但是都不長久。
可自從2015年第一次拿起鉤針後,就沒有停下來過。說起來很奇妙,拿起鉤針的一瞬間,就非常的合手,沒有任何需要適應的過程。從此以後,對鉤編的喜歡就沒停止過。
那時候熱情高漲,比讀書的時候可發奮多了,鉤的時候期待成品,成品出來成就感也十足。
這是我剛開始鉤的時候的作品,還比較稚嫩。
大人的衣服也鉤了挺多的,鉤的勁頭也是越來越大,還自己設計鉤了一件旗袍,但是現在胖了,穿不下了,哎~
鉤大件是很耗神的,鉤織的過程有時候會有點難熬,沒那麼開心了,可是當成果出來的時候,又是滿滿的成就感,繼而又開始下一件成人衣服。有時候也會鉤一些小東西回血,讓自己緩緩。
但是這么不分白天黑夜的鉤,直接的後果就是到19年的時候,手臂手腕疼的不得了,早上睡醒來手腕都是疼的,提不了重物,不得不停了一年。20年10月才拿起鉤針,結果又是一個大件,哈哈哈。但是現在不敢像以前那麼鉤了,會適當的休息。
鉤編會讓人的內心更加柔軟,而且也學會了堅持,當你堅持把一件鉤完,一定會收獲一份美麗。
我總是說,鉤針我是放不下了,會陪著我一輩子的休閑愛好。
❷ 戴帽子的毛衣,帽子怎麼織
連帽子的毛衣都是編織好毛衣後再加上帽子的,具體操作如下:
所需材料:棒針、毛線。
1、首先,在領窩處挑起針,然後一直往上織。
(2)怎樣鉤大人衣服擴展閱讀:
編織是人類最古老的手工藝之一。據《易經·系辭》記載,舊石器時代,人類即以植物韌皮編織成網罟(網狀兜物),內盛石球,拋出以擊傷動物。在西安半坡、廟底溝、三里橋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紋、「人」字紋,清楚地顯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有的還發現陶缽的底部粘附有篾席的殘竹片。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葦席,距今約有7000年歷史。1958年,在浙江湖州錢山漾村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出土的竹編更為驚人,約有200 多件,其中大部分篾條經過刮磨加工。這一時期的編織工藝也相當精巧,有「人」字形、「十」字形和菱形、梅花形等形式。器物的品種有簍、籃、籮、筐等。
漢代以藺草(又名馬藺、馬蘭草、燈心草)編織為席,產於三輔(今陝西中部)、河東(今山西夏縣)等地 。唐代,草席生產已很普遍,福建、廣東的藤編、河北滄州的柳編、山西蒲州(今永濟、河津等地)的麥稈編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藝品。其中廣東藤編還有編織花卉、魚蟲、鳥禽圖案的簾幕。
宋代,浙江東陽竹編的品種已有龍燈、花燈、走馬燈、香籃、花籃等,能編織字畫、圖案,工藝精巧,在每平方寸(11平方厘米) 的面積內可編織120根篾條,有的還飾以金線。至明清兩代,浙江、江蘇、湖南、四川、福建、廣東等地的草編、藤編、竹編等生產有了發展,並在19世紀末開始出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帽子編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