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購物 » 怎樣在網上購買靈活就業保險
擴展閱讀
蘋果手機怎樣調黑白照 2025-02-25 16:49:17
灌腸怎樣放的時間長 2025-02-25 16:47:25

怎樣在網上購買靈活就業保險

發布時間: 2025-02-25 14:30:35

『壹』 個人如何網上補繳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在網上怎麼繳費?


醫療保險網上繳費,一般是指自行在網上繳納城鄉居民醫保保費或靈活就業醫保保費,可以在微信、支付寶、社保合作銀行官方公眾號、指定的當地社保官方小程序、社保合作銀行官方APP繳費,具體如下:
1.在微信上繳費,具體流程如下:
(1)點擊「服務」;
進入微信後,在「我」頁面點擊進入「服務」。
(2)點擊「城市服務」;
在「生活服務」板塊選擇「城市服務」後點擊進入。
(3)點擊「社保」;
在「熱門服務」板塊選擇「社保」後點擊進入。
(4)點擊「社保繳費」;
在頁面上方即可看到「社保繳費」,點擊進入。
(5)選擇醫保類型;
選擇「城鄉居民醫保繳費」或「靈活就業醫保繳費」後點擊進入。
(6)繳費;
確認繳費信息,點擊「下一步」後按照頁面要求繳納保費即可。
2.在支付寶上繳費,具體流程如下:
(1)點擊「市民中心」;
進入支付寶後,在首頁點擊進入「市民中心」。
(2)點擊「社保」;
在「市民中心」頁面點擊進入「社保」。
(3)點擊「社保繳費」;
下拉頁面,找到「社保繳費」後點擊進入。
(4)繳費;
確認繳費信息,選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或「靈活就業醫療保險」,點擊「查詢」後按照頁面要求繳納保費即可。
3.在社保合作銀行官方公眾號繳費,比如張家界可以在農業銀行的官方公眾號「農行湖南分行微銀行」繳費,具體流程如下:
(1)點擊「微服務」;
進入「農行湖南分行微銀行」公眾號,在菜單欄點擊進入「微服務」。
(2)點擊「社保繳費」;
在「微服務」頁面點擊進入「社保繳費」。
(3)選擇醫保繳費;
選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或「靈活就業醫療保險繳費」後點擊進入,確認繳費信息,點擊「下一步」繳納保費即可。
4.在指定的當地社保官方小程序繳費,比如廣東可以在「粵醫保」小程序繳費,具體流程如下:
(1)進入「粵醫保」;
在微信上搜索「粵醫保」,點擊進入跳出來的「粵醫保」小程序。
(2)點擊「城鄉居民在線繳費」;
在「業務辦理」板塊即可點擊進入「城鄉居民在線繳費」。
(3)認證登錄;
按照頁面要求進行人臉識別認證或微信實名認證。
(4)選擇社保;
選擇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或城鄉居民社保後點擊進入,此處以點擊進入城鄉居民社保為例。
(5)點擊「城鄉居民社保費清繳」;
繳納城鄉居民醫保保費,可點擊進入「城鄉居民社保費清繳」。
(6)點擊「下一步」;
按照頁面要求填寫好參保人的相關信息,點擊「下一步」確認支付保費即可。
5.在社保合作銀行官方APP繳費,以在「雲閃付」APP繳納醫保保費為例,具體流程如下:
(1)點擊「城市服務」;
進入「雲閃付」APP後,在首頁點擊進入「城市服務」。
(2)點擊「社保繳費」;
在頁面上方即可看到「社保繳費」,點擊進入。
(3)繳費;
點擊進入「城鄉居民醫療」,確認繳費信息後,按照頁面要求繳納保費即可。
以上步驟操作環境:
手機型號:小米12
系統版本:MIUI 13
微信APP版本號:VerSion8.0.32
支付寶APP版本號:10.3.36
雲閃付APP版本號:9.2.9

『貳』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怎麼交網上繳費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網上繳費流程:
1、在微信的支付頁面點擊城市服務;
2、進入到城市服務頁面後,點擊該地社保繳納;
3、在頁面中點擊靈活就業;
4、選擇醫保自主申報;
5、點擊添加人員,即可繳納靈活就業社保。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是指一種保險政策,有一類沒有固定的工作、失業或再就業的人屬於靈活就業人員。針對這類人的養老保障,國家頒布實施了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政策。
靈活就業人員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必須按規定進行就業登記、以個體身份參加社會保險,按規定繳費基數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享受社會保險補貼的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規定繳費基數是:基本養老按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00%作為繳費基數;基本醫療按上一年成都市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
靈活就業人員必須按時繳納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兩項社保費後,每季度末(25日前)持本人身份證、戶口薄、《再就業優惠證》或《失業證》、就業登記證明及社保繳費憑證,殘疾人員還需持《殘疾人證》,到所在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提出申請,具實申報繳費月數和補貼月數。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九十條 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擅自更改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費率,導致少收或者多收社會保險費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其追繳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或者退還不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第九十二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部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泄露用人單位和個人信息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給用人單位或者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