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高小學生運用色彩的能力
多為寶寶提供一些豐富的色彩,可以在寶寶的居室里貼上一些色彩調和的畫片掛歷,在寶寶的小床上經常換上一些顏色溫柔的床單和被套,小床的牆邊可以畫上一條七色彩蠟。在寶寶的視線內還可以擺放些色彩鮮艷的綵球、塑料玩具等,充分利用色彩對寶寶進行視覺刺激,對寶寶認識顏色有很大的幫助。
寶寶從出生三四個月就有了對色彩的感受力。年輕的爸爸、媽媽要抓住最早時期用較好的方法幫助寶寶認識顏色,這對寶寶的智力發展和培養繪畫興趣都是大有益處的。但寶寶對顏色的認識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必須經過不斷訓練和培養。
那麼如何讓寶寶認識顏色呢?
一、多為寶寶提供一些豐富的色彩,可以在寶寶的居室里貼上一些色彩調和的畫片掛歷,在寶寶的小床上經常換上一些顏色溫柔的床單和被套,小床的牆邊可以畫上一條七色彩蠟。在寶寶的視線內還可以擺放些色彩鮮艷的綵球、塑料玩具等,充分利用色彩對寶寶進行視覺刺激,對寶寶認識顏色有很大的幫助。
二、寶寶如能盯著某種顏色或轉動頭部看到別的顏色時,成人可以指著這些玩具對寶寶說:「這是紅氣球」,「那是小白兔」,「這是黃花」等用語言加以描述,加深寶寶對顏色的感知。
三、當寶寶長到1歲多,咿呀學語時,成人和寶寶可以一起做「我說,寶寶指」的游戲。例如:你指著幾種顏色的氣球問「哪只是紅氣球,哪只是藍氣球?」讓寶寶用手去指,指對了就親親寶寶,並說:「寶寶真乖,這是紅氣球。」如寶寶指錯了,就說:「再看看,哪只是紅氣球?」寶寶還是指不出,成人就要反復指著紅氣球說「這是紅氣球。」寶寶認識紅以後再認識綠色。也可變換說:「這是紅氣球呢,還是綠氣球?」讓寶寶學發「紅、綠、藍」的音。還可放上各種顏色的玩具,讓寶寶按成人的要求拿出同顏色的玩具。
四、寶寶到1歲時,成人可用各種顏色筆畫些寶寶熟悉的植物、動物、水果等。如:太陽、草地、花朵、樹葉、蘋果、小雞、小狗、小兔、小鴨等,並邊畫邊說:「這是紅太陽,這是綠色的草地,這是小黃雞」等等。也可把各色蠟筆放在一起,讓寶寶幫助拿顏色,如畫紅花,成人可說「請寶寶拿紅蠟筆給爸爸畫紅花……」只要反復訓練,方法得當,循循善誘,寶寶到3歲時,完全可以認識「紅、黃、綠、黑、白」五種顏色了。
教幼兒辨顏色的基本方法
一般情況下,2、3歲的兒童開始能夠辨別基本顏色。所謂基本顏色是指紅、黃、藍、綠。但對於一些混合色如紫、橙及色度不同的粉紅、大紅、深紅等還不能很好辨別,而且兒童學習辨別顏色和說明顏色名稱不是一回事。兒童對具體顏色掌握容易,對名稱掌握困難,按名稱取顏色更困難。據研究,3、4歲幼兒只有45%能按顏色名稱正確選色,5~7歲也只有80%。所以,對2、3歲幼兒,只要求正確辨別顏色就可以,不要求兒童能正確掌握名稱或按名稱取色。
教幼兒辨別顏色要採取游戲的方式進行,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並且應從辨認單種個別顏色開始。在辨認過程中,應注意結合表達顏色的「詞」,兒童藉助於「詞」就能更好地辨別各種顏色。教幼兒辨認個別顏色時,先讓兒童認識繪有這種顏色的卡片(這種卡片可以從《兒童看圖識字》畫冊上剪下來,也可以自己動手製作),在這個基礎上去辨認事先准備好的各種顏色的物體。以紅色為例,兒童認識了紅色後,手持紅色卡片辨認自己的玩具(紅氣球、紅積木、紅娃娃……)或圖片上的紅蘋果、紅花等。家長一邊讓孩子辨認一邊和孩子一起說「紅氣球」、「紅蘋果」……兒童認識了具體顏色,又有具體顏色的物體呈現面前,可以提高辨認的能力及興趣。在兒童多次認識具體顏色及物品的基礎上,家長可以和兒童一起玩「看誰找得多」的游戲,根據所認識的顏色尋找同樣顏色的物體。為了鞏固幼兒對顏色的辨認,帶兒童遊玩時可以引導幼兒尋找這種顏色的物體。這不僅有助於發展兒童辨認能力,也可以發展兒童的注意力、觀察力。
兒童能辨認兩種以上的顏色後,就應採用辨認多種顏色的方法提高他對各種顏色辨別的能力。家長可以和兒童共同做「看誰認得准、認得快」的游戲。首先,讓兒童復習認識過的幾種顏色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幾種東西,如紅蘋果、黃鴨梨、綠葉子、藍汽車。然後把顏色卡片和各種顏色的物品、玩具、圖片放在兒童的面前,家長拿出一張顏色卡片,讓兒童找相同或相反顏色的物體,或是家長和幼兒同時拿物品或卡片去尋找卡片或物體,看誰快。這樣,讓兒童在玩玩樂樂中提高辨別顏色的能力。
關注兒童房顏色設計 與幼兒性格有關
兒童房一直是家長和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如今,一提到使用有色塗料,家長就會談虎色變。中國塗料工業協會的相關人士表示,不能籠統地說有色塗料就是有害的。只要是符合國家標準的有色塗料,還是可以使用的。
家居色彩:避免陰暗怪誕
兒童房在色彩和空間搭配上最好以明亮、輕松、愉悅為選擇方向,不妨多點對比色。用這些來區分不同功能的空間效果最好,過渡色彩一般可選用白色。 孩子適合的顏色、喜歡的顏色與他們的年齡有關,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不同為他們選擇不同的顏色。兒童心理衛生專家表示,關心孩子的成長,更要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培養他們樂觀向上的性格。
一般來說,0至6歲兒童被稱為學齡前兒童,他們通過色彩、形狀、聲音等感官的刺激直觀地感知世界,在他們眼裡,沒有流行的色彩,只要是對比反差大、濃烈、鮮艷的純色都能引起他們強烈的興趣,也能幫助他們認識自己所處的世界。
把孩子的空間設計得五彩繽紛,不僅適合兒童天真的心理,而且鮮艷的色彩在其中會洋溢起希望與生機。對於性格軟弱過於內向的孩子,宜採用對比強烈的顏色,刺激神經的發育。而對於性格太暴躁的兒童,淡雅的顏色,則有助於塑造健康的心態。
在裝飾牆面時,切忌用那些猙獰怪誕的形象和陰暗的色調,因為這些飾物會使幼小的孩子產生可怕的聯想。
裝飾方案:重在安全防護
兒童房的設計,主要是考慮5個方面的問題:安全性能、材料環保、色彩搭配、傢具選擇及光線。
安全性是兒童房設計時需考慮的重點之一。在居室裝修的設計上,要避免意外傷害的發生,建議室內最好不要使用大面積的玻璃和鏡子;傢具的邊角和把手應該不留稜角和銳利的邊;地面上也不要留有磕磕絆絆的雜物;電源是兒童房間安全性要考慮的另一方面,要保證兒童的手指不能插進去,最好選用帶有插座罩的插座,以杜絕一些不安全因素。
同時,兒童喜歡在地面玩耍,地板的選擇尤其顯得重要。兒童間最好選用易清潔的強化地板或免除跌打受傷的軟木地板,也可以選擇避免接觸污染的抗菌地板。兒童間的地毯要經常清洗,以免造成蟎蟲或者細菌污染。
如何為孩子挑選一款合適顏色的兒童房傢具
形形色色的鮮艷色彩和生動活潑的風格,是兒童傢具的最大特色。由於兒童的想像力豐富,各種不同的顏色可以刺激兒童的視覺神經,而千變萬化的圖案,則可滿足兒童對整個世界的想像,這些可以說是兒童成長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鮮艷的色彩除了能吸引兒童的目光,還能刺激兒童視覺發育,提高兒童的創造力。兒童傢具色彩宜明快、亮麗,以偏淺色調為佳,盡量不選深色。
把孩子的空間設計得五彩繽紛,不僅適合兒童天真的心理,而且鮮艷的色彩在其中會洋溢起希望與生機。對於性格軟弱過於內向的孩子,宜採用對比強烈的顏色,刺激神經的發育。而對於性格太暴躁的兒童,淡雅的顏色,則有助於塑造健康的心態。
色彩能影響人的心境、感情和性格,鮮艷色彩和生動活潑的風格是米奇天地兒童傢具的最大特色。
年齡與經歷
米奇天地的設計師通過對幾千例兒童居家空間的調查發現:兒童房間的色彩運用,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發展。
好友維尼兒童房
迷彩米奇兒童房美人魚兒童房
兒童大半喜歡極鮮明的顏色,對知覺度、興奮感強的色彩首先發生興趣,比如紅、黃兩色就是一般嬰兒的偏好,設計師推出了維尼小熊等一系列的產品。對喜愛綠色系列與青色系列男孩,特別是對明亮的青、綠與黃綠,設計師推出了迷彩米奇空間;而對於女孩,設計則使用了柔和的純色,如粉色(如圖:美人魚空間,粉色的主色調完美地體現出了女孩子的高貴和幽雅,讓她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擁有了高貴的氣質,可見在女孩子的私屬空間裝點一些粉色,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湖藍或蘋果綠,此外還喜歡檸檬與淡青等。
性格與情緒
性格開朗的人會喜好明快艷麗的暖色,沉靜的人會偏愛中性色、灰色或冷色。一個人處於不同情緒支配之下,對色彩的反映也不同。如煩躁時看一些強烈的、刺激的色彩,會加深不安感,也可能產生厭惡感,若換成溫和的冷色,或許能促使其平靜下來,這是色彩對情緒的反作用。根據情緒、性格與色彩之間的聯系,米奇天地的設計分別設計出針對不同性格特點的兒童傢具。如針對活潑好動的孩子設計出了藍色或白色組合的傢具;而對於比較內向、文弱的孩子設計師設計出了稜角分明、色彩對比強烈的傢具,如紅色、明黃等暖色調和對比強烈的傢具。而對於性格暴躁的兒童,設計師採用了線條柔和、色彩文雅的傢具。
色彩的聯想與象徵
斑點狗兒童房時尚米奇兒童房
通常,色彩給人的感覺會讓人們將其與某些事物聯系在一起。比如,白色給人以純潔無暇的感覺,象徵著清潔、神聖,使人聯想起雪、月光或雲彩;藍色是神秘而寧靜的色彩,給人以沉靜、清澈的感覺,大概也與對天空、大海的聯想分不開,所以在兒童傢具色彩上選擇藍色和白色,能使兒童沉靜,頭腦清醒。據此,米奇天地設計師推出了斑點狗空間、唐老鴨空間等);另外,橙色及黃色能給孩子帶來快樂與和諧,推出了獅子王空間、時尚米奇空間;綠色能啟發兒童對大自然的興趣;紅色會激發兒童的熱情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如圖:頑皮米奇空間)。兒童的想像力豐富,不同顏色可以刺激兒童的視覺神經,米奇設計師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兒童傢具的色彩設計上「大」做文章,充分提高兒童的創造力,滿足兒童的想像。
頑皮米奇兒童房
親親大自然兒童房
❷ 淺談如何培養孩子的色彩感
陳迎霞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幼兒園 734500
幼兒期的孩子好奇心比較強,喜歡鮮艷的色彩,在塗塗畫畫中,認識色彩對幼兒是一種不可抵擋的誘惑。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色彩感知能力,可以引起幼兒愉快的體驗,獲得美的享受。在此同時,也有利於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發展。
在人的各種感知覺中,視覺佔主導地位。色彩感知覺在視覺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那些對色彩有敏銳感覺的孩子往往對色彩辨認的知覺度也較強。這類幼兒在性格上往往表現出熱情開朗,對新事物的認識有強烈的渴望,善於交際,有較強的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和自控能力。因此,根據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各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色彩感知覺,對於他們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以上這些特點,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知能力。
一、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色彩的美
觀察是進行美術活動的源泉,只有通過觀察才能在人的頭腦中形成表象,為美術活動積累素材。幼兒園環境是美術表現的豐富源泉,小班幼兒學畫時,先不急於教他們畫什麼,而是利用幼兒園內的自然環境經常帶他們參觀紅的、黃的、紫的等顏色的花,去玩色彩鮮艷的積木、滑梯,帶幼兒參觀幼兒園各個班布置的牆飾,欣賞作品中色彩的美,從認識最基本的三顏色(紅、黃、藍)開始,引導幼兒發現周圍環境色彩的艷麗,讓幼兒接受周圍環境中色彩的刺激,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色彩還是比較敏感的。
二、抓住幼兒感興趣的東西,引導幼兒學習搭配和諧的顏色進行繪畫
在幼兒對周圍環境產生興趣時,他們能及時地發現環境中有意思的東西,作為教師我們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抓住幼兒感興趣的東西,啟發幼兒用繪畫的形式加以表現,引導幼兒學習搭配和諧的顏色進行繪畫。比如中班觀察學畫池塘里的小金魚時,主體完成之後,塗色時有的幼兒畫面基本呈現的是淡藍。有的紅、黃又稍加幾片綠色的葉子浮在水面上,從畫面上可以感覺到孩子們在用色彩告訴你這是夏天裡的一條清澈見底的池塘,小金魚在水裡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有的躲在水草下面,有的在和小夥伴比游泳,有的在和水草說悄悄話……這些幼兒在色彩的運用上不僅僅是一種感覺,同時也是他們主觀觀察的結果。
三、引導幼兒用色彩來表現自己對周圍環境的感受
經常有針對性地帶幼兒進行一些戶外觀察,感知自然與藝術作品的形象,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引導幼兒大膽地選擇多種顏色作畫,不要用單一的色彩表現畫面,不要用生活中固定的顏色框架去局限幼兒的思維。在大班幼兒美術活動中,每進行一個步驟我都是從幼兒最感興趣、最易掌握的方面入手,著力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受能力。為幼兒提供色差明顯、對比強烈的工具材料,吸引幼兒換色作畫的興趣。並鼓勵幼兒把作品塗得色彩斑斕。這時不要求他們選用的顏色與表現的物體一致,不要去批評他們用錯了顏色或去教他們如何正確選色。例如:「用紅色畫太陽,綠色畫樹」。否則,反而會妨礙他們的自由表現,失去對色彩刺激的敏感。從而激發、加強他們對繪畫的興趣。有的孩子在畫一個秋天的果園時,在每一棵果樹上畫了幾種不同種類的果子,有香蕉、橘子、蘋果、梨……把它們塗成五顏六色。這其中包含了孩子的幻想,誰能保證今後的果樹經過人工嫁接後不能長出很多種類的果實呢?幼兒這種帶有想像成份的色彩感覺是寶貴的,我們應該注意發現,更應該加以肯定和保護。
四、創設良好地環境來增強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
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美術材料的投放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興趣、效果。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提供適合的美術材料,讓幼兒能愉快地參加各種游戲活動,提高他們對色彩的感受力。培養繪畫的興趣,進而提高對繪畫的自信、膽量和魄力,只有這樣,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幼兒的生活經驗少,創造力、想像力需要老師的點撥才能更好地發揮,我通過兒歌、故事等形式創設一個豐富多彩的文化環境來開發幼兒的想像與創造,引導幼兒感受生活中各種美麗的色彩。如幼兒在聽了我的故事「三隻蝴蝶」之後,我讓每個幼兒根據自己的想像,畫出故事內容,孩子們畫出了內容豐富、色彩鮮艷的畫。我都對他們的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有的用色用得好,有的形象大方,有的塗色認真,有的畫面整潔,有的想像得好等等。由此,評價幼兒作品的標准:只要是有想像力、有生活情趣、有獨創性的就是好作品。教師的評價對幼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經常受到老師表揚的幼兒他的能力會逐漸提高,自信心越來越強,畫得越來越好。因此要以正面教育為主,關注每一個幼兒的點滴進步並予以肯定,創設一個寬松、自由的環境,讓他們感到自己是被關心的,使他們相信:我會畫,我畫得很漂亮。
作為教師我們要善於利用和創設環境,讓環境發揮它的隱性教育功能,幼兒從認識顏色,了解顏色的冷暖、深淺的不同,初步學習配色,了解顏色的轉化過程。懂得只要色彩搭配得好就能達到美的效果。從而創作幼兒自己的作品,表達對美的感受。
❸ 如何幫助學前兒童發展顏色視覺
一、首先要學會選擇合適的色彩
實驗證明,學齡前兒童對於事物的認識、辨別或選擇等,多是根據對視覺有強烈感染力的色彩進行的。所以,越是純的、飽和度大的色彩對此時期的寶寶刺激就越大。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紅、橙、黃、綠、藍、紫等視覺敏感色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在寶寶進行顏色認知學習時,可優先選擇這些顏色,也許更能事半功倍哦。
二、將所學的顏色與對應的食物結合
學齡前的寶寶們,日常生活所做的事非常有限,在這之中,食物是不可忽視的,因為一日三餐都需要它。所以,學會將所學的顏色與食物結合是非常明智的選擇。比如,紅色對應著西紅柿、櫻桃、紅辣椒等,在碰到對應的食物時便告訴寶寶這是紅色,其他顏色亦然,在不斷重復中鞏固寶寶對於顏色的記憶。做到理解與名稱並重,這樣還能直接進入了應用實習階段。
三、採用游戲的方式學習顏色
引導孩子在周圍環境中尋找所要學的顏色,如在家中讓寶寶找出一件藍色的小車玩具,當然在此之前,需要准備好一輛藍色小車玩具。開始前,可以先有意識地告訴寶寶,這是藍色的小車,接著將它混入一堆不同顏色玩具中,讓寶寶從中尋找出正確的。
在寶寶不斷進行游戲時,就是在不斷認識並辨別色彩的過程。同時,寶寶在尋找出正確的目標後所獲得的鼓勵更成為其不斷游戲並進步的源泉。彩色的玩具、彩色積木、色彩繪本、讀本等都是用來邊游戲邊學習的好工具。
四、注意一次只學習一種顏色
太多的顏色會讓寶寶產生混淆,而且記憶顏色的時間也不長久。比如今天寶寶學習了紅色,那麼這幾天看到顏色相同的食物、外出看到的廣告牌、警示牌、商場的衣服等只要是紅色的都告訴寶寶,這樣寶寶就能很快地掌握紅色。依次類推,識別所有的顏色只是時間問題了。
五、讓寶寶自己動手畫出顏色
之前的顏色認知都僅停留在腦力記憶方面,「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讓寶寶動手實踐,畫出多彩的顏色其實更有利於寶寶對於色彩的認知。准備圖彩筆,剛開始畫畫沒有必要給寶寶買太多顏色的圖彩筆,12色就夠了。買一本填色繪本,讓寶寶照著顏色填塗,又或者直接讓寶寶進行自我創造都是不錯的選擇。
學習認識顏色對寶寶來說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所以不用擔心寶寶會消極怠工,快快准備起水彩顏料吧,讓寶寶早早地便能認知顏色,感受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