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好的白毫銀針怎麼分辨
1、就是要問產地。
產地是可以決定茶青好壞的。
白茶的品質和生長環境的關系就大了去了。
要知道,一表三千里。
當有些茶商在說明產地時含糊不清,那麼茶友們就要注意了。
2、看外觀。
品質好的白毫銀針芽頭是肥壯的,嫩嫩的。
白毫銀針的標志長相就是一旗一槍。
仔細的看干茶,它的芽頭旁邊有片小魚葉,就像守護芽頭的將軍,忠誠且堅守。
白毫銀針的外頭還裹著厚厚的白毫,就像一件雪白的棉襖,看起來煞是可愛。
大家可別小看了這件棉襖,這件棉襖就是給白毫銀針帶來馥郁毫香的功臣啊!
白毫幫助白毫銀針度過寒冷的冬天,也為茶友們帶去清新馥郁的毫香。
白毫銀針呈現為竹筍狀,層層撥開,可以看見白毫銀針的芽頭就像是竹筍一般,可以層層打開。
將鼻尖湊近了去聞,可以聞出隱藏在深處的香氣。
茶友們在挑選白毫銀針的時候一定要認真仔細的觀察銀針的外表,這樣才能夠防止上當受騙呀!
3、聞香氣。
毫銀針的香氣是以毫香為主,因為它有陪伴著它的層層白毫。
毫香每個人感受都不太一樣,小白聞著毫香就感覺像是干蘆葦,干稻穀的香氣。
細細品味白毫銀針的毫香,彷彿置身在田野之中,感受微風吹來的田野的味道,清新醉人,瞬時就變得舒爽極了。
毫香過後還會湧上淡淡的花香,毫香與花香交雜在一起,簡直就是個聞香盛宴,前一秒還在田野里奔跑,後一秒就彷彿置身花海之中。
毫香與花香夾雜總是能夠給人一種,清風徐來的清爽感受。
就拿白牡丹抽芽當做白毫銀針來說,花香就會比毫香來的重些,牡丹做為白茶花仙子,花香會更加馥郁一些,白毫銀針主要就是以毫香為主。
4、看湯色。
沖泡白毫銀針就體現了那麼一句話:茶香落水。
湯色就是牙白中帶著點微黃,湯水清亮透徹,就像一顆未被加工過的黃水晶一般,晶瑩剔透。
沸水與白毫銀針相遇,霎時就綻放出了煙火一般,頓時毫香就散布在茶室的每個角落。
湯色就是牙白中帶著點微黃,湯水清亮透徹,就像一顆未被加工過的黃水晶一般,晶瑩剔透。
在茶湯中可以看見許多白毫在湯水中擺動自己的身軀,將光束打在茶湯之上,照射在牆面,牆面上彷彿就像是銀河在上面展現,美不勝收。
白毫銀針因為白毫豐富一定要使用沸水沖泡,這樣才能夠讓白毫銀針綻放更好的光彩。
⑵ 白茶是什麼顏色
白茶的白色葉底如銀針墜壺,湯色碧綠明亮,毫香清鮮,滋味清淡回甘。最主要的特點是白色銀毫,素有「綠妝素裹」之美感,芽頭肥壯,湯色黃亮,滋味鮮醇,葉底嫩勻。沖泡後品嘗,滋昧鮮醇可口,還能起葯理作用。白茶性清涼,具有退熱降火之功效。
白茶性寒涼,對於胃「熱」者可在空腹時適量飲用。胃中性者,隨時飲用都無妨,而胃「寒」者則要在飯後飲用。但白茶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刺激胃壁的。
白茶用量,一般每人每天只要5克就足夠,老年人更不宜太多。其他茶也是如此,飲多了就會「物極必反」,反而起不到保健的作用。
(2)陳年白毫銀針的顏色是怎樣的擴展閱讀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唐朝陸羽的《茶經》七之事中,其記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陳櫞教授在《茶葉通史》中指出:「永嘉東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誤。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為長溪縣轄區),系白茶原產地。」可見唐代長溪縣(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種。因其僅有名稱,能否作為起源證據還有待進一步商榷。
有的學者認為白茶始於神農嘗百草時期,湖南農學院的楊文輝先生就持此觀點。他發表的《關於白茶起源時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現早於綠茶。
清嘉慶初年(1796年)已有白茶生產,當時以閩北菜茶品種為鮮葉。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政和鐵山鄉人改植大白茶,並於光緒15年(1890年)用大白茶制銀針試銷成功,次年運銷國外。白牡丹始創於建陽縣水吉鎮。1922年政和縣也開始製造白牡丹,運銷香港,價格比普通紅茶和綠茶高出一倍多。
⑶ 如何鑒別白毫銀針的真假
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辨別: 一、觀 仔細觀察茶葉的外形,白毫銀針最為顯著的特點是茶身滿批白毫,茶葉一層密集的白色絨毛使得茶針看上去就是白色的;福鼎原產地的白毫銀針是以福鼎大白茶為原料製作而成,所以芽頭很肥厚粗壯;上好的白毫銀針成茶只有茶芽,干凈利索,茶針根部不存在殘渣和茶殼。 二、泡 產自福鼎的正宗白毫銀針十分耐泡,用80度左右的水可以反復沖泡十幾到二十多次,到最後茶水仍有餘香;真正經過萎凋工藝製成的白毫銀針第一泡甚至第二泡茶湯顏色很淡,茶味也不濃,有的人形容有點像白開水,只是顏色是淺杏色的,銀針只有經過幾次沖泡後味道才會變濃郁。 三、品 正宗白毫銀針茶味清香,入口回甘;白茶香味自然,陳茶有濃厚的陳香味。
⑷ 白毫銀針顏色發黃是什麼情況
可能是吸水了
白毫銀針吸水後,葉底肥壯挺拔,外形勻齊,摸起來柔軟有彈性,新茶色澤嫩綠微黃,老茶深黃微褐。如果整體出現發紅、發黑的現象,則屬於製作過程中出現的缺陷。
白茶屬輕微發酵茶, 以白毫銀針最為名貴,成茶芽頭肥壯,挺直如針, 滿披白毫,如銀似雪,滋味甜爽。
⑸ 白毫銀針與雲南白毫的區別
1、白毫銀針是福建特產的白茶(六大茶類之一);雲南白毫是雲南大葉種茶葉製作的綠茶。
2、二者有本質上的區別。
3、白毫銀針•白茶•全萎凋及半萎凋
【簡介】福建特有的一種名茶,源自福鼎縣,現主產地集中在福鼎、政和兩地。是全國白茶之魁首。宋代已納為貢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稱。
【別稱】白毫銀針,也稱銀針白毫,因成品茶由芽梢所製成,滿披白毫,色白如銀,細長如針,故又名白毫或銀針。
【外形及品飲】 ⑴其滿披白毫色白如銀,細長如針,因而得名。沖泡時,「滿盞浮茶乳」,銀針挺立,上下交錯,非常美觀;湯色黃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白茶味溫性涼,健胃提神,祛濕退熱,常為葯用。⑵其獨有特色,葉片外形芽肥大毛毫顯;色澤銀灰色;望之如披上熠熠閃光,味甘醇厚;香芳清芬;湯色杏黃。在沖泡後,芽尖向上,繼而慢慢下沉;葉條豎立杯中;猶如初春盛發的嫩芽,蔚為奇觀,使人心曠神怡。古時,流傳頗廣的一句話,就是「嫁女不慕富豪家,只問茶葉與銀針」。可見白毫銀針珍貴之處不遜任何名茶。
4、雲南白毫以南糥白毫最為有名。勐海南糯白毫•綠茶•烘青—條形烘青
【簡介】創制於1981年,因產於世界「茶樹王」所在地——雲南西雙版納州勐海縣的南糯山而得名。
【品質特徵】外形條索緊結,有鋒苗,身披白毫,香氣馥郁清純,滋味濃厚醇爽,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勻成朵;經飲耐泡;飲後口頰留芳,生津回甘。
【採制】烘青型綠茶。一般只採春茶,3月上旬開采,採摘標准為一芽二葉,主要工藝分攤青、殺青、揉捻和烘乾四道工序。南糯白毫采自雲南大葉種,優良品種的芽葉肥嫩,葉質柔軟,茸毫特多,富含茶多酚、咖啡鹼成份。
⑹ 白毫銀針沖泡時茶葉顏色為綠色好,還是黃色好
樓上壓根不懂!如果是綠茶的白毫銀針泡出來是綠色的,但是如果是福建福鼎的福鼎白茶白毫銀針,會黃色,他的賣點就是和普洱一樣,越放越久越好!需要上淘寶店鋪號:4613993
⑺ 白茶的湯色是什麼顏色
你好,在快出水之下,白茶的湯色會由淺入深,再由深變淺。
新茶前幾泡的色調以黃綠色為主,白毫銀針最淡,如同象牙色,白牡丹、壽眉的黃綠色則更明顯。
而老白茶的內含物質經過了轉化,湯色變深,顏色以琥珀色、杏黃色為主。
對比新白茶和老白茶的湯色,我們可以粗略判斷白茶的年份。